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疾病大全 - 蕎麥如何種植?

蕎麥如何種植?

蕎麥種植方法:

壹、環境選擇

蕎麥喜涼爽濕潤,不耐高溫旱風,畏霜凍。積溫1000~1 500℃即可滿足其對熱量的要求。種子在土溫16℃以上時約4~5天即可發芽;開花結果最適宜溫度為26~30℃。

蕎麥是短日性作物,當日照長度由15~16小時減少到12~14小時,生育期就縮短,晚熟品種比中、早熟品種敏感。每株可開花2000多朵,但結實率很低。僅10%左右,加之葉片同化能力弱,花果脫落嚴重。

蕎麥對土壤要求不嚴。根系弱,種子頂土力差,要求土層疏松,以利幼苗出土和促進根系發育。生殖生長迅速,吸肥力強,適於新墾地種植。要求土壤酸度為pH6~7,堿性較重的土壤,不宜種植,每產100千克蕎麥籽實,約從土壤中吸收氮3.3千克,磷(P2O5)1.5千克,鉀(K2O)4.3千克

二、選茬整地

1、選茬:輪作制度是農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輪作,也稱換茬,是指同壹地塊於壹定年限內按壹定順序輪換種植不同作物,以調節土壤肥力,防除病蟲草害,實現作物高產穩產,“倒茬如上糞”說明了輪作的意義,連作導致作物產量和品質下降,更不利於土地的合理利用。蕎麥對茬口選擇不嚴格,無論在什麽茬口上都可以生長,但忌連作。為了獲得蕎麥高產,在輪作作物中最好選擇好茬口,比較好的茬口是豆類、馬鈴薯,這些都是養地作物;其次是玉米、小麥、菜地茬口,這些都是用地作物。

2、整地:蕎麥對土壤的適應性比較強,只要氣候適宜,任何土壤,包括不適合於其它禾谷類作物生長的瘠薄地、新墾地均可種植,但有機質豐富、結構良好、養分充足、保水力強、通氣性好的土壤能生產出優質高產的蕎麥。

三、播種

地的地形、土質、種植制度差異很大,故播種方法也各不相同。主要有條播、點播和撒播,科學種植蕎麥應倡導條播。撒播因撒籽不勻,出苗不整齊,通風透光不良,而產量不高;點播太費工;條播播種質量高,有利於全面協調發育。從而得以苦蕎麥產量的提高。

條播

主要是畜力牽引的犁播。根據地力和品種的分枝習性分窄行條播和寬行條播。條播以167~200厘米開廂,播幅13~17厘米,條播的優點是深淺壹致,落子均勻,出苗整齊,在春旱嚴重、墑情較差時深墑播種、適時播種、保證全苗。條播還便於中耕除草和追肥,條播以南北壟為好。

點播

采取打塘人工點播,這種方式除人工點播不易控制種子量外,每畝的穴數也不易掌握,營養面積利用不均勻,還比較費工,以167~200厘米開廂,行距27~30厘米,窩距17~20厘米,每窩下種8~10粒種子,待出苗後留苗5~7株。

開廂勻播

廂寬150~200厘米,廂溝深20厘米,寬33厘米,每畝播飽滿種子3~4kg。

撒播

在壹些地區小麥收獲後,先耕地隨後撒種子,由於撒播無株行距之分,密度難以控制,田間群體結構不合理,密處成壹堆,稀處不見苗。田間管理困難,壹般產量較低。[7]?

施肥

蕎麥是壹種需肥較多的作物,要獲得高產,必須供給充足的肥料,根據研究,每生產100kg蕎籽粒,需要從土壤中吸收純氮4.01~4.06kg,磷1.66~2.22kg,鉀5.21~8.18kg。吸收比例為1∶0.41~0.45:1.3~2.02,氮、磷、鉀的比例和數量與土壤質地、栽培條件、氣候特點有關,但對於幹旱瘠薄地和高寒山地,增施肥料,特別增施氮磷肥是蕎麥豐產的基礎。

施肥應以“基肥為主,種肥為輔,追肥為補”,“有機為主,無機肥為輔”,施用量應根據地力基礎、產量指標、肥料質量、種植氣候特點科學掌握。

  • 上一篇:炒白扁豆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
  • 下一篇:唐山特色美食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