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紅柳灣食品藥品管理所

紅柳灣食品藥品管理所

生態環境建設中的河西少數民族地區城鎮發展研究

摘要:河西少數民族地區位於河西主要河流的上遊,是河西生態建設的重點區域。本文在分析城市發展現狀和動力機制的基礎上,以加快城市化進程、減輕區域生態環境壓力、提高城鎮生態貢獻為目標,提出了城鎮快速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建議。

關鍵詞:生態環境建設,特色產業,綠色人居

面向生態環境建設的河西民族地區城市發展研究

段歡-e1李誌剛2

(1.蘭州交通大學地理信息系統系,蘭州,730070;

2.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北京,100084)

摘要:河西民族地區位於河西走廊主要河流的上遊,該地區的生態環境建設成為從源頭上解決河西走廊生態環境問題的關鍵。在分析該地區城市發展現狀和驅動因素的基礎上,提出了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策略建議,旨在加快城市化進程,緩解生態環境壓力,提高城市的生態環境貢獻度。

關鍵詞:生態環境建設;特殊行業;綠色人居

河西少數民族地區主要指天祝藏族自治縣、肅南裕固族自治縣、肅北蒙古族自治縣、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自東向西分布在河西走廊西南部,總面積654.38+0.32萬km2。它們位於石羊河、黑河、疏勒河、黨河等河西主要河流的上遊,是河西地區水源涵養區和祁連山生態保護工程的主體。隨著全球氣候的變化,河西生態環境問題已成為中國西部環境建設和保護的熱點和難點。如何盡快提高上遊城鎮發展水平,加快人口和產業集聚,減輕生態壓力,是從源頭上改善河西地區生態環境的重要舉措,也是促進民族地區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1.城市發展現狀評價

1.1城市化率高,但城鎮發展缺乏二三產業的強勁帶動。

2002年,阿克塞四縣的城市化率為72...38%,肅北45.31%,肅南29.13%,天祝14.05%,除天祝縣比甘肅省平均水平(24.57%)低15外。三次產業結構分別為:8.51: 58.82: 32.67,13.53: 54.73: 32.14,40.15: 33.47: 26.38和22.59: 40.45:但壹方面,工業企業規模小,布局分散,產品附加值低,工業生產對城市建設和人口城鎮化的帶動作用較弱;另壹方面,阿克塞、肅北、肅南三縣城市化率高,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人口基數小,行政事業單位職工占城鎮人口比例大。事實上,二三產業就業的城鎮人口比例較小,因此城鎮的發展仍然需要進壹步的人口和產業集聚的支撐和帶動。

1.2城鎮規模小,行政空間布局極不均衡。

4個民族自治縣有4個縣城和8個非縣城。與縣的人口規模相比,鎮的數量相當多,但行政區域的分布極不均勻。天祝縣轄8個鎮,面積0.71000 km2,基本形成了以華藏寺為核心,G312和鐵路為主軸,華藏寺-石門鎮為主軸,華藏寺-大柴溝-安遠鎮縣城壹級軸線帶。其他三個縣基本都是以縣城為單中心的極地空間結構。縣外的鄉鎮地理位置差,人口稀少。沒有大企業或建設項目的拉動,很難長期形成壹定規模的小城鎮。肅北縣北部的馬鬃山鎮,因為遠離縣城,無論是分工還是城建規劃,都相對獨立於縣城其他區域。因此,城鎮的凝聚力和輻射力很弱,難以促進縣域經濟的高效協調發展。

1.3基礎設施落後,城鎮對經濟發展的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較差。

除天祝縣G312與阿克塞紅柳灣幹線連接(G215)外,全區其他城鎮均偏離河西走廊幹線,遠離武威、張掖、酒泉、嘉峪關等河西中心城市,缺乏對外輻射和帶動。鎮內由於投資缺口大,基礎設施建設落後,除阿克塞紅柳灣新城鎮建設過程中集中供水供熱外,供熱、給排水、垃圾處理等城鎮設施落後,文化、教育、衛生等社會設施緊張,城鎮對經濟發展的服務能力極其有限。

