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艾灸是調理宮寒最好的方法。

艾灸是調理宮寒最好的方法。

宮寒是指體內陽氣不足,使子宮及其相關功能處於低下狀態。如果子宮溫暖,體內氣血運行順暢,按時盈虧,經期就會照常。如果子宮受寒邪困擾,血氣遇寒凝結,容易導致痛經、月經不調、慢性盆腔炎、宮頸炎、陰道炎,也是女性不孕的常見原因。在中醫裏,宮寒是陽虛的表現。陽虛體質的人除了手腳冰涼,腹部、腰部、臀部也是冰涼的,更有甚者,腹部冷痛,月經量少,顏色暗,中醫稱之為“宮寒”。

現在很多女性因為宮寒不孕。其實在幾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有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那就是艾灸。所謂艾灸,就是通過熏、燒的方式,將艾草的藥性通過穴位、經絡帶到人體的痛處,通過其溫熱的刺激和藥物作用,溫暖氣血,增強人體對邪的抵抗力。具有回陽、調理氣血、祛濕散寒、暖宮、止血安胎的功效。“醫學導論。《針灸》中提到:“凡有疾病,藥不能及,針不能及,必是灸。”說明艾灸在溫陽、壯陽、助陽、回陽方面有獨特的作用,在治療婦女宮寒不孕、月經不調方面也有獨特的療效。

那麽,如何用艾灸調理宮寒呢?今天艾灸哥就給大家講講。艾灸調理宮寒需要以下五個穴位:命門、足三裏、關元、神闕、氣海。下面介紹壹下各個穴位的位置和功效。

1.命門穴

命門穴位於腰部,後正中線上,第二腰椎下(系腰帶的地方,對應肚臍)。命門穴屬於督脈,艾灸此穴可緩解和治療腰痛、腎病、夜哭、精力減退等。生命是人之本;艾灸命門穴可以補腎,溫腎壯陽,強腰膝壯腎氣。

2.足三裏穴

足三裏穴位於小腿前外側,小腿鼻點下3寸,距脛骨前脊壹橫指(中指)。坐姿屈膝,取小腿鼻點,從小腿鼻點向下量4橫指(3寸),按壓時有酸痛感。足三裏穴屬於足陽明胃經。艾灸此穴有調節免疫、增強抗病能力、調理脾胃、補中益氣的作用。腳被稱為人體的第二心臟,經常從腳開始著涼。陽氣不足時,腳往往明顯怕冷。艾灸足三裏,壹方面可以改善腳怕冷的癥狀;另壹方面,陽明胃經是壹條氣血充盈的經絡,足三裏是陽明胃經的關節點,是人體之氣與臟腑深度融合的部位。所以,調理足三裏是保健、保暖、護陽的重要穴位。

3.關元穴

關元穴位於腹部,身體前正中線上,臍中下3寸。即肚臍正中三寸(四指並攏,從肚臍開始,以中指水平距離為準),腹部中線。艾灸此穴有補腎固本、調陽的作用,治療陽痿、早泄、月經不調、崩漏、帶下、不孕癥。

4.神闕穴

神闕穴就是肚臍,也叫肚臍,是人體任何壹個脈搏上的重要穴位。位於平行對應命門穴的肚臍。艾灸此穴,有使氣血充盈,精力充沛,體力充沛,腰肌強健,面色紅潤,耳聰目明,延年益壽的作用。神闕被譽為“肚臍為五臟六腑之根,元氣為藏之根”。

5.氣海穴

氣海穴位於人體下腹部,身體前方中線處,肚臍下1.5寸,肚臍下兩指。把肚臍和恥骨連成壹條直線,分成十等份。從肚臍3/10的位置,就是氣海的穴位。氣海穴,又稱丹田,有壹種說法:神氣丹田。氣海穴屬於任脈,艾灸此穴可治療婦科病、腰痛、食欲不振、夜尿多、小兒發育不良。

艾灸上述各穴位,每日壹次,每個穴位持續時間約15分鐘,每周休息壹天。看到改善後,可以減少到每周3到4次,每次約15分鐘。平時註意保暖,適當運動。穴位的艾灸順序應該是從上到下,從裏到外。如果有時間,最後可以艾灸腳上的湧泉穴,避免上火。灸哥希望所有宮寒女性早日好轉!

艾灸期間,不要隨風著涼,保持平靜的心情。飽餐酒後不宜灸,出汗不宜灸,灸後毛孔擴張,半小時內不宜洗澡,以免感冒。艾灸從來都是循序漸進的,無論是保健還是防病,都需要堅持。如果沒有艾灸條件,可以每天按壓相應的穴位,也有壹定的效果。中醫艾灸博大精深,需要我們中國人共同探索!

如果工作忙,沒時間艾灸,可以用老姜燒開水泡腳,水溫保持在50度左右即可,或者根據自己的加熱能力而定。每天泡20-40分鐘。此法可長期使用,可調理寒性體質。

  • 上一篇:鼻炎只要天氣冷就流鼻涕。
  • 下一篇:註意嚼甘蔗。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