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疾病大全 - 李季曹州離狐人也的文言文

李季曹州離狐人也的文言文

1. 曹州離狐人也 下列對原文

李績,曹州離狐人也 李績,曹州離狐人也。

本姓徐,初仕李密,為左武侯大將軍。密後為王世充所破,擁眾歸國,績猶據密舊境十郡之地。

武德二年,謂長史郭孝恪曰:“魏公既歸大唐,今此人眾土地,魏公所有也。吾若上表獻之,則是利主之敗,自為己功,以邀富貴,是吾所恥。

今宜具錄州縣及軍人戶口,總啟魏公,聽公自獻,此則魏公之功也,不亦可乎?”乃遣使啟密。使人初至,高祖聞無表,惟有啟與密,甚怪之。

使者以績意聞奏,高祖方大喜曰:“徐績感德推功,實純臣也。”拜黎州總管,賜姓李氏,附屬籍於宗正。

封其父蓋為濟陰王,固辭王爵,乃封舒國公,授散騎常侍。尋加績右武侯大將。

及李密反叛伏誅,績發喪行服,備君臣之禮,表請收葬。高祖遂歸其屍。

於是大具威儀,三軍縞素,葬於黎陽山。禮成,釋服而散,朝野義之。

尋為竇建德所攻,陷於建德,又自拔歸京師。從太宗征王世充、竇建德,平之。

貞觀元年,拜並州都督,令行禁止,號為稱職,突厥甚加畏憚。太宗謂侍臣曰:“隋煬帝不解精選賢良,鎮撫邊境,惟遠築長城,廣屯將士,以備突厥,而情識之惑,壹至於此。

朕今委任李績於並州,遂得突厥畏威遠遁,塞垣安靜,豈不勝數千裏長城耶?”其後並州改置大都督府,又以績為長史。累封英國公。

在並州凡十六年,召拜兵部尚書,兼知政事。績時遇暴疾,驗方雲須灰可以療之,太宗自剪須為其和藥。

績頓首見血,泣以陳謝。太宗曰:“吾為社稷計耳,不煩深謝。”

十七年,高宗居春宮,轉太子詹事,加特進,仍知政事。太宗又嘗宴,顧績曰:“朕將屬以孤幼,思之無越卿者。

公往不遺於李密,今豈負於朕哉!”績雪涕政辭,因噬指流血。俄沈醉,禦服覆之,其見委信如此。

績每行軍,用師籌算,臨敵應變,動合事機。自貞觀以來,討擊突厥、頡利及薛延陀、高麗等,並大破之。

太宗嘗曰:“李靖、李績二人,古之韓、白、衛、霍豈能及也!”(選自《貞觀政要》)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壹組是 A.密後為王世充所破 必以長安君為質,兵乃出 B.今宜具錄州縣及軍人戶口 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C.附屬籍於宗正 齊人勿附於泰 D.自為己功,以邀富貴 垣墻周庭,以當南日11.下列不能表明李績為“純臣”的壹項是 A.今宜具錄州縣及軍人戶口,總啟魏公,聽公自獻 B.及李密反叛伏誅,績發喪行服,備君臣之禮,表請收葬 C.績頓首見血,泣以陳謝 D.績雪涕致辭,因噬指流血12.下列對原文的敘述與分析,不正確的壹項是 A.李績忠心事主。高祖為此任命他做黎州總管,並賜他姓李。

B.李績極講道義。李密因反叛被誅,李績上表要求高祖為其舉行國葬。

C.李績深得太宗信賴。壹次李績喝醉睡著,太宗親自把禦服蓋在他的身上。

D.李績善於用兵。太宗說,古代的名將韓信、白起、衛青、霍去病都比不上李績。

第Ⅱ卷(***114分)四、(24分)13.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4分) 惟有啟與密 啟:_________ 績猶據密舊境十郡之地 據:_________ 則是利主之敗 利:_________ 績雪涕致辭 雪:_________ 14.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今此人眾土地,魏公所有也。

(2分)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情識之惑,壹至於此。(3分)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朕將屬以孤幼,思之無越卿者。

(3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D 11.B 12.C 附:(古文參考譯文)李績,曹州離狐人,本姓徐,起初在李密部下做左武侯大將軍。李密後來被王世充打敗,帶領兵眾去歸降唐朝。

