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面對當今社會發展的機遇與挑戰,中學生應持怎樣的態度

面對當今社會發展的機遇與挑戰,中學生應持怎樣的態度

面對當今社會發展的機遇與挑戰,中學生應持怎樣的態度我認為應該是樂觀積極的態度!

面對當今社會發展的機遇和挑戰,大學生應該持有怎樣的態度?

機遇

1入黨考公務員的機會

2出國考托福的機會

3考研的機會

4進入大型國企的機會

5進入外資企業的機會資企業的機會

6當大學生村官的機會

7當街道居委會幹部的機會

挑戰

1 考公務員錄取率不高,甚至跳入萬人坑

2 出國學費上漲較多

3 研究生就業也難

4 進國企、要拼爹

5 外企開始撤出

6 村官的位置有限,而且越來越偏

7 與越來越多的下崗嫂子爭飯碗、與越來越多的下崗妻

5 進入外資企業的機會

6 成為大學生村官的機會

6 成為村官的機會

7 與越來越多的下崗妻子、退休母親競爭的機會

8 村官的機會

9 街道居委會幹部的機會

挑戰

1 公務員考試錄取率不高、甚至跳入萬人坑

2 出國學費上漲較多

3 研究生就業也難

4 進國企要拼爹

5 外企開始撤出

6 村官崗位有限,且越來越偏遠

在當今社會發展趨勢下,80後如何創業

培養自身能力、樹立創業信心,把握時代機遇,爭取誠信合作,有失敗的意識,有成功的雄心

宗教如何適應當今社會發展潮流

宗教有其內在的發展規律,可以在改變宗教的過程中不改變宗教;適者生存的法則更是壹種詭辯

當今社會有哪些新趨勢?

具有發展潛力的產業主要有:

1、動漫產業。

隨著國產動漫的崛起,中國動漫的曙光也逐漸顯現。國家對於動漫產業的扶持力度不斷加強,很多地方都在不斷舉辦動漫節,市場上動漫周邊產品的融合以及人們對於動漫的了解越來越多,動漫產業的發展趨勢勢不可擋,很多創業者都看到了其中的商機,開起了動漫店。

2、房地產開發。

隨著住房政策的改革和住房的商品化,房地產開發行業成為壹個興旺的行業,購房成為每個家庭的頭等大事,房地產開發行業也面臨著無限的商機,因此帶動了房地產開發、咨詢、銷售、物業管理、租賃、二手房轉讓等行業的迅速發展。房地產開發有著巨大的市場,也有著較高的利潤報,因此,成為眾多房地產投資者的青睞。

3、社會保險業。

隨著國家經濟的不斷進步和社會保障體系的不斷完善,人們的安全保障意識也在不斷增強,保險意識越來越強。對於普通家庭來說,都意識到花少量的投資就能保證家庭財務和成員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保險業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4、家庭汽車制造業。

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們物質生活的不斷提高,家庭對汽車的需求也呈上升趨勢,個人對家庭用車的需求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內還將持續上升,給家庭用車制造業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企業也將從中獲得豐厚的利潤。同時,家用轎車市場的發展也將帶動汽車零部件、維修及相關技術產品等行業的發展。

5、郵電通信業。

在當今快節奏、高效率的時代,人們對信息傳遞的快速連接性、同步性的要求越來越高,對相關通信產品(如電話機、手機、傳真機)和通信服務的需求也越來越高,我國目前電話機和手機的人均擁有量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我國通信市場的發展潛力巨大,這將給通信業帶來新的機遇,給通信業帶來新的機遇和豐厚的利潤。

6、老年醫療保健產業。

專家預測,到2000年,我國老年人口將達到1.3億,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比例的增加,帶來了醫療、保健、社區服務等多方面需求的增加。因此,從事老年保養品、藥品、生活必需品、社區服務等將有很大的發展前景,並形成特色產業。

7、婦女兒童用品產業。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要求的提高,特別是婦女兒童對服裝、化妝品、洗滌用品等壹些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也越來越大。這些用品的投資也比較高,並帶動了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在今後的社會發展中,這壹產業仍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8、旅遊休閑及相關產業。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節假日的增多,旅遊休閑已成為人們生活中非常普遍的事情。人們旅遊休閑的機會也越來越多,這不僅帶動了旅遊業的發展,也替代繁榮了服務業、體育產品、體育場館、旅行社、旅遊產品等產業,形成了促進經濟發展的強大產業。

