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健康養生 - 壯族有怎樣的歷史文化藝術?

壯族有怎樣的歷史文化藝術?

壯族——原名竹當族,壯語——Bouxraeuz,英語——Bourau是中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廣西、廣東、雲南、貴州、湖南等地。壯族是嶺南歷史悠久的土著民族。先秦史書中記載的生活在嶺南百越部落中的“Xi甌”和“駱越”是壯族最直接的祖先。

在中國古代,壯族的先民先後被稱為廖、李、、五湖。宋代稱“遼”、“撞”、“通”、“中”;明清時期稱為“通”、“愛人”、“本族”。中華人民共和國(PRC)建國前寫“凹凸”,是壯語Cuengh的音譯。1949後改為“童”,並於1965、10、12年6月,根據時任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的提議,經壯族人民同意,國務院正式批準了侗族的“童”。[1]壯族的語言文化與貴州的布依族、越南的傣族、儂族、熱依族基本相同。2011 65438+10月24日至29日,12集壯族文化紀錄片《裏在猛料》在央視7頻道播出,從多個領域全面解讀壯族文化。

藝術

民歌

壯族人善唱,壯族民歌因南北方言不同,有“歡”、“Xi”、“家”、“比”、“倫”等不同名稱。壯族人定期舉行民歌歌圩會,最隆重的是農歷三月初三,萬余人參加的大山歌圩。右江地區叫“歡”,左江地區叫“詩”,桂北地區叫“比”、“歡”,都是唱山歌的意思。內容有歌、乞歌、激情歌、對仗歌、客套歌、推歌、碟歌、換歌、離別歌、情歌、送別歌等等。被稱為“歌唱仙女”的劉三姐,是歌唱家的典型代表。劉三姐不僅勤奮聰明,而且是人人稱贊的紡紗織布的巧手,而且長得像水中芙蓉,容貌絕世。她特別擅長唱民歌。她的山歌遠近聞名,所以遠近的歌手經常聚集在她的村子裏,和她比試唱學歌。

劉三姐經常用民歌唱出窮人的心聲和委屈,侵犯了土豪劣紳的利益。當地富人莫懷仁貪圖她的美貌,想做妾。當她拒絕並嘲諷她時,她懷恨在心。莫試圖禁歌,但以民歌反駁了她的論點,並邀請三位學者與對唱,但等人卻出醜,大敗而回。[29]

彩色絲條球

繡球是壯族傳統民間刺繡工藝品,是青年男女的吉祥物和愛情信物,在壯族民間廣為流傳。唐宋時期出現,至今仍流行於靖西、龍州、都安、永寧等地。大部分都是女生手工繡的。大部分是圓形的,也有橢圓形、正方形或菱形的。這個球有拳頭那麽大。它以棉籽、豆殼或木糠為餡,用紅、粉、綠三色絲綢剪成花瓣狀,外用,中間繡上各種花鳥、蝴蝶或吉祥物,上面系上五個絲綢掛件和絲帶,供手持投擲。體積小,造型獨特,色彩鮮艷。已發展成為民間家庭工藝品和旅遊工藝品,產品遠銷海內外。[30]古代壯族有個習俗,姑娘出嫁時,定在某壹天(這壹天壹般是正月十五或八月十五)讓求婚者聚集在繡樓下,姑娘拋繡球,誰得了繡球,誰就可以成為姑娘的丈夫。當然,女生壹般都是看對了人,就往他身上扔繡球,讓他找。在許多地方,新娘的轎子頂上綁著壹個繡球,這意味著好運和幸福。如今,拋繡球仍然是壯族人民喜聞樂見的傳統體育項目。人們常常在飯後互擲,以供娛樂,起到溝通感情的作用。[31]

舞劇

壯族繡球

到了唐代,壯族先民就有了以米為內容,配以打擊樂器的舞蹈,如捶打舞。宋代有鋼管舞、茶事舞、釣蝦舞、春牛舞。男舞蒼勁有力,女舞婀娜多姿。這種舞蹈流傳至今。在漢劇的影響下,清代前後壯族開始出現戲劇。壹種是用壯語演唱的壯劇、教師劇、木偶戲;另壹種是以民間歌舞為主的音樂劇。壯劇分為流行於田林、西林、百色等地的“北方壯劇”。它是在雲南戲曲的影響下,在民間說唱藝術“板凳戲”的基礎上,吸收了雲南戲曲的唱腔而形成的。伴奏樂器有壯族的馬鼓胡、葫蘆胡、木葉和漢族的笛子、三弦、二胡。流行於靖西、德保兩代的"南蘆莊戲",是在艾瑪土戲的基礎上,受彜戲的影響而形成的壹種唱唱結合的劇種。彜劇的伴奏樂器除了馬鼓胡、葫蘆胡外,還有文鑼、武鑼、大鈸、小鈸、二胡、三弦、笛、鼓、鼓等。[29]

