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科學發展弊大於利辯論稿

科學發展弊大於利辯論稿

科技發展是強國之路,但僅僅為了能夠走上強國之路的榮譽,而不顧科技發展對環境造成的汙染,那麽這個強國也只是壹個只能裝裝樣子的表面強國。正是因為有了科學的發展,所以才會出現水資源被汙染和匱乏的局面;正是因為有了科學的發展,才會使氣溫發生變化,使氣溫不斷升高,使南北兩極的冰山融化導致海平面上升的局面;正是因為有了科學,才使樹木不能安然無恙地生活,才使全國年產紙1000萬立方米的樹木消失;正是因為有了科學,才使風沙肆虐;正是因為有了科學,才使沙塵暴和洪水等災害變得司空見慣。問、科學技術的發展是利大還是弊大?毋庸置疑,當然是弊大於利!如何解釋?不需要解釋!現在的環境太差了。正是因為科技的發展,環境才會如此窘迫,不都是因為科技的發展嗎?如果利大於弊,那麽,當氣溫不斷升高,南北兩極的冰山不斷融化,森林以每年約 16000 公頃的速度消失,水源受到汙染,很多人因為沒有水喝而瀕臨死亡和被遺忘,科學發展又有什麽用呢?科學發展造成了這麽大的危害,科學發展只會給環境帶來汙染,那麽,這樣的科學發展又有什麽意義呢?

我們只有壹個地球,我們只有壹個家園,我們只有壹個 "母親"!母親無私地呵護著我們,我們卻為了自己的利益,不顧母親的生死,這是可恥的!不要以為我們糟蹋了這個星球,就會有其他星球可以讓我們生存。科學家已經證明,以地球為中心,至少 40 萬億公裏範圍內沒有第二個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我們不能指望在摧毀地球之後,再搬到其他星球上去。

很多事情不是天災,而是人禍。比利時馬斯河谷事件:1930年12月,在比利時馬斯河谷工業區,工業有害氣體和粉塵的排放對人體產生了綜合影響,壹周內有近60人死亡,市民中心臟病、肺病患者死亡率上升,家畜死亡率也大大增加。

日本富士山痛癥事件:1995年-1977年,生活在日本富士山的人們,因為喝了含鎘的河水和吃了含鎘的大米,以及其他含有疼痛的實物而引起疼痛病,患者258人,其中死亡者高達207人。當然,環境問題還不僅限於此,如前面提到的亂砍濫伐森林、大量排放溫室氣體等。所有這些都不是人類無視自然世界、自掘墳墓的結果。事實上,環境問題無時無刻不在困擾著這個世界。然而,有時是誰導演了這場悲劇?是人類。當災難再次降臨到人類頭上,當大自然對人類進行無休止的報復時,人類終於醒悟,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人類要征服自然,就必須尊重自然。對於大自然的改造既要慎之又慎,又要大膽嘗試,進行實踐和改進,才能駕馭大自然,使自身利益與大自然和諧發展。讓明天更美好!

在科技發展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的問題上,朋友們壹致認為科技發展弊大於利。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塑料用量與日俱增。1996年,我國塑料包裝使用量為243萬噸,年均增長率超過20%,特別是城市、交通幹線沿線、旅遊景點垃圾中的塑料垃圾迅速增加。據調查,北京市生活垃圾年產量已達300萬噸,其中廢塑料約占3%,年增長率達48%。沿海地區城市垃圾中的塑料含量更高,達到 8%-10%。這些廢塑料在垃圾中所占的比例如果按體積計算,已達到三分之壹以上,大大增加了垃圾處理的難度和成本。由於廢塑料數百年都難以降解,如果丟棄在自然環境中,會給蚊子、蒼蠅和細菌提供生存繁殖的溫床;如果埋在地下,則容易汙染地下水,阻礙植物根系生長,破壞土壤質量,影響農作物收成;如果用火焚燒處理,則會產生多種有毒氣體。"白色汙染 "已成為當前危害我國社會環境、危害公眾健康的壹大公害,嚴重阻礙了我國經濟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這只是科學技術發展,造成環境汙染的壹部分。

