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內傷發熱的中醫用藥思考

內傷發熱的中醫用藥思考

內傷發熱的中醫用藥思考

何晶、趙紅兵、邵明、陳光美、萬靈峰、陸源。

內傷發熱以內傷、氣血陰陽不足、臟腑功能失調為基本病機。內傷熱是與外感熱相對應的壹種發熱,可見於多種疾病,臨床上較為常見。包括現代醫學中腫瘤、血液病、結締組織病、內分泌疾病、結核病、功能性低熱、慢性感染性疾病引起的發熱。

1病因和發病機制

早在《內經》中就有內傷發熱的記載。到了漢代,張仲景開始詳細論述內傷發熱的病因、病機和治療。明代王倫在《明醫雜著》中首次提出了“內傷熱病”的病名:“內傷熱病為陽虛,因陽自傷,達不到,因陰減少而內熱。”在此基礎上,後世醫家逐漸完善和深化。中醫認為,內傷發熱的主要原因是內傷、飲食、勞累、情誌,以及後續的疾病。其病機為痰濕、氣滯、血瘀、氣血陰虛。

1.1痰濕

對於痰濕引起的熱,張在《儒林外史》中說:“痰皆在膈上...或者可能引起潮熱”和“痰全在口中,毒熏在頭上...鼻子又稠又粘,或者咳嗽不止,還可能引起感冒發燒”。首次描述了痰熱證。漢代張仲景明確指出,濕可發熱。“濕家是病,渾身疼,發燒,體色如熏黃。”濕致熱是由於脾胃受損,運化失責,內生痰濕,抑郁熱郁,進而導致痰濕熱郁。痰濕患者可出現氣滯、血瘀、陰虛等病理改變。:痰濕阻滯氣機,氣滯導致血瘀,血液循環不暢,血瘀停於內,導致血瘀;濕熱蘊結,耗傷陰液,陰液耗減,形成陰虛。

1.2氣滯

發熱因情誌抑郁,肝氣郁結,氣滯成火,或過度憤怒肝火過盛,導致發熱。正如朱丹溪所說,“氣盛則火”,他還說,“氣血相和,百病不生,有憂郁則百病生”。氣滯發熱者,可能是氣滯火盛,也可能是肝火過盛。氣滯還可形成血瘀、痰濁、陰虛等病理改變。身體某壹部位氣郁,可阻滯經絡之氣,阻礙血液循環,形成瘀血;氣滯可引起津液代謝紊亂,水谷精微能量不能正常運化,使水濕凝滯,產生痰濁;氣滯化火,火傷陰,耗陰精,可兼陰虛等病理變化。

1.3血瘀

王清任把瘀血生熱的癥狀描述為“外冷內熱,故名燈病,內有瘀血”。簡明生動地闡述了燈籠病的癥狀和發病機理。《靈樞癰》中論述了瘀血發熱的病機:“營衛若留於經脈,則血哭而不工;若不能,衛氣隨之而不功,故曰熱。”認為瘀血發熱的主要病機是瘀血阻滯經絡,氣血運行不暢,停滯不前,導致發熱。此外,血瘀與血虛、營養不良也有壹定的關系,如《醫法·虛論》所言:“血瘀即新血未生,所知之血不善,血瘀即榮虛,榮虛即熱。”

1.4氣虛

在《蘇文調經論》中,“氣虛內熱”的病機為“神疲乏力,體氣少衰,谷氣不足,不能集中於上焦,下腕不通,胃熱,胸中有蒸”,是脾虛勞熱內傷的理論基礎。李東垣最早提出“氣虛發熱”的概念,將其歸結為“飲食不當,受寒不適,則脾胃受傷,情誌恐傷元氣,即脾胃虛弱,元氣不足,心火旺盛”。《難經四十九難》:“妳怎麽知道自己吃喝累了...妳體熱而重,易臥,四肢不收,脈大而緩”,描述了氣虛發熱的原因和癥狀。

