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疾病大全 - 饅頭的由來與歷史典故

饅頭的由來與歷史典故

第壹個說法:饅頭是三國的諸葛亮發明的。饅頭的起源要追溯到三國時代。據《誠齋雜記》載“孔明征孟獲。人曰:蠻地多邪,用人首祭神,則出兵利。孔明雜以羊豕之內,以面包之,以像人頭。此為饅頭之始。”又據明朝郎瑛所撰《七修類移》說:“饅頭本名蠻頭。” ?

當年諸葛亮親自率兵征伐割據於雲、貴壹帶稱霸的孟獲,七擒七縱。叛亂既平,凱旋回師至瀘水時,忽然間狂風急浪,兵難以渡。當地人告訴諸葛亮,說是“猖神”興風作浪,要用七七四十九個人頭及白羊、黑牛祭祀,才能平息風浪。 ?

諸葛亮不忍用人頭來祭瀘水,便“偷換內容”而“遷就形式”,有了這樁機巧的發明創造以祭“鬼神”。諸葛亮始創的饅頭,畢竟須夾入牛、羊肉餡,工序復雜且花費較多,後人將做餡的工序省去,就成了仿天人們俗稱的“饅頭”。而有餡的則被稱為“包子”。?

第二個說法:饅頭原來是因為做了是頂替用來祭祀的俘虜蠻夷的頭,所以是稱為蠻頭,後改用曼頭用以避諱,再後加了食旁成為現在的饅頭。相傳三國時候,蜀國南邊的南蠻洞主孟獲總是不斷來襲擊騷擾,諸葛亮親自帶兵去討伐他。 ?

瀘水壹帶人煙極少,瘴氣很重而且有毒。諸葛亮手下提出了壹個迷信的主意:殺死壹些“南蠻”的俘虜,用他們的頭顱去祭河神。諸葛亮當然不能答應殺“南蠻”俘虜。 ?為了鼓舞士氣,他想出了另壹個辦法:用面粉和成面泥,捏成人頭的模樣兒蒸熟,當作祭品來代替“蠻”頭去祭祀河神。?

打那以後,這種面食就流傳了下來,並且傳到了北方。 ?因為稱“蠻頭”實在太嚇人了,人們就用“饅”字換下了“蠻”字,寫作“饅頭”,久而久之,饅頭就成了北方人的主食品了。

擴展資料

饅頭中含有酵母,酵母分為鮮酵母、幹酵母兩種,是壹種可食用的、營養豐富的單細胞微生物,營養學上把它叫做“取之不盡的營養源”。除了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類以外,酵母還富含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和酶類。?

有實驗證明,每1公斤幹酵母所含的蛋白質,相當於5公斤大米、2公斤大豆或2.5公斤豬肉的蛋白質含量。因此,饅頭、面包中所含的營養成分比大餅、面條要高出3~4倍,蛋白質增加近2倍。 ?發酵後的酵母還是壹種很強的抗氧化物,可以保護肝臟,有壹定的解毒作用。

酵母裏的硒、鉻等礦物質能抗衰老、抗腫瘤、預防動脈硬化,並提高人體的免疫力。發酵後,面粉裏壹種影響鈣、鎂、鐵等元素吸收的植酸可被分解,從而提高人體對這些營養物質的吸收和利用。 ?饅頭是以面粉經發酵制成,主要營養素是碳水化合物,是人們補充能量的基礎食物。

中國在江浙滬地區,仍然把帶餡不帶湯的饅頭叫做“饅頭”,而不帶餡的叫做“白面饅頭”。 ?而“包”是指帶湯的。如蘇州湯包。這和北方不壹樣。北方話中,帶餡的即為“包子”,不帶餡的叫做“饅頭”,北方沒有帶湯的饅頭。

饅頭,在北方有些地方也稱“饃”等,在浙江溫州又被稱為“實心包”。其它地方則直接稱為“饅頭”或“淡包”,壹般是半圓外表平整,每逢節日頂部會印上大紅印。 ?

此類產品是以單壹的面粉或數種面粉為主料,除發酵劑外壹般少量或不添加其他輔料(添加輔助原料用以生產花色饅頭),經過和面、發酵和蒸制等工藝加工而來的食品。

百度百科_?饅頭(中國傳統食物)

  • 上一篇:長期血糖高有什麽危害 長期血糖高有如下危害
  • 下一篇:雪裏紅腌制的方法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