9、建築裝飾業。

國內城市住宅商品化帶動了裝飾裝修業的發展,承包室內裝飾裝修產品和裝修工程已成為壹個利潤豐厚的行業。據有關部門統計,目前城鎮居民裝修住房投資約2-5萬元不等,促進了裝飾材料行業的發展。

10、餐飲、娛樂、服務業。

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加大了對快餐業的需求。雖然國外的西式快餐業在中國發展迅速,但西式快餐業更多的是面向兒童市場。對於中國人來說,更習慣於中式快餐,因此中式快餐業將在未來社會發展中占據重要地位。

當前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大學生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當前,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壹是社會各方面在思想認識上,還沒有跟上畢業生將成為城鎮新增勞動力主要組成部分的現實,高校畢業生缺乏即將成為社會就業主要矛盾的思想認識和心理準備。壹是社會各方面還沒有跟上高校畢業生將成為城鎮新增勞動力主要組成部分的現實。

二是缺乏****的促進就業政策安排。比如,在中央財政每年投入的數百億元就業資金中,長期沒有促進畢業生就業的專項資金;出臺的鼓勵畢業生自主創業的政策與再就業的創業優惠政策基本雷同,不能滿足和適應畢業生創業的需要

三是社會經濟發展轉型的階段性滯後,與畢業生的階段性高速成長不相適應,以 "創業教育 "為理念的 "創業教育"。以及以 "創業教育 "為核心的教育觀念轉變滯後,加劇了就業機會與畢業生需求的不匹配。

四是勞動管理、社會保障制度和戶籍制度改革不到位,分割勞動力市場的體制和機制障礙嚴重影響了勞動力的自由流動和高校畢業生的就業。

五是教育成本分擔機制設計有差距,公共**** 事業財政投入不足。比如,高校和中職學校的高收費與學生畢業後的低回報之間的矛盾,違背了高投入、高回報的普遍認識和經濟規律,造成就業願望與社會崗位需求不匹配,促使未就業人數增加。面對這些問題,首先,社會各方面要加強對即將成為社會就業主要矛盾的高校畢業生的認識,增強承受就業形勢變化的心理準備,形成良好的社會主流輿論環境。***要以創造更多就業機會為主要目標,加快社會經濟轉型和改革步伐,改善促進創業的環境,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二是要堅持高校畢業生就業改革方向,完善和發揮市場配置勞動力資源的環境和效益,***引領高校畢業生就業改革;完善國家公共***事業財政政策,調整教育成本分擔比例;調整***促進就業工作重心,建立適應高校畢業生成為社會新增就業崗位主要競爭者的就業政策體系和就業服務組織架構;在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中,要改善促進創業環境,提供更多就業崗位。三是要拓寬高校畢業生就業渠道,安排保障和傾斜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的財政資金。第三,要拓寬高校畢業生就業渠道,規範就業行為,警惕畢業生高回報的普遍認識和經濟規律,造成社會就業願望與崗位需求不匹配,導致就業困難人員增多。面對這些問題,首先社會各方面要加強對高校畢業生即將成為社會就業主要矛盾的認識,增強承受就業形勢變化的心理準備,形成良好的主流輿論環境。***要以創造更多就業機會為主要目標,加快社會經濟轉型和改革步伐,改善促進創業的環境,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二是要堅持高校畢業生就業改革方向,完善和發揮市場配置勞動力資源的環境和效益,***引領高校畢業生就業改革;完善國家公共***事業財政政策,調整教育成本分擔比例;調整***促進就業工作重心,建立適應高校畢業生成為社會新增就業崗位主要競爭者的就業政策體系和就業服務組織架構;在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中,要改善促進創業環境,提供更多就業崗位。三是要拓寬高校畢業生就業渠道,安排保障和傾斜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的財政資金。三是要拓寬高校畢業生就業渠道,規範就業行為,防止出現大量畢業生在體制外就業。要制定優惠政策,促進各種所有制單位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要加大勞動執法力度,維護高校畢業生的合法權益,確保高校畢業生在體制內就業。如果大量高校畢業生在體制外就業,就會失去社會保障,容易被邊緣化,勢必會增加社會的不穩定因素,影響和諧社會的建立。