明代醫家張景嶽在《凈月全書》中明確提到氣虛發熱是“根浮於外而發熱之火”。所以,飲食不當、勞逸結合過度、傷神傷脾胃等都可能導致氣虛。因氣虛而陽虛,或因氣虛而陰火上升,或因衛表不固而氣虛,營衛不和而發熱。鄭雪寶等人[1]認為氣虛發熱的產生有三個環節:①氣虛弱運行;②提升機受阻;③氣滯生熱。由於氣血津液關系密切,氣虛直接影響氣血津液的生成和運行,阻止其無端流失,所以氣虛會導致血虛;氣虛也會引起津液不足,形成陰虛等病理變化。因為“氣為血帥”,氣為血行而動,氣滿則血行而滑,氣虛則無法活血,導致血液流動緩慢,運行遲緩,瘀血阻滯。

1.5血虛

唐榮川在《血證論》中提出血虛發熱的病機:“血虛者發熱多汗,血不與氣相配,則氣盛而瀉”。又如《辨證論治補虛》,其中說:“血虛發熱,嘔吐便血,產後崩漏,血失不能配陽,陽亢發熱者,宜用養血”。因此,血虛發熱多因吐血、便血或產後崩漏等失血所致,也可因飲食疲勞等脾胃內傷而逐漸發展。陰血不足,不能斂陽而發熱。血能載氣,人體的氣絕大部分存在於血液中。血虛少了,血液裏的氣就少了,所以血虛就會導致氣虛。精血同源,所以血虛是陰虛的重要方面,血虛就是陰虛。營血虧損,氣血衰竭,脈燥澀,血液循環不利,久積血瘀。

1.6陰虛

在蘇文的逆調理論中,說“殷琦少而楊琪強,故熱滿煩”,這是陰虛發熱的理論基礎。對於陰虛熱的病機,吳鞠通認為是“真陰竭,大火復起”。《辨證論治補》說“有勞有淫,內傷真陰,陰血俱傷,陽氣盛,發熱不止,夜間更甚”。《景嶽全書》提出“凡虛火證,即虛熱證,陰虛可發熱,此真陰失財,故水不控火”。《格致實、惡寒、惡寒、惡熱、惡熱論》中說:“陰虛則發熱,夫陽為外陰之衛,陰為內陽之衛,精神無節制,情欲無節制,陰液消散,陽氣不附,致肌表間散,而邪熱也。如果沒有發燒,就當陰虛,用滋補的方法。”。因此,發熱耗津液,或久病傷陰精,或五感火過盛傷陰,或多汗、嘔吐、多利,或因癌久耗陰血,或濫用溫燥藥,或用化學抗癌藥或放療治療,均導致消耗陰液,陰不攝陽,陰虛陽亢,內熱。陰精是人體生長發育的物質基礎,可以隨血液轉化。陰精不足,血量不足,血量不足,停滯不前;陰虛生熱,熱灼血,血煎而凝,均可形成瘀血。

1.7陽虛

素體陽虛,或久寒傷陽,或用寒過度,致腎陽不足,陰寒過盛,或戴陽,或陽虛浮於外,表現發熱。就像《醫理》裏說的:“陽虛就是腎火不足,陽虛就應該是寒,那為什麽要發熱呢?然後是虛寒,內寒外陽,所以外熱;寒氣在下,太陽在上,所以熱在上。這是無根之火,是虛焰。”又如《鏡月全書火證》雲:“陽虛之人亦可發熱,為元陽所竭,火不歸元。”因此,陽虛發熱多為久病寒證,或久病氣虛、失氣、陽虛,楊琪虛弱,外散。

2治療

2.1清痰(濕)熱

根據該證形成的痰、濕、熱等病理因素,治療藥物包括清熱藥、化痰藥、利尿藥三大類。清熱藥還可分為清熱解毒、清熱涼血、清熱利濕、清熱化痰、瀉熱通腑、清熱開竅。清熱解毒,常選用五種消毒飲和清瘟敗毒飲加減。藥用:大青葉、板藍根、蒲公英、土茯苓、魚腥草、敗醬草、射幹和白頭翁;清熱涼血類藥物常以犀角地黃湯、清營湯加減。藥用:牡丹皮、赤芍、紫草、水牛角;清熱利濕,常選用黃連解毒湯、三仁湯。藥材:黃芩、黃連、黃柏、苦參、薏苡仁、滑石、通草等。川貝母、瓜蔞、豬乳、桔梗、前胡等。常用於清熱化痰。瀉熱通腑常用於實熱郁結、大便幹結的陽明腑證,加減常選用大承氣湯、瀉心湯。藥用:大黃、芒硝、番瀉葉、黃連、枳實、厚樸等。安宮牛黃丸是清熱開竅的代表方劑。其藥用包括牛黃、麝香、水牛角、冰片和朱砂。

