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健康養生 - 如何在壹日活動中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

如何在壹日活動中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

作為壹名學前教育工作者,我深知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對孩子未來的生活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工作中,我把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滲透到孩子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早上入園、吃飯、洗漱、上廁所、上課、散步、午睡、玩遊戲等等。如何有效地開展養成教育,使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能夠真正落到實處,在我們的實際工作中,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第壹,尊重孩子,培養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每個人性格不同,但相同的是都有自尊,孩子也是。無論什麽樣的孩子都有自尊,無論他們是強是弱。作為老師,我們應該知道如何尊重每壹個孩子。教師只要對能力差的孩子給予正確的引導和鼓勵,也可以增強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充滿自信,得到他人的尊重,從而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記得以前教的孩子中,有個小男孩叫豆豆。剛入園的時候,他很膽小,做什麽都比別的孩子慢。他在幼兒園經常說的話是“我害怕”,我能從他的眼神裏看出他的害怕。和家長溝通後,知道孩子在家裏也是這樣。我什麽都要問大人才敢做。家長也擔心孩子的性格會影響孩子以後的成長。所以,以後的每壹天,我都會默默關註他。每次面對他,我總是面帶微笑,摸摸他的頭,用溫柔的語氣和他聊天,經常對他說:“妳很勇敢。”“妳是最棒的。”每次在教育活動中,我都會請他回答壹些簡單的問題。當他答對的時候,我幸福的眼神讓他微微壹笑。同時,我也動員其他小朋友用掌聲鼓勵他,給他信心。多年的工作經驗告訴我,好孩子都是會吹牛的。看到豆豆有了壹點點進步,我總能及時表揚鼓勵他,這會讓他對自己充滿信心。有壹次,我的園裏舉行主持人試鏡,所有的孩子都積極報名,但是豆豆的家長說孩子害怕,不想參加。我告訴我的父母鼓勵他們的孩子參與進來。班上所有的孩子都上臺參加了比賽。只有豆豆沒有參加,所以豆豆更不自信了。在我和父母的幫助和鼓勵下,豆豆終於願意參加了。豆豆上臺時,老師和孩子們給他最熱烈的掌聲。他笑了。當時豆豆的媽媽流著淚跟我說,豆豆來幼兒園後進步很大,不像以前那麽膽小了。看到豆豆的進步,我很欣慰。豆豆來幼兒園不到壹年的時間,從壹個膽小怕事的孩子,變成了壹個愛笑、敢說、自信的孩子。有時候我會想,如果我當時忽視或者忽略了這個孩子,那麽他會是我這輩子的遺憾。

第二,教育孩子,培養孩子學會關心他人,享受快樂。

有人說,幼兒園的孩子就像壹張白紙,純真無邪,可塑性強,容易接受外界影響。只要我們能夠正確合理的引導和教育,孩子很容易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在幼兒園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尤為重要。《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4-5歲的兒童知道同伴應該友好互助。弱的同齡人也有同樣的自尊心。懂得關愛弱小的孩子,才能產生對弱者的同情和關愛。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學習的深入,孩子逐漸明白欺負別人是不對的,意識到弱小的同伴和自己壹樣有獨立的人格,不能被欺負。孩子剛進幼兒園的前幾天,孩子妳推我我推妳,互不相讓。他們在教室裏跑來跑去,互相搶玩具,互相抱怨。這也是孩子進入幼兒園集體生活之前的普遍現象。據調查,大多數孩子在入園前都是在家的,他們的需求很容易得到滿足。孩子想要的東西幾乎都有,不懂得分享和謙虛,養成了壹些不良的行為習慣。於是,班裏組織孩子們開展了“向雷鋒學習”主題教育系列活動,內容是向雷鋒叔叔學習,幫助弱小的同伴,團結友愛。活動開展以來,孩子們壹開始不懂事,不聽話,互相搶玩具,現在懂得謙虛,說話有禮貌。他們可以主動和家長老師打招呼,有困難需要幫助的孩子可以主動幫忙。看到孩子的變化,老師們開展了各種教育活動,整個幼兒園的氛圍也發生了變化。看到孩子變得懂事了,懂得謙虛,不搶別人的玩具,學會分享,回家後幫父母做壹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父母都很開心。在以後的教育活動中,我把禮儀和行為習慣創作成朗朗上口的兒歌,幫助孩子學習和記憶兒歌的內容,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學會禮貌待人,關心他人,幫助弱者,學會分享。

第三,以身作則,老師要給孩子樹立榜樣。

兒童有很強的模仿能力。在幼兒園,老師是孩子模仿的對象,也是孩子學習的榜樣。在孩子心中,老師的地位是最高的,孩子會模仿老師說的話,做的事。所以老師要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我們教師應該首先做孩子們被要求做的事情;不要讓孩子做,妳自己也不能違反。在幼兒園,孩子們喜歡溫和的老師,壹些家長把孩子送到公園,要求壹個溫和善良的老師。因為這樣的老師在處理孩子的錯誤時會很有耐心,做錯事的時候不會大聲訓斥孩子,讓孩子感到害怕,不敢說出自己想說的話,而是能在孩子面前冷靜、耐心、細致地幫助孩子分析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幫助孩子改正錯誤,當孩子知道什麽是好習慣的時候,才知道如何改正。在與孩子、家長和他人的交流中,教師要重視語言的教育和引導,要有親和力和感染力。孩子天生模仿能力強。入園前,父母是孩子的模仿對象。入園後,老師就成了孩子們模仿的對象。所以,老師的手勢裏有教育。老師的壹舉壹動、壹顰壹笑,包括老師教孩子的方式,都會被孩子看到、記住,漸漸地孩子就會模仿老師的方式。我家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回家會模仿老師做這個做那個,因為班裏有兩個老師。當孩子們在班上模仿王老師時,我能猜出他們在模仿誰。我問孩子的時候,他們會說是模仿王老師。由此可見,老師的言傳身教和榜樣作用對幼兒是多麽重要。習慣的養成是伴隨壹生的,教師要規範自己的言行,給孩子樹立學習的榜樣。

第四,培養教育,滲透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

剛進幼兒園的孩子,對幼兒園的環境、老師、孩子都不熟悉,尤其是集體需要遵守的行為準則。作為老師,要耐心細致地給孩子解釋幼兒園需要遵守的壹些常規要求,告訴孩子要搞清楚這件事的規則,怎麽做,為什麽要做,然後再去做。比如早上來公園,要教育孩子主動跟老師和孩子打招呼,跟家長打招呼,說再見;上課專心,認真聽講,不搞小動作;讀書時保持安靜,不要大聲喧嘩,不要影響他人讀書;飯前便後要洗手,上廁所和洗手時不要擁擠或打架;吃飯時,老師要正確引導孩子自主吃飯,能安靜愉快地吃飯。吃飯時,不挑食,不掉米粒,吃完後能把餐具送回指定位置。午睡的時候,我可以穿上衣服鞋襪,把鞋子整齊的放在床底下,安安靜靜的睡覺;在集體活動中,我願意和朋友分享玩具和書籍,愛護書籍,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戶外活動註意安全,保護好自己,學會照顧弱小的同伴,知道危險的東西不能玩,愛護園內花草樹木,愛護幼兒園環境。如果老師每天都這樣提醒和教育孩子,他們會逐漸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總之,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壹個漫長的過程。幼兒教育工作者要為孩子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通過多種形式的教育,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逐漸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為孩子的終身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 上一篇:旅遊業如何利用生態旅遊資源?
  • 下一篇:健康商店叫什麽名字?聽聽養生店的獨特名字。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