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古人為何把醫道稱為玄黃之術?

古人為何把醫道稱為玄黃之術?

岐黃為岐伯與黃帝二人的合稱,相傳為醫家之祖。中醫學奠基之作《黃帝內經》的主要內容以黃帝、岐伯問答的體裁寫成,因而後世用即以“岐黃”代稱《內經》。並由此引申而專指正統中醫、中醫學,更多的則是作為中醫、中醫學的代稱。同時,由“岐黃”組合的新詞,也各有自己相應的意義。如“岐黃之術”、“岐黃之道”指中醫學術或醫術、中醫理論;“岐黃家”指中醫生、中醫學家;“岐黃書”指中醫書;“岐黃業”指中醫行業等等。有關岐伯與岐黃的研究發現,其中充滿了濃郁的中國傳統文化氣息,由此說明中醫藥學與其母體文化的密切關系。

中醫的醫術往往又稱為“岐黃之術”,黃指的是軒轅黃帝,岐是他的臣子岐伯。相傳黃帝常與岐伯、雷公等臣子坐而論道,探討醫學問題,對疾病的病因、診斷以及治療等原理設問作答,予以闡明,其中的很多內容都記載於《黃帝內經》這部醫學著作中。後世出於對黃帝、岐伯的尊崇,遂將岐黃之術指代中醫醫術,並認為《黃帝內經》是中醫藥學理論的淵源、最權威的中醫經典著作。直至今天,凡從事中醫工作的仍是言必稱引《黃帝內經》之論。

這部古典醫籍為什麽叫《內經》呢?因為古人往往把具有壹定法則,又必須學習和掌握的書籍,稱作“經”,如儒家的“六經”、老子的“道德經”,以及進行啟蒙教育的“三字經”等等。至於“內”,則是與“外”的相對之稱,古時也有《黃帝外經》的記載,只是後來佚亡了。這和《韓詩外傳》、《韓詩內傳》、《莊子》的“內篇”、“外篇”等命名的意義是壹樣的,並沒有什麽深義。《內經》加上黃帝的名字,也是崇本溯源之意,旨在說明我國的醫學文化淵源甚早,並非實指是黃帝留下的著作,或黃帝時代就有的著作。事實上,《黃帝內經》是戰國以後的作品,大約成書於秦漢時期,而且既不是成於壹個時代,亦不是出自某壹人的手筆,而是集體的成果。

《黃帝內經》包括《素問》、《靈樞》兩部分,每部分都有引篇。素作質(即物質)解,問即問題,《素問》就是研究人這個物質體的生理病理問題的意思。《靈樞》的主要內容是研究針刺法的,因此亦稱為“針經”。靈是靈驗,樞是機要、樞紐之意,“靈樞”的主要涵義就是必須掌握針刺法的樞機要領才能靈驗。

《黃帝內經》作為壹部醫學經典著作,比較全面地構建了中醫的理論體系,為中醫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其內容博大精深,洋洋大觀。但因不是出於壹時壹人之手,閱讀起來很不容易抓住重點,於是後世的醫家便將《黃帝內經》的原文進行了整理歸類,使每壹類的內容所討論的都是同壹性質的問題,從而使閱讀者能把握重點,驪珠在握。做這項整理工作的醫家代不乏其人,其中以明·張景嶽所著的《類經》壹書最值得稱道。他將《黃帝內經》的原文重加編輯,按不同的內容歸為12類,起到了舉綱張目的作用,方便了查閱。參考張景嶽的分類法,《黃帝內經》所包括的內容大體有以下12類,即:攝生學說、陰陽五行學說、臟象學說、經絡學說、精氣血津液學說、病因學說、病機學說、病證學說、診法學說、論治學說、針法俞穴學說、五運六氣學說等。

