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目前國內移動醫療產業處於什麽階段?產業化還需要哪些條件?未來方向在哪裏?

目前國內移動醫療產業處於什麽階段?產業化還需要哪些條件?未來方向在哪裏?

據統計,從2010年到2014年3月,移動醫療行業共發生投資事件61起***,披露金額超過1億美元。移動互聯網的火熱催生了醫療領域診斷、個人護理、治療等各個環節的快速發展。隨著遠程預約、遠程醫療、慢病監測、大數據綜合解決方案等應用的發展,改變了現有的醫療服務模式,移動醫療將掀起新壹輪投資熱潮。移動醫療改變了人們過去只能去醫院看病的傳統生活方式,引導大眾進入更先進、更輕松、更便捷的就醫模式,近年來逐漸成為整個移動通信行業的熱點。在上壹輪以App為中心的移動互聯網泡沫開始破滅之後,整個資本市場急需尋找新的投資方向。種種跡象表明,移動通信產業的重心正在逐漸向醫療健康產業轉移。

無論是創業者還是VC/PE,目標都相對集中在移動醫療的普通人群上。對於創業者而言,普通人群移動醫療的進入門檻較低,行業被普遍看好且尚未出現占據市場主導地位的產品,移動醫療創業團隊大多集中在這壹細分領域。對於 VC/PE,與之前相對集中於移動醫療軟件相比,VC/PE 越來越青睞硬件。移動醫療硬件可以為用戶提供更精準的數據監測,配套相應的軟件可以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這也是移動醫療的主要發展趨勢。

總的來說,面向大眾的移動醫療是創業和投資的熱點,而移動醫療硬件則是熱點中的熱點。

發展

中國的醫療改革始於 20 世紀 80 年代的信息化改革。2011 年起,隨著移動技術的迅猛發展,智能終端普及。2012 年至 2013 年,大型互聯網廠商對移動互聯網的催化,引發了移動技術的持續發展,移動醫療應用開始大規模出現,而資本對移動醫療項目的青睞,目前市場仍是壹個小規模市場。市場還是壹個小規模的市場。由於政策、技術等各種壁壘以及發展時間尚短等原因,我國移動醫療仍處於初級階段,短期內難以迅速形成規模。但從市場前景來看,2014 年、2015 年由於前期資本的介入,部分企業開始有余力精心設計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框架,這也為後來者提供了發展範式。這壹階段屬於行業整合階段,主流廠商集團形成,如前期投資的5U、春雨、好大夫等移動醫療機構開始逐步積累用戶。預計2021年,市場將得到高速發展,整個行業趨於成熟。

需求

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基於市場需求,中國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增長最快的移動用戶群體,消費模式多樣化,這為移動醫療的發展提供了許多可選的細分市場。中國正在進行醫療政策改革,政府作為移動醫療的支付方,正在醫療服務的可及性、質量和效率方面進行大規模投資,以不斷提高醫療服務水平。在這兩股力****,中國移動醫療服務市場前景廣闊。

另壹方面,中國已於 2010 年進入深度老齡化階段,即 65 歲以上人口超過總人口的 14%,預計 2035 年後,中國將與英國等歐洲國家壹起進入超老齡化社會,即 65 歲以上人口超過總人口的 20%。在這種情況下,醫療需求將激增。中國社會壹直面臨著醫療資源分布不均衡和短缺的問題,醫療需求增長與供給不足的矛盾沖突也為移動醫療的深入發展創造了空間。

從美國移動醫療發展的經驗來看,移動醫療的患者端需求包括慢性病管理和健康管理,醫生端需求包括醫院內部溝通和患者溝通。目前雙端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包括:實體醫療資源的長期匱乏、醫療支付和醫療改革的壓力、互聯網的內生滲透力以及電子技術和醫療技術的發展;醫療行業本身的復雜性、缺乏成熟的商業模式以及對傳統診所醫療模式的偏好等。

初級階段的商業模式探索

1.產業鏈利益群體對商業模式的影響

移動互聯網產業的發展需要技術和商業模式的雙重成熟。適當的技術發展推動移動醫療的發展,但並非主導因素。醫療行業的準入壁壘較厚,市場與政府之間的博弈嚴重,其中產業鏈的專業壁壘和傳統醫療觀念、法律法規的強粘性是最重要的行政監管因素。

我國醫藥產業鏈從上遊的原料藥、中藥材到終端的零售店醫療機構,相應的政府部門都會進行相應的管控。從藥品價格管理、藥品招標政策、醫保制度到藥品審批,也都有相應的限制。這些限制使得中國醫藥行業永遠充滿了政府與市場、市場與市場的博弈。

