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毛囊炎的黃金藥方是什麽?

毛囊炎的黃金藥方是什麽?

毛囊炎是毛囊的壹種急性、亞急性或慢性炎癥,較為常見。壹般在皮膚不潔、劃傷或身體抵抗力下降時可誘發。中醫稱之為“發際線瘡”、“髭須瘡”、“胡須瘡”。

毛囊炎通常發生在頭部,但也可以蔓延到其他有毛的部位。該病起初為粟粒性濾泡性丘疹,其中心貫穿頭發,逐漸發展為丘疹性膿皰,繼而幹燥結痂。從結痂到痊愈大約需要1周,而且又癢又痛,容易反復,往往持續數周甚至數月。愈合後壹般無疤痕,嚴重時可形成禿頂和瘢痕疙瘩。

由於毛囊炎的發病部位不同,表現也不同。如頭部生毛囊炎,痊愈後可出現米粒、指甲般大的脫發斑,患處不再生長,通常稱為脫發毛囊炎;有的毛囊炎呈簇狀排列,其深部相互連接融合成塊,稱為穿孔毛囊炎;如毛囊炎好發於枕部,由於位置特殊,常增生為乳頭狀硬結,稱為乳頭狀毛囊炎或枕部硬結性毛囊炎。

(1)內病消炎方劑來源於《朱仁康臨床經驗集》,由黃連6克、黃芩9克、牡丹皮9克、赤芍9克、重樓9克、金銀花9克、連翹9克、生甘草6克組成。

功效:清熱解毒,消腫。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第二方第壹方出自《中醫簡明皮膚科》,由金銀花15g、連翹15g、大青葉10g、蒲公英10g、茯苓10g、薏苡仁15g、防己10g、車前草組成。

清熱解毒,除濕止癢的功效。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備註適用於濕熱型毛囊炎的治療。

《簡明中國皮膚科》處方三、處方二由黃芪15g、黨參15g、生地15g、麥冬15g、天冬15g、金銀花15g、連翹15g組成。

清熱解毒,滋陰益氣的功效。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備註適用於身體虛弱的毛囊炎的治療。

中醫信息的三個來源,1997: (4)

包括金銀花、天花粉各18g、白芷4g、甘草2g、赤芍10g、貝母、當歸尾、陳皮各6g、乳香3g、沒藥3g、防風5g、生黃芪15g。

功效清火解毒,輔之以扶毒活血。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備註適用於頭部穿透性毛囊炎引起的長期體虛患者的治療。

《中國醫藥導報》2003年五方、四方:(8)

它由黃芪15g、黨參15g、生地15g、麥冬15g、金銀花15g、連翹15g、野菊花10g、紫花地丁10g組成。

清熱解毒,滋陰益氣的功效。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備註適用於陰虛型毛囊炎的治療。癥狀:身體虛弱,面色蒼白,食欲不振,軀幹及四肢散在炎性丘疹或膿皰,與毛囊相符。舌淡,苔薄白,脈細或遲。

《中國醫學指南》2003年6個方藥和5個方藥:(8)

它由金銀花15g、連翹15g、大青葉10g、蒲公英10g、茯苓10g、薏苡仁15g、防己10g、車前草10g、白芍組成。

清熱解毒,除濕止癢的功效。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備註:適用於濕熱型毛囊炎的治療。癥狀是:頭部和四肢散在的炎性丘疹或膿皰,大而微紅,與毛囊壹致,有痛癢感。舌紅,苔薄白,脈微弦。

防己升麻消毒飲料由升麻、羌活、防風、白芷、桔梗、甘草各6克,金銀花、連翹、赤芍、當歸、炒牛蒡子、花粉各65,438±00克,野菊花、白花蛇舌草各65,438±02克組成。

祛風清熱解毒的功效。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備註適用於風熱毒證。

方巴蜂房散,來源於中醫皮膚病診療,由蜂房6克,澤瀉、紫花地丁、赤芍12克,金銀花、蒲公英15克,羌活4.5克,川貝母10 ~ 12克,升麻10克組成。

清熱利濕解毒的功效。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備註適用於濕熱證。

防舊托利消毒粉由黃芪、黨參、麥冬、石斛、白花蛇舌草、當歸各65438±02g,紫花地丁、蒲公英、金銀花、白花蛇舌草各65438±05g,生地、茯苓、浙貝母、陳皮、麥冬各65438±00g組成。

