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牦牛的其他產品

牦牛的其他產品

牦牛的其他產品,如內臟、骨、血等,可加工成多種藥品、裝飾品、飼料和工業原料。牦牛產區原料較多,便於鄉鎮企業開發的有:

牦牛體培育的天然牦牛壯是名貴藥材,具有強心、清熱、解毒、鎮靜等功效,主治感冒發熱、痙痹、瘟疫、小兒驚厥、熱口不開、夜啼、中風、除熱止驚、清心化痰、墮胎、痘瘡等。是安宮牛黃丸、六神丸、至寶丹、牛黃丸等名貴中藥的重要原料。

牦牛炭疽病

牦牛炭疽病

炭疽病是由炭疽桿菌引起的壹種急性人畜****。該病呈散發性或地方性流行,常年發生,但夏秋溫暖雨季和低窪易澇沼澤地區發病較多。

多年來,牦牛產區有計劃、有目的地註射炭疽芽胞疫苗進行預防,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從過去的地方性流行到局部地區零星分布。發生疫情時,要嚴格封鎖、控制和隔離病牛,專人管理,嚴格搞好排泄物的處理和消毒,病牛可用抗炭疽血清或青黴素、四環素等藥物。

雅克布氏桿菌病

布氏桿菌病簡稱布病,是由布氏桿菌引起的人畜****。

在牦牛布魯氏菌病的免疫預防方面,首先用流產布魯氏菌M5號疫苗、19號疫苗、S2號疫苗等進行氣霧或飲水免疫;用MB32弱毒菌苗進行皮下接種、室內外氣霧免疫,免疫期為壹年以上。

雅克巴氏桿菌病

巴氏桿菌病又稱出血性敗血癥,是由多殺性巴氏桿菌引起的多種動物***患的敗血性傳染病。本病的特點,急性經過為敗血病變,慢性經過則表現為皮下組織、關節、各器官的局限性化膿性炎癥。多為散發性或地方性流行,壹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秋冬季多發。

早期發現本病除隔離、消毒和屍體深埋處理外,可用抗巴氏桿菌血清或選用抗生素和磺胺類藥物。

牦牛沙門氏菌病

沙門氏菌病又稱副傷寒,是由沙門氏菌屬中壹種或多種血清型的沙門氏菌引起的人和動物疾病的總稱。尤其對幼畜危害嚴重。

犢牛大腸桿菌病

犢牛大腸桿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引起的犢牛急性傳染病。臨床上主要表現為嚴重腹瀉、脫水、排便困難和急性敗血癥。犢牛大腸桿菌病在牧區很常見,多發生於出生後1至4天的犢牛。

我國治療犢牛大腸桿菌病的方法很多。嚴哲生等應用抗生素、呋喃類藥物和分離病原菌株自制高免血清;四川甘孜地區用三針灌服液防治犢牛牦牛痢疾,西藏昌都地區用復方黃蓮治療犢牛 "腹瀉",療效均較高。

牦牛傳染性胸膜肺炎

牦牛傳染性胸膜肺炎是由牛絲狀分枝桿菌引起的壹種接觸性決策慢性或亞急性傳染病,其特點是表現為纖維素性肺炎和胸膜肺炎癥狀。

我國於1958年研制出牛胸膜肺炎兔用疫苗,證明安全有效,免疫期為壹年半。為適應我國廣大牧區不產兔的特點,又研制出羊反應疫苗,在牧區推廣應用,控制了牦牛牛肺疫的發生。

牦牛鉤端螺旋體疫病

牦牛鉤端螺旋體疫病是由人畜**** 急性傳染病的致病性鉤端螺旋體引起的。

結核病

結核病是由結核分枝桿菌分析引起的人畜**** 慢性傳染病。

皮內結核菌素塗片是診斷牦牛(家畜)結核病的主要方法,但由於牦牛個體差異、結核分枝桿菌分型等因素,2013年並不能檢出所有患病牦牛,有時還可能出現非特異性反應,因此,在不同情況下應結合流行病學、臨床癥狀、病理變化和病原學診斷等方法綜合判斷。

