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健康養生 - 體濕與體寒

體濕與體寒

從中醫的角度來說,很多脾虛的人會造成肥胖,濕氣過重,這與脾虛有直接關系。脾虛的癥狀有哪些?濕漉漉的人和冷冰冰的人有什麽區別?需要註意哪些問題?帶著很多問題壹起學習吧。

脾虛癥狀

以前我們很少關註脾虛,但是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生活方式的改變,脾虛的癥狀越來越多的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

所謂脾虛,是中醫術語。泛指脾虛引起的脾臟生理功能失調的壹系列病理現象和證候。包括脾氣虛、脾陽虛、中氣郁滯、脾不統血等證型。主要是因為飲食失調。它是由疲勞或慢性疾病和身體虛弱引起的。脾具有運化食物中的營養物質,運化水和控制血液的功能。脾虛導致運化異常,可能出現營養失調,水液失於播散,產生濕痰,或失血。

脾虛的臨床表現

脾虛證是指脾虛引起的疾病,病情復雜,主要有小兒嘔吐、腹瀉、水腫、出血、閉經、帶下、肢冷、流涎等。

1

脾氣虛弱

腹脹,食後腹脹,四肢乏力,精神疲乏,氣短懶動,形體消瘦,或肥胖浮腫,舌苔淡。

2

脾陽虛

大便溏薄,厭食腹脹,腹痛,溫喜慶壓,畏寒怕冷,四肢不溫,面色晦暗或浮腫,小便短或白帶,色清白,舌苔白滑。

中期氣體沈降

在脾氣虛的基礎上,還有氣郁的臨床表現,如慢性腹瀉、脫肛、子宮脫垂等。

脾不統血。

在脾氣虛證的基礎上,還有慢性出血的臨床表現,如月經過多、崩漏、便血、鼻衄、皮下出血等。除了出血,還必須看到壹些脾虛的癥狀。

脾虛病因學

脾在五行中屬土,在五臟陰陽中屬最陰。脾為“氣血生化之源”,主運化,調血,升清,運化精微水谷。人體出生後,所有的臟腑器官都依靠脾臟產生的細微水谷進行滋養,故稱“後天之本”。與胃、肉、唇、口共同構成脾系統。

脾功能虧虛,生化來源不足,是由於脾虛或飲食不當,情誌因素,作息失調,脾或慢性腎臟病患者因藥食受損,濕邪久留,脾性受損所致。脾臟在食物的消化吸收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幾乎所有的胃腸疾病都可以出現或伴有脾虛。

身體潮濕的癥狀

體濕是體內的濕氣,多由吃冷飲、吃寒涼的東西如寒涼的蔬果、損傷人體的陽氣引起。正常情況下,人體具有調節外界溫濕度變化的天然能力,但有些人因為體質差、疾病或生活習慣而影響健康,導致體內水分調節系統失衡,無法排出水分。

中醫認為脾能運化水濕。脾喜燥惡濕。如果脾陽上擡,脾臟健康,運化水濕功能正常,濕不容易致病。另壹方面,濕氣過重致病後,患者常出現頭暈、頭重、四肢酸痛、身重體痛、關節屈伸不利、胸悶、腹脹、惡心嘔吐、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舌苔厚膩等癥狀。

風、寒、暑、濕、燥、火諸邪中,中醫最怕濕。冷熱易處理,冷則溫,熱則寒;有風我們就驅風,有燥我們就滋潤,有暑我們就清。十有八九會用燥濕的方法來傷津液,濕邪是去不掉的。所以中醫除了燥濕,還有利濕、祛濕、滲濕,濕是最容易滲透的。搜索微信官方賬號的脈診養生。總是與其他邪惡勢力同流合汙。遇冷則寒濕,遇熱則濕熱,遇風則風濕,皮下則肥胖。為什麽現代人的病這麽復雜,很難治療?因為體內潮濕,所以體外的邪氣總是和體內的濕氣交織在壹起!如何判斷體內是否有濕氣?