李績仍據有李密原來控制的10個郡。武德二年,李績對長史郭孝恪說:“魏公李密既已經歸順大唐,這些郡的人口和土地,本是魏公所有,我如果上表獻給大唐,那就是樂於主子的失敗,來自己居功,以謀求富貴,我感到可恥。

現在應該完整地登錄州縣名稱和軍人戶口,壹並報送魏公,由魏公自己來獻給朝廷,這就是魏公的功勞了,不是很好嗎?”於是派使者報送李密。使者剛到長安,唐高祖聽說沒有表奏,只有報告給李密,感到十分奇怪。

使者把李績的用意奏報,高祖才很高興地說:“徐績感故主之德,給故主推功,真是純臣啊!”任命他做黎州總管,賜姓李氏,把戶籍登入宗正寺,封他的父親李蓋為濟陰王,李蓋堅決辭謝王爵,就改封舒國公,授與散騎常侍的官職。不義加授李績為右武侯大將軍。

到李密反叛被誅,李績為他發喪並穿上上喪服,具備君臣的禮節,上表請求收葬。高祖就把李密的遺體交給他。

於是他大規模地準備儀仗,全軍都穿上白色的喪服,將李密安葬在黎陽山。葬禮完畢,才脫去喪服解散,朝廷上下都認為李績真講道義,受到竇建德的攻擊,李績被俘,又逃回來回到京師,跟隨太宗征討王世充、竇建德,把他們打敗。

貞觀元年,李績被任命為並州都督,都令則行有禁則止,大家都說他稱職,突厥對他十分畏懼。太宗對侍從的大臣們說:“隋煬帝不懂得精選賢良、鎮撫邊境,只去遠築長城,派大批將士屯駐,來防範突。

2. 李績,曹州離虎人也

原文

李績,曹州離狐人也。本姓徐,初仕李密,為左武侯大將軍。密後為王世充所破,擁眾歸國,績猶據密舊境十郡之地。武德二年,謂長史郭孝恪曰:“魏公既歸大唐,今此人眾土地,魏公所有也。吾若上表獻之,則是利主之敗,自為己功,以邀富貴,是吾所恥。今宜具錄州縣及軍人戶口,總啟魏公,聽公自獻,此則魏公之功也,不亦可乎?”乃遣使啟密。使人初至,高祖聞無表,惟有啟與密,甚怪之。使者以績意聞奏,高祖方大喜曰:“徐績感德推功,實純臣也。”拜黎州總管,賜姓李氏,附屬籍於宗正。封其父蓋為濟陰王,固辭王爵,乃封舒國公,授散騎常侍。尋加績右武侯大將。及李密反叛伏誅,績發喪行服,備君臣之禮,表請收葬。高祖遂歸其屍。於是大具威儀,三軍縞素,葬於黎陽山。禮成,釋服而散,朝野義之。尋為竇建德所攻,陷於建德,又自拔歸京師。從太宗征王世充、竇建德,平之。貞觀元年,拜並州都督,令行禁止,號為稱職,突厥甚加畏憚。太宗謂侍臣曰:“隋煬帝不解精選賢良,鎮撫邊境,惟遠築長城,廣屯將士,以備突厥,而情識之惑,壹至於此。朕今委任李績於並州,遂得突厥畏威遠遁,塞垣安靜,豈不勝數千裏長城耶?”其後並州改置大都督府,又以績為長史。累封英國公。在並州凡十六年,召拜兵部尚書,兼知政事。績時遇暴疾,驗方雲須灰可以療之,太宗自剪須為其和藥。績頓首見血,泣以陳謝。太宗曰:“吾為社稷計耳,不煩深謝。”十七年,高宗居春宮,轉太子詹事,加特進,仍知政事。太宗又嘗宴,顧績曰:“朕將屬以孤幼,思之無越卿者。公往不遺於李密,今豈負於朕哉!”績雪涕政辭,因噬指流血。俄沈醉,禦服覆之,其見委信如此。績每行軍,用師籌算,臨敵應變,動合事機。自貞觀以來,討擊突厥、頡利及薛延陀、高麗等,並大破之。太宗嘗曰:“李靖、李績二人,古之韓、白、衛、霍豈能及也!”

