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傷寒論·陽明篇》註釋19

《傷寒論·陽明篇》註釋19

258.吃了麥片就想吐的,屬於“陽明”,以“吳茱萸湯”為主。拿到湯的,演對手戲的,都屬於上焦。

“吃麥片就想吐”,也就是不吃就吐,吃了就吐。屬於陽明,用吳茱萸湯。

說到陽明九方,第壹個是大黃甘草湯,用於治療孕吐晚吐,也就是胃證。比例是大黃2,甘草1,粉(2/3錢+1/3錢)都可以。還有就是夜吐的虛證,用吳茱萸湯治療胃虛證。

吳茱萸湯:

吳茱萸壹升,人參三盎司,生姜六盎司,大棗十二枚。

半夏也止嘔。半夏和吳茱萸有什麽區別?半夏的嘔吐是因為喝水引起的。如果患者口渴,就不要用半夏。所以如果他口渴嘔吐,就要用吳茱萸或者生姜。如果他不渴,說明他的胃裏有水。嘔吐是喝水引起的,他脈搏細,要用半夏。

劑量及煎服方法:

吳茱萸3元,重證5元,人參、生姜、大棗酌情。七碗煮兩碗,每日三服。

胃寒證有三個方子。第壹,胃寒重。胃寒最重時,用四逆湯。感冒就是不動,胃腸道也不動。二、微寒時用理中湯;第三,淺的是吳茱萸湯,吳茱萸湯的主要癥狀是吐酸。

胃寒的原因是肝太冷,影響胃,使胃寒。因此,臨床上大多數患者見到吳茱萸湯證時,都是有病飲酒過度的飲酒者,肝硬化、慢性肝炎、胃下垂患者都會見到吳茱萸湯證。因此,吳茱萸湯常用於肝病和胃腸疾病的治療。

神農本草吳茱萸味辛,性溫,微毒。是解郁散寒、祛寒濕的重要藥物。

吳茱萸本身入肝經,性溫,微焦,就像幹姜壹樣,但幹姜溫脾胃。治胃的時候,要靠人參、甘草、大棗。吳茱萸溫肝,但不補中焦,所以吳茱萸湯裏加人參補中焦,胃的功能喪失,胃寒所致。

喝了酒感覺身體熱,其實身體變冷了。酒最後停在肝裏,於是肝就變涼了。喝酒的人常常要到半夜才能入睡,胃裏很難過,經常嘔吐,所以吳茱萸湯是止嘔的聖藥。醫書上說,病人吐酸。事實上,這種酸來自肝臟。肝液入胃就是酸的,肝就是酸的。因此,嘔吐非常嚴重。就算吃瀉心湯也不會好。吳朱穎湯就可以了。

胃下垂的癥狀:左手摸寸脈,表示心脈、胸陽的脈沒有了,右手的脈特別強,表示胃下垂。吳茱萸湯性溫,焦。

如果服用吳茱萸湯後,生病的人在上焦,說明生病在上焦,因為上焦熱了,東西下去就吐了。這樣壹來,溫熱的吳茱萸湯裏的藥下去了,中焦就熱了,上焦就會更熱更嚴重,妳就知道熱在上焦了,就用上焦梔子豆豉湯。

  • 上一篇:吐酸吳茱萸湯
  • 下一篇:夢見中醫開藥給我偏方的預兆。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