科技發展是強國之路,但僅僅為了能夠走上強國之路的榮譽,而漠視科技發展所造成的環境汙染,那麽強國也僅僅是壹個只會裝在表面的國家。正是因為有了科學的發展才會如此發達,才會使水資源出現汙染和匱乏的局面;正是因為有了科學,才會使氣溫發生變化,使氣溫不斷升高,使南北兩極的冰山融化導致海平面上升的局面;正是因為有了科學,才使樹木不能安然無恙地生活,才使全國年產紙1000萬立方米的樹木消失;正是因為有了科學,才使風沙肆虐;正是因為有了科學,才使沙塵暴和洪水等災害變得司空見慣。問、科學技術的發展是利大還是弊大?毋庸置疑,當然是弊大於利!如何解釋?不需要解釋!現在的環境太差了。正是因為科技的發展,環境才會如此窘迫,不都是因為科技的發展嗎?如果利大於弊,那麽,當氣溫不斷升高,南北兩極的冰山不斷融化,森林以每年約 16000 公頃的速度消失,水源受到汙染,很多人因為沒有水喝而瀕臨死亡和被遺忘,科學發展又有什麽用呢?科學發展造成了這麽大的危害,科學發展只會給環境帶來汙染,那麽,這樣的科學發展又有什麽意義呢?

我們只有壹個地球,我們只有壹個家園,我們只有壹個 "母親"!母親無私地呵護著我們,我們卻為了自己的利益,不顧母親的生死,這是可恥的!不要以為我們糟蹋了這個星球,就會有其他星球可以讓我們生存。科學家已經證明,以地球為中心,至少 40 萬億公裏範圍內沒有第二個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我們不能指望在摧毀地球之後,再搬到其他星球上去。

很多事情不是天災,而是人禍。比利時馬斯河谷事件:1930年12月,在比利時馬斯河谷工業區,工業有害氣體和粉塵的排放對人體產生了綜合影響,壹周內有近60人死亡,市民中心臟病、肺病患者死亡率上升,家畜死亡率也大大增加。

日本富士山痛癥事件:1995年-1977年,生活在日本富士山的人們,因為飲用含鎘的河水和食用含鎘的大米,以及其他含有疼痛的實物而引發疼痛病,患者258人,其中死亡者高達207人。當然,環境問題還不止這些,比如前面提到的濫砍濫伐森林、大量排放溫室氣體等。所有這些都不是人類無視自然世界、自掘墳墓的結果。事實上,環境問題無時無刻不在困擾著這個世界。然而,有時是誰導演了這場悲劇?是人類。當災難再次降臨到人類頭上,當大自然對人類進行無休止的報復時,人類終於醒悟,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人類要征服自然,就必須尊重自然。對於自然的改造既要慎之又慎,又要大膽進行,進行實踐和改進,才能駕馭自然,使自身利益與自然協調發展。 科學的發展是功利性的。科學發展的目標不是真理,而是人類駕馭事物的力量和能力,看似不帶功利目的的科學研究,實際上不僅是技術活動的基礎和準備,而且在觀念形態上已經把世界理解為外在的、現成的、機械的事物,因而是可以任人宰割、改造、統治的事物。

科學活動與技術活動在本質上是壹致的,即滿足人的欲望、實現人的意誌的謀劃行為。準確預測和隨意控制永遠是科技活動成功的最高標誌。科學的發展並不意味著對真理的把握和對世界的真實認識。

科學的發展往往與人類貪欲的膨脹、對權力的渴望、對現世生活的迷戀緊密相連,科學的發展本身並不會給人類帶來光明和幸福。

現代科學傳統的創始人之壹弗朗西斯-培根的名言 "知識就是力量 "最能說明科學發展的本質。科學發展是人類展示其主宰地球能力的方式,其權力和力量的功利性非常明顯。

與追求真理的古希臘哲學、追求救贖的歐洲中世紀神學、追求治國平天下的中國古代儒學、企圖長生不老的道家思想相比,現代科學發展的最大特點是無限膨脹的征服欲和高度系統化的功利追求。

科學的責任是發現事物運動變化的所謂規律。而這種運動變化規律,正是人類改造事物狀態的規律。

伽利略等早期科學家非常敏銳地意識到科學活動的局限性,總是明智地回避問題的 "本質",把自己的努力限制在對物理現象的數學描述上。馬克思有句名言"馬克思的名言:"哲學家們總是試圖用不同的方法來解釋世界,但重要的是如何改變世界。

純粹客觀的科學發展是虛構的,是不存在的。科學發展從來就沒有遵循所謂的 "科學精神"。

科學技術的發展固然重要,但並不是在合理正常使用的前提下才能發展,發展首先要凈化心靈,只有沒有個人思想和心靈的發展與提高,高科技的發展才能永久有益於人類的發展、自然的和諧!

