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如何養好小鴨子?

如何養好小鴨子?

雛鴨飼養關鍵技術:2009-06-26 00:31來源:責任編輯:

核心提示:1。了解小鴨的生理特點。鴨子主要有三個生理特征。壹是快速成長發展;二是調節體溫的功能較弱,難以適應外界環境;第三,消化器官體積小,消化能力弱。二、做好育雛前的準備工作,首先要準備足夠的新鮮優質全價飼料;其次,育雛室、飼養用具和必要的設施要配備齊全,保證每只雛鴨都能

首先,了解小鴨的生理特點

鴨子有三個主要的生理特征。壹是快速成長發展;二是調節體溫的功能較弱,難以適應外界環境;第三,消化器官體積小,消化能力弱。

第二,育雛前做好準備。

首先要準備新鮮優質的全價飼料;其次,育雛室、飼養用具和必要的設施要配備齊全,保證每只雛鴨都能吃到飼料,喝到水;再次,育雛室和飼養用具要用2%的火堿水消毒,晾幹後用清水沖洗,最後育雛室要熏蒸消毒。

第三,吃飯前壹定要喝水。

小鴨子孵化後不覺得餓。孵化後24小時,小鴨子的絨毛幹燥,活潑好動,經常發出“嘎嘎”的叫聲,開始互相啄啄。這時候要給它們餵水再吃。如果小鴨子精神疲憊,眼睛半睜半閉,不想動,那就過了開園時間了。雛鴨過早進食,容易損傷消化器官,影響身體健康;吃得太晚,營養供應不上,不利於生長發育。因此,雛鴨開始進食的最佳時間是在孵化後14 ~ 24小時之間。

記住:吃飯前喝水。在飲用水中加入適量的葡萄糖或維生素C,可以促進腸胃蠕動,清理腸胃,促進新陳代謝,加速多余蛋黃的吸收,刺激食欲,增強體質。如果在飲用水中加入1/1000高錳酸鉀,也能起到胃腸消毒的作用。

第四,掌握餵養方式和次數

雛鴨的消化功能並不完善,所以在餵養雛鴨時,不宜壹次餵太多,六七成飽即可。如果壹次餵得太飽,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而且雛鴨的胃腸容積小,但消化速度快。如果餵食次數過少,雛鴨會長時間處於饑餓狀態,影響生長發育。

兩周齡以內的鴨,5分鐘就能到達十二指腸,2小時開始排便,4小時排空,餵食間隔超過4小時,雛鴨就餓了。壹般來說,小鴨子越小,吃的越少,餵的次數越多。在育雛初期(即壹周內),需要少餵多餵,每天餵6-8次,餵夜宵1-2次,促進其活動。

第五,做好保溫工作

溫度是飼養雛鴨的主要技術措施。只有溫度適宜,雛鴨消耗的體熱才會少,長得快,成活率高。1 ~ 3日齡34 ~ 32℃,4 ~ 6日齡30 ~ 28℃,7 ~ 10日齡26 ~ 24℃,11 ~ 13日齡22 ~ 20℃。氣溫逐漸降低,日溫差不超過2℃。

不同氣候條件下的溫度上升或下降要根據雛鴨的行為,盡量滿足雛鴨對最適溫度要求的反應。比如溫度過低時,小鴨子怕冷,會聚集在熱源附近互相取暖,往往會導致壓傷或窒息。溫度過高時,小鴨子遠離熱源,張嘴呼吸,用水量增加;溫度正常時,雛鴨精力充沛,活潑好動,食欲良好,飲水適中,絨毛鮮艷,腿腰舒展,分布均勻,安靜無聲地躺著,正常進食、飲水和排泄。

六、飼養密度和分組

雛鴨的飼養密度要適宜,飼養密度過高會造成鴨舍潮濕,空氣汙濁,導致雛鴨生長不良。密度太小,會浪費場地、人力等資源,降低效益。網上育雛的合理密度為:0周齡65438+25-30只/m2,2周齡15-25只/m2,3周齡1.0-15只/m2,4周齡8-10只/m2。地面育雛密度要翻倍。同時註意冬季密度較高,夏季密度較低。

分組:每組200 ~ 300只鴨分組飼養,選取雛鴨、弱鴨、病鴨分別精心管理。

七、保證通風。

這是因為雛鴨的新陳代謝旺盛,鴨子排出的二氧化碳、糞便和殘渣分解產生的氨氣和硫化氫等有害氣體濃度超標,會危及雛鴨的健康,嚴重時會引起氨氣中毒,大量雛鴨死亡。因此,要隨時保持育雛室內的空氣流通,合理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排除多余水分,保持鴨舍幹燥清潔,改善鴨的生活環境,達到促進鴨健康快速生長的目的。

八、做好疾病預防控制工作。

1.禁止從疫區引進雛鴨。

2.做好消毒工作。註意鴨舍和環境的消毒,以及水槽和飲水機的擦洗消毒,選擇2 ~ 3種不同的消毒劑交替使用,防止細菌產生耐藥性。

3.預防性藥物治療。重點預防雛鴨沙門氏菌病、大腸桿菌病和支原體病。1 ~ 7天應使用抗菌藥物進行預防,但必須使用敏感藥物。

4.疾病預防。做好鴨瘟、鴨病毒性肝炎、鴨傳染性漿膜炎和禽流感疫苗的免疫工作。註射疫苗時,加入電解多維或VC粉混合。接種前後應停用抗菌藥物1 ~ 2天。

  • 上一篇:哪個年齡段的包包需求量最大,市場上哪種型別包包最暢銷?
  • 下一篇:上海媒體直播免費送新冠藥物,此舉是否合法?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