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酸棗片的來歷

酸棗片的來歷

版本壹

明朝洪武年間,河北省棗強縣有壹高姓人家,高家有良田千頃,家大業大,是遠近聞名的富裕戶,主人高世塍,早年曾中過進士,年過五十方得壹子,取名丹楓,愛若掌上明珠,從小就請來附近知名的教書先生教其習文。丹楓聰明好學,年方14即考得秀才,可以說是前途無量。丹楓的姨家姓柳,也是當地富戶,姨家只有壹女,也就是丹楓的表妹,名叫朝陽,比丹楓小兩歲,琴棋書畫無壹不通,算得是大家閨秀。丹楓與朝陽自小壹塊兒長大,青梅竹馬,意氣相投,自是互相愛慕。丹楓16歲那年的壹個月圓之夜,兩人在房前植下壹株生命力極強的酸棗樹,並海誓山盟,訂下了千年之約。兩家老人也想親上加親,早早地交換了婚貼,欲在他們成年之後兩家結為秦晉之好。

正當他們滿懷喜悅,憧憬美好未來的時候,不想風雲突變,朝廷壹道旨意下來,沒收了當地富戶的家產,丹楓與朝陽兩家的家產也全部被沒收。丹楓因是高家惟壹的青年男丁,被迫征召入伍。丹楓的父母及姨母全家,還有當地村民壹起編隊,遷往山東。萬般無奈,兩家只好帶了朝廷允許帶走的東西,向山東遷移。丹楓入伍之前,得知朝陽和家人會舉家遷往山東,想壹想自己本壹書生,如今應征入伍,不知是生是死,更不知何年何月才能與家人團聚,不禁黯然神傷。在壹漆黑的夜晚,他與朝陽壹起將他們剛剛植下不過壹年的酸棗樹挖出,囑咐朝陽帶往山東。兩人灑淚而別。

後來,經長途跋涉,朝陽隨隊來到現在的關王鎮大窪村住了下來,村子裏以高姓居多,又地處窪地,所以就叫高家窪,再後來村子以西形成了壹個村落叫小窪,高家窪也就改成了大窪。朝陽將那棵象征她與丹楓愛情的酸棗樹栽在村前的水灣旁邊。希望酸棗樹能活下來,也希望丹楓能早壹天回來與她團聚。

雖經長途跋涉,那株酸棗樹已經失水頗重,但畢竟奇跡般活了下來,它給了朝陽希望。

等待的日子格外漫長。朝陽壹等就是七年。

酸棗樹慢慢長大,年年開花,只是不結果。

七年前,丹楓被派往北疆戍邊。丹楓從軍後學會了騎馬射箭,學會了排兵布陣,從壹名普通士兵,成長為中軍。五年後立了戰功,被封作“虎威將軍”。丹楓並沒有忘記家人,更沒有忘記他的朝陽表妹。當了將軍的丹楓派出三名得力手下,到山東尋訪親人。經過壹年查訪,終於找到了高家窪,找到了丹楓的親人。

是年,丹楓的頂頭上司“定遠侯”見丹楓文武全才,風流倜儻,將丹楓召至中軍帳前,當眾宣布將愛女許配給丹楓。丹楓絕非薄情寡意之輩,莫說已經打聽到親人下落,就算親人音信全無,他也不會當即認下這門親事。當下將自己業已定婚之事稟明“定遠侯”,表明心跡。“定遠侯”何等身份,被壹屬下當眾拒婚。表面上寬宏大諒,內地裏卻懷恨在心,後以“莫須有”罪名,將丹楓流放。丹楓本就看淡仕途,索性稱病解甲歸田,才得以與家人團聚。

高老漢見兒子平安歸來,雖不是衣錦還鄉,也覺蒼天有眼。第壹件事就是擇吉日給兒子完婚。有情人終成眷屬,村中男女老少,皆大歡喜。

其時,那棵酸棗樹已長得又高又粗壯,方圓數百裏之內,找不出第二棵,早就被當地人稱作“酸棗王”了。就在丹楓與朝陽結婚的當年,“酸棗王”結出了又大又甜的棗子。

三年後,丹楓與朝陽有了壹雙兒女,兒子為大取名高玉樓,女兒跟了母姓,取名柳金鳳。後丹楓與朝陽,男耕女織,平平安安度過了壹生。

那棵酸棗樹因生長在水灣邊上,雨水沖刷之下,兩條主根顯露出來,竟然緊緊擁抱在壹起,很像壹對久別重逢的戀人。不知過去了多少年。丹楓與朝陽早已不在人世了,可是酸棗樹的兩條主根卻壹直緊緊擁抱著,親吻著……

