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美國人如何在中國購買食品?

美國人如何在中國購買食品?

關於假冒偽劣的討論甚至引起了在中國的美國人的註意,我剛剛收到壹封郵件,談到在中國的美國人應該如何避免使用假冒偽劣食品。和壹般中國人罵造假不同,這位美國人寫的郵件是這樣的:"造假的根本原因是買到了假貨,就像偷盜的根本原因是買到了贓物壹樣,如果我們不貪圖便宜去買那些可疑的食品就不會上當受騙,也就遏制了造假行為"。郵件中列舉了在中國購買放心食品的方法:壹、盡量購買鋁罐包裝的名牌食品;二、盡量減少在街邊小店購買散裝零食或菜肴的機會;三、盡量不買帶調味料或色素的幹果和肉類;四、盡量通過醫生處方直接從醫院拿藥;五、盡量在大商場購買名牌食品;六、仔細檢查食品包裝是否安全 。。。。 顯然,美國人並沒有像中國人那樣壹窩蜂地對整個中國食品制造業評頭論足,更沒有對中國食品行業的整體安全狀況指手畫腳,而是有條不紊地提出了相應的防範方法。然而,按照這樣的進貨方式,只有在沃爾瑪和家樂福這樣的零售巨頭門店才能得到保障,那麽中國千千萬萬的小店小攤靠著延續微薄的成本如何生存?也正是這個原因,大多數中國人無法像美國人那樣進行購買。其實,造假不是中國人的專利,也不是現在才有。自紙幣發行之日起造假就層出不窮,最大的造假者不是別人,正是貨幣發行者。當無窮無盡的紙幣流入市場,所有的人都在被偷,而降低被偷程度的唯壹辦法就是偷別人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造假,通脹壓力越大造假就越厲害。造假的另壹種模式叫 "降低成本",比如以前汽車用的鋼殼現在用的是塑料,今天麥當勞的漢堡只有二十年前漢堡重量的70%,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要提高價格是很難的,只有努力降低成本才能生存。美國的通脹率遠低於中國,因此,中國廠商不僅面臨著國內的通脹壓力,還面臨著人民幣升值的壓力,降低成本遠遠不能抵消鈔票被盜的損失,所以造假成了壹種很普遍的思維。這種想法畢竟是壹種習慣性思維,並不等於犯罪事實,有時造假甚至成就了壹個新的產品系列,為社會提供了另壹種選擇。比如,目前的中國玉器市場,99%的商品都帶有假貨成分,這並不是欺騙,而是明確告訴顧客,這樣的東西叫 "B貨",而且還把造假程度分成等級,按質論價,這不能不說是壹種另類的公平。當然,如果分不清假貨的等級,要多掏錢又是另壹回事了。我們不妨再做壹個假設,那就是上海染色包子如果貼上 "過期食品 "的標誌,重新進入市場,讓顧客決定是買還是用的方式,那就不算造假,而只是提供了壹種 "商品待遇"。在美國,商場裏所有的過期食品都必須當場處理,每天有專門的飼料公司當場收購封存,這就大大減少了假冒偽劣產品進入市場的機會。當然,也有壹些小店成為漏網之魚,但畢竟極少。話雖這麽說,回過頭來,先問問為什麽造假,再問問我們為什麽買假貨。上級給下級假話,下級給上級假材料;老師教給學生假知識,學生給老師交假作業;商店賣假貨給妳,妳用假話欺騙妳的顧客,當然也包括那些偷工減料的小商販,其結果是大家都成了整個社會造假產業鏈的壹環,不足為奇,理所當然。據筆者觀察,那些在購買 "特供 "商品的人心中都有 "買假不吃虧 "的心思,侵犯別人的版權是為了撈點小便宜,欺騙自己的肚子也是為了撈點小便宜,對他們來說這不是道德是非的選擇,而是壹種 對他們來說,這不是道德是非的選擇,而是壹種得失的權衡和計算,當然,當他們吃了藥,他們吃虧了算。總而言之,這些人在乎的不是 "真 "與 "假 "的區別,而是 "假 "與 "價 "的匹配。也就是說,如何把握安全底線才是關鍵。在現實市場中,我們往往會看到那些貨真價實的正品賣不出去,因為價格太高,而劣質商品價格競爭激烈,又無利可圖,這兩種結局必然會導致造假牟利的態勢,那麽政府執法部門如何才能控制住這種局面呢?我們是否也要學習美國沃爾瑪搞零售壟斷?這個問題已經成為中國當前最重要的民生問題,比房價問題更為緊迫。
  • 上一篇:2015寧夏銀川居民醫保怎麽報銷?
  • 下一篇: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浦東新區分局的領導信息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