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學軍中學的胡海嘉、姜圓媛、陳方瑩三名同學調查發現,盡管在市區的壹些商場、社區和學校也已經開展廢舊電池回收活動,但由於種種原因成效不大,回收率只有1-2%。
“讓我們震驚的是這樣壹個鮮明的對比:廢舊電池危害如此之大,而回收現狀卻如此之差。”姜圓媛說。這三名高二年級同學通過問卷、走訪、查閱文獻等辦法,最終完成了《關於廢舊電池回收現狀的調查與研究》這壹報告。
他們的調查表明,認為廢舊電池危害“很嚴重”的人數比例達88%,但又有近八成的市民認為廢舊電池回收活動“與自己無關”或“沒時間參加”。據統計,目前杭州市每年的電池消費量約為2000萬節。
三名學生在調查中還發現,居民將廢舊電池與生活垃圾壹起丟棄的比例高達87%。原因是,現在的回收方式太麻煩,整個杭州市市區目前大約只有300個回收點,遠遠不能滿足需要,而且“幾乎集中在學校或商場,到街上轉壹個上午,居然連壹只回收桶都找不到”。
“應改進現有的回收方式,”他們的報告建議,“要讓市民樂於將廢舊電池回收,可采取以舊換新、多設立回收桶等舉措。”此外,這三名學生還借鑒街頭上普設置的自助售貨機這壹思路,建議:只要在售貨機內塞入壹節廢舊電池,就能獲得壹只玩具小球或糖果,以此促進回收工作。
據報道,僅去年,我國電池產量和消費量就高達140億節,占世界總量的1/3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