(選自《貞觀政要》)

譯文:

李績,曹州離狐人,本姓徐,起初在李密部下做左武侯大將軍。李密後來被王世充打敗,帶領兵眾去歸降唐朝。李績仍據有李密原來控制的10個郡。武德二年,李績對長史郭孝恪說:“魏公李密既已經歸順大唐,這些郡的人口和土地,本是魏公所有,我如果上表獻給大唐,那就是樂於主子的失敗,來自己居功,以謀求富貴,我感到可恥。現在應該完整地登錄州縣名稱和軍人戶口,壹並報送魏公,由魏公自己來獻給朝廷,這就是魏公的功勞了,不是很好嗎?”於是派使者報送李密。使者剛到長安,唐高祖聽說沒有表奏,只有報告給李密,感到十分奇怪。使者把李績的用意奏報,高祖才很高興地說:“徐績感故主之德,給故主推功,真是純臣啊!”任命他做黎州總管,賜姓李氏,把戶籍登入宗正寺,封他的父親李蓋為濟陰王,李蓋堅決辭謝王爵,就改封舒國公,授與散騎常侍的官職。不義加授李績為右武侯大將軍。到李密反叛被誅,李績為他發喪並穿上上喪服,具備君臣的禮節,上表請求收葬。高祖就把李密的遺體交給他。於是他大規模地準備儀仗,全軍都穿上白色的喪服,將李密安葬在黎陽山。葬禮完畢,才脫去喪服解散,朝廷上下都認為李績真講道義。不久,受到竇建德的攻擊,李績被俘,又逃回來回到京師,跟隨太宗征討王世充、竇建德,把他們打敗。貞觀元年,李績被任命為並州都督,都令則行有禁則止,大家都說他稱職,突厥對他十分畏懼。太宗對侍從的大臣們說:“隋煬帝不懂得精選賢良、鎮撫邊境,只去遠築長城,派大批將士屯駐,來防範突厥,見識糊塗,竟到了這種地步。我如今委任李績鎮守並州,就使得突厥畏威遠逃,邊塞城垣安寧,豈不勝過幾千裏的長城嗎?”後來並州改設大都督府,又任命李績為長史,加封到英國公。他在並州鎮守了16年,召回任命為兵部尚書,兼知政事。李績有次突然重病,驗方上說用胡須燒的灰可以治好,太宗親自剪下自己的胡須給他和藥。李績叩頭出血,哭著謝恩。太宗說:“我這是為社稷打算,不用感謝。”貞觀十七年,高宗還在東宮時,調任李績為太子詹事,追加特進的待遇,仍擔任知政事。太宗又曾設宴,宴席上,太宗回頭對李績說:“我想托付年幼的太子,考慮下來沒有再比妳合適的人選。妳過去能不忘李密,如今怎麽會做對不起我的事情!”李績擦著眼淚回話,把自己的手指咬出血來。不壹會李績喝得大醉,太宗把禦服蓋在他身上。他就是這樣地被委任信用。李績每次行軍作戰,用兵籌劃,臨敵應變,都能做得很確當。從貞觀以來,李績奉令付伐突厥頡利可汗和薛延陀、高麗等,都把他們打得大敗而逃。太宗曾說:“李靖、李績二人,古代的名將韓信、白起、衛青、霍去病豈能比得上啊!”