莊格威

“三月三”是壯族人民壹年壹度的民歌集會,所以被稱為三月三歌會,也叫宋莊集市。

許歌是壯族人民創造和喜愛的壹種傳統娛樂形式。它活動的主要內容是唱歌,所以取名許歌。歌圩流行於壯族地區,春秋時期歌圩最為興盛。春季歌會壹般在農歷正月初四、初七、二月十九、三月三、三月五、三月十六舉行。秋歌會多在8月15日、9月9日、10月10日舉行。此外,還有壹些不定期的歌會。三月三歌會是壹個春季歌會,也是壹年中最隆重盛大的歌會。參與人數沒有固定,從壹兩千到壹萬多不等。歌會活動通常持續三天。位置是固定的,如圩田、坡地等。;也有不固定的,壹般選擇離村子不遠的空地和山坡。參加歌會的人主要是未婚男女,但也有其他人和附近的各族人民。三月初三上午,三三兩兩的青年男女盛裝打扮,帶來五色米、紅綠蛋等喜慶食品,女青年還帶著手工制作的繡球到指定地點慶祝歌會。歌唱的內容非常豐富,壹般集中在青年男女對美好愛情理想的追求上。此外還有歷史、生產、風俗、政治、經濟、天文地理、生活常識等方面。二重唱的形式壹般有男女個人二重唱和男女團體二重唱。具體來說,有見面歌、邀約歌、碟歌、新歌、情歌、誓言歌、送別歌等等。壯族青年能唱好,出口成歌。優秀的歌手,知識豐富,思維敏捷,對唱流暢,歌聲甜美洪亮,悅耳動聽。除了表達對歌曲的喜愛之外,青年男女還可以拋繡球、摸雞蛋來選擇配偶。除了二重唱,三月三歌會還有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如煙花,表演,舞龍,舞彩鳳,唱歌采茶和詩歌比賽。

三月三歌會不僅是盛大的民族節日,也是青年男女公開交往和選擇伴侶的活動日。其民族的、多樣的節日內容和形式充分體現了壯族人民的智慧、理想追求和健康的審美情趣。組織好歌會活動,無疑對發現和培養歌者、加強民族團結、繼承和發揚民族文化優秀傳統、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具有重要作用。[30]

樂器

銅鼓

壯族銅鼓的鑄造和使用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迄今為止,壯族地區的大部分縣都有不同時期的銅鼓出土。銅鼓的種類和大小很多。鼓面平整,鼓身中空無底,飾有各種花紋。歷史上,銅鼓不僅是壹種樂器,也是權力和財富的象征。從冶煉技術和造型技術來看,屬於戰國時期的廣西田東縣郭蓋嶺出土的銅鼓和屬於西漢時期的廣西貴縣、西林縣出土的銅鼓都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29]

秦天

秦天,壯語稱“丁丁”,因其發音特點而得名。彈唱秦天流行於左江流域的壯族地區。這種琴的共鳴器呈圓形,碗狀,用大竹筒或葫蘆殼制成。琴面用蛇皮或蚌皮覆蓋,也用薄木板或竹殼覆蓋。豎琴是木頭做的,又細又長,兩根弦是絲做的。是壯族農民用來跳天或唱天消災驅邪的樂器,故稱秦天。群眾唱歌時,往往邊唱邊彈。秦天是節日期間用來跳舞的樂器。跳傘運動員唱歌、玩耍和跳舞。[33]

規定飲食

大部分地區的壯族習慣於日食時吃三餐,少數地區的壯族也吃四餐,即在午餐和晚餐之間加壹小餐。早餐和中餐比較簡單,壹般是粥吃,晚餐是正餐,幹飯吃的多,菜也比較豐富。大米和玉米是壯族地區豐富的糧食,自然成為他們的主食。[34]

日常的蔬菜有瓜苗、瓜葉、北京白菜(大白菜)、大白菜、油菜、芥菜、生菜、芹菜、菠菜、芥藍、空心菜、蘿蔔、苦瓜,甚至豆葉、紅薯葉、南瓜苗、南瓜花、豌豆苗也可以是蔬菜。煮是最常見的,還有腌制蔬菜的習慣,如酸菜、酸筍、鹹蘿蔔、大頭菜等。烹飪時加入豬油和鹽。[34]

壯族人愛吃畜肉,如豬肉、牛肉、羊肉、雞鴨鵝等。有的地區不吃狗肉,有的地區愛吃狗肉。豬肉是先整塊煮熟,再切成方塊,再放入鍋內調味。壯族人習慣把新鮮的雞鴨魚肉和蔬菜做成七八成熟,然後把蔬菜放在熱鍋裏炸熟再出鍋,這樣可以保持菜肴的鮮美。[35]