最方便的方法就是看大便。如果大便不成形,稀便會在體內潮濕很久。如果大便是成型的,但是大便完了之後,總會有壹些粘在馬桶上,很難沖下來。這也是體內潮濕的壹種表現,因為濕氣具有黏稠的特性。

如果有便秘,而且大便沒有形成,說明體內濕氣已經很重了。如果實在不想觀察大便,伸出舌頭觀察,黃色油膩,是體內有濕的表現。越黃,或者越油膩,濕氣越重。

有些人在每天早上應該七點起床的時候仍然感到困倦。他們覺得頭上有東西纏著,讓人覺得壓抑,或者是有東西纏著,讓人懶得動。他們也能判斷出自己的身體非常潮濕。中醫裏說“濕如裹重”,這種被裹的感覺就是身體對濕氣的感覺,就好像穿了壹件洗了又不幹燥的襯衫。

體寒癥狀

中醫認為“體寒”多稱為“虛寒”,是指體質虛寒。中醫可以用“八綱辨證”的方法來說明病情,分為“陰、陽、表、裏、虛、實、寒、熱”。這個八綱辨證,說明虛和寒都表現在同壹個人身上,所以我們說這個人虛寒。寒性體質的人怕冷,加上虛就更怕冷了。長期處於寒性體質,女性會影響生育和月經,男性會引起性功能障礙。

體寒是體質和生活習慣交織導致的癥狀。徹底治療體寒需要很長時間,但只要我們在生活中多加註意,長期堅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就能有效防治體寒。體內的熱量大部分是由“肌肉”產生的,特別是通過下半身肌肉的“利用”,可以有效地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從而達到體熱的效果。平日可以嘗試踮起腳尖,伸伸手指,這樣血液循環順暢,有效預防體寒。

典型癥狀

輕度體寒癥狀

1,怕冷,手腳冰涼

2.容易感冒,恢復期長。

3.生理期,經期疼痛劇烈,腹部有下垂感。

4、臉色蒼白,沒有血色

5、容易疲勞,關節疼痛。

6、睡眠質量差,睡眠淺

滿足以上三項可視為輕度體寒。

中度體寒癥狀

1,口腔容易發炎,容易口瘡。

2、容易便秘,經常感覺肚子漲漲的。

3、生理期紊亂,天冷後容易延遲或減少量。

4、皮膚幹燥容易開裂。

5、腳後跟容易幹,腳的血液循環差。

6、愛吃水果、冰淇淋等生冷食物。

滿足以上三項及以上,且為中度體寒癥狀。

嚴重體寒癥狀

1,尿頻,尿液不易排出。

2、下體水腫嚴重。

睡了壹夜後,我的手和腳仍然很冷

4.我起床的時候手腳都麻了

5、經常感到疲倦,四肢酸痛,沒有精神。

6、經常感覺脹氣

滿足以上三項及以上,為重體寒患者。

結論:不管妳是什麽體質,認清事實,調理好自己的身體是首要的。肥胖的話,先調理脾虛,身體會慢慢瘦下來的。

說到體質,大多數人會想到中醫的九種體質。但中醫還有另壹種體質分類方法——根據人體陽氣強弱程度,分為:太陽體質、陽明體質、少陽體質、太陰體質、少陰體質、厥陰體質。今天介紹壹下。

這樣分類可以更清楚地理解:不同類型人群可能發生的疾病及病理的發展過程——三陽體質的人陽氣充沛,抗病能力強,病位多在表,病證多為實證、熱證;陰三體質的人陽氣弱,抗病能力弱,病位多在裏層,病證多為虛證、寒證。

看完這篇文章,很多妳壹開始不明白的問題會豁然開朗。

首先,太陽的構成

太陽的體質是:充滿活力,抵抗力強。

太陽體質的人可以用壹個詞來形容——充滿活力,就是熱情,精力充沛,充滿正能量,能量場很強,能吸引很多人。

正常情況下,當邪氣侵入太陽經絡時,會遇到正氣的強烈抵抗,邪氣就很難再進壹步。所以太陽體質的人感覺邪,患太陽病。

太陽病的癥狀主要有:感冒、發熱,也有高熱、惡寒、頭痛、全身疼痛、出汗或無汗、咳嗽、哮喘、幹嘔等。脈象壹般為緩或緊,舌苔為正常薄白苔。

太陽病的治療以解表為主,包括發汗解表、調和營衛、解表等。太陽體質的患者非常容易康復,很少發生其他疾病。

但目前太陽體質的人很少,多見於壹些先天陽氣充足的兒童和成人。

二、陽明體質

陽明的體質可以用三個字來概括:身體堅實,氣血充沛。這類人往往聲音高,臉糙面紅,肌肉結實,血氣旺盛,多見於運動員或重體力勞動者。

在我們熟悉的人當中,宋武是典型的陽明體質。

他的形象:雄偉的身軀,寬闊的胸襟,宏大的言語,豪邁的心,強健的骨;

他的食量:壹口氣吃3斤肉,喝18碗酒(需要多少脾陽氣來運);

他的強項:赤手空拳打死老虎。

那麽,陽明體質的人容易出現哪些問題呢?