1.4缺乏科學規劃和遠景設計,城鎮發展潛力不足。

首先,對城鎮規模和功能劃分的認識還不夠清晰。無論四個少數民族自治縣有多少個城鎮,都存在著對城鎮發展規模的確定缺乏科學預測,對城鎮產業重點的確定缺乏有效設計等問題。城市經濟的命運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少數企業的命運。其次,自治縣與周邊地區的聯系等外力沒有被充分挖掘。無壹例外,四縣的地級市是最重要的外部重心,而縣城與地級市在規模、產業、區位條件上的差異,使得這股力量的作用非常有限。自治縣內部以及與甘肅中東部、青海、新疆、內蒙古缺乏資源共享、合作發展的聯動機制,城鎮發展潛力不足。

2.城市發展的動力機制分析

2.1當地礦產資源和旅遊資源的開發促進資源豐富,最佳的空間組合是該地區最突出的優勢。天祝煤礦、蘇北南、北山礦產資源和斧石棉的開發,有力地推動了炭山嶺鎮、馬鬃山鎮、黨城灣和劉宏灣的發展,而天祝“小三峽”等旅遊資源的開發,直接促進了石門鎮的建立和發展。

2.2生態移民地處祁連山北麓,使得該地區城鎮的發展壹方面為區域社會經濟建設搭建平臺,另壹方面具有安置生態移民、加快人口城鎮化等重大戰略意義,從而減輕廣大山區和草原的生態壓力,增強河西地區的水源涵養和生態保護。目前,壹定比例的生態移民集中在各個城鎮,阿克塞劉宏灣因生態移民而得到直接發展。現在,隨著西部生態恢復重建工程的全面啟動,生態移民的力度進壹步加大,城鎮不同程度地接收和安置了移民,城鎮人口規模將逐步擴大。

2.3跨區域的交通和通訊促進了蘭新鐵路、G312等交通幹線的逐步完善,有力地促進了沿線城鎮的發展。華藏寺、打柴溝、安遠鎮、馬鬃山等城鎮的發展都是由交通交流直接帶動的。

2.4農牧業發展水平的提高促進了農村人口的轉移。農業人口的城市化是小城鎮人口膨脹的主要原因。該地區農牧業發展水平的提高和結構調整有力地促進了城鎮的發展和規模擴大。如肅北縣72%的農牧民、阿克塞縣82%的農牧民在縣城落戶,並逐步向農產品加工、商貿、餐飲等二三產業轉移。

3.城市發展的戰略選擇

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該地區城鎮的發展肩負著發展地方經濟和呵護整個河西地區生態安全的雙重任務。因此,城市發展的主要任務應該是建立區域現代經濟、科技和管理的平臺,從而吸引人口和產業集聚,減輕農村生態壓力,促進環境保護和建設,逐步形成區域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機制。

3.1基本穩定城鎮數量,擴大城鎮規模,完善城鎮功能。

如前所述,與區域人口規模相比,河西四個少數民族自治縣的城鎮相當多,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城鎮規模小,自我發展能力和帶動力弱。因此,首先要擴大縣鎮規模,形成縣域經濟集聚中心和輻射源。天祝縣要擴大G312沿線城鎮規模,強化以縣城為中心的縣級軸帶,擴大石門鎮規模,積極探索炭山嶺鎮可持續發展道路,推進二級軸帶發展,拓展以縣城為中心、交通幹線為紐帶的反L型空間網絡框架。肅南縣可利用馬蹄寺、奇峰區旅遊資源的開發和靠近交通幹線的條件,設置城鎮,形成縣城東、西兩個“門戶”,構建“壹個中心、兩個門戶”的城鎮體系結構。明華區是肅南縣生態移民的主要移民區,種植業和養殖業相對集中,遠期(2020年後)規劃可設置小城鎮。肅北縣和阿克塞縣人口較少,肅北縣72%和阿克塞縣82%的牧民居住在縣城,不適合建設新城。今後的重點是完善縣城功能,改善縣城環境,為縣城社會經濟發展搭建堅實平臺。

