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升陽處士防風湯是壹個方劑名稱,同名方劑大約有兩個。
3《脾胃學說》卷中華升陽處士防風湯3.1升陽處士防風湯別名升陽處士湯
3.2由防風兩分錢,蒼術(浸泡去皮)四分錢,白術、茯苓、白芍壹元組成[1]。
3.3功效主治升陽處士防風湯在脾胃學說中主要用於治療腹瀉、便秘,或急性腹瀉,或少膿或少血[1]。
功是養陽,清濁。主治:脾胃虛弱,陽氣下陷,導致泄瀉、腹瀉或體重減輕;大便不通,腸風出血,瀉下註射澀藥無效。
3.4升陽處士防風湯用法用量為粗粉,水煎服,空腹服用[1]。
放在嘴上,除蒼術外,另做壹片,加1碗半水,煮至2杯,取全部藥物煎至1杯,去掉我,吃前溫開水送服。
3.5用藥禁忌癥要註意不要利,利了會引起嚴重疾病,滯了也不行。
3.6升陽處士防風湯便秘的臨床應用:對於經常便秘,坐而無功,甚至跌倒,便血,或不得發作者,本方效果也十分滿意。蒼術劑量變更為15g,防風、茯苓、白術變更為10g,白芍變更為g。老年人排便不暢,上述劑量要減半,否則經常腹瀉。這個方子的妙處在於它沒有攻伐之弊。老年人、體弱者、大病後、產後及不宜攻下者,辨證使用升陽處士防風湯療效顯著。
3.7各派討論此證不能止瀉,用此藥導其濕;若腹瀉持續,則用風藥升陽,白術益胃祛濕;脈實,(真)脹受阻,權是患多患少;如果有道理,就用升陽湯助陽,或者在升陽湯裏加瀉藥。1.醫方考:風能克服濕氣,故用防風;燥能控濕,故用兩術;光可利濕,故用茯苓;牡丹是因為土病用的。他還說:風入中久則腸風瀉,故用防風;切肝散脾必酸,所以用芍藥。
2.《醫方集》:此足為太陰陽明藥,蒼術性溫燥,升清陽,開諸郁,故認為君子;白術性溫,茯苓性淡,輔之以健脾利濕;防風,辛,溫潤,升陽;芍藥性酸寒,斂陰和脾。
3.8註升陽處士湯(《松雅尊聖》卷九)。根據此方名稱,《鄭芷惠補》卷八引為“升陽防風湯”。《內經補遺》中有甘草。
4《李氏醫鑒》卷7升陽防風湯4.1升陽防風湯的別稱升陽知半湯
4.2蒼術(泡)4元,防風2元,茯苓1元,白術1元,白芍1元,益智仁5分,半夏5分。
4.3功能主治《李醫鑒》卷七升陽防風湯,用於治療胃脘痛、腸鳴。
4.4升陽處士防風湯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
4.5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