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中醫如何識別汗

中醫如何識別汗

汗是津液被陽的蒸騰蒸發後,從傅玄(汗孔)排出的液體。所以《蘇文陰陽別論》說:“陽加於陰,意為汗。”《傷寒論》也說:“出汗者,亦蒸出楊琪、陰精者。”

汗液的排泄還取決於齊威對穴位的開合作用:穴位打開,汗液排出;如果妳是封閉的,妳將沒有汗水。

中醫認為心主血脈,汗為心之津液,血與汗同源。《血證論》說:“汗之水分陽,血之液分陰。陰陽無隙,血與水不分。”所以中醫認為出汗傷陽,也就是說如果因為某種原因過度出汗,陽氣就會衰竭,容易疲勞,不值得提倡。

歷代醫家對汗證的病因病機早有論述。比如名醫張仲景在《傷寒論》中提到,出汗主要是外因引起的,風、熱、濕是最常見的原因。蘇文《黃帝內經·經絡辨證論》中也提到,多汗來源於腎,過度勞累會導致腎虛、多汗、腰膝酸軟、精神疲勞等表現。這種汗證的治療應以補腎固氣為原則。清代王清任在《林逸改錯》中提到了瘀血發汗證。總之,汗證的病機多種多樣,虛實交替。

其中,白天稍微活動後出汗稱為自汗。從中醫的角度來說,自汗可以是身體虛弱,氣陰兩虛,津液外漏所致。這種自汗的人往往伴有乏力、乏力、氣短、畏寒等癥狀。

陽氣過盛,暑熱也容易出汗。但這類患者出汗後往往會感到舒服,因為體內的熱、火等邪氣會隨著汗液排出體外。

盜汗是以入睡後異常出汗,醒來後停止出汗為特征的癥狀。

孩子因為臟腑不成熟,調節功能較弱,或者睡前吃東西玩耍,容易在睡眠的前2小時出現頭背部出汗,不需要特殊處理。但如果出汗過多,容易疲勞,就需要及時看醫生了。

另外,產婦尤其是新產婦在生產過程中容易耗氣傷血,產後壹兩周內也容易多汗盜汗。如果這種情況持續很長時間,他們也應該及時接受治療。

在其他情況下,比如有些人特別容易頭上冒汗。“熱氣是從他們胸前熏出來的,所以頭上出汗,身上沒汗。”可能是體內有熱量,熱量在蒸騰,迫使他們出汗出來。再如身體壹側出現明顯的出汗,可見於中風後偏癱患者,與患者壹側經絡氣血瘀滯受阻有關,這與王清任之前的理論壹致。

當然,正常人在氣候炎熱、活動、衣著過多、情緒波動、緊張、進食等情況下出汗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如果妳討厭出汗,整個夏天都處於空調營造的低溫環境中,不出去運動,而是待在室內,不利於身體健康。相反,妳容易出現身體沈重、懶惰、無精打采的癥狀。

專家建議,要適應天氣和身體狀況,適時外出活動。大量出汗時,註意及時補水。除了電解質,還可以吃壹些滋陰生津的藥材或食物,有助於補充津液的流失,如生地、麥冬、沙參、玉竹、百合等。此外,還要註意益氣強身,適當吃壹些黃芪、西洋參、煆龍骨、煆牡蠣等。

配料:桑葉10g,金銀花10g,可加入白菊花或綠茶3-5g。

做法:用開水沖泡或煮沸約10分鐘,然後放涼後飲用。

功效:祛風清熱止汗。適用於多汗、口幹咽痛、舌燥尿黃者。

材料:黃芪20g,烏雞半只,紅棗2-3枚,枸杞壹把。

做法:將烏雞切塊加水,再加入黃芪、紅棗、枸杞,水煮,配調料食用。

功效:健脾益氣,滋陰養血,補肺氣,固表止汗。適合產後或體虛多汗的人。

材料:泥鰍100g,南豆腐2塊,食用油適量,鹽適量。

做法:先將泥鰍粘液用熱水洗凈,剖腹取出內臟,放入熱油中炸至金黃色,加入豆腐,加水2碗炸至半碗,加鹽調味,吃魚喝湯。

功效:益氣養陰,可用於盜汗。

  • 上一篇:失代償期肝硬化患者應該怎麽吃?
  • 下一篇:中草藥為長壽藥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