陽明體質的人如果感受到外邪,往往會對正氣反應過度,產生過度的反抗,使邪機受益,從而導致陽明病。

陽明病的癥狀主要有:高熱、口渴、多汗、多動、譫妄、胡言亂語、胃腸停滯等。

常用來調理陽明體質的人的中藥有兩種:

第壹,大黃是瀉下藥,能瀉下瘀血濁氣;

第二,石膏,這是壹種清解藥,可以清除熱邪的郁結。

但這兩種藥都是極寒之物,不宜濫用,否則會傷元氣,導致病情加重。

三、少陽體質

少陽的體質是:元氣略不足,抵抗力不如太陽。不過相對來說,邵陽體質還是不錯的。

少陽體質的人壹般有以下特點:

1,心態樂觀豁達,不執迷不悟,內心光明,沒有灰暗的想法;

2、精力比較充沛,能應付日常工作加上熊海子;

3、偶爾吃不好睡不好,但不會看起來黃;

4、不容易痛經,但是如果經期受涼受涼,也會引起不適。

而少陽體質的人,在邪氣入侵後,由於太陽經絡的阻力,無法將邪氣完全驅除,外感邪氣會進壹步深入少陽經絡的層面,就會患上少陽病。

少陽病的癥狀主要有:口苦、咽幹、視物模糊、寒熱交結、胸脅脹痛、食欲不振、心煩、嘔吐、惡心等。

少陽病的治療是和諧解決。壹般用柴胡的方子,因為柴胡行氣活血,散結調經,是少陽經中祛痹和正氣的特效藥。

綜上所述,太陽、陽明、少陽的體質統稱為三陽體質。這些人壹般身體素質好,抵抗力強,不容易得壹些惡性疾病,比如癌癥。三陽體質的人很少得。

所以,如果妳天生三陽體質,恭喜妳,這才是真正的贏在起跑線上。

接下來,看看陰三的憲法。

第四,月球憲法

太陰體質的人精力明顯不如三陽體質的人,整體或局部的抵抗力明顯不足。

月亮體質的人壹般有以下特點:

1,特別容易腹瀉,或者長期慢性腹瀉;

2、皮膚白的話會蒼白,皮膚黑的話會發黃無光澤;

3、身體容易浮腫,長時間站立,小腿會明顯變粗;

4、力量不夠,工作壹段時間容易疲勞。

大多數科技工作者都是月球人。

月亮體質的人生病,本質在於正氣不足。治療要溫和滋補,比如艾灸。千萬不要濫用寒涼之物,否則會加重陽氣的流失,適得其反。

五、少陰體質

少陰體質最明顯的表現就是陽虛。

少陰不足重在扶陽——這是治療少陰病,改變少陰體質的總綱領。

臨床上,少陰體質的人最容易感冒後猝死。古人有句話叫“傷寒易致體虛”,“體虛”就是陰虛體質少的人。急性心肌炎、急性腎炎、猝死的病例在醫院經常見到。這些情況是少陰體質所特有的,因為手裏的少陰是心經,腳裏的少陰是腎經,邪氣困在少陰,不是心臟病就是腎病。

還有常見的中風、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腎病、腫瘤等。多為少陰病,而這些患者多為少陰體質。說白了:只有少陰體質的人,才會得很多慢性病,很難治療。而且大部分長期沒有被西醫治愈的患者,或者長期服用感冒中藥的患者,都變成了少陰體質,他們的病大多是少陰病。

對付少陰病,從中醫角度來說,以附子為主藥;外治方面,艾灸居首位。不過,雖然兩者都可以復陽救逆,但由於附子毒性很大,用量不易控制,中醫壹般推薦艾灸。

六、厥陰體質

厥陰體質的人身體極其虛弱。

當外邪入侵時,善惡相爭,人體處於危急關頭,是正氣最後的抵抗。所以,這會帶來兩個結果:壹是正邪復辟,病入膏肓,轉危為安;第二,正之虛,邪之實,病重而死。

厥陰體質的人往往容易得肝病,臉色略青,臉頰無光澤,鼻翼高聳,身材瘦高。對於厥陰體質,以烏梅為主藥,因為其味極酸,而酸屬木,木入肝,厥陰為肝心包之級。

從外治法的角度來說,艾灸是必要的方法,因為陰邪已經到了極致,必須趕緊補陽才能救命。

扶陽是第壹種方法。

  • 上一篇:古武健康防脫發
  • 下一篇:健康,喝無果枸杞芽茶?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