3.2綜合開發特色資源,發展特色產業帶動型城鎮。

特色是落後地區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內在動力。該地區豐富的礦產資源、特殊的地貌和生態景觀、淳樸獨特的民族風情、古老悠遠的文化等旅遊資源,以及在純天然環境下日益發展的畜牧業,為該地區的快速全面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這與產業結構的區域轉移,旅遊市場日益升溫的新熱點,如民族風情遊、多元化風光遊、特色文化遊、生態觀光遊、健身遊、懷舊遊等美食市場的新趨勢不謀而合,但缺乏全面協調的產業發展平臺,長期以來制約著特色經濟的發展。因此,應加強城市發展方向的研究和設計,發展特色產業帶動型城鎮。

3.2.1改善城市環境,發展旅遊城鎮1充分利用阿克塞紅柳灣、肅南縣紅灣寺、肅北縣黨城灣等城鎮現有的礦產資源、畜產品初加工等產業基礎,加強資源綜合開發,把工礦業發展作為縣城近期發展的動力和融資手段,加強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城鎮環境和服務水平,同時,做強城鎮和重點旅遊景區。加強天祝“小三峽”、蘇南馬蹄寺、文殊寺等景區的規劃、開發和管理,加強生態建設和保護,突出石門鎮、馬蹄寺、奇峰區的旅遊特色。

3.2.2深化礦產開發,促進資源型城鎮的可持續發展。該地區石棉、煤、鐵、錳、建材等礦產資源豐富,礦產開發加工業初具規模。天柱縣炭山嶺鎮主要從事煤炭開發,阿克塞爾石棉收入占全縣財政收入的90%以上。天柱縣華藏寺、哈溪鎮、肅南縣紅灣寺、肅北縣馬鬃山鎮等礦產資源開發都占其中。進壹步加強礦產資源綜合開發,提高環保產品比重,積極探索替代產業,盡快避免“礦竭城衰”和生態破壞的發展模式,促進城鎮健康可持續發展。

3.2.3加快畜牧業產業化,加強特色農業鎮畜牧業是河西民族地區農村經濟的主體。該地區天然草場廣闊無汙染,靠近酒泉、張掖綠洲的草原基地。白牦牛等畜種獨具特色,有內蒙古草原興發等大集團投資合作,加快畜牧業集團化、產業化進程。壹方面可以延長畜牧業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另壹方面,促進草原資源集約利用,加強草原統籌經營管理,增強草原涵養水源能力,加快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安置,既減輕草原生態壓力,又促進農業小城鎮發展,提高畜牧業發展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天祝縣華藏寺、安遠鎮、哈溪鎮、肅南縣紅灣寺等畜產品加工有壹定基礎,市場前景廣闊。進壹步改革草原土地流轉制度,積極發展與少數民族文化習俗緊密結合的特色畜產品,實現畜牧業產業化,促進特色農業鎮的發展。

3.2.4充分利用交通建設的機遇,發展交通服務型城鎮。該地區主要交通幹線附近的城鎮主要有天祝縣華藏寺、打柴溝(藍欣鐵路,G312)、阿克塞縣紅柳灣(G215)、肅北縣馬鬃山鎮,其中打柴溝鎮是烏鞘嶺鐵路隧道東端的換乘站,馬鬃山鎮是甘肅省唯壹的壹個。