因此,促進大學生就業,要尋求四個突破:第壹,大學生就業要在就業觀念上求突破。首先,大學生就業要在就業觀念上尋求突破。二是倡導先就業後擇業的觀念。大學生應正確認識自己和就業環境,消除盲目性,珍惜每壹次就業機會。考研的大學生也要處理好考研與就業的關系,不要輕易錯過難得的就業機會。其次,大學生就業要在單壹型技能向復合型轉變上尋求突破。首先,要建立完善的 "預備就業 "機制。"預備就業 "是大學生在 "在校待業 "與正式 "在崗就業 "的過渡時期,根據企業需要學習另壹種職業技能的過渡階段。學有余力的大學生也應多學壹門應用技能,以增加就業機會。第二,在高職院校全面推行和完善畢業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 "雙證書 "制度。三是大學生就業要在由兼職型向創業型轉變上尋求突破。要引導大學生積極參加***提供的免費創業培訓,結合自身所學知識自主創業、自謀職業,從 "找工作 "模式向 "創就業 "模式轉變,以創業帶動就業,通過成功創業吸納更多大學生就業,掀起創業創富熱潮。以創業帶動就業,通過成功創業吸納更多大學生就業,掀起創業創富熱潮。第四,大學生就業要在充分利用人力資源上求突破。首先,高校應建立人才庫,將優秀人才輸送到企業等用人單位進行重點培養。二是校企聯合辦學,為企業培養和造就合適的人才。三是要利用和進壹步完善現有的就業扶持政策,鼓勵和引導大學生到城鄉基層、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企業就業,鼓勵骨幹企業和科研項目單位吸納更多的大學生就業。四是通過與更多國家的合作,拓寬大學生出國深造和工作的渠道,讓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在全球範圍內擇業。

當今中國的機遇與挑戰

新常態為中國發展帶來新機遇,也為中國經濟改革帶來新挑戰。概括起來,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壹是經濟增量依然可觀,但穩定經濟增長的任務繁重。

經過30多年的高速增長,中國經濟總量已今非昔比。2013年中國經濟的年增幅相當於1994年的經濟總量,可以排在世界第17位。從經濟總量上看,中國現已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經濟強國。從發展速度看,30多年來,中國經濟以世界罕見的年均近兩位數的增長速度高速發展,創造了經濟增長的 "中國奇跡"。

在經濟新常態下,依靠依然可觀的實際增長,可以有效保障國家財政實力的不斷增強,而財政實力的增強又可以促進經濟發展,加強經濟社會的薄弱環節,切實改善民生,有效應對各種風險和自然災害。從中國的發展實際來看,依靠財政的實際增長還是可觀的,黨的十八大確定的 "兩個壹百年 "奮鬥目標能否實現,也將為中國經濟帶來更多的 "大國紅利"。

但客觀地講,在經濟新常態下,經濟下行的挑戰也十分明顯,我們需要保持戰略定力,采取各種措施,綜合施策,使經濟增長處在合理區間。

二是經濟增長動力更加多元,但核心動力源正在培育。

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經濟韌性好、潛力足、回旋余地大。從城鎮化來看,中國正在經歷世界上最快、規模最大的城鎮化進程,城鎮化伴隨著大規模的人口遷移,將促進消費持續增長,成為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強大動力。2013年我國名義城鎮化率僅為53.73%,戶籍城鎮化率更低,僅為36%左右,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從工業化國家看,城鎮化率只有53.73%。

從工業化的角度看,中國工業化的任務遠未完成。除東部部分省市基本完成工業化外,中西部和其他省區工業化發展還不充分,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這是新常態下中國經濟改革的重要機遇。

但也要看到,我國科技體制改革、創新能力提升等方面任重道遠,面臨的創新挑戰和技術瓶頸依然存在,距離依靠 "科技紅利 "打造經濟增長核心動力源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三是發展前景較為穩定,但經濟結構轉型升級仍有較大空間。

2013年,我國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46.1%,首次超過第二產業,2014年統計公報顯示,這壹比重攀升至48.2%,這是經濟結構優化的壹個非常好的信號。在我國三十多年高速增長的支撐下,投資在內需結構中的比重相對較高,但在2010年消費率和投資率各達到50%之後,消費率呈現較快增長趨勢,在經濟結構中的比重再次超過投資率,消費的基礎性作用和投資的關鍵性作用逐步體現。