《黃帝內經》的內容除醫學方面外,還涉及到了哲學、天文、物候、歷法等諸多領域,並以這些方面的理論來論證中醫學的醫理。因此,古人稱《黃帝內經》為“上窮天紀,下極地理,遠取諸物,近取諸身,更相問難”。意思是說:結合天地間的種種事物,來討論人體有關生理、病理等方面的醫學問題。這便是《黃帝內經》“天人合壹”、“整體恒動”的指導思想。由此可見,《黃帝內經》與世界上眾多的其他醫書根本不同之點就在於,它不是壹本單純的醫學著作。然而,就是單從醫學角度而言,它的理論精華和光輝成就,不僅壹直煦育著歷代醫家,指導著臨床實踐,而且也對世界醫學的發展產生過積極影響。例如,它對人體表面解剖的論述,特別是有關消化道長度的測量,與西醫學的數據很相近;它最早提出了血液循環的概念,並認識到了體循環和小循環的不同。凡此種種,不勝枚舉。因此,歷代醫家都非常重視《黃帝內經》,尊之為“醫家之宗”,成為學習中醫必讀的古典醫籍。

《黃帝內經》的文字屬於秦漢時期的古文,在文體上相當於賦的體裁,因此,在中國歷史上對於漢學文化亦有巨大影響,構成了我國傳統文化的壹部分。也正因為如此,閱讀這樣壹部古典醫籍在文字上也有不小的困難,因此歷代醫家都曾做過詳略不同的註釋。對於初學者,可先選擇諸如《內經選讀》之類的教材開始,循序漸進,逐步提高。

《黃帝內經》奠定了中醫學的理論基礎。這本書就是假托黃帝和岐伯的對話,以對話的形式編寫的。所以稱為岐黃之術。

相傳黃帝時期出現了三位名醫,除了雷公和岐伯兩人外,名氣最大的是俞跗(fù)。他的醫道非常高明。特別是在外科手術方面很有經驗。據說,他治病壹般不用湯藥、石針和按摩。而是診斷清楚病因後,除非要做手術時就用刀子劃開皮膚,解剖肌肉,結紮。傳說有壹次,俞跗在過河時,發現壹個掉河裏淹死了的女人被幾個人打撈出來準備埋葬,俞跗擋住他們詢問死者掉進水裏多長時間。擡屍體的人說,剛掉進水裏,撈上來就斷氣了。俞跗讓他們把屍體放在地上,先是摸了摸死者的脈搏,又看了看死者的眼睛,然後又讓人找來壹條草繩,把死者雙腳捆綁好,倒吊在樹上。開始大家都不理解俞跗為什麽要這樣做。死者剛壹吊起,就大口大口地往外吐水,直到不吐時,俞跗才叫人慢慢將死者解下來,仰面朝天放在地上,雙手在死者的胸脯上壹壓壹放。最後他拔掉自己的幾根頭發,放在死者鼻孔上觀察了壹陣,發現發絲緩緩地動了動,才放心地對死者家裏人說:“她活過來了,擡回家好好調養吧!”

在俞跗晚年的時候,黃帝派倉頡、雷公、岐伯三人,用了很長時間,把俞跗的醫術整理出來,纂成卷目,然而,還沒有來得及公布於眾,倉頡就去世了。後來,俞跗的兒子俞執,把這本書帶回來交給父親修訂。不幸全家遭到了大火,房屋、醫書和俞跗、俞執全家人,壹起化為灰燼。這也許是《黃帝外經》失傳,至今沒有找到的原因吧!

《漢書·藝文誌》記載醫家經典十壹家今僅存《黃帝內經》壹家,原因待考。其中失傳的包括黃帝外經。從《漢書·藝文誌》記載的“七經”來看,當時與《黃帝內經》並存的,還有《黃帝外經》、《扁鵲內經》、《扁鵲外經》、《白氏內經》、《白氏外經》和《旁篇》。其實不用寫那麽多的!

  • 上一篇:日本人是如何預防地震的?
  • 下一篇:如何選擇靈芝孢子粉?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