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蛇葡萄的藥用價值

蛇葡萄的藥用價值

藥材概述

蛇葡萄屬來自本經。陶宏景:蛇葡萄有很多捷徑。如藤,根如白芷。碎片被竹子磨損,天天幹。取生根敷癰腫也有效。唐代草藥:蛇葡萄,根如蘆筍,壹株十根,紅皮白肉如牡丹,不及白芷。《本草》:白蘞,產於江淮郡及荊、項、淮、蒙、商、齊等國。二月生的苗多為林中藤本,莖光禿禿的,葉似小桑,五月開花,七月結果,根似雞鴨蛋,三五同巢,紅皮白肉。濠州有壹種紅蛇葡萄,功能和蛇葡萄壹樣,花也差不多,但內外都是紅耳朵。

功能指示

功能:清熱解毒;散結止痛;促進肉芽生長和愈合傷口。

主治:膿腫、腫毒、瘰癧、燙傷、濕瘡、溫熱瘧、癲癇、血痢、腸風、痔漏、白帶、跌打損傷、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外用:研磨、塗抹或塗抹。內服:煎服,1 ~ 3元。

藥材來源:葡萄科植物白蘞的幹燥塊根。)牧野。

生態環境:生於山地、荒坡、灌木叢。

資源分布:華北、東北、華東、中南、陜西、寧夏、四川等地。

采收貯藏:春秋采挖,去莖及細須根,洗凈,縱切成二、四或斜切片,曬幹。

藥理作用

1,抑制

水浸劑(1∶3)對皮膚真菌如同心毛癬菌、奧多安毛癬菌、腹股溝毛癬菌和紅色表皮癬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水浸劑采用試管法稀釋,1: 15的濃度對中央毛癬菌、奧多安小孢子菌和腹股溝表皮癬菌有抑制作用。根醇提取物的乙酸可溶部分對四氯化碳誘導的小鼠肝損傷有保護作用,300mg/kg顯著抑制丙氨酸氨基轉移酶(SGPT)和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SGOT)活性的升高。

2.輔助鎮痛作用

白蘞湯本身無鎮痛作用,但能顯著增強附子、制川烏的鎮痛作用,拮抗附子、制川烏、草烏對離體蛙心的收縮作用。

3、抗癌效果

體外實驗表明其對人宮頸癌細胞株JTC-26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在90%以上。

臨床應用

外科炎癥的治療。

將白蘞塊根去皮,研成粉末,取3兩(用量根據炎癥部位增減),用開水攪拌成團,加75-95%酒精調成稠膏狀,外敷患處,每日1次。對於癤、癰、蜂窩組織炎、淋巴結炎及各種炎癥性腫塊等急性感染初期,有明顯療效。* * *觀察到31例。除部分危重病例和嚴重全身反應加用抗生素外,壹般不使用其他藥物。用藥後疼痛減輕,炎癥迅速吸收或受限。壹般治療後2 ~ 3天即可痊愈。

2.治扭挫傷,取2塊消腫,加適量鹽,搗成泥外敷。* * *治療80例,有效66例。其中壹些在治療4天後治愈。

3.小偏方

取白蘞適量,研成粉末,每次取適量,用開水攪拌成團,加75-95%酒精(或白酒)調成稠膏狀,外敷患處。

每天1次,度數多。

本方對癤、癰、蜂窩組織炎、淋巴結炎及各種炎性腫塊等急性感染初期有明顯療效。

* * *觀察31例,壹般治療2 ~ 3天痊愈。

臨床報告

1.治療細菌性痢疾,將白蘞塊根曬幹或焙幹,研成細粉,裝入膠囊,每次0.3克,每次6粒,每日3次。急性菌痢療程為1 3天,慢性菌痢療程為1 5天。140病例得到治療,65438+為急性病例。慢性24例,治愈17例,好轉5例,無效2例。中西醫結合雜誌1986;6⑻:500

2.治療化膿性皮膚病塊根90g(用量根據炎癥面積增減),去皮研成細粉,用開水攪拌成球,加75% ~ 95%酒精調成稠膏狀,每日1次塗於患處,直至痊愈。治療癤、癰、蜂窩組織炎、淋巴結炎及各種炎癥。炎癥很快被吸收或限制。壹般治療2-3天即可痊愈。在炎癥初期,如果在膿腫形成前塗抹,效果更好。部分病情危重、全身反應嚴重的患者加用抗生素。江蘇新醫學院。中醫詞典。版1,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 692。

