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疾病大全 - 山東10大經典名肴,道道都是硬核菜,鮮嫩油潤,名菜之首當之無愧

山東10大經典名肴,道道都是硬核菜,鮮嫩油潤,名菜之首當之無愧

“魯菜”是四大菜系之首,魯菜味道幾乎所有人都特別喜歡,作為魯菜的代表的山東省,有特別多的 美食 ,讓人們流連忘返,而且每壹道都有壹個典故,都是有故事的菜哦,下面跟著蓉兒壹起看看吧!

蔥燒海參,是以兩個山東人大愛的食材為主,海參清鮮柔軟香滑,蔥段香濃,原料十分簡單,但是選材卻很講究,海參必須選用渤海灣的野生刺參,這種參肉厚道刺頭足、才有嚼頭,

蔥也不是普通的蔥,而是產自山東的章丘大蔥,辣度較淡,口感略帶點甜,

炸蔥油的火候也很講究,蔥壹旦炸過壹點都會影響成菜的口感,做好的成菜,海參滑潤,質地柔軟,蔥香四溢,入口不腥不膩,滿口留香。

在河南開封的特殊的 歷史 時期,有很多的海貨進貢到河南,那個時候的禦廚便已全力研究各種海參的烹飪方法。因海參的腥氣太大,後來北京豐澤園飯莊老壹代名廚王世珍率先進行了改革。采取了“以濃攻濃 ”的做法,達到色香味形四美俱全的效果。再到近代,魯菜多推崇海參,蔥燒海參也是魯菜的代表菜品之壹。

九轉大腸是壹道真正的魯菜代表菜肴!兼具五味:酸、甜、苦、辣、鹹。大腸經過套腸、焯水、煮炸、大火燒等多道工序的處理後,本身的氣味完全沒有了,其色澤紅潤亮麗,味道濃香四溢,質地十分軟嫩。

據說以前在山東濟南,有壹個姓杜的富商老板在濟南開了壹家九華樓餐館,這位杜老板凡事都愛九字,所以給他手下的生意都取名有九字,這個九華樓,牌面不是很大,但是請的都是當時濟南最好的廚師,而其中紅燒大腸就是當時的壹道特色招牌菜,幾乎每個客人來都要點壹到紅燒大腸吃,非常的受歡迎。

壹天,杜老板宴請濟南當地的貴客來九華樓吃飯,那貴客中有壹個文人嘗了嘗紅燒大腸,對它是贊不絕口,形容這紅燒大腸吃起來猶如古時煉丹術士所煉仙丹,仙丹的美味壹般都用九轉仙丹來形容,正好杜老板又特別喜歡“九”字,於是紅燒大腸就改名為九轉大腸了,從此“九轉大腸”聲譽日盛,流傳至今。

濰坊肉火燒是山東濰坊的傳統名小吃,濰坊本地人都叫老濰縣肉火燒,主要以城隍廟肉火燒最為出名。每壹個肉火燒都要經過煎、烙、烤、烘、蒸五道程序,但成品做出來僅只需十分鐘的時間,個個出鍋都是黃燦燦的,輕輕地咬上壹口,皮酥柔嫩、香而不膩,壹口口吃下去,讓人回味無窮。

清朝乾隆年間,鄭板橋擔任濰縣知縣,恰逢濰縣連年受災歉收,他開倉放糧,帶領老百姓積極抗災,然後百姓的生活日漸恢復繁榮景象,各種濰縣地方小吃出現,火燒也在這時候出現,那時候火燒相對很簡單,全是由面粉做成的;

到了清末民初,人們將肉加到火燒裏面來,當時的名字叫花椒肉火燒,傳統的肉火燒,以城隍廟肉火燒最為人熟知,用炭火爐烤制而成。流傳至今,肉火燒秉承傳統的餡料配比,采用現代的工藝精心烤制而成,皮酥鮮香,成了當地人的早餐首選。

煎餅卷大蔥是山東漢族的傳統名吃,是山東的代表食物之壹。由面粉和大蔥制成,煎餅原料由五谷雜糧精細研磨而成,營養非常豐富且易消化,大蔥是山東的特產,辣度較淡,口感略帶點甜,吃起來又香又脆,烙煎餅也非常講究技術和火候,火大了容易烤糊烙幹,火小了又不熟又不容易揭下來,攤得快沾不滿鏊子,攤得慢又受熱不勻,哈哈,反正就是壹個看似普通的過程,手藝大大的講究。

煎餅卷大蔥還有壹個非常浪漫的傳說,山東沂蒙山下有個黃姑娘父母早逝跟隨繼母生活,黃姑娘非常美麗,愛慕她的人特別多,但她卻愛上鄰村的窮小子梁馬。

繼母對此很生氣,於是她騙梁馬到自家書房讀書,許諾將來考取功名,就允許兩人成婚,結果梁馬剛壹進門,大門就被鎖住了,原來繼母只給紙和筆,打算餓死梁馬。梁馬快要餓死的時候,黃姑娘想到了壹個辦法,她把煎餅折成紙的大小,再把蔥去掉蔥葉留下蔥白偽裝成毛筆,讓丫鬟假裝送紙筆,給梁馬吃。

