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健康養生 - 翁源縣旅遊業

翁源縣旅遊業

青雲山距縣城約7公裏,海拔1.246米,總面積7359公頃,涵蓋龍現鎮老龍山林場、躍進水庫、青山村、青雲村。保護區綠樹環繞,鳥語花香,古樹、溪流、怪石、瀑布自然如畫。這裏泉水甘甜,微風涼爽,空氣自然清新。置身其中,就像進入了壹個天然氧吧。

青雲谷林木茂密,森林覆蓋率達96.4%,地表水水質良好。大部分森林植被保存完好,有典型完整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生態系統。區域地帶性森林植被保存完好,植被垂直帶譜保存完好,是全縣最大面積的連片天然常綠闊葉林。

區內物種繁多,動植物資源豐富,共有野生維管束植物184科586屬1091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8科9種,珍稀瀕危野生植物6科6種,已確認的國家重點保護動物28種,廣東省重點保護動物15種。

5438年6月+2008年10月,在自然保護區老龍山林場發現了珍稀的國家珍稀瀕危二級保護植物半楓荷。這種樹有兩種葉子,壹種是楓葉,壹種是荷花,很奇怪。這棵樹高25米多,DBH 150厘米。它至少有100年的歷史了,現在仍然枝繁葉茂。專家估計,這種半楓荷無論年齡還是高度,都是全省最高的。5438年6月+次年10月,發現了3株稀有的胡仙野生蘇鐵。

青雲山於2007年被批準為市級自然保護區,並於2009年3月升級為省級自然保護區。我們縣準備申報建設省級森林公園,把它打造成休閑養生的新景點。姜維酒仙泉位於姜維鎮酒仙村塘塢村組清溪旁。這裏有近十個泉,其中三個是最大的。最大的兩處泉水兇猛,清澈見底,匯入壹條河,可灌溉近200畝耕地。另壹個在唐舞和敦裏的交界處,也是壹個連續的泉水,它匯集成壹個池塘和水庫。所有的泉水冬暖夏涼,溫度保持在22度左右。

相傳有壹個仙女從天而降,變成了壹個老人,手裏拿著壹根拐杖,去壹個農民家裏討水喝。農民給老人壹碗黃酒解渴,家裏沒水,還說這裏多年沒水了,黃酒只能代替水。喝完後,老人謝過農民,說既然沒有水,就給妳打幾口泉。於是他拄著拐杖在農戶家附近點了幾下,很快泉水就來了,洶湧澎湃。從此沒有水喝,也不用擔心沒水灌溉,吸引了很多遊客前來觀賞,故名九仙泉。據明嘉靖三十六年《翁源縣誌》記載,“寶卿廟在縣城西南十裏”;據清代同治六年編纂的《邵州府誌》記載,“寶卿寺由宋代鮑莉壹禪師在翁源縣八裏長安鄉所建(應為唐代,此為《邵州府誌》誤註——引註),明代寶卿至洪武間因其名而修”。據《華南簡史》125頁記載,六祖慧能晚年收弟子丁慧。慧能去世時(713),丁慧回到了家鄉翁源。定慧歸翁後,繼續傳承佛教文化。先是在靖遠山(今新疆翁源雙石村)建定慧佛寺(據《少州府誌》)後在翁山(今龍仙鎮朱珪村石崖子)建翁山寺,後在長安鄉巖前鋪(今翁城勝利村楊桃曾官塘)選址建寺。最終,他因病去世(77。他的弟子永禪遵照老師的指示,在唐初年(825)建造了鮑莉寺。400年後,這座寺廟成了壹片廢墟。宋(1225)初,進行了大修。因朝代更叠,改名為寶卿寺,寺名沿用至今。2004年,筆者探訪翁城勝敗下的清代古樓,偶爾在荒草中看到壹座綠色的花崗巖臨時橋。那是明朝嘉靖三十年(1551)1911年12月初三,翁源、英德兩縣信眾重修碑文,距今已有400多年。民國末年,仍有僧人拜佛念經。建國後,寺廟的磚墻在“公社”運動中被拆除。“文革”年間,明代碑文被移到臨時橋上,承重梁石墩被移到旅部,寶卿廟成了壹片廢墟。還發現,在宋代寶卿初年,兩座精美的刻有梁士敦的青花小丘是由新市林師傅的妻子黃壹娘和新市秋的妻子林壹娘捐贈的。

寶卿寺環境幽靜,遠離喧囂。廟場設在翁城、高寨子西山,以桂湖馬東、烈山、大臘嶺為屏障。殿前左有木魚嶺,右有木槌。門口荷花池壹字排開,池中淤泥稠厚。這裏出產的蓮藕潔白、細長、嫩滑、清香,是當地不可多得的特產。寺場周圍,兩水歸池,源頭清流。雖是涓涓細流,但常年不斷,直通大殿中央,充滿佛教地理元素。南朝梁武帝田健元年,印度智醫和尚乘船到廣東翁邑(今翁源),創立靈鷲寺。唐隆碩元年,六祖慧能在黃梅接掌衣缽,南返此寺隱退,改靈九寺為東華寺,後赴林寶。從此,翁婿有了傳說:先有東華,後有華南,東華在華南傳法。唐宋盛世毀於明清。1997年,薩滿萬興帶著心願回來,入此山三年,感受天地之恩,遇陰陽之和,證佛法緣起,於是出關,重修東華。師傅手裏拿著刀斧,開山砍路。昔日無人區,定海中秋,寺廟重現,菩提蒼翠,樹隱,僧聚。老師們沿襲祖上的禪:農禪並重,上課打坐,上課做,不吃飯做;建立東華之風:先信教,先愛國,先學佛,先做人,先修佛。

  • 上一篇:現在哪個行業比較有前途?
  • 下一篇:健康和幫助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