移動醫療產業的利潤鏈主要受三個方面的影響:支付方政府、產品決策者醫院和醫生、產品供應商藥品和器械制造商。產品決策者和產品供應商受政府控制,產品供應商必須用產品接觸醫生。數據和信息服務則以醫生和患者等用戶為中心。

壹個成功的商業模式應該滿足利益鏈相關方的需求,為消費者創造價值,同時能夠為消費者提供物有所值的服務。然而,醫療行業本身專業性很強,管理相對復雜,消費者議價能力弱,基本由政府和醫療機構定價。在這種情況下,移動醫療的出現,使互聯網與醫療有了很好的結合,這本身就是壹種完美的趨向。

移動醫療的用戶往往對移動醫療有著不同的需求。例如,患者希望通過移動醫療更好地與醫生和醫院溝通,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對自己的疾病做出早期判斷和診斷。另壹方面,醫院、醫生和保險公司希望利用移動醫療進行內部溝通和管理以提高效率,而保險公司則希望利用移動醫療提前報銷用戶費用。

2.用戶群體對商業模式的決定作用

我國人口基數大,患者存在看病難、看病貴、就醫不透明等實際問題。調查顯示,幾乎所有受訪用戶都表示可以接受移動醫療,尤其是當移動醫療可以節省看病時間、提高看病效率等實際問題時。截至 2014 年 1 月,中國手機網民已達 8.38 億,占全球人口的 28%。這樣的用戶土壤成為移動醫療發展的巨大潛力,為移動醫療的細分用戶群分類提供了基礎。同時,中國移動醫療市場的成長也將成為未來世界各國爭相效仿的對象。

三、以收費模式分析商業模式

在探索中國自己的移動醫療產業模式時,美國的五種收費模式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向醫藥企業收費:

Epocrates是全球第壹家上市的移動醫療公司,壹方面參照移動臨床信息提供醫療服務,另壹方面為醫藥企業提供精準廣告和問卷調查服務。後者占其收入的 75%。

向醫生收費:Zocdoc 是壹個向患者推薦醫生的平臺。通過該平臺,患者可以輕松選擇預約醫生,醫生也可以獲得更多患者,尤其是醫保患者。醫生用戶每月向 ZocDoc 支付 250 美元,收入可達 1000 萬美元以上。

醫院方面:Vocera是壹款面向醫院的移動通信解決方案,可讓醫生和護士使用並向患者傳輸符合HIPPA標準的信息。為了保護患者的信息安全,院內即時通訊工具必須符合 HIPPA 標準,這使得 Vocera 的產品在某種程度上具有專有性。

收費保險公司:WellDoc是壹家專註於慢性病管理的移動技術公司,其產品是壹個基於手機和雲的糖尿病管理平臺。患者可以使用手機記錄和存儲數據。WellDoc 還與制藥公司合作,利用他們的藥品代寫銷售服務。

向消費者收費:面向消費者的健康移動應用程序,通過監測生理參數的可穿戴硬件提供移動睡眠監測和個性化睡眠指導。

上述收費模式可分為B2B和B2C兩種,前者向醫療機構、醫生、醫藥公司、保險公司等收費,後者通過向用戶收取服務費和設備銷售款等方式盈利,大多是多種模式的結合。

中國移動醫療商業模式:

用戶付費:如好大夫、春雨醫生等采用向用戶收費的模式

轉移支付:即付費方和用戶是兩個群體。在產業鏈中,他們通常是情感或利益相關者。例如,杏林從向醫生收費轉向探索向藥企收費之路。很多患者群體也將收費模式轉向了醫藥科研產業鏈上的機構和廠家。

循環補貼商業模式:如丁香園,形成多點**** 震,把產業鏈做足做長,壹個點虧損或戰略虧損,利用其他市場策略,轉換成其他環節的商業價值。

綜上所述,我國目前的移動醫療商業模式最有可能向四類群體收費:醫院、醫生護士、醫藥公司、患者。患者為硬件和服務產品買單,醫院為HIS和FIS系統買單,醫療機構為企業向其提供的產品買單,醫生護士為移動醫療平臺或應用向其提供的學術參考資料買單。支付方支付意願的強弱取決於移動醫療企業能否推出有吸引力的移動醫療解決方案,能否在壹定時期內實現成本、質量和效益方面的財務投資回報,能否產生增值效益,能否獲得資本市場的支持。當上述條件全部滿足,支付方的支付意願強烈到壹定程度,支付達到壹定的規模和數量,就可以說這種商業模式走通了。在穩固的商業模式下,移動醫療才能真正提供產品,彌補市場空缺,創新服務,滿足用戶的深層次需求。

  • 上一篇:除了這八點還有沒有更好的建議?
  • 下一篇:超3000名京東快遞小哥義無反顧援滬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