丹楓與朝陽去世後,酸棗樹便年年向水灣方向傾斜壹點,後來幾乎要貼近水面了。

據當地村民介紹,他小時候經常“走”(因樹是傾斜的,根本不用爬)到酸棗樹上玩耍,和小夥伴們打樹上的棗子吃。拿壹根小竹竿,輕輕撥幾下,棗子就會落到水裏,然後趟水撈起棗子就吃。他說,那可能是世間最好吃的棗子了。令人欣慰的是,就在“酸棗王”曾經生長的地方,就在“酸棗王”湮滅的當年,新生出壹株酸棗樹,那肯定是“酸棗王”的“後人”。新酸棗樹長了20幾年,已有2米多高,胸徑達到10多公分,遺憾的是新酸棗樹還沒有結過果實。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昔日的酸棗樹已經不在了,但它和那個美麗的故事,卻會壹直留在人們心中。

版本二

延津縣城北二十裏,石婆固村東頭,有壹片沙丘,沙丘上有壹棵雙臂合抱不住的古酸棗樹,據說,延津古時被稱為酸棗縣就是以此而得名。至今這裏還流傳著許多動人的故事。

唐太宗時,宮中壹位受寵的娘娘得了病,經太醫診治、病總不見輕、太宗降旨、遍訪天下名醫,病仍不見好轉。為此,許多人被砍了腦袋。朝中軍師徐茂功夜裏偶得壹夢,夢中見壹老翁對他說:“想治娘娘病,需用酸棗山上大棗仁做藥引。”天明入朝,徐茂功把此事呈奏,太宗遂派人到延津來取酸棗仁、娘娘吃了酸棗仁做的中成藥,病果然好了。

娘娘病好後,唐王覺得此樹乃天下壹奇,就派尉遲敬德到酸棗山修廟和亭閣、感謝神靈。敬德領旨。帶領工匠人馬,來到延津。先修好了東嶽廟、又根據樹的形狀、修了壹座;隆麗輝黃的亭閣、閣的東北角露出壹個粗大的樹枝,人稱“龍頭”據說“當時建閣時,敬德曾把鋼鞭掛在樹枝上、閣頂的兩根大梁是壹個和尚化齋得來的紅荊根後經魯班修理、又壹夜之間送到此處。

據傳、當時象這樣的酸棗樹***有二十株。其它都長在閣外,慢慢都死了。僅留下壹棵。這棵樹上的酸棗,大於平常棘果三四倍,味酸甜,核為雙仁,透明發亮,看上去活象壹對雙胞胎娃娃頭,如果把棗連葉摘下,掛在屋裏、無論放多久,果皮也不枯皺。方園百裏的窮苦百姓壹有病就來燒香上供,取走幾顆酸棗當藥吃、真是果到病除。後來,部分達官顯貴不遠萬裏來此朝拜、見無酸棗可取、即命家人刮些樹皮帶回,久而久之,僅存的壹株寶樹也被刮死了。明代東嶽廟與閣相繼倒塌,而枯樹根側卻另發新株。當時有姚、高、陳三姓人出資修圍墻以護之。繼而新株亦死,之後為保護樹幹,建壹座長寬各八尺,高兩丈余的方形閣樓。(酸棗閣)閣樓南向留小門,東西山墻上部各有小窗壹孔。閣內棚樓板,樓上北墻中嵌石碣壹方,刻”掛鞭處“三字。樓下北墻亦嵌有石碣,鐫明代吏部尚書李戴所撰《古酸棗記》酸棗樹位於閣之正中,宛如怪石壁立,雖屢遭刀砍斧削,胸圍仍有1.92米。唯新株痕跡已不復存矣!

  • 上一篇:開跑腿公司能賺錢嗎?
  • 下一篇:六月臺灣地區旅遊指南臺灣地區旅遊指南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