由於地理位置、發展基礎、歷史文化等原因,我國區域經濟結構中,東中西部發展差距較大,隨著 "壹帶壹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等區域發展戰略的推進,區域結構也在逐步優化,將給我國經濟帶來更多的 "發展紅利"。

在 "壹帶壹路 "建設的大背景下,中國經濟的 "發展紅利 "也將越來越多地體現在 "壹帶壹路 "建設上。

但同時也要看到,我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還面臨不少挑戰,產業結構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比較落後,需求結構、區域結構、城鄉結構、收入分配結構還有很大的調整空間,這些都制約著我國經濟質量的整體提升。

四是市場活力進壹步釋放,但轉變****職能仍有大量工作要做。

經濟新常態下,****職能轉變的核心仍然是處理好****與市場的關系。新壹屆***將簡政放權、轉變***職能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 "突破口 "和 "當頭炮",目的就是從體制機制上給各類市場主體松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2013年以來,國家先後取消和下放***等700多項行政審批事項,涉及壹系列具體舉措,變工商登記前置審批事項為後置審批事項。2014年前三季度全國新登記市場主體920萬戶,比2013年新增企業數增長60%以上。

這些舉措不僅對減輕企業負擔、激發市場活力具有重要作用,也將成為中國經濟改革的重要機遇之壹。

當前中國面臨的三大挑戰

第壹,在世界格局中,中國處於十分不利的地位。發達資本主義大國雖然相對衰落,但在國際格局中仍占主導地位,仍有較大優勢,為了維護****,它們會竭力遏制中國的崛起。發展中國家要實現崛起,就不能走過去殖民國家的老路,對落後國家和地區進行掠奪。今天的發展中國家不應也不能走昔日大國崛起的老路。中國作為社會主義國家,應該也必須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但是否爆發戰爭,不以我們單方面的意誌為轉移。

第二,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國家之所以會出現周期性的經濟危機,正確地說,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第壹,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存在商品生產、供求規律和價值規律,生產、分配、交換、消費四個環節缺壹不可;第二,市場配置資源,而不是計劃資源;第三,社會主義市場經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種資源、兩個市場,與世界經濟接軌,當世界市場遇到風浪時,必然波及這些國家;四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存在生產資料私人占有,公私兩種制度並存,公有制為主體,各種所有制****共同發展;五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實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制度。勞動和資本的矛盾依然存在。只要這五個方面存在,周期性的經濟危機就不可避免。

三是當前我國發展呈現出壹系列新的階段性特征,經濟結構不合理、經濟增長方式粗放的狀況沒有根本改變,城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不夠協調,人口、資源、環境壓力加大,就業、社保、教育、醫療等民生問題更加突出;經濟增長的資源環境代價過大;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難度加大;勞動就業、教育醫療等民生壓力更加突出。增收難度大;勞動就業、社會保障、收入分配、教育醫療、住房、安全生產、司法和社會保障等方面的問題還比較多,這些內部問題是中國進壹步發展面臨的最大挑戰。

"入世 "給社會經濟發展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入世 "給中國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中歐協議的順利達成,為中國最終 "入世 "掃清了最後壹大障礙,標誌著中國 "入世 "雙邊談判即將結束。中歐協議的順利達成,為中國最終 "入世 "掃清了最後壹個重大障礙,標誌著中國 "入世 "即將結束雙邊談判,進入最後敲定程序。正如外經貿部副部長龍永圖估計的那樣:如果壹切順利,中國應該能夠在今年年底加入世貿組織。

1999年11月15日,中美就中國加入世貿組織達成雙邊協議;2000年5月19日,中歐達成 "雙贏 "協議。到目前為止,在中國希望與之談判加入世貿組織的 36 個國家中,中國已與 27 個國家達成了雙邊協議。之後,中國還需要與瑞士、墨西哥、厄瓜多爾和另外兩個拉美國家進行談判,其中比較重要的是瑞士和墨西哥。在與這五個國家達成協議後,中國將很快在日內瓦展開多邊談判,在所有雙邊協議的基礎上,把中國對各方的承諾統壹到壹個多邊框架中,等待世貿組織部長級會議以2 3多數通過。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利大於弊

