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癌癥與相思病的區別

癌癥與相思病的區別

I.什麽是癌癥?

癌癥是壹種常見病,除頭發和指甲外,可發生在人體的各個部位,中年是腫瘤發病的高峰期。據有關資料顯示,在死亡的老年人中,死於癌癥的僅占1/10,而在中年人的死因中,癌癥占1/5。同時,還有人指出,死於癌癥的患者平均年齡為55-59歲,比正常人減少了12-18年的壽命。因為癌癥給人的印象是 "不治之癥",所以人們往往 "談癌色變",對癌癥望而生畏。

癌癥是由人體細胞自動增殖而成的異質新生物。這種新生物由壹群癌細胞組成,它們不符合癌細胞自由發展的生理需要,不具備正常細胞的功能。由於生長迅速且無規律,它不僅消耗了人體內大量的營養物質,而且破壞了正常器官的組織和功能。腫瘤細胞不斷分裂,形成新的腫瘤細胞,並從原發部位向周圍組織浸潤和擴散。這種擴散如果無法控制,就會進壹步侵犯重要器官,造成衰竭,最終導致死亡。

II.癌癥是如何產生的?

1966年,美國著名病理學家、諾貝爾醫學獎得主佩頓-勞斯說:"腫瘤以壹種獨特而令人震驚的方式破壞人體,它本身是人體肉體的壹部分,但卻變得不斷增殖,四處擴散,侵蝕自身,無法控制。腫瘤是最具體、最可怕的疾病,盡管對它進行了 70 多年的實驗研究,但人們對它的了解仍然最少"。勞斯發現了導致腫瘤的病毒,這對研究腫瘤的成因和正常細胞轉化為癌細胞的秘密具有重要意義,他也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獎。34 年過去了,人們對腫瘤進行了大量的實驗研究,在許多方面都取得了進展。但是,直到今天,仍然沒有突破性的進展,人們對腫瘤的認識仍然是 "最少 "的,還沒有找到壹種有效的方法來制服每年奪去500萬人生命的腫瘤。

腫瘤發生是壹個復雜的、多階段的過程。大多數癌癥可能由單細胞演變而來。人體受到某些化學、物理和生物因素的影響,細胞的DNA發生改變,形成變異細胞,這壹階段稱為起始階段。再加上某些因素的影響,轉入促進階段,癌細胞開始形成。此外,癌癥的形成還受到宿主因素的影響,如遺傳因素、免疫功能等。

II.免疫功能與癌癥

目前,現代醫學研究表明,決定人體是否罹患癌癥(包括其他疾病)的重要因素之壹,是機體內強大的免疫系統,它由多種細胞組成,專門對付和殺傷外來的或體內的異質物質。

眾所周知,如果人處於精神不穩定、內分泌功能失調和營養缺乏的狀態,免疫系統的功能就會受到幹擾。具有殺傷癌細胞能力的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此時可能會減弱其防禦功能,導致癌癥的發生。

美國科學家經過30年的研究發現,成年人的淋巴細胞壹旦明顯減少,在壹定時期內就可能發生危及生命的疾病。

目前,國外正在研究利用生物制劑、植物多糖制劑來激活免疫細胞的功能。如用卡介苗治療黑色素瘤、淺表性膀胱癌療效尚好;野蕎麥常被用來治療肺膿腫,但它並不具有殺菌作用,而是通過激活免疫細胞的原理來殺滅病菌。

臨床試驗發現,癌癥患者的免疫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說明免疫功能的異常與癌癥有著密切的關系。

目前,癌癥的確切病因還在研究中。對於個人而言,如心理自我調節、生活規律、合理飲食、適當運動,同時杜絕不良生活習慣,是預防癌癥的有效措施。必要時,還可以測壹測免疫功能,如果發現自己的免疫功能過低,壹定要請醫生做進壹步檢查,找出病因,給予相應的治療,對保健防癌大有益處。

