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新疆葡萄的歷史

新疆葡萄的歷史

約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從西方傳入新疆的葡萄和葡萄酒。

壹般認為新疆是中國最早種植葡萄和釀造葡萄酒的地方。至於新疆什麽時候開始種植葡萄,釀造葡萄酒,史料記載不詳。但是,毫無疑問,在兩三千年前,古代中亞國家和中國新疆地區就種植了葡萄,釀造了葡萄酒。在中國古代歷史記載中,這壹地區屬於“西域”。在歷史上,“西域”指的是狹長和寬闊的地區。狹義上是指蔥嶺以東的廣大地區,即新疆天山南北、昆侖山以北、敦煌以西、帕米爾以東的廣大地區。從廣義上講,是指從玉門關以西經過狹義的西部地區可以到達的區域,包括亞洲中西部、印度半島、歐洲東部和非洲北部,但其核心部分是包括中國新疆在內的中亞地區。本課題討論的西域是廣義的(包括今新疆),即按照中國歷史上王朝的實際管轄範圍,超出了狹義的今新疆。西域盛產葡萄和葡萄酒,這是有考古證明和文獻記載的。

在今天的土庫曼斯坦,在納馬茲加-賈博的居民區發現了葡萄籽核,屬於公元前4-3世紀。位於阿什哈巴德附近,在公元前2世紀的壹座宮殿的廢墟中,古城尼薩(芭提雅王國的首都(約公元前250年-公元226年)),壹些刻有葡萄藤的象牙角杯和芭提雅王國口的希拉神龕也被挖掘出來。這種被子也被稱為“Rhy- ton”。中國新疆吐魯番鄯善縣陽海墓地出土壹枚約2500年前的葡萄標本。經新疆考古研究所專家考證,屬於壹種圓形紫色葡萄植物。其實是葡萄藤,總長1.15 m,長11 cm,平寬2.3 cm。近幾年在新疆蘇白海的墓葬考古發掘中也發現了戰國時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的葡萄籽。壹些專家認為,這也可能是葡萄來自西方的信號。可見,在公元前5世紀之前,西域的新疆就已經種植了葡萄,同時釀酒。因為在西域,葡萄的種植和釀酒技術的傳播是同時並行的。有專家推測,當時用來釀酒的生葡萄很可能是歐洲葡萄種群。如上所述,根據現有的考古和文獻資料,歐洲並不是葡萄種植和釀造最早的地區。因此,最初用於釀酒的中亞和西部地區的中國新疆的生葡萄並不是歐洲葡萄種群,而歐洲葡萄種群是後來傳播的結果;但在公元前5世紀以前,西域中亞和中國新疆用來釀酒的生葡萄很可能是歐洲葡萄種群,這可能是正確的。比如公元前600年左右,希臘人在黑海沿岸、意大利半島和西班牙從事殖民運動,同時將葡萄種植技術傳播到這些地區。(3)也就是說,最遲在公元前600年左右,歐洲葡萄從歐洲和希臘的葡萄和葡萄酒“後起源中心”傳入小亞細亞。在波斯帝國岡比西斯統治時期(公元前529-522年),波斯成為壹個橫跨亞洲和非洲的奴隸帝國,其版圖已經包括小亞細亞、兩河流域、巴勒斯坦、埃及、伊朗高原以及中亞阿姆河和錫爾河之間的廣大地區。也就是說,在波斯帝國東侵期間,歐洲的葡萄籽可能已經通過小亞細亞、南高加索、伊朗高原以及中亞的阿姆河和錫爾河地區向東傳播。因此,所謂“公元前329年至323年,亞歷山大的十字軍東征將希臘文明帶入中亞,從此葡萄種植、葡萄酒釀造和酒神崇拜開始在粟特人中傳播”的說法並不可信,這只是歐洲葡萄文化向東方傳播的壹種反映。當然還有亞洲葡萄種群和歐洲葡萄種群的具體傳播途徑和時間,以及歐洲葡萄種群取代亞洲葡萄種群的傳播等等。,在另壹部手稿《世界葡萄文化史》中有詳細論述,此處不再贅述。

