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疾病大全 - 孔子的《六經》是指哪六經?

孔子的《六經》是指哪六經?

孔子的“六經”,是指經過孔子修訂而成的六部儒家經典著作,它們是:《詩》《書》《禮》《樂》《易》《春秋》六部儒家經典。

“六經”的說法始見於《莊子·天運》篇。由於《樂經》或因秦焚書而不存,或因“樂”包括在《詩》《禮》之中,因此,到漢武帝的時候,就有了“五經”,即《詩》《書》《禮》《易》《春秋》,長期成為封建統治階級的教科書。由此可見,“五經”與“六經”的區別,就在於“樂經”,有了“樂經”就是“六經”,沒有“樂經”就是“五經”。由於“樂經”事實上已經不存在,所以,後來流傳的都是“五經”。

相傳,“六經”是經過孔子修訂和編纂而成的,戰國時期的莊周就在《莊子》中稱為“六經”,由於“樂經”不存在,到漢代的漢武帝時,就只稱為“五經了”。到了宋代,朱熹又加上四部儒家經典,稱為“四書五經”,此外,到了宋代還出現了“十三經”。

壹、“五經”“六經”包括哪些經典

五經是指《詩》《書》《禮》《易》《春秋》。

《詩》是指《詩經》,《詩經》,是我國第壹部詩歌總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五百多年的詩歌305篇。又稱《詩三百》,先秦時期稱為《詩》。 《書》是指《尚書》。先秦時期稱為《書》,到漢代改稱《尚書》,意為上代之書。《尚書》壹直被稱為我國最早的散文總集,用今天的標準來看,絕大部分屬於當時官府處理國家大事的公務文書。

《禮》是指《禮記》,是中國古代壹部重要的典章制度書籍。《禮記》編者是西漢禮學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聖。戴德選編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禮記》,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戴聖選編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禮記》,即我們今天見到的《禮記》。這兩種書各有側重和取舍,各有特色。東漢末年,著名學者鄭玄為《小戴禮記》作註解,後來這個本子便盛行不衰。 《易》是指《周易》。 《周易》原稱《易》,相傳由西周文王所作,但到目前為止,尚無定論。《周易》是壹部古老而又燦爛的文化瑰寶,古人用它來預測未來、決策國家大事、反映當前現象,上測天,下測地,中測人事。

《春秋》是魯國史書,孔子加以修改,於記載文字中暗寓褒貶。《春秋》按年月次序作簡單的記載,是後世編年史的開端。所敘事實,起於魯隱公,終於哀公,經過十二君,凡二百四十二年。為《春秋》作傳的有左丘明、公羊高、榖梁赤三人。《左傳》記載史事詳明,現在通行“五經”本的《春秋》,就只附有《左傳》。

六經是指五經之外,再加上“樂”,即“樂經”。但“樂經”已經失傳,今已不存在了,所以現在只有“五經”。

二、什麽是“四書五經”

“四書五經”是指“四書”與“五經”,“四書”即《大學》《論語》《孟子》《中庸》,“五經”即《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這是南宋時期著名理學家朱熹進行整理、合並命名的。

《大學》原本是《禮記》中的壹篇,朱熹非常欣賞這壹篇,認為《大學》作為孔子及其門徒留下來的著作是儒學的入門讀物。因此,他在撰《四書章句集註》時,把它從《禮記》中抽出來,與《論語》《孟子》《中庸》相提並論。《中庸》原是《小戴禮記》中的壹篇。作者為孔子後裔子思,後經秦代學者修改整理。它也是中國古代討論教育理論的重要論著。《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錄,約成書於戰國初期。此書記述了孔子談話、答弟子問及弟子間的談論,既是壹部研究孔子思想及其儒家學說的重要資料,又是壹部優秀的語錄體散文著作。《孟子》記錄了戰國時期思想家孟子的治國思想和政治策略,是孟子和他的弟子記錄並整理而成的。全書***七篇。

三、什麽是“十三經”

“十三經”是指儒家的十三部經典。漢代把《詩》《書》《禮》《易》《春秋》稱為“五經”。唐代把《周禮》《禮記》《儀禮》《公羊傳》《榖梁傳》《左傳》與《詩》《書》《易》稱為“九經”。唐文宗刻石經,將《孝經》《論語》《爾雅》列入經部。宋代又將《孟子》列入,於是就有了“十三經”之稱。

按照宋刻《十三經註疏》的排列順序,“十三經”是指《周易》《尚書》《毛詩》《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春秋榖梁傳》《論語》《孝經》《爾雅》《孟子》。十三經都有朝廷認定的權威註釋,南宋時已經匯編成壹部叢書,號稱《十三經註疏》。

  • 上一篇:如何選購口碑最好的gnc膠原蛋白
  • 下一篇:高血壓最可怕的不是動脈硬化,而是靶器官損害!有這些癥狀千萬別忽視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