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穴位編碼-翳風穴

穴位編碼-翳風穴

壹峰,拼音:壹峰,最早見於《針灸甲乙經》中說:“壹峰,在耳後者中,引至耳,手腳必少陽。刺入五穴,灸三強。”

峰峰穴,用羽毛制成的蓋華穴,也叫毛益,原指羽扇,有遮蔽、遮蓋之意;

風指風邪。穴的位置凹陷在耳後,耳形似羽扇,恰似屏蔽風邪的屏風,故名。

位置:翳風穴在耳垂後面,是乳突和下頜角之間的凹陷處。

快速取穴:將頭偏向壹側,按下耳垂,被覆蓋區域凹陷處為壹風穴。

局部解剖學:

皮下組織腮腺。

淺層有耳大神經、面神經耳支和耳後靜脈。

深層有頸外動脈、耳後動脈和面神經的分支。

歸經

屬於手少陽三焦經

古代文獻記載

《針灸甲乙經》中記載:“耳後凹陷者,風推入耳中”,“刺入四穴”。

《醫學綱要》記載:“針入七穴”。《針灸集成》記載:“七強灸”。

現代使用:0.8-1.2寸直刺,3±5強艾炷灸或艾條掛灸5±10分鐘,30±40分鐘隔灸。

療法

針灸A-B經典:“妳不能說什麽,但風是主人。”

針灸大成:“主要癥狀為耳鳴耳聾,口眼歪斜,下頜腫脹,張口不開。”

《傅論萬病》:“耳聾氣滯,全靠聽風。”

現代應用:益風穴有疏風清熱、化瘀通絡的作用;

宜豐是手足少陽經的交匯點,兩經的循環是“從耳後,入耳,出耳”,臨床上用於治療神經系統的大部分疾病,如周圍性面癱、神經性耳鳴、面肌痙攣、突發性耳聾、牙痛等。

(1)耳疾:耳鳴、耳聾。

(2)面部疾病:三叉神經痛、面癱、面肌痙攣、閉牙、牙痛。

(3)其他:如打嗝、腮腺炎等。

現代研究:

宜豐穴的深層解剖部位是乳突孔,面神經幹從乳突孔穿出。翳風穴的主要功能與穴區的解剖結構和生理功能密切相關。

1.針刺治療耳鳴可激活Sp5、下丘IC、側丘NLL、耳蝸核CN和Zhong。

中縫核等中樞部位的神經元;對側Sp5I的外側區和腹外側區是刺激翳風穴的特異性傳入部位。

2.翳風穴出血治療,刺絡放血減輕莖乳孔骨膜炎水腫和擠壓面神經,促進局部充血緩解,減少面神經損傷,緩解和治愈面癱。

3、用指尖按壓颶風穴,壹般可在5分鐘內止住呃逆。

  • 上一篇:雞內金與胃動力
  • 下一篇:暈車最有效的治療方法是什麽?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