上面說到我們每個人都把眼光放得更高更遠,這就使得我們看到的只是遠處的高大上的東西,去探索去追求,而忽略了眼前的所作所為,就像歷史上那些想找長生不老藥都找不到的壹些君主壹樣,藥物都是用來調理疾病的,結果他們為了達到壹些不可能的事情而去盲目投資,結果害人害己。他們也害己害民,現在的人們看到電影中的宏大場面,看到皇帝的葬禮,看到那些所謂的世界奇跡,不寒而栗。科學技術的發展給人們帶來了便利,也帶來了災難。首先是我們可以去自己想去的地方,人們在不斷的探索,在未來可能連回到 "太陽中心 "都會被推翻。在科技發展進步的當下沒有人能享受到那些歷史人物享受不到的東西,每壹個初來乍到的人都有不同的理解,我們的眼光更遠!

科技發展弊大於利

1:環境汙染。這是最直接、最顯眼的壞。

2:物種加速滅絕。這是環境汙染和人類殺戮造成的。這也是科技發展帶來的壞處。

3:人類的安全越來越沒有保障。現在,每天都有數以萬計的犯罪案件發生。這些犯罪大多與最新科技有關。尤其是槍支犯罪,已成為公眾關註的焦點。正如我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看到的那樣,隨著技術的進步,現在戰爭造成的破壞和損失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大得多。它甚至可能導致人類的滅亡。

4:人類的身體素質大不如前。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燃氣汽車、火車、飛機等交通工具使人類的日常生活發生了重大變化,人類不再總是依靠自己的兩條腿,因而人類的身體素質與以前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語。昔日項羽的 "力拔山兮氣蓋世 "在當今社會已不可能實現。而這種狀況繼續發展下去很可能使人的肢體萎縮,使人類出現新的形態。

5、各種新出現的病菌不斷出現,很多病菌的破壞力已經遠遠超過了以前的病菌。這是由於醫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加速了病毒的變異。以至於技術已經跟不上病毒變異的速度。也許有壹天,人類會被壹場大瘟疫毀滅。

1984年12月,猶他大學的魏特受美國能源部的委托,主持了壹次關於DNA重組技術的意義和確定整個人類基因組DNA序列的討論。

1985年6月,美國能源部提出了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初步草案。

1986年6月,在新墨西哥州討論了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可行性,隨後美國能源部宣布了該草案。在紐約冷泉港研討會上,諾貝爾獎獲得者吉爾伯特和伯格主持了關於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專家會議。

1987年,美國開始籌備人類基因組計劃實驗室。年初,美國能源部和國家醫學院為人類基因組計劃撥出了550萬美元的啟動資金,1987年撥出的資金總額為1.66億美元。

1989年,美國成立了國家人類基因組研究中心,諾貝爾獎獲得者、DNA分子雙螺旋模型的提出者詹姆斯-沃森擔任首任主任。

1990年,美國國會批準了美國 "人類基因組計劃",並於10月1日正式啟動。總體計劃是在15年內投資至少30億美元來分析人類基因組。

1993年,美國對該計劃進行了修訂。修訂後的計劃包括:鑒定人類基因;建立基因組研究技術;建立人類基因組研究的模式生物;建立信息系統。最重要的任務是繪制基因圖譜和對人類基因組進行序列分析。特別重要的是以下幾張圖:基因圖、物理圖、序列圖,其中最優先、必須保質保量完成的是 DNA 序列圖。

除了美國,世界上其他國家也開始了基因測序工作。1989年2月,英國啟動了人類基因組計劃。它提出了壹項全國協調、資源集中的任務。全國有關實驗室統壹接受 "英國人類基因組資源中心 "提供的免費實驗技術和實驗材料服務。自1993年以來,位於倫敦的桑格中心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測序中心,獨立完成了30%以上的人類基因組測序。

法國對人類基因組計劃的貢獻率約為 3%。法國的國家人類基因組研究計劃於1990年底成立,諾貝爾獎獲得者多塞特用自己的獎金成立了人類多態性研究中心。法國公眾至少捐助了 5000 萬美元。人類多態性研究中心和相關機構為基因組研究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特別是繪制了第壹代物理和遺傳圖譜。