要加強定期檢疫,對檢出的病牛要嚴格隔離或淘汰。如發現開放性結核病牛,要及時撲殺。除檢疫外,為防止傳染,要做好消毒工作。犢牛出生後要進行消毒,與病牛隔離飼養或用健康牦牛母親的乳汁人工餵養,斷奶時和斷奶後3-6個月檢疫陰性,並入健康牛群。

牦牛犢彎曲桿菌病

彎曲桿菌病又稱彎曲桿菌腸炎,是由空腸彎曲桿菌引起的壹種新型人畜共****,主要危害幼兒和幼畜的急性腹瀉病。臨床以發熱、腹瀉、腹痛為主要特征。

證明氯黴素、四環素、痢特靈等藥物有明顯療效,酸牛奶和乳清對犢牛牦牛彎曲桿菌病有防治效果。皮癬是由剛果皮癬菌引起的壹種人畜皮膚****。各年齡段的牦牛均可發病,主要表現為嘴唇、頭頸、背部、胸部等部位皮膚出現豌豆大至蠶豆大的結節。發病後精神、食欲、慢性過程無明顯變化,多數可自愈。

雅克皮黴菌病

皮黴菌病是由多種皮黴菌引起的畜禽及人體表面紋理組織(皮膚、毛發、指甲、爪、蹄等)的傳染病,不侵犯皮下深層組織。

及時采取正確的治療方法,用5%灰黃黴素液石蠟油合劑塗擦,每天壹次,壹般7天即可治愈。

牦牛肉毒梭菌中毒

肉毒梭菌中毒簡稱肉毒中毒,是由於吸收了肉毒梭菌毒素而發生的壹種人畜****,患上中毒的人。據觀察,牦牛肉毒梭菌病多發生於成年母牦牛,尤其是哺乳期牦牛。

在防治方面,青海省采用自制高免血清對早期病牛進行治療。青海省獸用生物藥品廠生產的C型肉毒梭菌明膠疫苗,已被列入農業部《獸用生物藥品生產和檢驗規程》。現又試制小劑量C型肉毒梭菌幹粉疫苗,使用方便。

牦牛口蹄疫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壹種急性傳染病。它主要危害偶蹄類動物,通過接觸具有高度傳染性。牦牛對口蹄疫非常易感,人也可感染。臨床上以口腔粘膜、蹄部和乳房皮膚出現水皰和潰瘍為主要特征。

口蹄疫病毒具有多型性,在牦牛中流行的口蹄疫病毒有 O 型和 A 型(A 型死亡率低,O 型死亡率高)。口蹄疫病毒對外界環境的抵抗力很強,尤其是對低溫的抵抗力,夏季在草地上只能存活 7 天,而冬季則可存活 195 天。

雅克黏液粘稠病

牛黏液粘稠病又稱牛病毒性腹瀉,是由長矛病毒科鼠疫病毒屬黏液粘稠病毒引起的牛的壹種急性或慢性傳染病。大多數是潛伏感染。急性病例表現為發熱、白細胞計數減少、口腔和其他消化道黏膜糜爛或潰瘍以及腹瀉。慢性病例通常有持續感染的癥狀。

在免疫預防研究方面,陳勇等人研制了牛病毒性腹瀉粘膜病俄勒岡C24V凍幹弱毒疫苗,用於預防牦牛粘膜病,免疫效果良好。但這種疫苗在2013年價格昂貴,而且對懷孕的小母牛不夠安全。

牦牛牛瘟

牦牛牛瘟俗稱牛瘟和血吸蟲病。它是由牛瘟病毒引起的偶蹄動物特別是牛的壹種以刀、熱、敗血癥為主要特征的傳染病。該病以黏膜特別是消化道黏膜發炎、出血、糜爛和壞死為特征。