三、癌癥的復發和轉移

由於惡性腫瘤具有浸潤性生長的特點,在某些情況下,即使腫瘤被手術切除或放射治療,仍有壹部分具有活力的癌細胞殘留在組織中,經過或長或短的時間,繼續生長繁殖,在原發部位長成同類腫瘤,這種現象稱為復發。

轉移是指惡性腫瘤細胞通過直接蔓延、淋巴管道、血道和種植等途徑擴散到身體的其他部位,甚至是同壹性質的腫瘤在多個器官中繼續增殖生長。

癌癥復發和轉移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二者的****,相同之處在於:復發癌和轉移癌的發生方式都與原發性癌癥相同(病理類型)。區別在於:癌癥復發是指癌癥在原發部位生長,而轉移是指癌癥通過各種途徑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復發是局部性的,轉移是全身性的。

癌癥的發現、診斷和治療

三早、三晚、生死時速

三早是指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癌癥的發生和發展是壹個過程。從出現第壹個癌細胞到對人的生命構成威脅,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早期癌癥的生長發育非常緩慢,只要註意壹些早期的異常信號,就有足夠的時間發現並迅速治療,將其消滅在 "萌芽 "階段。早期癌癥的治愈率壹般在 80%-90%,而晚期癌癥的 5 年生存率壹般很低,甚至無望。例如,子宮頸癌從原位發展到浸潤期需要 5-8 年的時間,有的甚至長達 12 年。在這期間,患者或醫生可以根據其異常表現,即 "報警信號",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相反,如果延誤病情,壹旦癌細胞迅速發展,大量增殖的癌細胞耗盡機體僅有的營養,餓死並殺死剩余的正常細胞,器官功能衰竭,癌細胞增殖過快,導致供血不足,癌塊中心壞死,大塊壞死組織被機體吸收,進壹步毒害機體。此時,機體免疫功能癱瘓,免疫細胞敵我不分,中樞神經系統處於混亂指揮狀態,內分泌系統無從調節各種生理矛盾。加之貧血、營養缺乏,促使整個機體全面衰竭,機體的死亡將難以避免。

所以說,對於癌癥的治療,三早和三晚只有壹字之差,卻有生死之別,三早治療確實意義重大。

五.防癌--自我檢查

如果發現自己有以下不適或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

中國醫學科學院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提出了以下十大癥狀作為警示信號,以引起人們對癌癥腫塊的重視:

1.身體任何部位出現腫塊,如乳房、頸部或腹部,尤其是腫塊逐漸增大。

2.身體任何部位的潰瘍,如舌頭、口腔粘膜和皮膚,在沒有外傷的情況下發生和生長,尤其是長期不愈合的潰瘍。

3.中年以上女性不規則陰道出血或分泌物(俗稱白帶)。

4.進食時胸骨後悶脹、灼痛、異物感或吞咽困難進行性加重。

5.長期幹咳或說話帶血。

6.長期消化不良、進行性食欲不振、消瘦,但未找到明確原因。

7.大便習慣改變或便血。

8.鼻塞、鼻衄、單側頭痛或復視。

9.痣突然增大或伴有潰瘍、出血、毛發脫落。

10.無痛性血尿。

除了上述八大預警信號和十大癥狀外,還有以下征兆也應高度警惕。

1.單側持續加重的頭痛、嘔吐、視力障礙,尤其是不明原因的復視。

2.耳鳴、聽力減退、咯血痰、頸部腫塊。

3.不明原因的口腔出血、口咽不適、異物感或齲齒痛。

4.無痛性黃疸持續加重。

5.乳頭溢液,尤其是血性溢液。

6.婦科炎癥增大。

7.不明原因的乏力、貧血和發熱。

8.原因不明的全身疼痛、骨關節疼痛。

此外,癌前病變也應視為早期征兆。如粘膜白斑、慢性皮膚潰瘍、瘺管、增生性疤痕(尤其是化學燒傷引起的疤痕)、萎縮性胃炎和腸上皮增生、直腸多發性息肉、皮膚角化病(尤其是大小魚尾紋處的掌跖角化病、乳腺囊性小葉增生、宮頸糜爛、宮頸息肉等)等,均可發展為癌。

