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五味簡介

五味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英文參考 3 概述 4 辛、酸、甘、苦、鹹·五味 4.1 五味所入 4.2 五味所禁 4.3 五味的藥理 5 《黃帝內經靈樞》篇名·《五味》 6 參考資料 附: 1 古籍中的五味 * 五味藥品說明書 1 拼音

wǔ wèi

2 英文參考

five flavours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sweetness, sourness, bitterness, peppery hotness, and saltiness [21世紀英漢漢英雙向詞典]

3 概述

五味:1.中藥學名詞;2.《黃帝內經靈樞》篇名。

4 辛、酸、甘、苦、鹹·五味

五味(five flavours[1])為中藥學名詞。即辛、甘、酸、苦、鹹、淡、澀等功能藥味的統稱[2][1]。藥物以味不同,作用便不相同[2]。辛味能散能行,酸味能收能澀,甘味能補能緩,苦味能瀉能燥,鹹味能軟堅潤下[2]。近人認為藥物味的不同,與所含的化學成分有關[2]。如辛味的多含揮發油,酸味的多含有機酸,甘味的多含糖類,味苦的則可能含生物堿、甙類或苦味質等[2]。除此之外,還有壹種淡味,因其藥味不甚明顯,前人將它附屬於甘,因而也就習稱“五味”。

4.1 五味所入

五味所入簡稱“五入”(見《黃帝內經素問·宣明五氣篇》)。五味入胃,各有它所喜的臟腑,即“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鹹入腎”、“甘入脾”。“五味所入”和臨床藥物治療有關。

4.2 五味所禁

五味所禁簡稱“五禁(見《黃帝內經素問·宣明五氣篇》)。“禁”,有避免和禁忌的意思。由於五味歸於五臟,而五味之性各有所偏,偏則容易致病,故必有所禁。辛味善走氣分,但性主散,多食則能耗氣,故氣病不宜多食辛味。鹹味善走血分,但多食則血行凝澀,故血病不宜多食鹹味。苦味善走骨,因其能助心運行水液的作用,故又稱“決瀆之宮”(見《黃帝內經素問·靈蘭秘典論》)。三焦的決瀆功能是聯合許多臟器而發揮其作用的,其中尤以腎、脾、肺等關系更為密切,如這些臟的功能障礙,可使三焦不通利、氣化失常而產生腫脹和小便不利等癥。

4.3 五味的藥理

五味主要是由人們味覺器官辨別出來的。但也有根據臨床治療效果而確定的,如虎骨、蜈蚣有祛風濕功效而認定其味辛。有補益作用的便認為有甘味,有發表作用的便認為有辛味等。最近有人提出,認為五味是中藥固有的性質,是產生作用的物質基礎。

5 《黃帝內經靈樞》篇名·《五味》

《五味》為《黃帝內經靈樞》篇名,主要論述食入五味,各走其所喜的五臟,如酸味入肝、苦味人心、辛味入肺、甘味入脾、鹹味入腎[2]。日常所食的五谷、五果、五畜、五菜中都各具有五味所屬[2]。本文以五行生克規律,說明了五味與五臟疾病的關系,故名[2]。

6

  • 上一篇:藥店為什麽不能賣保健品?
  • 下一篇:誰知道傳奇的腳本怎麽用啊?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