總體而言,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將擴大中國的進出口貿易。

預計到2005年,中國進出口貿易總額將增長近30%,年均增長速度仍將高於GDP的增長速度;進出口貿易對GDP的貢獻率將提高;進出口貿易差額將逐年縮小,到2005年達到貿易平衡。

從農產品貿易來看,中國農產品出口將獲得許多發展機遇。我國農產品在世界市場上的競爭優勢,在壹定程度上是依靠先天的比較優勢,即妳無我有並占有壹定的市場份額。加上 "入世 "後我國可以享受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國的各項優惠待遇,這將有利於改善出口環境,擴大出口渠道,從而使出口進壹步增長。入世將使我國農產品進口大幅增加,特別是小麥、玉米等糧食進口將大幅增加。究其原因:壹是自 1995 年以來,我國糧食已完全失去價格優勢。其中,小麥價格已比國際市場高出 28%;玉米高出 71.1%;大米高出 17.8%。二是美國對糧食的出口補貼進壹步降低了我國糧食產品的競爭力,隨著我國對美國西北部小麥進口禁令的解除,可以預計從美國進口的糧食將大幅增加。第三,與過去的實際進口量相比,進口配額增加較多。到 2005 年,小麥、玉米和大米的配額將分別達到 930 萬噸、720 萬噸和 530 萬噸,而 1992-1998 年,小麥、玉米和大米的實際平均進口量僅為 681.8 萬噸、85.3 萬噸和 53.4 萬噸。第四,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每年進口配額的壹部分必須分配給民間,在此條件下,只要國際市場價格低於國內市場價格,***就不能再采用傳統的通過國有外貿部門壟斷控制進口數量低於配額的辦法。另外,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後,農產品平均關稅要從22%降到17.5%(除糧棉油免稅外,我國壹般農產品關稅稅率為50%-70%,高的達100%以上),降幅很大。這樣壹來,以前越受保護的產品,其進口增長幅度將越大。

從紡織產品貿易看,入世後,中國將受益於烏拉圭回合簽署的《紡織品與服裝協議》的實施,出口將快速增長。據估計,到2005年,我國紡織品出口將增長63.8%,而服裝出口增長將達2倍。那麽,我國將在下個世紀繼續保持對發展中國家紡織品和服裝最大出口國的地位。我國化纖工業起步較晚,由於基礎比較薄弱,競爭能力不強,仍然依靠高關稅政策的保護。因此,加入世貿組織可能會增加化纖產品的進口。

從鋼鐵產品貿易看,在烏拉圭回合談判中,我國壹直對鋼鐵產品的關稅減讓、非關稅壁壘和貿易權三個方面作出承諾,並逐步付諸實施。從總體上看,我國對2005年冶金產品關稅稅率由目前的10.5%降至8.0%的承諾對鋼材進口影響不大,因為從1992-1998年,我國對223種主要鋼鐵產品的關稅稅率由14.5%降至目前的8.88%,我國對2005年這6年關稅削減的承諾要小得多。此外,從我國鋼材進口的貿易結構來看,近年來加工貿易所占比重超過壹半,這部分鋼材進口實行零關稅率。因此,關稅減讓不會使鋼鐵行業的進口形勢發生太大變化。從出口方面看,由於目前我國出口的鋼鐵產品已經享受了大多數國家的優惠關稅稅率,因此加入世貿組織後,其他成員現有的關稅減讓水平對我國鋼鐵產品出口的增長不會有明顯的改善作用。在非關稅壁壘方面,我國在1992年《中美市場準入諒解備忘錄》中已承諾取消鋼鐵產品的配額許可證,原則上不以任何形式對進口鋼材進行數量限制,可見取消非關稅壁壘對鋼鐵行業進出口影響不大。在貿易權方面,我國承諾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5年內取消鋼鐵產品的授權經營,此後有經營權的外貿企業可以從事鋼鐵貿易。從這壹點來看,可能會增加****控制進口的難度。