中國的歷史記錄也記載,兩千年前這個地區就種植了葡萄。《史記》記載,漢代大灣、康居、大嶽、大夏、烏孫、益壽、玉田等地種植葡萄,釀酒。《史記》卷123《大宛列傳》中說:“大宛在匈奴西南,漢之西,漢代去萬裏。其俗原住民,耕田稻麥,有蒲桃酒”,“其北適,其西為大嶽家,其西南為夏,其東北為烏孫,其東為玉潭”,“蒲桃以萬(大)左右為酒,富藏酒至壹萬石以上,久留者數十年不敗。俗是嗜酒,馬是嗜苜蓿。”據蘇北海考證,西漢初年烏孫族的活動地區包括今天新疆的哈密、巴爾昆、奇臺、和伊犁河流域。於闐即現在的新疆和田,樹崩即現在的新疆於田。這份史料表明,在公元二世紀以前,大宛、大夏、大嶽、新疆等古代中亞國家都有豐富的葡萄種植和釀酒經驗。例如,在公元前3世紀晚期建立的巴克特裏亞王國的河谷中,就種植了葡萄。(p271)巴克特裏亞王國在中國史書上被稱為大夏。根據考古發現,秦代鹹陽宮遺址上已經有葡萄壁畫,也有學者認為,最晚在秦代中原地區已經種植了葡萄。也就是說,在公元前三世紀之前,大陸就已經種植了葡萄。雖然葡萄壁畫的存在並不能證實葡萄壹定是在內地種植的,但如上所述,公元前5世紀以前西域的新疆就已經種植了葡萄並釀造了葡萄酒,所以不能排除這種可能性。但是,說在公元前5世紀以前的先秦春秋時期,新疆就已經種植了葡萄和葡萄酒,這並沒有錯。

顯然,在新疆等地,葡萄種植和葡萄酒釀造的時間要往前推。在古代新疆和中亞,葡萄種植與葡萄酒的年份密切相關。中亞是葡萄最早的分布地區之壹,但現有文獻和考古資料無法確切證明五千年前是否有葡萄種植和釀酒。布爾紮特的霍姆文化遺址(Hom Cultural Site)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第三個千年開始至公元前第二個千年中期,位於南亞次大陸北部的克什米爾地區,與中亞和中國新疆相鄰。在壹些地方,發現了小麥、大麥、大米、扁豆、豌豆和葡萄籽的殘骸。據推測,這種文化可能與伊朗希薩爾三世文化或前哈拉帕文化和哈拉帕文化有關。【24】如果這個消息來源可靠,出土的葡萄籽屬於栽培葡萄,那麽五千年前中亞就有可能種植葡萄,釀造葡萄酒。

而且中亞的土庫曼斯坦、哈薩克斯坦等國與葡萄和葡萄酒的原產地南高加索和伊朗緊鄰,都在裏海地區。很有可能他們在五千年前就開始種植葡萄,釀造葡萄酒了。土庫曼斯坦首都阿什哈巴德附近的阿奴遺址所代表的阿奴文化,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阿奴文化傳播到華茲莫河、費爾幹河和塔吉克斯坦南部,與依蘭、兩河流域、印度西北部的哈拉帕和中國的新疆有壹些聯系。花剌子模主要位於阿姆河三角洲下遊,與粟特和今土庫曼斯坦北部、哈薩克斯坦西南部接壤。阿姆河三角洲和費爾幹河的下遊主要位於今天的烏茲別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粟特是現在烏茲別克斯坦的撒馬爾罕地區。依蘭位於伊朗高原西南部,與兩河流域關系密切。我們知道,哈拉帕文化是古代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壹種城市文化。它以印度西北部西旁遮普的哈拉帕古城遺址命名。大部分分布在印度河流域,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印度河流域文化。繁榮於公元前2000 ~ 1500年前後,公元前20世紀左右。據史料記載,公元前20世紀中期,確實有屬於印歐語系的雅利安人從西北入侵印度河流域,雅利安人是安德洛諾沃文化部落南下進入伊朗高原後與當地居民融合而成。南移到中亞或中亞南部的安德洛諾沃文化部落的壹個分支與當地居民合並,形成了東伊朗部落的祖先,如巴克特裏亞和粟特人。中國西北的烏孫、月氏、堅坤等遊牧部落,部分說印歐語系東伊朗語,與中亞的部落關系密切;公元前10世紀,中亞各部落間發生了廣泛的沖突和遷徙。

阿奴文化的東傳,雅利安人的東侵,中亞部落的大規模遷徙,為葡萄和葡萄酒的東傳創造了條件,提供了可能。據考證,貫穿新疆的絲綢之路歷史非常悠久。就考古資料來看,至少應該早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因此可以說,葡萄和葡萄酒可能是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通過伊朗高原中亞傳入克什米爾的,也可能是在公元前2000 ~ 1000年前通過伊朗高原→中亞從葡萄和葡萄酒的“起源中心”傳入中國新疆的。“在地中海周圍形成以葡萄為主體的文化氛圍後,沿著伊朗高原-中亞兩河流域和黑海北岸-伏爾加河下遊-中亞兩河流域向東傳播,最終到達中國”。這個觀點不夠準確。應該說,葡萄和葡萄酒傳入中國新疆的路線,大致是從其起源中心經伊朗高原——中亞兩河流域(阿姆河和錫爾河)。到公元前600年,歐洲葡萄已經從葡萄和葡萄酒的“後起源中心”經由小亞細亞→南高加索→伊朗高原→中亞傳到中國。