政府組織大批獸醫參加牛瘟防治工作,並組織專門力量,研制適合牦牛免疫的疫苗--羊適應山羊兔牛瘟疫苗(羊兔病毒),控制牦牛牛瘟流行,到1955年在全國消滅牛瘟。

牦牛傳染性角結膜炎

牦牛傳染性角結膜炎是壹種地方性眼病。它通常是急性的。臨床特征為眼紅膜和角膜明顯發炎,大量流淚,角膜不同程度混濁或呈乳白色。

國內用3-5%弱蛋白銀溶液或氯黴素眼藥水或青黴素溶液均有效。

雅克分類

雅克九龍

產地(或分布):四川省九龍、康定等地。

數量:1981年,牦牛存欄3萬余頭,其中育齡母耗牛1萬余頭。

主要特征:分高大型和多毛型兩種,多毛型產絨量比壹般牦牛高5~10倍。額寬頭短,額毛叢生卷曲,雌雄均有角,角間距大。四肢、胸部、腹部裙毛著地,全身被毛多為(3/4)黑色,少數黑白相間。頸粗短,背鰭稍高,有肩峰,胸部很深,背腰平直,尾骨不寬稍斜,尾根低,尾短。四肢相對較短。3.5 歲公牛身高 114 厘米,母牛身高 110 厘米,公牛體重 270 千克,母牛體重 240 千克。成年淘汰母牛的屠宰率為 55%,凈肉率為 46%,骨肉比為 1:5.5,眼肌面積為 88.6 平方厘米;公牛的屠宰率為 58%,凈肉率為 48%,骨肉比為 1:4.8,眼肌面積為 83.7 平方厘米;母牛的屠宰率為 56%,凈肉率為 49%,骨肉比為 1:6.0,眼肌面積為 58.3 平方厘米。馱重 60 至 70 千克。泌乳期為 5 個月,產奶量約為 350 千克,乳脂率為 5 至 7.5%。公牛產毛 13.9 千克,母牛產毛 1.8 千克,淘汰牛產毛 4.3 千克,絨毛和毛各占壹半。母牛初配年齡2~3歲,公牛4~5歲,壹般3歲2胎,繁殖率68%,成活率62%。

青藏高原牦牛

產地(或分布):分布於青海省南部和北部的高寒地區。

數量:1981 年存欄 346 萬頭。

主要特征:牦牛混有野牦牛的基因,因此具有野牦牛的特征,結構緊湊。黑褐色占 72%,嘴唇、眼框周圍和背線處有短毛,多為灰白色或汙白色。頭大,角粗,牛頭長,額寬,角大。背鰭高、長、寬,前軀發達,後軀較差。乳房小,呈碟形,乳頭短。成年公牛體高 129 厘米,母牛體高 111 厘米,體重分別為 440 千克和 260 千克。成年淘汰母牛的屠宰率為 53%,凈肉率為 43%。泌乳期壹般為 150 天,年產奶量為 274 千克,日產奶量為 1.4-1.7 千克,乳脂率為 6.4-7.2%。成年牦牛每年產毛 1.2~2.6 千克,粗毛和絨毛各占壹半,粗毛直徑 65~73 微米,二類毛直徑 38~39 微米,絨毛直徑 17~20 微米。粗毛長度為 18.3~34 厘米,絨毛長度為 4.7~5.5 厘米。馱重為 50-100 千克,最大馱重為 304 千克。公牛2歲性成熟,母牛2~2.5歲性成熟,繁殖成活率60%,壹年壹胎占60%,雙犢率3%。

天祝白牦牛

產地(或分布):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

數量:1981 年存欄 3 萬頭。

主要特征:結構緊湊,被毛白色,皮膚粉紅色。公牛頭大,額寬,額毛卷曲,角粗長;母牛頭俊,額窄,角細長,向外上方或向外下方彎曲。頸部較粗,下垂的皮膚不發達。前軀發達,背鰭明顯隆起,胸部深,後軀不發達,尾骨大多呈屋頂狀。四肢短小。成年公牛身高 121 厘米,體重 260 千克;成年母牛身高 108 厘米,體重 190 千克。馱重 75 千克,最大 100 千克,日行 30-40 千米。成年公牛屠宰率為 52%,凈肉率為 36%,骨肉比為 1:2.4;母牛屠宰率分別為 52%、40% 和 1:3.7;淘汰母牛屠宰率分別為 55%、41% 和 1:4.1。成年公牛的剪毛能力為 3.6 千克,最高可達 6.0 千克,抓絨能力為 0.4 千克,尾毛重量為 0.6 千克;母牛的剪毛能力為 1.2 千克、0.8 千克和 0.4 千克;淘汰母牛的剪毛能力為 1.7 千克,最高可達 100 千克,母牛的剪毛能力分別為 1.7 千克、0.7 千克和 0.4 千克;淘汰母牛的剪毛能力分別為 1.7 千克、1.7 千克和 0.7 千克。分別為 1.7 千克、0.5 千克和 0.3 千克;母牛分別為 1.2 千克、0.8 千克和 0.4 千克;閹牛分別為 1.7 千克、0.5 千克和 0.3 千克。公牛的尾毛長度為 52 厘米,母牛為 45 厘米。它們每年產奶 400 千克,最高日產 4.0 千克,乳脂率為 6.8%。公牛的初配年齡為 3 歲,母牛為 2-3 歲,繁殖率為 56-76%。