功效:益氣養毒。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備註適用於體質虛弱、疾病反復發作的氣虛邪氣愛好者。

方氏派三浦修改源《中醫皮膚科診療》由當歸、黃芪、防風、羌活、澤瀉、白芷12g,白花蛇舌草30g,皂角、穿山甲、川芎6g,金頭蜈蚣1組成。

清熱化痰,利水散結的功效。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備註適用於頸背硬化性毛囊炎。

方氏益清熱解毒湯來自中醫資訊,1997: (4)

它由金銀花65438±08g、七葉壹枝花6-9g、赤芍、黃芩、黃連、牡丹皮65438±00g、梔子、黃連、甘草6g組成。大便幹結者加大黃6 ~ 9g,大青葉15 ~ 30g。

功效:清火解毒。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備註適用於壹般頭部穿透毛囊炎的治療。

方氏二消毒飲源於新中藥,2002: 34 (5)

包括升麻根、紫花地丁、蒲公英、大青葉、金銀花、蒼耳子和赤芍。逐漸想化膿者加白芷、皂角刺、桔梗;丘疹紅硬,黃皮、牡丹皮腫大;反復發作者可以加土茯苓。

功效祛風清熱,解毒涼血,祛濕活血。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方十三五味消毒飲來源於實用中醫雜誌,2003: 19 (9)。

包括金銀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和天葵子各20克。

清熱解毒的功效。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方氏四清癤湯來源於中國中西醫結合皮膚性病學雜誌,2004: 3 (3)。

包括金銀花20g、野菊花10g、生黃芪20g、當歸6g、陳皮6g、赤芍10g、浙貝母10g、炒穿山甲6g、炒皂角刺6g。腫脹疼痛明顯者可加連翹、黃芩;長期暗紅皮損者可加黨參、川芎;便秘患者增加黃和芒硝;對於有硬結的患者,加大黃、蟲丸。

功效:清熱解毒,扶毒散結。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備註適用於項硬結毛囊炎的治療。

(2)外治方劑——龍膽草搽劑來自《趙炳南臨床經驗集》,由5公斤龍膽草組成。

清熱解毒,止癢止痛的功效。

方法:加水煎煮,1煎液加20升水,煮沸1小時,第二次煎液加10升水,煮沸40分鐘,合並兩次煎液,濃縮至9.6升,裝瓶。

用法揉擦患處。

方格芫花水劑來自簡明中國皮膚科,由15g芫花、15g花椒、30g黃柏、30g苦參和3升水組成。

功效:解毒、消腫、殺蟲、止癢。

方法* * *研磨成粗粉備用。

用法:取壹包藥,用紗布包好,加水煮沸20分鐘,然後用溫洗或布袋敷於患處,也可外敷。

方劑三解毒洗藥源“外科治療”由蒲公英30g,苦參、黃柏、連翹、木鱉子各12g,金銀花、白芷、赤芍、牡丹皮、甘草各10g組成。

清熱解毒,去腐排膿的功效。

用法用65438+水煎服患處,每日0 ~ 2次。

方四解毒瀉火洗方來自中醫資訊,1997: (4)

包括木瓜20克、壹枝黃花20克、半枝蓮20克、夏枯草20克、蒲公英30克、葎草30克、馬齒莧30克、速溶喜30克。

清熱解毒的功效。

用法用水煎服患處,每次15分鐘,每日1次,共7天。洗完之後用排毒膏塗在外面。如果有膿液堆積,可以先用烏烏烏丹藥3-5天,排膿排毒。當膿液腫脹消失後,可用生肌散塗抹傷口,用蓮柏紗布(如黃連、黃柏)外敷。隔天換藥1次,直到口腔痊愈。

備註適用於頭部穿透毛囊炎的治療。

中國民間療法中的五種何首烏配方,2002: 10 (1)。

由何首烏10g和苦參10g組成。

清熱燥濕,活血消腫的功效。

方法:何首烏和苦參用200毫升水煎至65438±000毫升。

用法:將消毒後的紗布用藥液浸泡至不滴漏,濕敷患處,每次30分鐘,早晚1次。壹般使用後24~48小時可消腫,3 ~ 4天炎癥消退。

防柳活黃沖劑來源於四川中藥,2005: 23 (4)