六、癌癥患者飲食處方

癌癥患者經常大吃大喝,導致體重減輕,嚴重影響抗病能力。因此,家屬應讓癌癥患者多吃壹些,以保持良好的營養狀況,增強患者的治療信心,縮短康復期。現代營養學研究認為,癌癥患者的飲食應遵循營養平衡的原則。蛋白質食物適合在冷的或溫度適宜的情況下被患者吸收,因此火腿、雞蛋、魚、布丁、糕點等都是理想的食物。為了保持營養均衡,癌癥患者的日常飲食應包括:

◆ 每天喝兩杯以上牛奶或豆漿加雞蛋。

◆ 每天吃肉三兩以上。

◆ 每天吃 3 個或 3 個以上水果,並吃壹份柑橘等檸檬酸水果。

◆ 每天吃 3 份或更多深綠色或深黃色蔬菜。每天吃 2 碗或 2 碗以上的主食。

◆ 吃含有營養的零食,如冰淇淋、堅果、甜點或湯。營養師為各類癌癥患者推薦的飲食處方:

◆ 肺癌:杏仁、海蜇、荸薺、百合、塘藕、蓮子、梨、銀耳、牛奶、豆漿、動物肝臟、新鮮蔬菜和水果

◆ 食管癌:黃豆、烏梅、雞蛋、肉類、魚蝦、奶制品、果汁。

◆ 骨癌:米仁、藕粉、猴頭菇、百合、豆芽、芝麻、果汁、瘦肉、牛奶、豆漿等。

◆ 腸癌:無花果、黑木耳、芥菜、蘋果、土豆、紅薯、青菜、香蕉、梨、蜂蜜、蘿蔔等。

◆ 肝癌、胰腺癌:雞蛋、牛奶、動物肝臟、大蒜、綠豆、新鮮蔬菜和水果等。腹脹泛酸時,可食用米仁、赤小豆、冬瓜、西瓜。

◆ 甲狀腺癌:海蜇、海帶、蘆筍、大蒜。

◆ 放療後:瘦肉、魚、動物肝臟、大棗、土豆、米仁、白扁豆、蘿蔔、山楂。

◆ 手術後:山楂、紅棗、桂圓、核桃、芝麻、蓮子、瘦肉、河魚、雞蛋、奶制品。

VII.食療原則

◆ 在預防方面,註意合理膳食。多吃新鮮水果。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脂肪含量不要太高,多吃富含纖維素的食物。這些食物中所含的營養成分,除了對人體有滋補作用外,還對致癌物質亞硝胺在人體內的合成有很強的阻斷作用。

◆ 在輔助治療中,食療的目的是增強體質,使各種治療能夠正常進行,同時提高機體的免疫能力,使預防轉移復發成為可能。某些山菜、野菜中具有抗癌活性的物質成分,如野芹菜、苦麻菜、馬齒水煙筒、小薊菜、貓爪草等,對腫瘤都有不同程度的治療作用。其中,金針菇、香菇、黃蘑菇、猴頭菇等抗癌效果較好。其他海帶、貝類等也應提倡多吃。

◆ 癌癥患者應忌生吃蔥、蒜、韭菜、辣椒、蠶蛹、雞肉、豬肉、魚、蝦、蟹等辛辣、腥膻之物。不宜吃枯萎、有斑點的水果和蔬菜,以及發黴變質的花生、谷物和豆類。不吃腌制變質的魚、肉、酸菜等,因為這些食物中含有異性蛋白、黃曲黴素等,會加重病情。

