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疾病大全 - 讀史可以明鑒 知古可以鑒今的出處

讀史可以明鑒 知古可以鑒今的出處

“讀史可以明鑒”原句是“讀史可以明智”出自英國哲學家弗蘭西斯·培根的《論求知》壹文中。

原文是:

《論求知》

作者:弗蘭西斯·培根

求知可以作為消遣,可以作為裝飾,也可以增長才幹。

當妳孤獨寂寞時,閱讀可以消遣。當妳高談闊論時,知識可供裝飾。當妳處世行事時,正確運用知識意味著力量。懂得事物因果的人是幸福的。有實際經驗的人雖能夠辦理個別性的事務,但若要綜觀整體,運籌全局,卻唯有掌握知識方能辦到。

求知太慢會弛惰,為裝潢而求知是自欺欺人,完全照書本條條辦事會變成偏執的書呆子。

求知可以改進人和天性,而實驗又可以改進知識本身。人的天性猶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學習好比修剪移栽。實習嘗試則可檢驗修正知識本身的真偽。

狡詐者輕鄙學問,愚魯者羨慕學問,唯聰明者善於運用學問。知識本身並沒有告訴人怎樣運用它,運用的方法乃在書本之外。這是壹門技藝。不經實驗就不能學到。

不可專為挑剔辯駁去讀書,但也不可輕易相信書本。求知的目的不是為了吹噓炫耀,而應該是為了尋找真理,啟迪智慧。

有的知識只須淺嘗,有的知識只要粗知。只有少數專門知識需要深入鉆研,仔細揣摩。所以,有的書只要讀其中壹部分,有的書只須知其中梗概即可,而對於少數好書,則要精讀,細讀,反復地讀。

有的書可以請人代讀,然後看他的筆記摘要就行了。但這只限於質量粗劣的書。否則壹本好書將象已被蒸餾過的水,變得淡而無味了!

讀書使人的頭腦充實,討論使人明辨是非,做筆記則能使知識精確。

因此,如果壹個人不願做筆記,他的記憶力就必須強而可靠。如果壹個人只願孤獨探索,他的頭腦就必須格外銳利。如果有人不讀書又想冒充博學多知,他就必定很狡黠,才能掩飾他的無知。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有修養,邏輯修辭使人善辯。總之,“知識能塑造人的性格”。

不僅如此,精神上的各種缺陷,都可以通過求知來改善----正如身體上的缺陷,可以通過運動為改善壹樣。例如打球有利於腰腎,射箭可擴胸利肺,散步則有助於消化,騎術使人反應敏捷,等等。同樣,壹個思維不集中的人,他可以研習數學,因為數學稍不仔細就會出錯。

缺乏分析判斷力的人,他可以研習經院哲學,因為這門學問最講究繁瑣辯證。不善於推理的人,可以研習法律學,如此等等。這種種頭腦上的缺陷,可以通過求知來療治。

作者簡介:

弗蘭西斯·培根(1561—1626),英國政治家、哲學家、語言大師,他與莎士比亞是同時代人。馬克思稱之為:“英國唯物主義和整個現代實驗科學的真正始祖。”

他出身於倫敦壹個貴族家庭。其父尼古拉·培根是伊麗莎白女王的掌璽大臣。培根少年時即已才華出眾。12歲入劍橋大學三壹學院讀書。15歲作為英國大使的隨員到法國工作。1582年成為律師,1607年任副檢查長,1613年任總檢查長,1617年任掌璽大臣,1618年被加封為大法官。

在歷史上,除了培根,很少有哲學家曾擔任這麽高的官職的。1621年以後因受賄被解職。此後培根脫離了政治,專心從事學術研究與著述。他的主要著作有:《新大西島》、《偉大的復興》、《論說隨筆文集》、《論科學的價值和發展》等。

擴展資料

《論求知》賞析:

第壹部分

(1—6自然段):主要論述求知的正確目的。作者壹開頭提出三種不同類型的求知目的,接著分三層論述“消遣”“裝潢”和“增長才幹”,指出求知中的三種偏向。再用比喻的方法分析求知、實驗的作用及相互關系,進而分析不同的人對待學問的不同態度,歸納出求知的目的不是為了炫耀,而是為了尋找真理,啟迪智慧。

第二部分

(7—11自然段):主要論述求知的方法。指出對好書、壹般的書、粗糙的書應采取不同的讀法,提倡多讀、討論和做筆記。對壹般的書只須“淺嘗”、“粗知”,對好書要“精讀、細讀、反復地讀”。對粗糙的書“只讀別人的筆記摘要就行了”。最後說明讀書、討論、做筆記三種求知方法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

(12、13自然段):主要論述知識在塑造人格、健全精神方面的作用,鼓勵人們去求知。分別論述了六門知識在塑造人格,彌補精神缺陷方面的作用。

  • 上一篇:蒜蓉辣椒醬怎樣做,才能有香辣過癮的效果?
  • 下一篇:常吃避孕藥會導致不孕嗎?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