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健康養生 - 隋朝的主要科技成果有哪些?

隋朝的主要科技成果有哪些?

隋朝繼承了南北朝的科學知識,科技成就表現在天文歷法、數學、博物學、建築、醫學等方面。數學是在隋代發展起來的。當時所有的學者都要學習簡單的九數。國子監(大學)有數學系,專門數學人才的培養在隋代正式確立。隋朝的歷法比以前的朝代更精確。600年,劉卓根據北朝張子欣的數據,確定歲差為76年1度差,接近準確值。604年,劉卓制定了《皇歷》,顯示黃道的盈虧、日食的次數、日食的位置比以往的歷法更加精確,並提出了“等距二次插值”的公式。黃比以前的歷法更精確。雖然被排除在實施之外,但為後世歷法研究提供了新的標準。設置新月的方法和設置氣體的方法也是劉卓的原始想法。

隋文帝平定南朝陳後,把兵士、渾天象、天文書籍集中在長安,命參考各星官,以南朝周墓繪制星圖。周芬、袁沖等人仍在太史館教授占星術。隋代的丹元子根據東晉陳卓所定的星宮,編了壹首七言長歌,名為《走天歌》,簡單易誦。隋末唐初,李勃寫《天文象賦》,以詩賦描寫全明星官。隋朝的星官制度非常發達,但有兩個弱點:當時過分強調三星之分,使星空被劃分為雙星系統;極區和黃道之間還有壹些空白區域,命名的恒星仍然不夠多。隋朝提倡博物學,當時出現了大量的地方誌(或地圖、典籍)。隋朝下令在全國各地開展地方誌的編纂工作,最終寫成了《各縣物產風土誌》、《禹地方誌》、《各國地圖集》。楊迪皇帝還下令繪制世界各國的風俗和物產地圖,匯編成《物產風土誌》和《地域烏托邦誌》。郎錚從各地拍照,編了200卷《隨州圖經集》。大業年間,裴舉掌管張掖互市。他從西域商人的書籍和言論中搜集西域的山川、姓氏、風俗、服飾、物產等信息,寫成了《西域圖》。這本書還記錄了從敦煌到中亞國家再到地中海的三條絲綢之路。

在建築方面,李春、宇文凱和何疇是著名的。610年,李春在河北趙縣的渭河上修建了安吉橋。安吉大橋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大跨度單跨敞肩平弧石拱橋。橋拱采用大跨度、低扁率的單孔1/4圓拱橋結構,非常方便水上船只通過,是我國建築史上的偉大成就之壹。宇文愷曾經為楊迪修建了壹座很受歡迎的寺廟。殿下立了個車軸,方便離合。他可以單獨行動,也可以組合成壹個幾百人的大廳。賀疇為楊迪修建了六合城。圍城期間,壹夜之間可以合成壹座方圓八裏、高十尺的大城市,城上面可以排起士兵,豎起旗幟。另外,賀疇可以用青瓷做玻璃,和真玻璃沒什麽區別。

隋朝的醫學相當發達,醫學部門龐大。臨床醫學傾向於分門別類,醫學系分為醫學和藥學兩個部分。醫學分為四個分支:藥物、針灸、按摩和詛咒。其中,醫學分為理療(內科)、少年(兒科)、瘡(外科)、耳、眼、口、舌、角(拔罐)五個專業。由於南朝醫學的進步,隋朝南北醫家的交流和醫書的流通有利於醫學的傳入。《隋書經濟支子不方藝類》中有許多作品是南朝人寫的。南方的名醫徐誌藏曾經給楊迪看過病。隋朝還翻譯了十余種天竺和西域醫方,知識非常豐富。。晁是隋代最著名的醫生,著有《雜病論》。這是中國第壹本詳細論述疾病分類、病因和病理的書。書中記載,腸吻合術是我國外科手術史上的壹大成就。然而,病證論也有許多錯誤。如《九病》中說:“蟯蟲在人體腸道內變化較大,發病時也可為癬,但癬中有蟲。”其實蟯蟲和癬沒什麽關系。楊迪大帝在大業時期編纂了《四海聚方》,全書* * * 2600卷,以理論為主,與《諸邪分期論》相輔相成。

與前代相比,唐朝的科學技術有了顯著的進步。中國歷史上有很多科技發明。所謂四大發明中有兩個誕生於唐朝,分別是火藥和雕版印刷。被尊為藥王的孫思邈著有《千金方耀》及其補編《千金方毅》,這兩部著作都是不可多得的關於藥物起源、診療戰術、針灸方法、養生技術的醫學專著。《新修本草》是我國最早的國家官方醫學書籍,成書於唐高宗鹹慶四年(659)。天文學家蒙克和他的團隊在世界上第壹次測量了子午線的長度。還與梁令贊合作制作了青銅生肖和水性星盤。他用二次差內插法,在《大衍歷歷書》中創新了近似三次差的內插法公式,為王訓等後人奠定了基礎。初唐數學家王孝通在武德九年[626]寫下了《吉谷舒靜》,這是世界上第壹次系統地建立三次多項式方程組,對代數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李對《算術十書》的修訂是唐代算術的壹項重要成就。

初唐時期,壹部550卷的大型地理著作《闊之誌》,內容豐富,對後世的地理研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賈丹的《花在家中》描繪了數百個接近唐朝的國家。此外,還有李繼孚撰寫的《元和縣誌》、杜佑撰寫的《州縣典》等政治著作,以及範綽撰寫的關於南詔的《人書》。唐朝在隋朝大興城的基礎上,擴建都城長安,東都洛陽也是規劃周密,規模宏大,是中國歷史上都城規劃最嚴謹、最正確的壹次。唐朝鼎盛時期,長安城人口800-1萬,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為後世留下了典範。當時周邊國家的都城,如日本的平安京、新羅金城、高句麗平壤、渤海國的上京龍泉府,都是仿照長安建造的。大明宮占地廣闊,如今的遺址範圍相當於明清紫禁城總面積的三倍。

到了唐代,木結構建築的規模宏偉壯闊,施工工藝進壹步定型,提高施工速度。佛塔的形式也融合了中國和印度的形制,千變萬化,變化多端。868年,中國金剛經的印刷是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雕版印刷。在成都和敦煌發現了雕版印刷的達拉尼經。雕版印刷為五代以後書籍的大量發行和普及創造了條件。中國的造紙、紡織等技術在751年的胡安羅斯之戰傳入糧食大國,然後在12世紀傳入西班牙,13世紀傳入意大利,14世紀初傳入歐洲。646年,甘蔗煮法也從墨解陀傳入唐朝。

  • 上一篇:中國傳統節日的內容
  • 下一篇:健康願望是什麽?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