日本對人類基因組測序的貢獻占 7%。這項工作是在美國的推動下於1990年開始的。此外,加拿大、丹麥、以色列、瑞典、芬蘭、挪威、澳大利亞、新加坡、前蘇聯、東德等國也都開始了不同規模、各具特色的人類基因組研究。

1998年5月,壹群科學家在美國羅克維爾成立了塞萊拉基因公司,目標是投資三億美元,在2001年之前繪制出完整的人類基因組圖譜,與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壹爭高下。

1998年10月23日,美國國家人類基因組研究所在美國《科學》雜誌上發表聲明說,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全部基因測序工作將於2003年完成,比原計劃提前兩年。

1999年3月15日,英國韋爾科姆基金會宣布,由於科學家們加快了工作進度,人類基因組的工作草圖將於2000年繪制完成,比原計劃提前了壹年。

1999年9月,中國積極加入人類基因組研究計劃(HGRP),承擔了人類基因組全序列的百分之壹,即三號染色體上3000萬個堿基對的測定工作,成為繼美、英、日、德、法之後第六個參加HGRP的國家,也是唯壹參加該項目的發展中國家。

中國人類基因組計劃初期的主要目標是充分利用中國豐富的遺傳資源,開展遺傳多樣性和疾病基因鑒定研究。幾年來,我國除了保質保量地完成了人類基因組 1%的測序任務外,還在遺傳學領域組建了壹批高水平的醫學中心和國家、部級重點實驗室,建立了覆蓋全國的遺傳資源收集和保存網絡,引進和建立了較為完善的遺傳和物理圖譜、DNA 測序、基因定位、克隆、突變檢測、生物信息學等。基因研究體系也取得了壹批重要研究成果。在遺傳多樣性領域,建立了多民族人群 DNA 樣本庫,研究了中國 30 個民族和人群的遺傳關系,並與世界 15 個參考人群進行了比較。研究結果表明,中國人群可分為南亞和北亞兩大類,兩者之間有明顯的遺傳趨同性。東亞人群可能起源於東南亞,而東亞的現代智人和其他各大洲的現代人群則起源於10萬到20萬年前的 "非洲以外人群"。

1999年12月1日,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IHGP)聯合研究小組宣布,他們已經完全破譯了人類第22對染色體的遺傳密碼,這是人類首次成功完成人類染色體基因完整序列的測定。

2000年3月14日,美國總統比爾-克林頓和英國首相托尼-布萊爾發表聯合聲明,呼籲公開人類基因組研究的成果,以便全世界的科學家可以自由使用這些成果。

2000年4月6日,總部設在美國的塞萊拉公司宣布,它已經破譯了壹名實驗者的完整基因密碼。然而,壹些歐美科學家對此提出質疑,認為該公司的研究 "沒有提供有關基因序列長度和完整性的可靠參數",因此是 "有缺陷的"。

2000年4月底,中國科學家按照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的部署,完成了1%人類基因組的工作框架圖。

2000年5月,國家№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完成時間再次提前,預計從原定的2003年6月提前到2001年6月。

2000年5月8日,壹個由德國和日本科學家組成的小組宣布,他們已經基本完成了人類第21對染色體的測序工作。

主持人:女士們、先生們,女士們、先生們,大家好。今天我們的主題是科學技術的發展:社會在科學技術發展進步中的利弊。今天我們看到了科學技術的發展給我們帶來的好處,但是我們也看到了它給我們帶來的壹些弊端,我們該如何看待這樣的利與弊,到底是利還是弊,下面請雙方辯手給我們壹個精彩的回答。首先,請正反雙方壹辯各自開篇陳詞

正方壹辯:關於科技的發展是利大還是弊大這個話題,我方朋友壹致認為科技的發展利大於弊。

從20萬年前到10萬年前,從3000年前到2000年前,從600年前到500年前,人類的生活方式不會有太大的變化。但是,今人與古人其實早已今非昔比,即使是現在,與 100 年前相比,也是完全不同的。是什麽推動了人類歷史的發展?是什麽讓人類開啟了新的生活方式? 我說,這就是科學技術,是科學技術的發展推動了人類的進程,是科學技術的發展使人類擁有了這種嶄新而美好的生活。縱觀歷史,哪朝哪代不重視科技的發展?回首往事,看四大發明,獨壹無二;看天文歷法,嘆為觀止;看趙州橋拱,設計精巧;窺《本草綱目》,東方大典;看π值,小數點後七位;看絲綢之路,發展經濟;端青花瓷,名揚海外。科技發展是強國之路,科技發展是中華民族進步的第壹動力,沒有科學,哪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沒有科技,哪裏有我們今天舒適的物質生活和精神享受?沒有科技的進步,我們怎麽能吃上雜二?我們怎麽能穿上棉衣,怎麽能住上高樓?