壯族人喜歡打獵、烹飪野味和昆蟲。壯族人對三七的食療很有研究,用三七的花、葉、根、須做菜很有特色。他擅長烤、炸、燉、腌和腌。他嗜酒,口味又辣又酸,喜歡吃香脆的菜。主要特色菜有:辣血、燒臘、莊家烤鴨、鹹肝、酥炸蜂、五香豆蟲、炸蟲、皮肝、姜兔肉、白花花炸田雞、舂雞。

壯族有許多名菜和小吃,主要有:馬蹄竿、生魚、烤乳豬、寧明莊宗、狀元手、水煮狗肉、莊佳脆皮雞、破面燉狗肉和龍泵。

莊米酒

壯族人釀的米酒、紅薯酒、木薯酒都不是很烈。其中,米酒是節日和招待的主要飲品(著名的米酒是寧明縣的那坎米酒),有些加了雞膽的米酒叫雞膽酒,用雞雜的叫雞雜酒,用豬肝的叫豬肝酒。壹口喝下雞雜酒和豬肝酒,把留在嘴裏的雞雜和豬肝慢慢嚼碎,既能解酒,又能當菜吃。[35]

節日

三月三節

三月三日是廣西漢、壯、瑤、苗、侗、仫佬族、毛南族最隆重的節日,2014定為廣西傳統節日,放假兩天。[36]其中,“三月三”歌圩廣泛流行於壯族地區,尤其是紅水河和左右江流域。每次歌會人數從幾百到幾千甚至上萬不等。在壯、瑤、苗、侗等少數民族地區和部分漢族地區,農歷三月初三,家家戶戶煮五顏六色的糯米飯,染五顏六色的雞蛋,殺雞鴨,用酒慶祝。在壹些地方,這個節日甚至比春節還要盛大。[37]每個家庭都會在節日前準備五顏六色的糯米和雞蛋。人們采集紅蘭草、黃米花、楓葉、紫藤,用這些植物的汁液浸泡糯米,制成紅、黃、黑、紫、白糯米。相傳這種食物是贏得仙女們的欣賞後流傳下來的;有人說,這是對宋仙女劉三姐的祭祀。吃了這種飯,人就旺了,健康了。壯族人喜愛色彩鮮艷的大米,認為這是幸福和好運的象征。在孩子滿月、新居落成等喜慶日子,也要煮五色飯分發給鄰居。壯族人也喜愛楓葉,認為楓葉可以“驅邪”,給人們帶來好運和平安。

春節

壯族的春節從除夕到正月初壹、初二持續三天,但初三至初五仍被認為是春節期間。這是壯族壹年中最盛大的節日。壹般從臘月二十三開始準備。家家戶戶搞衛生,縫衣縫褲,置辦年貨,貼對聯,做蛋糕,殺豬,包粽子,放鞭炮,穿特別的衣服。春節也是壹個團聚的日子。凡是在外工作的,壹般都會在年三十前回家吃團圓飯。春節期間,除了走親訪友,青年男女還經常參加文化和體育活動,如唱二人轉、打陀螺、跳舞、球類運動和表演。[38]除夕夜,家家殺雞鴨,蒸紅燒肉,粉精肉,做叉燒等等。晚餐八道菜裏,少不了“白斬雞”。有老人的家庭會燉豬蹄和全雞。米飯需要煮很多,留到第二天吃,象征著富貴。除夕夜,家家戶戶都要守歲,直到半夜雞叫,燃放鞭炮,辭舊迎新。

壹年級和二年級

所有的遊客都必須吃粽子。壯族的粽子是壹種比較高貴的食物。粽子有大有小,大的壹兩斤,小的兩三兩,還有壹種叫“鳳沫”(特大粽子),壹兩斤。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但要有餡。餡料是去皮的綠豆和半肥不瘦的豬皮拌醬,裝在粽子的心裏面。烹飪後,它的味道是必須的。

陀螺儀接頭

在廣西壯族聚居的地方,每年都會舉行壹項著名的體育活動——陀螺節。[39]時間從舊歷年除夕前兩三天到大年正月十六,歷時半個多月。陀螺,壯語叫“樂將”,有大有小,有輕有重。有的大如和田柚,重約壹斤,有的小如鵝蛋,有的232。做陀螺,壹定要選質量好的硬木。它的頭應該是光滑的。“打”的時候,用兩三尺長的麻繩繞幾圈,直到妳覺得合適為止,然後用右手無名指和小指捏住麻繩的尾端,迅速旋向地面,陀螺就會“呼呼”作響。壹件質量好的上衣,再加上巧妙的旋轉技術,要旋轉七八分鐘才會掉下來。比賽中打頂更是熱鬧非凡,勝者被尊稱為“頂王”。據說從陀螺玩興起到現在已經有300多年的歷史了。[40]