3. 文言文“禮成,釋服而散,朝野義之”解釋 選自 貞觀政要

葬禮完畢,才脫去喪服解散,朝廷上下都認為李績真講道義。

李績,曹州離狐人也。本姓徐,初仕李密,為左武侯大將軍。密後為王世充所破,擁眾歸國,績猶據密舊境十郡之地。武德二年,謂長史郭孝恪曰:“魏公既歸大唐,今此人眾土地,魏公所有也。吾若上表獻之,則是利主之敗,自為己功,以邀富貴,是吾所恥。今宜具錄州縣及軍人戶口,總啟魏公,聽公自獻,此則魏公之功也,不亦可乎?”乃遣使啟密。使人初至,高祖聞無表,惟有啟與密,甚怪之。使者以績意聞奏,高祖方大喜曰:“徐績感德推功,實純臣也。”拜黎州總管,賜姓李氏,附屬籍於宗正。封其父蓋為濟陰王,固辭王爵,乃封舒國公,授散騎常侍。尋加績右武侯大將。及李密反叛伏誅,績發喪行服,備君臣之禮,表請收葬。高祖遂歸其屍。於是大具威儀,三軍縞素,葬於黎陽山。禮成,釋服而散,朝野義之。尋為竇建德所攻,陷於建德,又自拔歸京師。從太宗征王世充、竇建德,平之。貞觀元年,拜並州都督,令行禁止,號為稱職,突厥甚加畏憚。太宗謂侍臣曰:“隋煬帝不解精選賢良,鎮撫邊境,惟遠築長城,廣屯將士,以備突厥,而情識之惑,壹至於此。朕今委任李績於並州,遂得突厥畏威遠遁,塞垣安靜,豈不勝數千裏長城耶?”其後並州改置大都督府,又以績為長史。累封英國公。在並州凡十六年,召拜兵部尚書,兼知政事。績時遇暴疾,驗方雲須灰可以療之,太宗自剪須為其和藥。績頓首見血,泣以陳謝。太宗曰:“吾為社稷計耳,不煩深謝。”十七年,高宗居春宮,轉太子詹事,加特進,仍知政事。太宗又嘗宴,顧績曰:“朕將屬以孤幼,思之無越卿者。公往不遺於李密,今豈負於朕哉!”績雪涕政辭,因噬指流血。俄沈醉,禦服覆之,其見委信如此。績每行軍,用師籌算,臨敵應變,動合事機。自貞觀以來,討擊突厥、頡利及薛延陀、高句麗等,並大破之。太宗嘗曰:“李靖、李績二人,古之韓、白、衛、霍豈能及也!” (選自《貞觀政要》)

李績,曹州離狐人,本姓徐,起初在李密部下做左武侯大將軍。李密後來被王世充打敗,帶領兵眾去歸降唐朝。李績仍據有李密原來控制的10個郡。武德二年,李績對長史郭孝恪說:“魏公李密既已經歸順大唐,這些郡的人口和土地,本是魏公所有,我如果上表獻給大唐,那就是樂於主子的失敗,來自己居功,以謀求富貴,我感到可恥。現在應該完整地登錄州縣名稱和軍人戶口,壹並報送魏公,由魏公自己來獻給朝廷,這就是魏公的功勞了,不是很好嗎?”於是派使者報送李密。使者剛到長安,唐高祖聽說沒有表奏,只有報告給李密,感到十分奇怪。使者把李績的用意奏報,高祖才很高興地說:“徐績感故主之德,給故主推功,真是純臣啊!”任命他做黎州總管,賜姓李氏,把戶籍登入宗正寺,封他的父親李蓋為濟陰王,李蓋堅決辭謝王爵,就改封舒國公,授與散騎常侍的官職。不義加授李績為右武侯大將軍。到李密反叛被誅,李績為他發喪並穿上上喪服,具備君臣的禮節,上表請求收葬。高祖就把李密的遺體交給他。於是他大規模地準備儀仗,全軍都穿上白色的喪服,將李密安葬在黎陽山。葬禮完畢,才脫去喪服解散,朝廷上下都認為李績真講道義。不久,受到竇建德的攻擊,李績被俘,又逃回來回到京師,跟隨太宗征討王世充、竇建德,把他們打敗。貞觀元年,李績被任命為並州都督,都令則行有禁則止,大家都說他稱職,突厥對他十分畏懼。太宗對侍從的大臣們說:“隋煬帝不懂得精選賢良、鎮撫邊境,只去遠築長城,派大批將士屯駐,來防範突厥,見識糊塗,竟到了這種地步。我如今委任李績鎮守並州,就使得突厥畏威遠逃,邊塞城垣安寧,豈不勝過幾千裏的長城嗎?”後來並州改設大都督府,又任命李績為長史,加封到英國公。他在並州鎮守了16年,召回任命為兵部尚書,兼知政事。李績有次突然重病,驗方上說用胡須燒的灰可以治好,太宗親自剪下自己的胡須給他和藥。李績叩頭出血,哭著謝恩。太宗說:“我這是為社稷打算,不用感謝。”貞觀十七年,高宗還在東宮時,調任李績為太子詹事,追加特進的待遇,仍擔任知政事。太宗又曾設宴,宴席上,太宗回頭對李績說:“我想托付年幼的太子,考慮下來沒有再比妳合適的人選。妳過去能不忘李密,如今怎麽會做對不起我的事情!”李績擦著眼淚回話,把自己的手指咬出血來。不壹會李績喝得大醉,太宗把禦服蓋在他身上。他就是這樣地被委任信用。李績每次行軍作戰,用兵籌劃,臨敵應變,都能做得很確當。從貞觀以來,李績奉令付伐突厥頡利可汗和薛延陀、高句麗等,都把他們打得大敗而逃。太宗曾說:“李靖、李績二人,古代的名將韓信、白起、衛青、霍去病豈能比得上啊!”