先秦時期,葡萄和葡萄酒通過北疆由西向東傳播。因為在公元前3世紀之前,橫跨歐亞大陸的交通線經過中亞北部,南疆的塔裏木盆地並不在主要交通線上,東西方對此知之甚少。因此,在先秦時期,新疆北部的伊犁河谷、奇臺、雷姆和哈密、巴爾昆地區,特別是北疆地區,早於公元前5世紀就已種植葡萄和釀造葡萄酒。因為根據新疆鄯善縣陽海墓地出土的藤蔓來看,在公元前5世紀以前,東江區鄯善地區就已經種植了葡萄和葡萄酒。這壹時期,塔裏木盆地的綠洲小國是否種植葡萄或釀造葡萄酒,由於史料缺乏,不能確定,但有理由推測仍有可能。

西域葡萄種植和釀酒的產地在秦漢時期進壹步擴大,開始傳入內地。如前所述,公元前2世紀以前,中國的大宛、大夏、康居、大嶽、新疆等古代中亞國家種植葡萄釀酒,而新疆南部地區如益壽、於田等地也種植葡萄釀酒。公元前2世紀,隨著塞爾維亞人的遷徙,中亞和新疆出現了許多小國。公元前177年至公元前176年期間,大嶽從家鄉河套西遷至伊犁河、楚河壹帶時,當地部分塞族退守至錫爾河北岸,即後來的康居。到公元前140年左右,這些塞爾維亞人壹部分進入了阿姆河以南地區,消滅了希臘人的巴克特裏亞王國,建立了大夏王國,另壹部分進入了費爾幹納谷地,建立了大宛王國。與此同時,壹些塞爾維亞人南下,分散在帕米爾高原各地。後來壹部分進入犍陀羅地區建立廚客之國(今克什米爾),壹部分向東進入塔裏木盆地建立多個小城市。約公元前130年,大月氏因被烏孫打敗而南遷至阿姆河流域,並吞並了當地的大夏國。因此,史書記載的大灣及其左右兩側的葡萄種植和釀酒,似乎也與塞浦路斯人的遷徙密切相關。換句話說,在公元前2世紀,塞爾維亞人的遷徙路線可能是這壹時期西域、中亞、新疆葡萄和葡萄酒的再傳播路線。如上所述,其實塞爾維亞人遷徙的壹些地區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或者是後來被稱為夏的希臘巴克特裏亞王國(公元前250年-公元前65438年+公元前035年)。農產品除了糧食作物,也以生產葡萄聞名,希臘史料中提到了馬爾吉亞的葡萄種植業[26]。可以說,塞爾維亞人在遷入時繼承了原地區的葡萄種植和釀造業。當然,塞爾維亞人與中亞和中國新疆的葡萄種植和釀酒的關系,將在另壹部手稿《世界葡萄文化史》中進壹步論述。

這期間,康居地區仍種植葡萄,釀造葡萄酒。康居生活在鹹海沿岸和錫爾河下遊。據此,該地區(公元前1世紀~公元6世紀)古城遺址的考古發掘包括谷物、石頭、葡萄等。《後漢書》卷八十八《西域傳》也說:“李屬安樂府,以其馬牛羊,多產於而聞名。它的水土很美,所以蒲萄酒特別有名。”1975年,在新疆天山北麓的壹座古墓中也出土了壹套公元前後西漢時期(約2000年前)的釀酒器具,包括球形的青銅壺、扁平的陶瓷發酵罐和榨葡萄的木制工具。(4)西漢時期烏魯木齊特克斯牧場和烏拉泊水庫葡萄吊墜耳環的發現,間接說明了當時北疆烏孫等國葡萄的種植和葡萄酒的釀造。