在黃姑娘的幫助下,梁馬科舉高中狀元,最終她們幸福地生活在壹起,夫妻恩愛,十分美滿。

德州扒雞是中國山東傳統名吃,魯菜經典。又名“德州五香脫骨扒雞”,享有“天下第壹雞”的美譽,皮肉緊致,味道鮮美、肥而不膩,已經成為了人們心中的壹道絕佳 美食 。

德州扒雞的起源與古代德州的運河經濟有關。元明時期,漕運繁忙,德州成為京都通達九省的禦路,經濟繁榮,市場面出現了燒雞,這種雞形態側臥,色紅味香,肉嫩可口,作為後來扒雞的原型。

康熙四十壹年,康熙帝南巡駐蹕德州,品嘗到了德州五香脫骨扒雞,十分喜愛。德州扒雞開始作為貢品進入宮廷。德州扒雞被載入皇家食譜。進入20 世紀,民國時期,津浦、石德兩條鐵路的全線通車,更多人的有機會並品嘗這裏的扒雞,扒雞業進入了鼎盛時期。

至今扒雞制作技術得以不斷改進,骨頭都已經變軟了。撕下壹塊,放進嘴裏,滿滿的肉味,嚼起來松軟可口,唇齒留香,博得了廣大食客的高度贊譽。

四喜丸子,是經典的魯菜之壹。由四個色、香、味俱佳的肉丸兒組成,吃起來QQ彈彈的,鮮鹹酥嫩,寓意人生福、祿、壽、喜四大喜事,常出現在喜宴、壽宴等宴席中,有吉祥之意。

四喜丸子創制於唐朝,有壹年朝廷開恩科,選拔有才學的年輕人進京趕考,張九齡便是其中壹員。發榜之日,張九齡金榜高中頭名狀元,皇帝賞識他的才華,便招為駙馬。

當時張九齡的家鄉正遭遇水災,父母不知所蹤。正巧在舉行婚禮當天張九齡得知父母下落,便派人將父母接到了京城,真是喜上加喜。張九齡讓廚師烹制壹道喜慶的菜肴來慶祝此事。

廚師端了壹盤四個蒸的酥爛的大肉丸子,張九齡問其菜的含義。廚師回答說:“此菜為‘四圓’。壹喜,老爺頭榜題名;二喜,成家完婚;三喜,做了乘龍快婿;四喜,合家團圓。”張九齡聽了連連稱贊,說:“‘四圓’不如‘四喜’響亮好聽,幹脆叫它‘四喜丸’吧。”從那以後,逢有結婚等重大喜慶之事,宴席上必備此菜。

壹品豆腐是壹道經典的魯系特色名菜。這道菜白細鮮嫩,做工細膩,主要還是品嘗的還是豆腐的原汁原味,其營養豐富,老人小孩都特別適合吃,擺盤講究的就是壹個精致,主要突出豆腐的細白嫩滑,光潔如再以少許佐料點綴即可上桌。

據傳康熙皇帝有每隔壹日食壹次豆腐的習慣。有壹次,壹品上書徐建庵入朝奏本,康熙邀其壹起品嘗美味豆腐,徐上書食後再也難以忘記豆腐的美味,於是拿壹千兩紋銀從禦膳廚師手裏買來此菜的制作秘方,後流傳到孔府,因為是壹品尚書的摯愛,所以大家親切的稱此為“壹品豆腐”。

利津水煎包是著名的山東小吃,香而不膩,酥而不硬,色味俱全,老少皆宜的面食佳品。特色在於兼得水煮油煎之妙,色澤金黃,壹面焦脆,三面嫩軟,皮薄餡大,被評為山東地方名吃。不僅獲得國人的贊譽,更是吸引很多外國友人慕名而來。

據史料記載,早在清代光緒年間,利津縣城和集鎮就有不少經營水煎包的鋪戶,當時,利津最有名氣的當屬鹽窩尚家,尚樂安就是傑出的代表,在當時,水煎包用料較為粗糙,口感和質量都還不佳。到了民國5年,縣城西街的賣水戶劉明遠、劉鳳剛父子,將鹽窩鎮的尚樂安請到了縣城,辦起了水煎包專營小店—茂盛館。在之後劉明遠去世了,兒子劉鳳剛繼承家業,劉鳳在傳統工藝的基礎上,大膽改進操作技術和用料,使水煎包達到色香味俱佳的水平。

爆炒腰花是山東省漢族傳統名菜,屬於魯菜。是以豬腰為主料的家常菜。經過爆炒制成,其特點是鮮嫩帶脆,滑潤不膩。這道菜首先能將豬腰的腥臊味去除幹凈很重要,然後對廚師的刀工和火候的要求也很高。

據說,爆炒腰花是由清代宮廷“四大抓”演變而來,分別為抓炒魚、抓炒裏脊、抓炒腰花、抓炒蝦仁,為清代禦膳房禦廚王玉山所創。有壹天慈禧太後用膳,挑中了壹盤明亮油黃、鮮嫩軟滑的炒魚,吃後贊不絕口。

並詢問其菜名,禦廚王玉山靈機壹動說道是抓炒魚,慈禧太後大喜,後來王玉山被稱為“抓炒王”。再後來,山東廚師在原菜的基礎上進行改良,將原本近似糖醋的口味,改制成如今酸甜適口的爆炒腰花。

宮保雞丁也是濟南的壹道名菜。這裏面有個典故,清代山東巡撫丁寶楨曾被賜封為“太子太保”,簡稱宮保。他最喜歡家廚周進臣、劉桂祥等人烹制的“炒雞丁”,每次宴客都會上這道菜,因而享譽天下,得名“宮保雞丁”。

  • 上一篇:小便出現發黃現象,是什麽原因導致的?
  • 下一篇:眼袋怎麽可以消除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