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服藥究竟什麽時間最好?

服藥究竟什麽時間最好?

對於經常服藥,或者平時因為壹些疾病而需要服藥的人來說,壹直都非常疑惑,因為有的藥是需要是餐前服用,有的藥則需要在飯後服用,還有的卻是需要空腹服用,那麽到底有什麽不同呢?餐前是提前多長時間,空腹是指什麽時候吃?餐後吃是餐後多久吃好?

1、服藥什麽時間最好

壹、空腹:飯前1小時或飯後2小時

壹般來說,在藥品說明書上通常寫空腹服藥,就是指飯前1小時或飯後2小時服藥。

壹般滋補作用的藥,宜早晨空腹服用,以利於充分吸收。

如用於驅蟲藥物宜空腹服,這樣可使藥物迅速入腸,並保持較高濃度而迅速發揮藥效。

還有壹些鹽類瀉藥,如硫酸鎂、硫酸鈉等藥,都是作用於腸道的,有利於藥物吸收。

具有瀉下作用的中藥湯藥也亦如此,以增強藥效。

二、飯前服:飯前15~60分鐘

飯前服藥壹般是指在飯前15~60分鐘服藥。

壹般收斂止瀉類的藥,如次碳酸鉍等為了避免食物將藥物影響,因此要在進食前服用。

還有壹些對消化道刺激不大的抗菌、消炎藥也可以在飯前服用。

通常壹些胃藥需要在飯前服用,避免食物阻礙藥物與胃壁的接觸。

還有壹些抗生素,像頭孢氨芐等,容易受食物影響,因此應飯前服用。

三、飯後服:飯後15~30分鐘

飯後服藥是在飯後15~30分鐘後服藥。

由於多數藥物是在小腸內吸收,而藥物混合食物達到小腸的時間,正好是藥物開始顯效的時間。

因此,對胃黏膜有刺激性的藥物、助消化的藥物、需要緩慢發揮作用的藥物宜在飯後服用。

如阿司匹林、保泰松等抗炎鎮痛類、硫酸亞鐵、部分抗生素類藥等。

另外,止咳祛痰藥等多數對消化道有刺激作用,所以也應飯後服用。

四、餐中服:進食過程中服藥

餐中服藥是指在進食過程中服藥。

降糖類的藥如二甲雙胍、阿卡波糖、格列美脲宜在餐中服。

阿卡波糖應隨第壹口餐吞服或嚼服,這樣可以隨食物進入小腸就同時起效,達到最佳降糖效果。

澱粉酶、胰酶、酵母宜在餐中服,可發揮酶的助消化作用,避免被胃酸破壞。

還有些藥為減少胃腸反應也可餐中服,如硫酸氨基葡萄糖進餐時服,可減少胃腸不適。

五、晨服:早餐前或早餐後

晨服通常是指早餐前或者早餐後服藥。

抑郁癥有暮鼓輕晨重的特點,故扛抑郁藥氟西汀、帕羅西汀等需在清晨時服用。

抗高血壓藥如培哚普利、氨氯地平等,由於白天血壓高於夜間,故壹天服用1次的降壓藥多在早上服用。

抗心絞痛藥的療效也存在晝夜節律性,在上午使用可明顯擴張冠狀動脈,改善心肌缺血,所以最好早晨醒來時馬上服用。

六、睡前服:睡前15~30分鐘

壹般指睡前15~30分鐘服藥。

如催眠藥、緩瀉藥、驅蟲藥、抗過敏藥等,壹般在夜晚臨睡前半小時服用。

氟桂利嗪(西比靈)在睡前服用有利於睡眠及擴張腦部血管。

支氣管哮喘發作多見於夜間,所以壹些平喘藥如麻黃堿、氨茶堿,也可睡前服用。

知識點總結

空腹:壹般指飯前1小時或飯後2小時服用;飯前:飯前15~60分鐘服用;飯後:飯後15~30分鐘服用;餐中:進餐少許後服藥,藥服完後可繼續用餐;晨服:早上服(早餐前或早餐後);睡前:睡前15~30分鐘服用。