從上面還得知,就文獻記載來看,今天南疆的葡萄種植和葡萄酒釀造,最晚不晚於公元前130年。在今天的東江地區,也就是車夫郭謙等人的所在地,秦漢時期就有葡萄和葡萄酒了。1985 65438+2月,在吐魯番火焰山公社以北哈拉合卓的壹座漢墓中,死者的木棺底部出土了多條古藤蔓。[28]到了東漢時期,新疆東江地區的葡萄種植已經有了比較明確的記載。《後漢書》卷八十八《西域傳》說:“義烏宜五谷,桑麻,蒲萄。”義烏就是現在的哈密。可見秦漢時期葡萄的種植和葡萄酒的釀造已經傳到了東疆的吐魯番和南疆。這壹時期,在天山南麓,包括南疆,葡萄種植和釀酒非常普遍。據《漢書》卷九十六《西域傳》記載,越國、建斌及其所屬國南都、武夷山出境,種葡萄。大越國葡萄的種植和葡萄酒的釀造已如上文所述。主廚客國《漢書·西域傳》主廚客國篇雲,“王之訓縣丞,去長安二萬二千二百裏。它不屬於所有人。戶口軍人多,大國也。.....廚房平坦溫和,有紫花苜蓿,奇花異草,檀香,荷花,梓,竹,漆。種植谷物,培育水果,用糞肥處理花園。“遊國難,西域傳遊國難。”知望去長安走了150英裏。有五千戶,三萬壹千人,八千兵。東北距獨虎之所2850裏,西距無雷340裏,西南距大廚賓330裏,南接瓦羌,北接秀遜,西接大月氏。種植谷物和水果。“武夷山出境,《漢書·西域傳》武夷山出境,“知望到長安二萬二千二百裏。它不屬於所有人。戶口勝兵,大國也。.....武夷土地炎熱粗糙,植被、畜牧生產、谷物、蔬果、飲食、宮殿、城柱、錢物、兵器、金珠,都與廚客相同。“可見武夷山出境時也種葡萄,釀葡萄酒。

西漢時期,南疆疏勒、且末等地也種植葡萄,釀造葡萄酒。《漢書》卷九十六《西域傳》說:疏勒國“有城柱,西為大嶽、大宛、康居之路”。可以看出疏勒位於交通要道,周邊是葡萄種植區(如大灣、玉田)。所以根據其適宜的氣序和地理位置,應該是產葡萄的。《漢書》卷九十六《論西域》說:“末國,王治末城,往長安六千八百二十裏。.....北接尉犁,南接小灣科,有葡萄果。“葡萄也生長在完美的國度。根據斯坦因的考古發現,民豐尼亞遺址(古精覺王國遺址)壹座1至3世紀的果園,至今還保存著壹排排枯死的桃、杏、葡萄等果樹。[29]1995 10,尼雅遺址壹號墓地三號墓壹個合葬墓裏,葡萄、梨、小米餅、羊腿等。在女主人腳邊的陶器和木頭裏也發現了。[30]龜茲還種葡萄,釀酒。

東漢時期,塔裏木盆地及其鄰近地區的綠洲葡萄種植繼續發展。王逸《荔枝賦》略曰:“是大皇帝,居中州。東野公羅文淑瓜,南浦黃幹芝華橙,巴山西綠葡萄,北燕推薦碩賓巨栗,威圖送西山杏。”]這昆山就是西域的昆侖山。在漢代,西部邊界的南部已經到達喀喇昆侖山的北部和南部山麓。這說明天山以南的西域塔裏木盆地綠洲及其鄰近地區種植的葡萄在漢代就已經是有名的貢品了。

可見,秦漢時期,新疆的葡萄種植和釀酒可能是通過北疆傳入東疆吐魯番地區,也可能是通過帕米爾從中亞傳入南疆塔裏木盆地綠洲的小國。在這壹點上,新疆種植葡萄和釀造葡萄酒是非常普遍的。

綜上所述,從相關文獻和考古資料來看,人類最早種植葡萄和釀造葡萄酒的時代相對可信,約在5000年至7000年前。葡萄和葡萄酒的原產地應該說是在東方,應該說是“多中心”,包括地中海東岸、小亞細亞、南高加索等地區,主要涵蓋敘利亞、土耳其、格魯吉亞、亞美尼亞、伊朗等國家;葡萄和葡萄酒的“後產地中心”壹般在歐洲和北美,北美主要包括美國、墨西哥等國家。葡萄和葡萄酒起源於葡萄和葡萄酒的“起源中心”伊朗,可能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通過伊朗高原——中亞傳入克什米爾。在公元前2000-1000年前,可能已經通過伊朗高原-中亞流域(阿姆河和錫爾河)傳入中國北疆和部分東疆地區。最遲到公元前600年,歐洲葡萄已經從歐洲和希臘這個葡萄和葡萄酒的“後起源中心”,經小亞細亞→南高加索→伊朗高原→中亞,傳到中國和新疆。秦漢時期,葡萄的種植和葡萄酒的釀造可能是經北疆傳入東疆吐魯番,也可能是經帕米爾從中亞傳入南疆塔裏木盆地綠洲的小國。在這壹點上,新疆種植葡萄和釀造葡萄酒是非常普遍的。

  • 上一篇:臨沂美食有哪些臨沂美食介紹?
  • 下一篇:求鹽酸左氧氟沙星片藥品說明書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