現代研究認為[2]本方還能降低體溫、顱內壓、減輕腦水腫、改善局部循環。祛痰藥物通常有半夏、天南星、皂角、海藻、海帶、青金石等。治痰往往需要配合理氣類藥物。《景嶽全書》指出“善治者,以不治痰治氣,氣順則全身津液也順”。氣與痰相輔相成,氣滯則生痰,痰隨氣動,氣因痰而滯,痰氣相郁,上下而達,外阻內阻,無處不在。痰積則氣滯,氣順則痰消。所以化痰要加調氣之品,以順氣,氣順痰易除。所以治療痰首先要調氣,治療其運動的根源,杜絕痰液產生的源頭,這樣就不會產生新的痰液,已經形成的痰液也可以因為氣機通暢而流失,而調氣是治療痰最貴的方法。

治濕要宣肺,利濕通便,正如《金匱要略》所說,“治濕不利於小便”,“……若脈浮則發汗,用桂枝加黃芪湯治之”,也有說黃疸滿於腹,小便不利而赤,自汗者,表裏也。宜大黃消食湯。“茯苓、澤瀉、藿香、飛機草、茵陳、金錢草、冬瓜皮、桑白皮、杏仁和大黃常被選用。當然,“治濕不忘健脾”,適當選擇壹些健脾的藥物,如薏苡仁、白術、扁豆、蓮子等。如果脾胃運化,清濁化,血液調節功能恢復,內熱就容易退,脾就好了。

2.2氣血運行

至於內傷發熱的機理,中醫認為關鍵是調氣的樞紐出現了障礙,這個樞紐就是肝脾。所以調理肝脾就是調理氣機,是治療發熱的重要環節。因此,行氣是治療發熱的必要方法,疏肝理氣則熱郁。加減常選用丹梔逍遙散。藥用:牡丹皮、梔子、柴胡、陳皮、木香、枳殼、佛手、香櫞。因為氣滯,可形成血瘀、痰飲、陰虛等壹系列病理變化。如有血瘀,可用桃仁、紅花。若同時有痰凝,可用半夏、南星、橘紅。如有陰虛,可選用生地黃、玄參、麥冬滋陰。

2.3促進血液循環

無論什麽類型的發燒,都會折磨血液,使血液變稠,血液循環不暢,經絡淤血不通。所以,活血化瘀也是每壹種類型的發熱必不可少的藥物。林逸·蓋措指出,瘀血發熱常表現為“外冷內熱”,“夜間壹陣發熱”,下午和前半夜發熱。代表方如血府薛燭湯。活血類藥物的選擇可分為四類:①涼血活血:以清瘀熱為目的,使血管暢通,清瘀熱。常選用赤芍、牡丹皮、水牛角、紫草、芒硝等。②養血活血:血瘀久則耗陰傷津,用養血活血藥養血而不助熱,活血化瘀。常用:丹參、當歸、雞血藤等。③軟堅活血:瘀血長期停滯,必然導致疾病堆積,但要註意防止出血過多的弊端。雞血藤、夜交藤、鱉甲、龜板、地龍、僵蠶、水蛭、蜈蚣、全蠍、穿山甲等。(4)溫經通脈:血冷則凝,熱則可溫,必須溫經通脈,加快血液循環,消除瘀血。常用中藥:桂枝、幹姜、附子等。另外,根據瘀血產生的原因,可以適當搭配行氣散寒、益氣養陰、溫陽之品,使瘀血排出,新生血液,熱量自行消除。