2、服藥都有哪些誤區

1、幾種藥壹起吃

每壹種藥物都有特定的化學成分,不同化學成分相遇時可能“放大”藥物本身的副作用,也可能產生新的有害於健康的物質。美國Epocrates網臨床信息中心主任安妮·邁尼蓋蒂博士介紹,“升高血壓和眩暈是最常見也是最危險的副作用。”如果壹種藥物會讓妳頭暈,那同服兩種藥物的結果很可能是暈倒,其後果往往是骨折或腦震蕩。

“還有壹種藥物須特別註意,就是抗凝藥華法林。”內格雷特博士介紹,該藥被稱為“藥物相互作用之王”。它的有效劑量範圍比較窄,過多或過少都可能引起不良反應,也容易受到其他心臟病藥物的影響。

對策:每次買藥時,最好保留藥品說明書或請藥師幫妳打印壹份常見副作用的說明。如果同壹時期使用的幾種藥物有相似的副作用,最好不要同時服藥。另外,如果出現類似的副作用,及時請醫生調整用藥方案。

2、搞混藥名,看錯包裝

有的醫生字跡潦草,如果妳拿著這樣的處方去買藥,藥師很可能“判斷錯誤”。這是因為,很多藥名確實太相似了。藥店往往按藥名排序擺放藥品,這也給拿錯藥埋下隱患。因此,患者買藥時壹定要核對壹下該藥是否治自己的病。

壹項統計顯示,將近1/4錯誤用藥因搞混藥名所致。例如,治療抑郁癥的帕羅西汀與抗血栓藥氯吡格雷、抗癌藥紫杉醇,在英文發音上非常相似。藥品的中文名也存在類似的問題。比如優降寧是降壓藥,而優降糖是降血糖藥,消炎痛主要用於治療關節炎、肌肉痛,而消心痛則用於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等等。

還有壹種情況不容忽視——藥品包裝相似。醫生提醒,兒童常用藥艾暢和美林的新包裝看上去像“孿生兄弟”,但二者藥效不同,前者主要治感冒鼻塞、流涕、咳嗽,而後者是退燒藥。

對策:首先,當妳拿到壹張新處方時,最好與醫生核對藥名、用量、用法等內容。其次,實際用藥時,還要仔細核對藥名。就拿艾暢和美林來說,如果寶寶半夜發燒需要用藥,弄錯了很可能耽誤病情。

3、重復吃同壹類藥

擁有同壹種通用名的藥品,由不同藥廠生產時,又會有壹個獨特的“商品名”。很多時候,人們熟知其商品名,卻忽視了通用名,從而可能出現重復用藥的情況。例如,人們都知道“速尿”這種利尿藥,而對其通用名“呋塞米”卻知之甚少。

對策:如果醫生選的藥品有商品名,最好請他在處方上標明。如果有興趣,妳還可以留意壹下,其實,很多藥物還有別名。拿退燒常用的對乙酰氨基酚(通用名)來說,“撲熱息痛”、“退熱凈”也是指它,其商品名還有“必理通”、“泰諾林”等。

4、弄錯劑量

藥品有不同的計量單位,它們往往還用縮寫或符號標註。對不熟悉醫學常識的人來說,這絕對是個挑戰。看錯壹個小數點,比如把1.0毫克看成10毫克,就會導致十倍劑量的嚴重錯誤。使用胰島素等註射用藥時尤其要弄清楚標準計量單位。

對策:仔細看看妳的處方,如果不明白計量單位的意義,請咨詢藥師後進行標註說明,以便強化記憶。

5、服藥期間喝酒

不喜歡酒精的藥物不在少數。安眠藥時飲酒可能使人昏迷不醒;使用頭孢類抗生素期間飲酒,可能出現面部潮紅、心悸、呼吸困難甚至過敏性休克;酒精不僅會增加阿司匹林、撲熱息痛等非甾體抗炎藥引起消化道出血的風險,還可能出現嚴重的肝腎損害;酒精可能增強降壓藥的作用,導致低血壓;糖尿病人用藥期間空腹飲酒,容易引發低血糖。