◆ 癌癥患者的飲食禁忌並不是千篇壹律的,要因人、因病、因時而異。例如,體質虛弱者應選擇清淡、易消化、有營養的食物,忌食煎、炸、肥肉等油膩、不易消化的食物;熱性體質者應選擇涼性食物,忌食姜、蔥、辣椒、酒、熏烤之品及羊肉、狗肉等辛辣油膩食物。如胃癌患者發熱時,忌食生冷、油膩食物,以免傷脾胃,忌酒、辛辣食物,以免傷胃;此外,放化療時應多吃具有升高白細胞作用的食物,如甲魚、桂圓、紅棗、木耳、香菇等,忌煙、酒、油膩食物等。放療後應忌食姜、蔥、辣椒、酒、熏烤之品、羊肉、狗肉等辛辣油膩食物。放療後更要忌食羊肉、狗肉、雞肉等熱性傷陰食物。

八.化療藥物介紹

目前認為,對人類癌癥有療效的化學藥物大致可分為6種:

◆ 烷化劑是壹種作用很強的化合物,它能與染色體DNA的活性基因交叉結合而抑制細胞分裂。早期應用的氮芥、噻托溴銨、環磷酰胺等都屬於此類;

◆ 抗代謝藥物,是壹種不能被人體正常利用,且在結構上與維生素、氨基酸中的某些嘌呤或嘧啶等人體主要代謝產物相似的化合物,與人體某些基本代謝產物競爭表面特定酶位的活性,從而阻礙細胞的合成,抑制細胞的分裂。常用的藥物有甲氨蝶呤、5-氟尿嘧啶、鹽酸胞苷、6-巰基嘌呤等。

◆ 抗癌抗生素,如阿黴素、博來黴素、生物黴素等。

◆ 植物堿,是植物中天然存在的生物堿,如長春花堿、長春花生物堿等、

◆酶和輔酶

◆天門冬酰胺酶等酶和輔酶已被證實能使約50%的兒童白血病患者病情完全緩解;

◆其他化學物質。

這些抗癌藥物在殺死癌細胞的同時,對人體正常細胞也有不同程度的毒性。為了克服和減輕毒性,避免產生耐藥性,通常采用聯合化療。

艾滋病是80年代初世界上新發現的壹種病毒性傳染病。它是由HIV病毒(人類免疫缺陷病毒)侵入人體後破壞人體免疫功能,使閏人喪失抗病能力,從而導致人體發生各種難以治愈的感染和腫瘤,最終導致感染者死亡的壹種嚴重傳染病。艾滋病病毒進入人體後要經過數年甚至長達5-8年或更長的潛伏期才能發病,而壹旦感染艾滋病病毒,將終身攜帶直至發病死亡,艾滋病病毒嚴重破壞人體的免疫功能,患者因抗病能力極度下降而反復感染各種疾病,如帶狀皰疹、口腔黴菌感染、結核病等;由特殊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炎癥、肺炎、腦炎等感染,常發生於惡性腫瘤晚期,最終因長期消耗、全身衰竭而死亡,至今艾滋病尚無特效治療藥物,也無有效疫苗可用於預防,壹旦發病,病死率高達100%。美國疾病控制中心對艾滋病的定義是:

(1)HIV陽性;

(2)壹種或多種指標疾病;

(3)T淋巴細胞低於200個/毫升;

(4)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免疫抑制。

ADIS是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的首字母縮寫,是艾滋病的醫學名稱。這個縮寫表達了艾滋病的完整概念,從中我們必須了解艾滋病的三個明確定義:獲得性:表示該疾病的病因是獲得性的,而不是先天性的。免疫缺陷:即在發病機理上,主要原因是機體免疫系統受損,導致免疫系統保護功能下降或喪失。免疫缺陷病的特點是:

(1)感染易感性明顯增強;

(2)易患惡性腫瘤;

(3)臨床和病理表現多種多樣,具有以下特點:

(1)感染易感性明顯增強;

(2)易患惡性腫瘤;

(3)臨床和病理表現多種多樣。

綜合征:指由於免疫缺陷引起的機會性感染和命名系統腫瘤所導致的臨床癥狀的復雜群集。

以上就是兩種疾病的區別。

  • 上一篇:註冊公司名稱用徐 (200)
  • 下一篇:Komio醫藥公司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