3.用白蘞30克、白芨30克、大黃(焙黃)50克、冰片3克治手腳皸裂,研成極細末,混合均勻過篩,加蜂蜜調成稠膏狀。將患處洗凈擦幹,然後根據恢復程度,每天塗抹藥膏3-5次。經過55例治療,治愈44例,好轉8例,無效3例。⑹:48

白蘞粉(生肌總露)治療耳膿胸:白蘞、黃連(去須)、龍骨、赤石脂、魷魚骨(去釘)各30克。五味奉上,羅散。先試著用藥棉把膿擦幹,再敷上2g藥,把藥棉包在耳朵裏。處方中,蛇葡萄具有清熱解毒、散結的功效,為君藥。

白蘞散(太平盛輝方)用於治療生於頸腋、寒熱腫痛的瘰癧:白蘞、甘草、玄參、木香、赤芍、大黃各15g。把藥搗成粉末,用醋調成糊狀,貼在患處,很容易幹。方中的蛇葡萄具有清熱解毒、散結止痛、生肌的功效,為君藥。

白蘞湯(《生肌總錄》)治吐血咯血:白蘞90g,阿膠60g(炒幹)。2味,粗篩,每服4g,***1杯酒,生地黃汁2份,共煎至七分,去渣,飯後溫服。如果沒有地黃汁,加入生地0.3g壹起煎。白蘞具有清熱解毒、止痛生肌的作用。

實用選擇方法

1.癰腫治法:白蘞壹分二穴,藜蘆壹分壹穴。為末,酒與泥,糊,三日。(“填充肘部背面”)

白蘞、川烏(制)、黃芩均分。將粉搗碎過篩,雞蛋白敷。(《普濟方》白蘞粉)

2、治瘡:白芍壹半,白芍和復石,取幹的那種。對於細粉,幹燥並塗在瘡上。(《季風普濟方》白蘞粉)

3、治療耳內膿血:白蘞、黃連(去胡須)、龍骨、赤石脂、魷魚骨(去指甲)各壹兩。五味奉上,羅散。先用脫脂棉把膿擦幹,用錢刀往耳朵裏塞。(《生肌宗錄》白蘞粉)

4、治白癜風,全身癢斑:白蘞、天雄、商陸、黃芩、幹姜、菱角。藥搗成細末,吃前兩元溫酒調。(“盛慧芳”白蘞粉)

5、治凍耳成瘡,或癢或痛:黃柏壹半,白蘞壹半。為了結束。先用湯洗瘡,再用香油塗抹。(《任齋知止方》白蘞散)

6、治瘰癧生於頸腋,寒熱腫痛:半枝蓮、甘草、玄參、木香、白芍、川大黃。把藥搗成粉末,用醋調成糊狀,敷在病人身上,容易幹。(“盛慧芳”白蘞粉)

7.治皮膚熱癰:白蘞、黃連二兩,生胡須粉壹兩。倒在篩子上,讓脂肪混合和應用。(《劉的鬼遺》白蘞膏)

8、治扭挫傷:見兩腫,鹽適量。打爛外敷。(全展外科學作品選)

9、治燒爛的湯:白芍末敷。(“緊急處方”)

10,治吐血咯血不限:白蘞三兩,阿膠二兩(使之幹)。上兩種口味,粗篩,每次兩杯,上壹杯酒,生地汁壹分為二,壹起炒到七分。吃完後,它們被溫暖地服用。如果沒有地黃汁。也可以生地黃壹分,壹起炒。(《生肌總錄》白蘞湯)

藥物禁忌癥

1.癰潰爛者不宜服用。陰疽面色蒼白,腸胃虛弱,不宜服用。

2、脾胃虛寒而無實火者忌用。

3.本草經註:代人行事。抗烏頭。

4.《本草經》:虛脫者不宜服用。

5.《本馮靜元》:陰疽面色蒼白,胃氣虛弱,不適合。

  • 上一篇:身份證磁恢復偏方
  • 下一篇:姜水可以用苦瓜泡水嗎?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