反方壹辯:人類進入21世紀以來,世界發生了許多驚人的變化。人們在為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而欣喜的同時,也經歷了更多的不安甚至災難。除了高科技尤其是生物技術的發展帶來的恐慌之外,戰爭和疾病似乎直接將人類帶入了地獄之門。各種病毒的入侵,汽車尾氣、工廠廢氣侵襲著我們美麗的家園。我們的家園為什麽會受到威脅,樹木為什麽會被大量砍伐,空氣為什麽會不新鮮,這壹切的壹切,恰恰證明了科技帶來的種種罪惡。現代科學技術是給我們帶來了壹定的舒適和便利,但同時也帶來了多方面的影響,試問沒有壹個良好的環境如何舒適地生活?如果人們再不彌補自己犯下的錯誤,人類將被科技毀滅。

主持人:

本節下來請正反兩方二辯各抒己見

正方二辯:

在古代,人們迷信鬼神,認為人的壹生是由上天決定的,生老病死是由上天控制的;

在現代,人們通過科學技術的發展,證明迷信是不可取的,我們要通過自己的雙手創造自己的人生。在古代,很多人得了重病,醫生束手無策,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病人在痛苦中死去。而現在,通過科學技術的發展,大部分疑難雜癥都被成功治愈,人們再也不用為生病而發愁了。......上述例子只是科技發展造福人類的冰山壹角。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是古代人想都不敢想的。為什麽電視、報紙幾乎天天鼓吹科技的發展,因為千年的飛天夢是怎樣圓的?是科技的發展;是通訊的便利造成的?是科學技術的發展。為什麽身患重病的人可以重新過上幸福的生活?是科技的發展!如果科學技術的發展是錯誤的,那麽伽利略、牛頓、愛迪生、居裏夫人、愛因斯坦等發明家、科學家為什麽要把寶貴的生命獻給科學?他們為什麽要把寶貴的時間花在 "錯誤 "的事業上?他們沒有判斷能力嗎?誰認為他們的死毫無價值,誰認為他們對科學的奉獻毫無意義?

反方:科學技術的發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好處,這壹點我們不否認。但我們認為,科技的弊大於利。首先,汽車雖然方便了我們的出行,但車牌尾氣造成環境汙染,影響人體健康。其次,電視等娛樂設施的出現,雖然給人們帶來了方便,但卻無形中阻隔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是人情淡薄。還有網絡的出現,更是讓壹些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機,擾亂了人們的生活等等壹系列妳所謂的高科技的副作用,是不可否認的,試問我們怎麽能坐視不管呢?

主持人:好了剛才正反雙方各抒己見的發言,節下來進入自由辯論環節,雙方都有3分鐘的時間,請大家珍惜!有請正方三辯開篇

正方三辯:科學技術的發展當然也造成了壹定的負面影響,但本來這些影響應該是很小的,但人類就像壹個放大鏡,把這些負面影響放大了。如果人類能夠有意識地重復使用塑料袋而不是隨意丟棄,會不會造成如此嚴重的白色汙染呢?如果人類可以對資源進行窮盡式的開發,會不會造成現在資源的短缺?如果人類可以節約用水,工廠不違規排放汙水,會造成現在嚴重的水資源短缺嗎?諸如此類的事情還有很多,而有些人不僅不反省,還把矛頭對準了 "科學技術"。我為這些人感到可笑和無奈。

第三道防線:對方剛才提到的只是壹種假設。請大家回到現實中來,試問沒有技術的阻礙,還需要現在花這麽大的力氣去宣傳保護環境嗎?況且現在的網絡問題正是我們所深受其害的,網絡上有許多本該是祖國幸福花朵的青少年誤入歧途,走上犯罪的道路。妳說,網絡雖然可以方便我們查找資料,但這樣的小便宜又怎能與祖國的未來相提並論呢?

前進四辯:但科技的發展好處更多,火箭升空,中國人的百年飛天夢,鳥巢和水立方建成,中國的奧運夢,沒有科技的中國人怎能圓夢?有沒有必要抓住網絡這個問題不放呢?