廣藿香、大黃、黃精和枯礬各30克。

祛風止癢、燥濕殺蟲的功效。

用法:水煎外洗,每日2次,連服4周。

備註適用於糠秕孢子菌毛囊炎的治療。

方劑7中藥外洗來自廣西中醫藥,2005: 28 (6)

包括黃柏30g、黃芩30g、黃連15g、龍膽草15g、土槿皮30g、花椒30g、藿香30g、丁香30g、苦參30g、白鮮皮30g、地膚子20g、野菊花15g和14歲以下劑量應減少。

功效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殺蟲止癢。

方法:每日1劑量,加水2500~5000 ml,煮沸煎熬15~20分鐘,濾渣取藥液。

水溫降至15~20℃時使用,浸泡患處,微熱反復揉搓。煎煮殘渣。每天兩次,每次30~45分鐘。

備註適用於糠秕馬拉色菌毛囊炎的治療。

方巴熊晃解毒散由趙炳南臨床經驗集雄黃30克、明礬120克、芒硝30克組成。

清熱解毒,殺蟲止癢的功效。

方法* * *研成細粉。

用法塗在患處或用植物油塗抹患處。

方九四黃散出自《朱仁康臨床經驗集》,由大黃粉15g、黃柏粉15g、雄黃粉15g、硫磺粉15g組成。

清熱解毒,消腫之功效。

制備方法是細粉。

用法混合後塗上芝麻油。

方時姬發粉由310克五倍子粉、30克雄黃粉和30克枯礬粉組成,來自朱仁康臨床經驗集。

具有殺蟲止癢、除濕解毒的功效。

方法:先將雄黃、枯礬研末,再加入五倍子粉研末。

用法與芝麻油或醋混合。

方世毅黃三來自《新中藥》,1999: (7)。

由蛇床子、密陀僧、硫磺、雄黃、白礬各120克,輕粉、冰片各60克組成。

祛風止癢、燥濕殺蟲的功效。

方法* * *研磨混合。

用法:用白醋塗抹患處,每天兩次,持續4周。

備註適用於糠秕孢子菌毛囊炎的治療。

方氏二切地祛毒散來源於江西中藥,2003: 34 (4)

形成秋天成熟的老茄梗。

具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生肌斂瘡的功效。

制法:將茄子蒂曬幹,放入鍋中烤至焦黃,放涼,研成細粉,貯於瓶中。用法:將適量香油粉調成稀糊狀,敷於患處瘡頭,1 ~ 2次,每日1次,7天為壹療程。

方石散復方三黃散來源於江蘇中醫藥,2006: 27 (8)

由大黃3克、黃連3克、黃芩3克、氟康唑兩片(100 mg)組成。

清熱利濕,瀉火解毒的功效。

方法是將藥物研末,加適量蒸餾水調成糊狀。

使用方法:清潔局部皮膚,用冷噴機冷噴10分鐘,局部皮膚消毒後,用祛痘針去除皮損內容物。之後將約10g的復方三黃散均勻塗抹在患處,不要擦幹,幹後用水濕潤,約30分鐘後擦掉。每周1 ~ 2次,每天1次,連續治療1個月。

備註適用於糠秕孢子菌毛囊炎的治療。

方氏四消炎酊源於中國中藥科技,2001: 8 (6)。

包括馬錢子、黃芩、紫草。

功效:通絡散結,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用法:外用塗抹於皮膚病變處,每日4次。對於病變較大或片狀的患者,用2 ~ 3層紗布塊消炎酊濕敷患處,每日2次。

方十五毛囊炎酊來源於實用中醫雜誌,2002: 18 (3)。

包括生乳香6克、生沒藥6克、藜蘆6克、密陀僧6克、生芥子、冰片、生牽牛子、生鴉膽子、生蒼耳子、生天花粉10克。

功效:拔毒攻毒,清熱解毒,透毒而出。

方法:將除冰片外的中藥搗碎,與冰片壹起放入密閉的玻璃容器中,用75%酒精10倍(840 ml)浸泡2周。浸泡過程中隨時搖動或攪拌,浸泡期滿過濾出提取液。向1000毫升中加入75%的酒精。

用法外擦,每日兩次。

  • 上一篇:鎮咳和止癢藥物
  • 下一篇:胃出血吃什麽?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