4. 翻譯文言文

曹州(今山東荷澤)人於令儀,是個市場中的小攤販業者;他為人寬厚,很少得罪別人,晚年時的家道頗為富足。有天晚上,壹名小偷侵入他家中行竊,結果被他的幾個兒子逮住了,發現原來是鄰居的小孩。

於令儀問他說:「妳平常很少犯過錯,何苦今天做賊呢?」小偷回答說:「因受貧困所迫的緣故。」於令儀再問他想要什麼東西,小偷說:「能得到十千錢,便足令衣食無憂了。」於令儀聽後就如數給了他。正在那小偷要出門離去時,於令儀又叫住他,這使得那小偷大為恐懼,但於令儀對他說:「妳如此的貧困,晚上帶著十千錢回去,恐怕會引起巡邏人員的盤查。」於是將小偷留下,天亮後才讓他離去。

那小偷深感慚愧,後來終於成了良民。鄉裏的人們,都稱道於令儀是名善士。於令儀挑選出壹些優秀的子侄輩,建立學堂並聘請有名的儒士來教導他們,他的兒子於伋,侄兒於傑與於效,後來都相繼考中了進士,他們於家現在是曹南壹帶的名門望族。

5. 文言文《貞觀政要》翻譯,還有原文

貞觀十五年,太宗問魏征曰:“比來朝臣都不論事,何也?”征對曰:“陛下虛心采納,誠宜有言者。然古人雲:‘未信而諫,則以為謗己;信而不諫,則謂之屍祿。’但人之才器各有不同,懦弱之人,懷忠直而不能言;疏遠之人,恐不信而不得言;懷祿之人,慮不便身而不敢言。所以相與緘默,俯仰過日。”太宗曰:“誠如卿言。朕每思之,人臣欲諫,輒懼死亡之禍,與夫赴鼎鑊、冒白刃,亦何異哉?故忠貞之臣,非不欲竭誠。竭誠者,乃是極難。所以禹拜昌言,豈不為此也!朕今開懷抱,納諫諍。卿等無勞怖懼,遂不極言。”

貞觀十五年,唐太宗問魏征:“近來朝臣都不議論政事,這是為什麽?”魏征回答說:“陛下虛心納諫,本來應當有話說。然而古人說過:‘不被信任的人勸諫,會被認為是毀謗自己;已被信任而不勸諫,就叫做屍祿。’但是人的才能氣度,各有不同:膽小怕事的人,心存忠直而不能進諫;被疏遠的人,怕不信任而無法進諫;貪戀祿位的人,怕不利於自身而不敢進諫。所以大家沈默不言,應付著混日子。”太宗說:“這些現象確實像妳所說。我常想,人臣要勸諫,動輒害怕有死亡之禍,這和赴鼎鑊被烹殺、冒刀劍被斬殺又有什麽兩樣?因此忠貞的臣子,並非不想竭盡忠誠,竭盡忠誠實在太難了。所以夏禹聽了好的意見要拜謝,豈不就是因為這個緣故。我如今敞開胸懷,接受諫諍,妳們無須因為害怕而不敢把想說的話說出口。”

6. 課外文言文閱讀(6分)曹州於令儀者,市井人也

小題1:(1)少,很少 (2)離開 小題2:妳很貧困,晚上帶著十千錢回去,恐怕要被人盤查 小題3:(1)平時很少有過錯,本來就是個好人。

(2)於令儀對他的善舉深深地感動了他。 小題1:試題分析:此兩句意思為“妳平時很少有過錯,怎麽當起盜賊來?”“(他)已經離去了,(於令儀)又喊他”,理解句子的意思,字語含義就明確了。

點評:本題不難,句意淺顯,容易理解。解釋文言字語首先要弄懂句子的意思,在句子的語境中理解字詞的意思。

小題2:試題分析:解釋清楚關鍵字詞,“甚”:很,“負”:帶著,“十千”:很多錢,“以”,無義,“歸”:回去;“恐”:恐怕;“為”:被;“詰”:查問。點評:本題不難,句意簡單,壹看即懂。

文言句子的翻譯有三個原則,壹是字字落實清楚,符合原意,三是語法遵循現代語言規範,三是語句要通順。小題3:試題分析:從“鄰舍子”的為人本質和於令儀的待人方式上來分析。

