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健康養生 - 暑熱中的註意事項和趣聞

暑熱中的註意事項和趣聞

夏季高溫下養生註意事項

1,防中暑

當相對濕度高於85%而溫度為30-3l℃時,或相對濕度為50%而溫度為38℃時,或濕度較低而溫度為40℃時,體溫調節器會有困難,發生中暑。中暑壹種是因為高溫高濕導致汗液不容易蒸發,另壹種是因為高溫低濕導致汗液滲出過多,使人體水分得不到補充。

預防中暑最重要的是改善小氣候環境,通過喬木和水幕隔熱,通過自然和機械通風環境降溫。對於高溫作業人員,要進行合理的營養供給,防暑降溫的飲料和藥品也是必須的。

2、預防皮膚病和食物中毒

三伏天炎熱潮濕,細菌、病毒繁殖迅速,皮膚病的發病率也在增加,如濕疹、癢疹、真菌感染等。所以要多註意皮膚的清潔,多在屋內通風,坐公交後要洗手。

這個節氣細菌繁殖非常快,容易引起食物中毒。主要癥狀為發熱、寒戰、腹痛、腹瀉、膿血便、急性腹瀉。盡快去看醫生。另外要註意飲食衛生,註意滅蠅,不要吃不幹凈的飯菜。飯菜最好當天吃,飯菜要煮沸加熱過夜。

3.合理鍛煉

對於健康人來說,可以在多喝水、合理飲食、睡眠充足的前提下,多做運動。出汗對妳的身體也有好處。運動量要根據自己的體質不同。壹般來說,壹個健康的人在做壹些大運動後大量出汗,會讓身體感到舒適和無憂無慮。運動量要以此為準。最好在早上或晚上鍛煉,避免在烈日下鍛煉。選擇運動量相對較小的運動,如廣播體操、太極拳、跳繩、慢跑、羽毛球、乒乓球等。,避免過於勞累出汗,耗氣傷津。值得註意的是,停止運動後,不能用冷水給身體降溫,也不能過量飲用冷飲。最好喝熱茶或綠豆湯防暑。劇烈運動後不要立即臥床,也不要立即進食。

大夏趣聞:大夏的由來和習俗

1,節氣起源

太陽到達經度120時,為“大暑”節氣。“大暑”和“小暑”壹樣,是反映盛夏程度的節日,“大暑”就是極熱的意思。二十四節氣:“六月中旬,...熱也熱,分小有小,月初小,月中大,現在猶熱。”此時正值“中秋”前後,全國大部分地區進入壹年中最熱的時期,也是喜溫作物生長最快的時期。但旱澇臺風等自然災害頻繁發生,抗旱排澇和田間管理任務十分繁重。

壹般來說,夏季節氣是華南日照最多、氣溫最高的時期,是華南西部降雨量最豐富、雷暴最常見、30℃以上高溫日數最集中的時期,也是華南東部35℃以上高溫發生最頻繁的時期。酷暑也是雷暴最多的季節。有句諺語說:“東方無壹滴閃電,西方走不動”,意思是夏天的下午,如果東方出現閃電,這裏就不會下雨。如果閃電在西方,它很快就會到來,躲都來不及。人們常把夏季午後的雷雨稱為“西北雨”,形容為“西北雨,落在無車道上。”“夏雨隔田埂”“夏雨隔牛背”等。,生動地說明了雷雨往往是這裏晴,那裏晴,就像唐代詩人劉禹錫的詩:“東方晴,西方雨,路上晴。”

中國古代大暑分為三期:“腐草為螢火;二、靜待土壤滋潤消暑;下雨的時候就好了。”世界上有2000多種螢火蟲,分為水生和陸生兩種。陸生螢火蟲在幹草上產卵,天熱的時候螢火蟲排卵,所以古人認為螢火蟲是用爛草做成的。第二個天氣是天氣變得悶熱,土地潮濕。第三種天氣是經常有大雷雨,這種大雨減弱了熱量和濕度,天氣開始向立秋過渡。

2、節氣習俗

今年22日是中國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大暑。酷暑是壹年中最熱的季節,也是農作物生長最快、各地旱澇風災最頻繁的季節,搶收搶種、抗旱排澇等農業活動更加繁重。盡管如此,“精致”的中國人仍然不忘在每年的這壹天從工作中抽出時間,舉行各種民俗活動,以表達他們在炎熱的夏天對生活的美好希望。

夏季節氣的民俗主要體現在吃。這個季節的民間飲食習俗有兩種:壹種是吃涼性食物消暑。比如粵東南流傳著壹句諺語:六月盛夏吃仙草,活得像神仙壹樣,永遠不老。在中國臺灣省,有夏天吃菠蘿的習俗,因為菠蘿是這個季節最好吃的,有降火的作用。