龍端街

龍端節,[41]是雲南省文山富寧縣及其附近壯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龍段”(壯語,意為趕壩)是壯語的音譯,意為在寬闊平坦的地方相會。根據傳說,這個節日已經有700多年的歷史了。它最初是為了紀念1052年4月起義反抗宋朝的民族英雄農的事跡。龍端節已發展成為富寧縣及周邊地區的壯、瑤、苗、彜、漢等民族的傳統節日,人們互相交換材料,共同慶祝。相傳北宋時,農率眾揭竿而起,節節勝利,建立“南天”,自稱“南王”,攻克南寧,破欽州,打廣州。後來起義軍失利,退守阜寧。北宋統治者為了平息農民起義,削弱起義軍的力量,將壯族遣散到貴州等地。臨別前,人們紛紛聚集,依依不舍地道別,並催促村民來年再來團聚。從那以後,每年農歷三月,壹直在外地生活的壯族人都會回家與親友團聚。隨著時間的推移,形成了“龍段”節。端午節始於農歷三月二十五日,持續三天。節前作為東道主村,宰殺豬牛,在壩上搭起戲臺,做好接待客人的住宿安排。屆時,姑娘們將穿上無領開衫和邊角有銀排和刺繡花邊圖案的蠟染裙子,華麗的胸袋和繡花鞋,壹切花團錦簇,美不勝收。英勇的年輕人與女孩們相遇,載歌載舞直到日落。還有興趣的可以繼續跟著姑娘唱進村。[40]

池麗潔

辣椒節[42]是廣西龍州縣和憑祥市壯族特有的節日。“吃”在壯語中是“慶祝”的意思。壯族有慶祝春節的傳統。然而,在1894春節來臨之際,法國侵略者入侵我國邊境。為了打擊侵略者,中青年人奔赴戰場,英勇殺敵,保衛家園。正月三十,出征的將士凱旋而歸。村民們殺雞宰羊,做糯米糕,熱情招待,壹起慶祝勝利,以補春節。自此,吃結逐漸形成。節日期間,人們舞獅,玩龍燈,唱歌跳舞,非常熱鬧。[40]

拜亞節

雲南富寧縣保愛鎮鎮寧、索烏的壯族人,每年四月兔日殺牛壹頭、豬兩只、魚四十八條,到拜亞山祭酒給壯族女子拜亞(傳說是儂高智的母親)。那壹天,男女老少都到場了,禮儀非常隆重。根據傳說,拜亞是壹個壯族村莊的首領。她帶領壯族人民與官兵作戰,失敗後被殺。他們把她葬在了壹座高山的山頂上,並稱之為拜亞山。每年,在拜亞去世的那壹天,壯族人民都要殺牛殺豬來祭奠她。這種壹年壹度的紀念活動從未停止過,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壹個節日——拜亞節。[40]

三四十歲的人

壯年在壯語裏叫“蔣易”,春節叫“姜昆”,也就是漢族的節日。壯年時,農歷十二月是壹年的開始,十壹月底是除夕。習慣上稱之為“壹段長久的友誼”,意思是過了29日(不論月份大小)。那天全村集資買豬,(有的村按戶輪流專門餵豬),宰了社王,祈求豐收。[40]

相傳古時候,人殺了人,把命獻給了社。後來豬被他們代替了。俱樂部的國王棚壹般設在村子附近的壹棵大樹下。節日舉行時,由墨工主持。有孕婦的婦女和男子不得參加。棚前殺豬祭拜,集體祭拜莊嚴肅穆。禁止談笑,禁止穿白色和五顏六色的衣服。不然那壹年收成不好,會有動物和動物出沒。祭祀結束後,煮好的豬肉會平均分給各家各戶,每人得到壹串,作為“收魂”祭祖的主供品帶回家。從除夕到初三,也就是敬土地爺之前,嚴禁外人出入。過年十天內的節慶活動,村寨敲鑼打鼓,吹笛彈琴,縱情狂歡。親友互訪互賀,年輕人玩轉山川村落,歡歌笑語。也有人給身邊的兄弟送新年禮物。附近的苗、侗、瑤、漢等民族前來參觀,有的甚至鳴槍、擊鼓、吹笙表示祝賀。他們到處喜氣洋洋,充滿了民族團結的氣氛。[40]

詳見-莊-百度百科

  • 上一篇:會議主持人發言
  • 下一篇:2022年初霜吃什麽對身體好——2022年初霜應該吃什麽?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