2.4補氣

治療的關鍵是補中焦,暖胃除熱,暖胃益氣升陽。補中益氣湯、黃芪建中湯常用於加減,前面是升陽益氣的代表,也是溫中清熱的良方。李東垣強調“健脾和胃,促進楊琪,特別強調楊琪的生長和促進”,認為只有當谷物氣上升,脾氣上升,活力充沛時,陰火才能隱藏起來。黃芪建中湯也是補氣的良方。張[3]用黃芪建中湯加減治療氣虛發熱36例,臨床治愈19例,占52.8%;10例,占27.8%;有效5例,占13.9%;無效2例,占5.5%,總有效率為94.5%。臨床上選擇補氣藥物要慎重。雖然氣虛發熱壹定要益氣,但過於溫燥的藥物更容易助火。所以在選擇藥物的時候,要盡量選擇氣味比較溫和的補氣藥物,當然也要根據具體病情和氣虛的嚴重程度來選擇藥物,比如薏仁、山藥、扁豆等。氣虛較重者常選用太子參、黃芪、白術。另外,行氣藥在補氣的時候壹定要配伍,這樣即使補氣也不會氣郁。血瘀者配合活血藥物,陰虛者配合滋陰藥物,血虛者配合養血藥物。

2.5補血

補血養血是血虛發熱的治法,常選用歸脾湯、當歸補血湯。藥用:黃芪、黨參、當歸、熟地、炙甘草、白術、茯苓等。血為氣之母,血虛可伴有氣虛癥狀,故以上兩方均同時輔以補氣藥物,以達到益氣生血的目的。陳明波[4]用當歸補血湯治療髖關節置換術後血虛發熱41例,設對照組40例,觀察1個療程(6 d)。結果表明,治療組治療髖關節置換術後血虛發熱的總有效率為97.5%。精血同源,血虛為陰虛。同時補血補充熟地黃、玄參、枸杞子滋陰。血虛不利於血液循環,時間久了就會形成血瘀。同時,丹參、當歸、郁金、三七要適當配伍,活血養血。氣虛頭暈、氣短、乏力者,加太子參、黃芪、五味子,益氣養陰。

2.6滋陰

對於陰虛發熱的治療,《蘇文至真大論》中說“病熱者,寒熱也”。治療陰虛內熱的大法,即“強水控陽”,為後世所沿用。如《凈月全書》所言,“陰虛則發熱,故濃水可平之”。辨證論治的標準,常用清骨散、青蒿鱉甲湯。藥用:青蒿、知母、胡黃連、地骨皮、白薇、柴胡、鱉甲等。王少波[5]用加味清骨散治療術後發熱患者74例,5天1個療程。2個療程後,顯效58例,有效13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95.95%。臨床上根據各臟腑陰虛程度的不同,對滋陰藥物的選擇也有所不同。麥冬、天冬、百合、北沙參等。常被選作養肺陰;脾胃陰虛者常選用太子參、西洋參、山藥、玉竹、黃精;白芍、酸棗仁、山茱萸、女貞子、生地等。常被選作肝腎之陰。在應用養陰藥物的同時,活血藥物和溫補藥物要適當配伍,防止過度滋補。

2.7壯陽

補陽藥壹般稱為溫補藥。其實要區分溫陽藥和補陽藥。溫陽藥是壹類具有溫陽通陽作用的藥物,如附子、幹姜、桂枝、細辛等。補陽藥是指具有溫補功能的藥物,如肉蓯蓉、巴戟天、杜仲、蛤蚧、海馬、黃芪等。對於陽虛發熱,壹般不選用溫補藥物,因為溫補藥物不能補虛。而且在應用補陽藥物的同時,壹定要適當選擇壹些滋陰的藥物。壹方面是張景嶽的“善補陽者,必在陰中求陽”,另壹方面,陽虛患者必然會在陰道液中虧錢,所以壹定要註意養陰。《金匱要略》中的腎氣丸常被選作加減。藥用:附子、桂枝、山茱萸、熟地黃、山藥、茯苓、牡丹皮等。氣虛重者加黨參、黃芪;對於便溏腹瀉患者,應加白術、炮姜溫中運焦。

總之,內傷發熱分為虛證和實證兩種。虛證多見,虛證要補。方劑要根據氣血陰陽的虛,實證要腹瀉。根據痰濕、氣滯、血瘀等病理因素,區分虛證和實證,適當兼顧,見到發熱切忌用辛辣或苦寒之品。

  • 上一篇:《糖果盒》中驕傲歌詞的中文翻譯
  • 下一篇:剛出生的孩子嘴唇脫皮,該怎麽辦?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