雅克麥窪

產地(或分布):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

數量:1981年60萬頭,產區20多萬頭,其中適宜種牛7萬多頭。

主要特征:被毛以黑色為主。頭中等大小,前額寬平,額毛叢生卷曲,多數有角,角尖稍向後內彎曲。頸部較細,背鰭低而薄,背腰平直,腹部大而不下垂,尾骨窄而稍傾斜。四肢較短,蹄較小而堅實。成年公牛身高 126 厘米,體重 410 千克;母牛身高 106 厘米,體重 220 千克。馱重 100 公斤,每天 30 公裏,可走 7 到 10 天。成年淘汰母牛屠宰率為 55%,凈肉率為 43%。泌乳期 6 個月,泌乳量 365 千克,乳脂率 6 至 7.5%,乳蛋白 4.91%,幹物質 17.9%。每年剪毛壹次,成年公牛平均剪毛量為 1.4 千克,母牛為 0.4 千克。公牛肩毛長 38 厘米,股毛長 47.5 厘米,裙毛長 37 厘米,背毛長 10.5 厘米,尾毛長 60 厘米以上。公牛的初配年齡為 3 至 4 歲,母牛為 3 歲,3 年生 2 胎。繁殖成活率為 44%。

西藏牦牛

產地(或分布):西藏西北部青藏高原和藏南三江流域

數量:1981年存欄250萬頭。

主要特征:按體貌分山地牦牛和草原牦牛兩類。被毛以黑色和花色為主。頭部稍重,額部寬平,多數有角,草原型角為抱頭角,山地型角向外上方張開。胸深,背腰直,腹大而不下垂,尾骨窄而稍斜,尾根低而尾短。蹄小而圓。成年公牛體重 280-300 千克,身高 118-122 厘米;母牛體重 190-200 千克,身高 104-106 厘米。日產奶量 1 至 1.5 千克,年產酥油 9 至 10 千克,泌乳期 305 至 396 天,年產奶量 138 至 230 千克。成年閹牛的屠宰率為 53%,成年母牛的屠宰率為 46%。馱重為 50 至 80 千克。公牛的剪毛能力為 1.6 千克,母牛為 0.5 千克,閹牛為 1.7 千克,平均產絨量為 0.5 千克。公母牛3歲性成熟,公牛初配年齡為3.5歲,母牛初配年齡為4.5歲,繁殖率為31%-51%,多數2年產1胎。

木裏牦牛

產地(或分布):四川省木裏藏族自治縣。

數量:1995 年為 65 700 頭。

主要特征:有純黑和白花毛兩種。頭大而寬,耳小而靈巧,公母牛均有角。公牛脖子粗,不掛肉,母牛脖子細。公牛的肩峰高而圓,母牛的背鰭低而薄,胸部深而寬,背部和腰部平直。四肢短粗,蹄子有力。平均日產奶量為 1 千克,8 月份產奶量最高,壹個泌乳期的產奶量為 407 千克。屠宰率為 53%。公牛 4 歲即可配種,使用年限為 6 至 8 年,母牛使用年限為 13 年。每年 7 月至 10 月是發情母牛的繁殖季節。犢牛成活率達 97%。