3.3加強生態環境管理和保護,建設生態城鎮。

該區位於祁連山生態敏感區,是河西生態環境的屏障。城鎮發展必須註重生態環境保護,提高節水意識,建設節水型城鎮。雖然從數量上看,河西地區人均水資源占有量略高於北方缺水地區,且地處河流上遊為該地區用水提供了壹定的優先條件,但從社會、經濟、生態和全流域發展考慮,水資源仍是制約城鎮發展的首要因素。因此,必須強化節水意識,加強城市用水控制和管理,提高汙水處理率和資源利用率,加快水價調整步伐,推進水資源商品化。2.加強環境治理和生態系統設計,建設“綠色城鎮”。主要是加強生態設施建設和改造,強化工業“三廢”和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比例,加快城市綠地和防護林體系建設,把城鎮建設成為繁榮、和諧、整潔、優美的綠色生活空間;3.合理規劃城市空間規模,建設節地型城鎮。西北最大的特點就是地廣人稀。與人口規模相比,河西少數民族地區除天祝縣(0.71萬km2)外,土地面積十分遼闊,但山地、沙漠、戈壁所占比例較大。因此,城鎮的發展必須節約有限的可用土地,科學規劃和控制土地規模。

3.4拓展空間合作網絡,借助外部力量推動城市發展。

與走廊平原相比,未來,位置偏遠,區域相對封閉,資金、人才、技術的短缺仍將是制約這壹地區發展的瓶頸。因此,要打破行政邊界分割,建立全方位開放的城市空間合作網絡:1東西向網絡:以四縣為中心,以非縣城為重要支點,加強相互之間的交流合作,構建祁連山北麓民族地區以畜產品及礦產品加工、民俗風情、生態旅遊為特色的城市網絡體系。南北網:加強民族自治縣與河西、蘭州、格爾木等城市中心城市的道路、通信、技術和經濟聯系,加快民族地區城鎮與周邊地區乃至全國的合作和系統融合,利用大中城市的輻射和帶動,彌補少數民族地區發展的劣勢,為本地區城鎮發展註入新的活力。

3.5體現民族文化,突出城鎮民族特色。

21世紀的城鎮不僅是經濟競爭、技術競爭,更是文化競爭、環境競爭[5]。這壹地區悠久的民族歷史、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獨特的民族風情,與古絲綢之路文化和現代文化交融,成為河西獨特的“民族文化綠洲”。因此,加強民族文化的研究和開發,在城市建設中傳承和體現民族歷史文脈,在城市建築風格、工業產品、人文精神等方面展現民族文化,提升城市景觀的文化內涵和民族特色,從而樹立地域形象,提升城市競爭力,是壹個重要的選擇。

4.結束語

河西生態環境問題是整個河西地區乃至西北地區必須解決的長期戰略問題。除了加快少數民族地區上遊城鎮化進程,減輕生態壓力,加強水資源保護,還必須:1應用現代科技手段,對水資源進行統籌規劃和統壹管理,協調城鄉之間、上下遊之間的水量分配份額,節約水資源,保護水環境;2.加大生態移民力度,盡快將水源涵養區、退耕還林還草區、生態旅遊區、戈壁荒漠草原區的散居人口遷入城鎮,鼓勵他們從事二、三產業;3.建立城市工業利潤生態返還制度,從城市工業稅收中提取壹定比例,建立生態投資基金,並建立從下遊到上遊的補償機制,將下遊水資源的開發利用與上遊水資源的節約保護掛鉤,全方位投入,努力促進河西生態環境的整體改善。

參考資料:

陳友華,趙敏。城市規劃導論。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上海,2000年7月。

[2]李誌剛。酒泉地區城市發展研究。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北京,1999.3。

[3]謝,。城市經濟學。清華大學出版社,北京,1996.9。

[4]董曉峰,何新生。推進西北地區城市化的途徑研究。經濟地理,2004(2)

[5]城裴。中國城市委員會舉辦城市形象建設研討會。城市規劃通訊,2000年(12)。

  • 上一篇:?菠蘿怎麽吃以及吃菠蘿的禁忌
  • 下一篇:我該如何治療癲狂?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