對策:除非醫生明確告訴妳,服某種藥物期間不用忌酒,否則千萬不要抱有僥幸心理。即便是吃感冒藥,由於可能含有解熱鎮痛藥,酒精也可能增加它們對肝臟的傷害。

6、吃藥時還吃保健品

不用看醫生就能買到非處方藥,保健品在超市和商場裏就能購買,這讓人們覺得它們“很安全”。但要註意,如果妳正在服用處方藥,必須小心謹慎。例如,次水楊酸鉍片能迅速緩解上腹飽脹、燒心、惡心等消化不良癥狀,但它可能與某些抗凝藥、降糖藥相互作用,增加不良反應風險。

美國有壹種用聖約翰草提取物制成的保健品,不少人用它緩解輕度抑郁癥。事實上,它會影響其他抗抑郁藥,有時還會幹擾華法林以及某些心臟病用藥,如地高辛的作用。

對策:沒錯,當醫生開處方時,妳壹定要把最近壹兩周吃過或正在服用的非處方藥以及保健品告訴他,以避免這類風險。

7、服藥不忌口

食物也會影響藥物作用。例如,柚子富含維生素C和鉀,不過在服藥期間,最好不要吃它。因為在人體的小腸內有壹種酶,它能催化多種藥物代謝,而柚子裏的某些成分會幹擾這種酶的作用,影響藥物的吸收。

服用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他汀類藥物時,飲用大量柚子汁會促使藥物在體內蓄積,增加肝臟損傷和骨骼肌溶解的風險。

而在服用抗組胺藥非索非那定時吃柚子或喝柚子汁,可能抑制藥物吸收,使其部分“失效”。由於喝柚子汁3~4小時內都可能幹擾藥物吸收,因此服上述兩類藥物期間,最好不要喝柚子汁或吃柚子。

另外要註意,吃止痛藥期間不宜大量喝咖啡,服鐵劑時要少吃油、不宜喝豆漿等。

對策:處方上的藥物對食物有沒有挑剔?這也得問清醫生。

8、肝腎不好,沒減藥量

肝腎功能受損時,機體清除藥物代謝產物的能力就會減弱。而且,很多藥物本身對肝腎的損傷就不小。因此,這類患者用藥通常要適度減量或者采用對肝腎影響較小的劑型,如栓劑、皮膚貼劑等。

對策:如果藥品說明書強調該藥可能傷肝腎,壹定要向醫生咨詢服藥後可能發生的風險。為了安全起見,醫生開的藥如果可能損害肝腎功能,或者患者本身患有肝腎疾病,最好先檢測肝腎功能再決定用藥的種類和劑量。

9、忽視藥物的年齡限制

歲月不饒人,老人在用藥上可不能勉強。癡呆、頭暈、跌倒、血壓升高等,都是老人用藥後常見的副作用。在20世紀90年代初,馬克·比爾斯博士領導的研究小組就已經制訂標準篩選出“65歲以上老人使用不再安全”的藥物列表,被譽為“比爾斯列表”。給老年人用藥時,壹定要參考壹下。

對策:只要開處方時,看壹看“比爾斯列表”便壹目了然。然而可悲的是,最新調查發現,在65歲以上的人群中,16%仍在使用兩個或兩個以上“比爾斯列表”上的藥物。

對於吃藥,可能經常吃藥的人都深有體會,因為經常會忘記吃藥,有的時候說是要餐前吃,所以很多人都吃完藥立馬吃飯,或者有的時候說是要餐後吃,則吃完飯立即吃,其實這樣都是不科學的,也是不健康的,無論是餐前還是餐後,需要相隔15-30分鐘。

  • 上一篇:雅培安素腸內營養粉怎麽樣?
  • 下一篇:韓國蘆薈膠怎麽用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