反方四辯:對方辯友,網絡問題很重要,青少年是祖國的花朵,祖國的未來就是靠青少年,把青少年引入網絡歧途,網絡害了多少青少年不能自拔,如果祖國的下壹代都沈迷於網絡,那我們的祖國還有更多的夢想又該如何實現呢?我想請問辯論的另壹方。

正方辯友:我們是幸福的,我們是幸運的,我們趕上了壹個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壹個充滿高科技的時代,這不僅是我們的祖先在進化中選擇了發展,選擇了進步,更包含了所有人的不懈努力,辛勤耕耘,我們今天的日子,當是多少辛勤的科學家用智慧甚至生命換來的。因為法拉第,我們的生活周圍充滿了各種各樣的電器;因為達爾文,因為孟德爾,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認知自己;因為喜鵲,因為華佗,因為李時珍,我們的生活可以得到保障,我們身邊的壹切,不都是他們給我們換來的嗎?生活是如此的舒適,生活是如此的愜意,生活是如此的美好,我們的平均壽命比古代提高了30歲,走親訪友甚至不用出門,這不都是科學技術的發展給我們帶來的好處嗎?

反方二辯:在原始時代,人類只需要地球表面的資源就可以生活,只需要小溪、樹果、草籽等生活資源也可以其樂融融厚積薄發啊。後來出現了工具,再後來繁衍生息,資源利用要破土壹尺,再後來煤炭、金屬等資源深入地底100米,再後來深入地底5000米,人類加速向地球深處索取資源,當人類利用地球核心資源的時候,地球也到了滅亡的時候、另壹方辯友則認為,這足以說明科技的發展總有壹天會反過來毀滅地球,到那時它也就聰明反被聰明誤了!

正方辯友:只要我們有利於掌握、控制科技,地球就不會毀滅。

主持人:還有三分鐘就要到了,剛才經過雙方的激烈角逐,應該進行總結了,現在進入總結陳詞環節。正方四辯先來。

正方四辯:謝謝主持人!科學技術是第壹生產力,高新技術及其產業促進了國民經濟的發展,可以說高新技術及其產業已成為當代科技發展的火車頭,科學技術改變了人們的思想觀念,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促進了社會主義文明的發展。科學發展可以反映壹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和國民經濟素養。科學技術是第壹生產力,是先進生產力的集中體現和主要標誌。發展生產力,提高經濟效益,首先要依靠科學技術的發展。從生產力的構成要素來看,科學技術可以使勞動工具不斷改進和更新,可以提高勞動者的素質,可以使勞動對象得到充分利用。總之,科學技術的發展可以極大地解放生產力,甚至產生新的產業部門,帶動國民經濟的快速進步。我們要堅持科教興國戰略,才能使經濟增長方式擺脫粗放的老路,轉到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的軌道上來,切實註重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電視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我們可以看新聞,了解內政外交;可以看動畫片,放松心情;還可以不到現場看節目,表演節目;比如奧運會吉祥物揭曉,可以在家裏看轉播等等壹系列的科技確實給我們帶來了實惠,所以我們堅持發展科技利弊共存!

反方四辯:當今社會,科學飛速發展,許多高科技產品不斷湧現,電腦、汽車、洗碗機、洗衣機......,已經走進了尋常百姓的生活。它們的確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但同時也使人類逐漸喪失了基本的能力。有了電腦,人們不再用人腦去思考壹些事情,因為只要用電腦就可以做到;有了汽車,人們不再習慣於走路散步,取而代之的是開車到處跑;有了洗碗機,人們不再用手去洗碗,也許有壹天人類會忘記如何洗碗。科學技術的發展讓人歡喜讓人憂。喜的是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最大的便利,憂的是它終有壹天會讓電腦代替人腦,讓機器代替雙手,那時主宰世界的不再是我們心目中聰明的人類,而是那些發明機器的人!因此,我認為:科學技術的發展會抑制人類的全面發展!

再有,飛機、火箭、網絡、衛星最初都是用於軍事戰爭的,同樣的科技在造福人類的同時,也被當作毀滅人類的幫兇。所以我們認為,技術發展弊大於利!

主持人:辯論結束了!對於科技發展是利大還是弊大的問題,正反雙方都舉例證明了自己的觀點。我想總結壹下,科技的發展確實給人類提供了方便,但同時也應該制約各種問題的出現,為了我們的地球--人類的家園更加美麗,讓我們***與它壹起努力吧

  • 上一篇:原始人攻略
  • 下一篇:北京自付壹自付二怎麽報銷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