中甸牦牛

原產地(或分布):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

數量:1980 年為 2.62 萬頭。

主要特征:健壯結實,體型大小不壹。公牛兇猛好鬥,母牛比較溫順。毛色以黑色為主,其次是黑白花。公牛和母牛都有角,角細長,向外上方伸展,角尖稍向前或向後,角為黑色或灰色。額頭寬而凹陷,眼睛圓而微凸,耳朵小而下垂。頸細而薄,無肉下垂,胸深而大,背腰直而略長,臀部傾斜,尾短而毛長,形似掃帚。四肢短。被毛長,尤其是四肢和腹裙毛很長,最長的可達地面。公牛體高 113 厘米,體重 230 千克;母牛體高 105 厘米,體重 190 千克;閹牛體高 120 厘米,體重 300 千克。泌乳期壹般為210至220天,帶犢泌乳條件下,每頭牛產奶202至216公斤,乳脂率6.2%左右;不帶犢母牦牛年產奶529至575公斤,乳脂率4.9至5.3%。未受精成年牛的屠宰率為 48%,凈肉率為 36%。母牛通常從 4 歲開始配種,繁殖率為 66%,成活率為 93%。

帕裏亞克

原產地(或分布):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地區: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地區。

數量:1996 年存欄 4087 頭。

主要特征:以黑色為主,深灰色、黃褐色、花斑也很常見,也有少數純白色個體。頭寬額平,角間距大,有的可達 50 厘米。頸部粗短,背鰭高而寬,前胸深,背腰平直,尾骨較少,四肢粗壯而較短。母牛的初配年齡為 3.5 歲,利用年限壹般為 14 年。公牛初配年齡為 4.5 歲,壹般使用到 13 歲左右。大多數公牛的年齡為兩歲。屠宰率為 52%,日產奶量為 1.6 千克(8 月)。平均產絨量為 0.6 公斤,酥油年產量平均為 12.5 至 15 公斤/頭。

西布牦牛

產地(或分布):西藏自治區西布峽谷。

數量:1995 年為 3500 頭。

主要特征:體型較大,外觀近似長方形。角向外上方,角尖向後,角間距大。胸部深而寬,大部分背部和腰部平直,腹部大而不下垂,但大部分後軀股骨發育不良。屠宰率 50%,日產奶量 1.8 kg,乳脂率 5.9-10.7%。性成熟年齡為 3.5 歲,初配年齡為 4 歲,繁殖季節為 7 月至 10 月,大多數壹年產壹胎。

雅克

原產地(或分布):西藏自治區那曲地區:西藏自治區那曲。

數量:1996 年存欄 12 萬頭。

主要特征:毛色較雜,純黑色約占60%。頭部厚重,前額短而寬,面部微凹。公牛背鰭高、寬、厚,母牛背鰭相對較低,腹部大而不下垂,尾骨傾斜。四肢強壯。母牛壹般 3.5 歲開始配種,兩年產壹次犢。母牛的繁殖利用期為 15 歲,7 月和 8 月是繁殖旺季。犢牛的成活率為 90%,產奶高峰期為草質最好的 7 月至 8 月。公牛的屠宰率為 55%,母牛的屠宰率為 49% 至 54%。

雅克

產地(或分布):分布於天山南麓。

數量:1985 年存欄 5.6 萬頭。

主要特征:毛色以黑、棕、灰為主,其次為黑白花和紅白花。哈密地區以全身純黑色牛毛為主,其次為灰色、黑白花。頭粗而重,額短而寬。背鰭高,胸深,四肢短粗。全身長滿長毛,腹下長毛下垂呈裙狀,尾毛呈掃帚狀。成年公牛身高 123 厘米,體重 290 千克,母牛身高 113 厘米,體重 210 千克。屠宰率壹般為 47-59%,奶牛平均日產奶量為 2.6 千克,平均產毛量為 1.3 千克,平均產絨量為 0.4 千克。公牛和母牛 2.5 歲-3 歲初配,繁殖率各地不壹,約為 37%-97%,成活率 90%以上。

  • 上一篇:阿卡波糖片是醫保藥還是自費藥
  • 下一篇:請問財務中的倒掛是什麽意思?現金倒掛是什麽意思呢?麻煩詳細解釋下~先謝謝各位了~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