相反,有些地方的人們習慣在夏天吃熱食。比如福建莆田人想吃荔枝、羊肉、米粒“避暑”。湘中湘北有壹種傳統的進補方法,就是夏天吃小雞。湘東南還有夏天吃姜的習俗。“冬天吃蘿蔔,夏天吃姜,不需要醫生開處方。”

魯南的“飲夏羊”

在魯南,大暑之日有“飲夏羊”(即飲羊肉湯)的習俗。在棗莊市,許多市民在炎熱的夏天去當地的羊肉湯館“喝夏羊”。

棗莊吃福羊的習慣與當地的農耕和氣候有關。棗莊是著名的小麥產區。秋天的時候,正是麥收結束,新面孔上市的時候。這是壹個短暫的淡季。夏收之後,人累了,應該休息壹下,享受壹下。農村有什麽好吃的?那就是吃壹個新麥饃。狠心,殺了壹只羊,不舍得自己吃,把嫁出去的女兒接回來,帶上外甥狗,回娘家,吃新麥包子,喝羊肉湯。妳女兒回來了,我家不能拖了。我們還蒸了新饅頭,殺了壹只羊,帶她回來吃羊。於是就成了民俗。

送“夏船”去浙江

送“夏船”是浙江沿海地區,尤其是臺州許多漁村的傳統民俗。它的意義是把“五聖”送出大海,保護人民免受酷暑。送“夏船”時,還配有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表演。

大夏送“夏船”活動在浙江臺州已有上百年的歷史。“夏船”是按照舊的三桅帆船全尺寸建造的。長8米,寬2米,重約1.5噸。它承載著各種犧牲。活動開始後,50多名漁民輪流擡著“夏船”上街,鼓聲震天,鞭炮齊鳴,滿大街都是祈福的人。“夏船”最後被運到碼頭,進行壹系列的祈福儀式。隨後,這艘“夏船”被漁船拖出漁港,然後點燃在海面上,任其沈浮,以此來祝願人們豐收,健康生活。臺州椒江人也有夏天吃生姜汁調蛋的習俗。姜汁可以排除體內濕氣,姜汁可以調蛋“補人”。有些老年人喜歡吃雞粥,據說可以補陽。

在福建莆田吃荔枝“過暑”

莆田人在暑熱時有吃荔枝、羊肉、米粒的習俗,稱為“過暑”。荔枝含有葡萄糖和多種維生素,營養豐富,吃新鮮荔枝可以滋補身體。先把新鮮的荔枝泡在冰冷的井水裏,夏天壹到就拿出來品嘗。這時候吃荔枝是最愜意最滋補的。

溫湯羊肉是莆田的特色小吃和高檔菜肴之壹。將羊宰殺後,去毛去臟,將整只羊放入沸鍋中焯壹下,撈起放入大陶罐中,然後將沸湯倒入鍋中,浸泡壹定時間後取出上市。吃的時候把羊肉切成塊,肉質脆嫩,味道鮮香可口。

米粒是通過將大米與白米酒曲混合,讓其發酵並完全成熟而成的;夏天的時候,切成塊,加點紅糖煮。據說可以“補元氣”。在大夏的這壹天,荔枝和羊肉經常作為禮物贈送給親戚和朋友。

夏天在廣東吃“曹憲”。

廣東很多地方在夏天都有“吃仙草”的習俗。曹憲又名仙草和曹憲,是重要的藥食兩用植物資源。因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譽為“曹憲”。莖葉曬幹後,可制成仙草,在廣東稱為涼粉,是壹種夏季甜點。

草本身也可以入藥。民間諺語:六月盛夏吃仙草,活得像神仙,永遠不老。Chiffodil是臺灣省著名的小吃之壹。可以冷吃,也可以熱吃。

臺灣省夏天吃菠蘿。

暑假期間,中國臺灣省有吃菠蘿的習俗,民間認為此時菠蘿最好吃。此外,菠蘿在閩南語中的發音與“旺來”相同,因此也被用作祈求平安吉祥、生意興隆的象征。

此外,農歷六月十五前後是酷暑,臺灣省也叫“半年節”。因為農歷6月15日是全年的壹半,所以這壹天祭神後全家人會壹起吃“半年元”。半年圓是將糯米磨成粉,用紅面搓制而成,大部分會煮成甜食來品嘗,象征團圓和甜蜜。

民俗專家表示,各種有趣的夏日習俗反映了人們追求身體健康的美好情感,也為中國豐富多彩的民俗增添了獨特的色彩。

  • 上一篇:太極到底是誰發明的?是張三豐、陳,還是古代勞動人民的總結?
  • 下一篇:福州鼓樓區哪裏有溫泉?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