從石化產品貿易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對我國石油石化行業產品進出口的影響在各子行業中表現出較大差異。從原油來看,我國原油價格已於1998年6月與國際市場價格接軌,原油進口關稅實行固定稅率制度,因此,關稅減讓對其進口影響較小。對合成纖維而言,目前合成纖維原料及中間體的名義進口關稅壹般在10%-16%之間,但大部分進口合成纖維原料的暫定關稅為3%-5%,因此,關稅下調對其進口影響也不大。受影響最大的將是石油煉制行業。由於該行業企業缺乏國際競爭力,加之我國對成品油壹直實行配額許可證制度,如果入世後5年內逐步取消配額許可證制度,那麽在5年過渡期內,配額將在初始準入量的基礎上每年增加15%(如果以1998年進口量為基數,成品油初始準入量為1980萬噸)。

從機電產品貿易看,關稅下調對我國機電工業產品進出口的總體影響有限。由於我國機電產品進口關稅減讓政策早已啟動,部分產品的關稅水平已接近世界貿易組織標準。取消非關稅限制措施對機電工業產品進口的影響相對大於其他行業。但隨著機電產業競爭力的增強,以及外商投資企業產品市場的擴大,國外機電產品的替代壓力也在加大,取消非關稅措施的影響有可能減弱。

從汽車貿易來看,我國汽車產業是進口保護程度最高的產業部門。隨著關稅和非關稅壁壘的大幅降低,汽車產品以及汽車產業發展所需的軟硬件技術進口將大幅增加,預計我國汽車產業產值水平將下降11%。大型跨國公司將憑借其在技術和資金方面的巨大優勢進入中國汽車行業,並壟斷中國汽車行業的壹些關鍵領域。在5年過渡期內,進口汽車價格將以平均每年2%-3%的速度下降,初步估計,進口產品在國內市場的占有率將從目前的3%上升到10%左右。

從信息產品貿易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該類產品的進出口貿易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雖然我們不能在2005年實現零關稅對該類產品進口的促進作用估計過高,但年均10%的進口增長率還是有可能實現的。另外,由於我國信息技術產品貿易絕大部分是加工貿易,降低關稅就意味著可以從國外以較低的價格進口原材料,從而降低成本,增強這類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擴大出口。據測算,年均出口增長率也能達到7%左右。

"入世 "中國任重道遠

為了提高我國產品的國際競爭力,進壹步擴大我國的進出口貿易,以適應 "入世 "的新形勢,我們必須做好以下工作:

第壹,積極占領和拓展國際市場。壹方面,要狠抓出口產品質量,積極采用國際市場公認的產品質量標準,主動推動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修訂和完善,增強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同時,要實施品牌戰略,積極開發具有自身特色的產品,力爭以名牌產品占領國際市場。另壹方面,實施多元化市場戰略。要在繼續瞄準傳統主力市場的同時,積極推進全方位、多元化出口戰略,積極拓展國際市場。

二是加快結構調整步伐。優先發展壹批重點產品,重點扶持壹批市場容量大、體現行業實力和水平、關系國計民生、行業帶動作用強的缺門、短線產品。削減產能閑置、市場供給遠超市場需求的長線產品生產。扶持壹批高新技術產品。對於原來基礎薄弱、尚未形成規模的新興產業(如環保設備等),應抓住國內市場需求上升的有利時機,發揮存量資產的作用,搞好技術改造,集中力量開發生產,以促進我國產業的升級換代。

第三,加快產業外向化進程,發展大型企業集團,增強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我國工業不僅要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而且要按照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定,全面走向國際市場。因此,必須加大工業體制改革力度,把企業推向國際市場,提高國有企業的出口比重。

四是改革科技管理體制和機制,加大技術創新力度,最終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專有技術和核心技術。科技創新工作的重點是管理體制和機制創新,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縮短轉化周期。以科技進步帶動產業結構升級。在不長的轉型期內使產業的競爭力,能夠在與國外大公司的競爭中保水平。

第五,按照國際慣例保護市場和產業,維護企業和國家的利益。世界各國無壹例外地運用世界貿易組織的例外條款、國際慣例、幼稚產業保護等原則,保護本國的市場和產業。我國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也要充分利用上述原則和慣例提供的優惠條件,盡快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以便在國內產業受到沖擊時運用法律手段加以保護。

對當今中國發展的態度

我們不能代表自己,但任何發展都是以人為本,做人就是最好的發展

  • 上一篇:為什麽我家金毛的後腿長短不壹?
  • 下一篇:腦梗慢性醫保可以報銷哪些藥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