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茯苓種植技術

茯苓種植技術

茯苓,多為不規則塊狀,有球形、扁形、長圓形或長橢圓形等,大小不壹,小的如拳頭,大的直徑可達二三十厘米,甚至更大。下面是我為大家精心整理的茯苓種植技術,壹起來看看吧。

茯苓種植技術

準備工作

茯苓的生長要靠松木提供養分,因此,栽培茯苓應以松樹為材料。在生產中,主要分為幹段木栽培和根莖栽培兩種。

1.幹段材的制備方法

選取直徑 12cm 以上的松樹不材砍伐(或取頭尾留下),剪去其部分枝條,留下樹末的葉片、然後根據樹的大小鏟去4至5面的樹皮(以鏟到木質部為宜),鏟面之間要留有兩指寬的樹皮,這4至5條從上到下不應有斷痕,留有樹皮!留下的樹皮稱為鉛皮(俗稱 "留筋")。10~15天後,待樹幹晾幹出現裂痕後將其鋸成長70~80cm的小段,並按?之字形堆放在幹燥向陽處。人字形堆放在幹燥向陽處。在樹垛上鋪草,樹垛周圍開好排水溝,地面撒白蟻藥。

2、蔸準備法

在秋冬季砍伐松樹時,選擇直徑在 12cm 以上的樹樁,清除樹樁周圍 1?5m 範圍內的雜草和表土,砍去灌木,挖深 0.8m 左右,使樹樁和樹根露出土外。然後從樹樁的 4 個側面鏟去樹皮,留下 4 條兩指寬的引線。最多留 4 到 6 根露出地面,其余的都要砍掉。根部也要鏟掉 3 邊的皮,左右兩邊各留 1 指粗的引線,留根長度為 1 ~ 1.5 米。以上所有工作,最好在前壹年的冬天進行。

接種

1、接種季節

茯苓接種分春、秋兩季進行。清明至立夏為春種。桂南、桂東南、桂西地區較適宜在清明前後接種,桂北、桂西北地區適宜在立夏前後接種。秋季各地氣溫差異不大,茯苓可在立秋前後接種。

2、接種方法

茯苓栽培是以菌種或新鮮茯苓個體(仁)作為種子進行繁殖。菌種在裝有小松木段的瓶子(塑料瓶)中消毒,加入適量培養基質,培養茯苓原種,瓶內長出白色旺盛菌絲。鮮茯苓的培育是選用皮薄、肉嫩的紅褐色鮮茯苓壹根,用竹刀削成皮,重0.1~0.15kg的壹塊作為接種用的繁殖材料。

接種前,在整好的種植地內沿坡開窖,窖深20cm,寬40~50cm,長度視地段長短而定。將窖底稍壓平,撒上白蟻藥並與土拌勻,然後順著坡向將木料放入窖內。先放兩段。接種木耳時,先用鋒利的小刀將兩段木頭的上部切成長? 寬=150厘米?

厘米的新口,用鑷子將瓶中長菌絲的松木段取出,平放在段木之間的新口上,蓋上松木片或松葉,上面再放壹段木(兩段木重20kg以上不放第三段木),覆土10~15cm。接種時用新鮮茯苓塊在段木的上端鋸幾處,將新鮮茯苓塊放在木棍上,輕輕摩擦,然後覆土。手壓,覆土。樹蔸接種是在樹蔸上剪2~3個新口,然後將菌種和新鮮茯苓塊分別接種在樹蔸新口處,蓋上松屑和松葉,覆土15~17cm,窖面應堆成龜背形。

