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濕熱發汗方

濕熱發汗方

現在天氣熱,出汗是正常現象。但是,有些人特別愛出汗。壹頓正經飯後,他們就跟洗了壹遍頭壹樣,大汗淋漓,身體其他部位卻不出汗。這是怎麽回事?

頭部異常出汗的原因有很多。如果結合現在的環境,比如現在是三伏天,“熱毒”“濕毒”橫行,天氣炎熱,人體皮膚毛孔大開。這個時候很容易被這兩種大病侵襲,導致身體出現壹些不適,其中脾胃最容易受到濕熱的侵襲,而恰恰是脾胃的濕熱會導致頭部異常出汗。

中焦(脾胃)壹旦有濕熱,濕熱就會向上熏蒸,濕氣隨熱向上運行,導致出汗。尤其是飯後更明顯,感覺就像飯後洗頭壹樣。其實這都是飯後濕熱之邪,向上熏蒸所致。但是吃了熱的東西,上半身明顯出汗,大汗淋漓。

脾胃濕熱的人,除了頭上出汗的現象,還會有舌紅、舌苔黃膩、舌苔有齒等典型表現。

另外可能會有每天昏昏沈沈的感覺,感覺臉和頭特別愛出油,氣味特別重,甚至粘在衣服上容易出現發黃的表現。

當妳吃了油膩、辛辣或甜食時,妳特別容易腹脹,甚至腹瀉,往往伴有口臭和苦味。

如果這些脾胃濕熱,可能都是引起的。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些經歷。然而,這並不重要。在中醫領域,調理脾胃濕熱的方法很多,主要是清熱利濕。

今天劉醫生就來分享兩個方法,幫妳清熱利濕。

1,按摩腹部

先將這兩只手在肚臍位置對折,順時針搓36次,再逆時針搓36次。順時針,會越來越大,然後逆時針,會越來越小,最後會蓋住這個肚臍。

順時針主要是瀉法,用於去除濕熱。逆時針是壹種進補的方法,可以起到健脾胃的作用。

2.穴位艾灸

艾灸是中國傳統醫學的壹種重要療法,用於艾灸的艾條是由艾葉制成的。我們都知道艾葉辛、苦,屬於溫性藥物,歸脾、腎、肝經,有溫經散寒的功效。

艾灸配合特定穴位可以調理壹些問題。比如脾胃濕熱,艾灸脾俞、舒威、中脘、足三裏等穴位,可以達到溫經散寒、清熱利濕的作用。

  • 上一篇:多發性腔隙性腦梗死、腦萎縮和蛋白質病的治療
  • 下一篇:扁桃體炎下頜淋巴結腫大處方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