“爾素寡過”,說明其人不是道德敗壞之人,是偶犯過錯,於令儀又如此關懷寬容,讓其感動。點評:本題不難,文中有相關的文字信息。

閱讀題有的答案就在文中,要根據問題的指向找到要關文段,摘引關鍵的語句作答。

7. 於令儀誨人的譯文

原文 曹州於令儀者,市井⑴人也,長厚⑵不忤⑶物,晚年家頗裕.壹夕,盜⑷入其室,諸子擒之,乃鄰子也.令儀曰:"汝素⑸寡悔⑹,何苦而為盜邪⑺ "曰:"迫於貧耳!"問其所欲,曰:"得十千⑻足以衣食."如其欲與之.既去,復呼之,盜大恐.謂曰:"汝貧甚,夜負十千以歸,恐為人所詰."留之,至明使去⑼.盜大感愧,卒⑽為良民. 鄉裏稱君為善士。

君擇子侄之秀者,起學室,延名儒以掖⑾之,子、侄傑仿舉進士第,今為曹南令族(12)。 翻譯 於令儀是曹州(今山東菏澤)人,是個商人;他為人寬厚,很少得罪別人,晚年時的家道頗為富足。

有天晚上,壹名小偷侵入他家中行竊,結果被他的幾個兒子逮住了,發現原來是鄰居的小孩。 於令儀問他說:“妳平常很少犯過錯,何苦今天做賊呢?”小偷回答說:“因受貧困所迫的緣故。”

於令儀再問他想要什麼東西,小偷說:“能得到十千錢足夠穿衣吃飯就行了。”於令儀聽後就如數給了他。

正在那小偷要出門離去時,於令儀又叫住他,小偷大為恐懼。於令儀對他說:“妳如此的貧困,晚上帶著十千錢回去,恐怕會被人責問。”

於是將小偷留下,天亮後才讓他離去。那小偷深感慚愧,後來終於成了良民。

鄰居鄉裏都稱令儀是好人。令儀選擇子侄中的優秀者,辦了學校,請有名望的教書先生來執教。

兒子及侄子於傑效,陸續考中了進士,成為曹州南面壹帶的望族。 註釋 ⑴市井:做買賣 ⑵長厚:長,zhǎng。

年長而厚道 ⑶忤:wǔ,不順從 ⑷盜:小偷 ⑸素:向來 ⑹寡悔:很少有懊悔,意為很少做錯事 ⑺邪:同“耶 ” ⑻十千:指十千銅錢 ⑼去:離開 ⑽掖:教育 ⑾令族:有聲望的家族 ⑿乃:原來 ⒀延:聘請 於令儀讓盜賊回來留下錢,叫他第二天回來拿的原因? 因為那盜賊很窮,夜裏背了這麽多錢會被人查問,所以讓他留下來第二天回去。 於令儀有哪些良好的品質? 待人寬厚,為人善良。

8. 隨何爭功的文言文

原文:

項籍死,天下定,上置酒。上折隨何之功,謂何為腐儒,為天下安用腐儒。隨何跪曰:“夫陛下引兵攻彭城,楚王未去齊也,陛下發步卒五萬人,騎五千,能以取淮南乎?”上曰:“不能。”隨何曰:“陛下使何與二十人使淮南,至,如陛下之意,是何之功賢於步卒五萬人騎五千也。然而陛下何謂腐儒,為天下安用腐懦,何也?”上曰:“吾方圖子之功。”乃以隨何為護軍中尉。

譯文:

項籍死後,天下安定,皇上設置了酒宴(評定功勞)。皇上貶低隨何的功勞,說隨何是個迂腐的讀書人,治理天下怎麽能用迂腐的讀書人呢。隨何跪下說:“您帶兵攻打彭城的時候,楚王還沒有離開齊地,您發動步兵五萬人,騎兵五千人,能夠攻下淮南嗎?”皇上說:“不能。”隨何說:“您派我和二十個人出使淮南,我們到了以後,實現了您的願望,因此我的功勞比五萬步兵五千騎兵還大。但是您說我是迂腐的讀書人,治理天下怎麽能用這種人,是為什麽呢?”皇上說:“我正想評定妳的功勞。”於是任命隨何為護軍中尉。

  • 上一篇:蜂蜜的作用與功效禁忌
  • 下一篇:陳金柱養生網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