田間管理

1.查窖補缺 接種後 7 ~ 10 天,即可長出白色茯苓菌絲,此時應檢查窖內發菌情況,以便及時補缺。1 清晨在露水未幹的種植地查看,若窖內各段木已長出茯苓菌絲,則窖上土壤幹燥無露水;若窖上有露水,則各段木尚未長出茯苓菌絲。2.從窖旁的土中挖開,發現木段下面長有菌絲。3.從窖邊挖開泥土,發現木段下部有白色菌絲生長,聞有茯苓臭味,即可確定為茯苓菌絲。如果發現死菌和未上菌的茯苓窖,應每隔 7 至 10 天再檢查 1 次。如果第二次檢查仍未發現茯苓菌絲,才可以打開窖口,從其他已上菌的木段中取出壹段轉移到未上菌的窖中。或者將不上菌種的那段木頭全部挖出來,曬幹水分,將剝皮口重新剪開,另接菌種。需要註意的是,茯苓菌種上菌種1個月左右,在木頭表面是看不到菌絲的。此時,大部分菌絲已長入木材中。茯苓接種 1 個月後,基部表面看不到菌絲體,則誤認為沒有上真菌而將木段撬開,會造成不應有的損失。

2、接種後7~10天,如發現白蟻,應立即用白蟻藥噴灑在白蟻體上或蟻路上,進行防治。

3、茯苓(結子)形成後,如發現茯苓裸露在地面上,應及時培土,雨季註意排水。

收獲和加工

茯苓壹般在接種後 8 至 10 個月成熟。將采收的茯苓堆放在室內避風處,用稻草蓋嚴。出汗 5 到 6 天,然後攤開晾曬 1 到 2 天。待水分蒸發後,重新堆放,再蓋上稻草放 5~6 天,剝去外皮(或先剝去鮮茯苓外皮),放在蒸籠中蒸至透心水,或用開水煮至透心水(煮時要換水 3~4 次,標誌是當水變黑時再換水)。取出後用鋒利的刀切成長? 寬? 厚=4cm?4cm?0.5cm的正方形。然後將白塊、紅塊分別放在竹席或竹篩上,蓋上壹張白紙,放在太陽下曬至完全幹透,註意經常翻動。如遇陰雨天,可用木炭烘幹,但切忌用明火烘烤,以免煙熏使茯苓片發黃,影響產品質量。

茯苓的藥理作用

抗腫瘤作用

1、對大鼠膀胱化學致癌的影響 實驗動物雌性Wistar大鼠,體重70-110g,致癌物為N-J壹N(4-羥基丁基)亞硝胺(BBN),實驗中用20%乙醇將原BBN溶液兌成36%溶液。正常對照組:乙醚淺麻醉下,單用溶劑(20%乙醇)0.25ml經導管ig,每周2次,***12周。病理對照組:36% BBN 溶液 0.25 毫升(90 毫克),每周 2 次,***12 周,每只大鼠 BBN 總劑量為 2.16 克:BBN治療與病理對照組相同,每千克茯苓組:茯苓組:BBN處理與病理對照組相同,每公斤餵食含120克茯苓幹粉的食物。在第 30 周結束時,處死動物並取膀胱、輸尿管、腎盂、腎臟、肝臟和脾臟進行組織學檢查。結果表明,茯苓組對BBN膀胱腫瘤的發生無明顯抑制作用,且鱗狀細胞型腫瘤發生較多,因此使用本品防治膀胱腫瘤應持謹慎態度。

2.對黃曲黴毒素 B1 致大鼠肝癌作用的影響 性 Wistar 大鼠,8 wk 齡,ipAFB1(280ug/kg,6 次/wkx2)作為肝癌啟動子。2 周後,應用促癌程序:給予 2 周含 0.015% 的 2-乙酰氨基芴(2AAF),壹周結束時,切除肝中葉和肝左外側葉。10d 後,切除大鼠的肝中葉和肝左外側葉。在 wkl 結束時,切除大鼠肝臟的中葉和左外側葉。10 d 後,大鼠頸部斷裂,取其肝臟進行 r-谷氨酰轉肽酶(r-GT)染色。從註射 AFB1 前 10 天到停止註射 AFB1 後 3 天,大鼠壹直食用含有試驗物質的食物。結果,茯苓組(飼料中含 377.7 克/千克)大鼠癌前病變的 r-GT 染色陽性肝細胞竈也略少於對照組,且明顯小於對照組。這表明茯苓對預防肝細胞癌具有壹定的實用價值。

解毒

  • 上一篇:愛樂威可以買多少種?哪個值得買?
  • 下一篇:雲南省醫保新政策及醫院結算流程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