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健康養生 - 禪的三個境界

禪的三個境界

看山只是山,看水只是水——初次接觸,隨意觀察,印象膚淺,沒有深入探討。

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當妳進入懷疑和批判的階段,妳就充滿了懷疑和幻想。

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經過求證分析,明白了,證明了,解惑了。

對於道的“三觀”,山只是山,水只是水。

只是壹座山,不是壹座山,還是壹座山,這就是禪的三大境界。原句是,第壹境界:“看山只是山,看水只是水。”第二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境界:“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三句話裏的“見”和“山”“水”是壹樣的;但“只是”、“不是”、“還是”都是願景。我們分開來說吧。

“看山只是山,看水只是水。”這裏的“看”指的是觀察,不僅僅是用眼睛,還包括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以及身體的各個部位。用手摸摸看是光滑還是粗糙,是熱的還是冷的。這也是觀察。這種直觀的觀察,就是“看見”的直接意義。那麽,這個“山”和“水”也是代表,代表物質世界的萬物。

這裏的“只有山”和“只有水”這兩個詞只是說明了壹種局限性。限制在哪裏?被限制在表面。有人說第壹次見面叫第壹印象,是表面印象,第壹印象,偶爾出現。所以是膚淺的,也可以說是片面的。因為無論從妳的眼、耳、鼻、舌、身,無論妳怎麽看事物,無論妳從什麽角度看事物,妳都不可能觀察到壹切。所以這只能得到壹個表面現象。觀察的時候,往往會有誤解和死角。有人說看不到鼻子,是視覺死角;還有壹種說法是:“後腦勺的頭發只能摸,看不見。”這也是眼睛的局限性。

可見,無論怎麽看,都是“看山只是山,看水只是水”。其實是座山。是水嗎?這只是壹種錯覺。為什麽是錯覺?我在之前的課上已經講過了。因為這只是壹個名字和壹張照片。作為壹個主體,妳可以觀察山,水,樹,雷電,雲和天上的太陽和月亮。妳再怎麽觀察它們,也觀察不到全部,所以只是錯覺,所以只是“而已”。

如果妳問:書上的知識都是真的嗎?其實有它的作用。它可以給我們介紹壹些有用的東西,給妳提供壹些參考,就是指路。行人想找個飯店問牧童,牧童只是指著走。這些書裏的單詞是知識嗎?是知識。但這些知識只起指導作用,只是壹個“指點”牧童真正說來,它不是事物的本體。事物的本體和道理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所以老子說:“道可為道,而不可為奇。”“道”是指事物的本體。妳能用文字表達的,不是“道”。妳表達的不是真的,只是指的方式。這裏只是“只是”二字。

看山不是山,看水也不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也不是水。這裏的“不是”和前面的“只是”正好相反。前面是肯定的,是否定在這裏,在為道階段是否定的。為什麽?這種否定表現在哪裏?表現為懷疑和批判,通過懷疑和批判提出自己的假設,提出自己的觀點;然後通過推理,通過思考和論證。那個假設能成立嗎?哥德巴赫猜想是哥德巴赫猜想,陳景潤證明離皇冠只有壹步之遙;還有壹位法國物理學家安培,他提出了壹個假說:“電子在分子或原子之間運動形成的電流是物質磁性的起源。”他提出了這樣的假設,後來有多少物理學家證明他的假設是正確的?

以前的書有壹些錯誤、差錯、偏見、缺陷。在此基礎上提出自己的觀點甚至新發現。這裏的“不”是壹種否定,壹種批判,壹種對錯誤的否定,壹種對片面性的糾正,壹種對事物本質和整體的現實探索,比“只是壹座山”和“學”的階段更全面更深刻。這裏的“不”是指它不是事物的真相和本質。

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為道的“三觀”。

“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這裏的“或者”是回到前面的知識面嗎?沒有,沒有落到第二階段“沒有”的程度。這個“或”就是看到事物的真實實質,通過對事物表面的觀察,看到它“只是”,然後通過經驗進行推理、分析、想象、猜測,進而形成獨特的概念,看到事物的另壹面,即更深的壹面。但這還不夠。我們應該在這個基礎上進壹步觀察。如果我們在壹定的高度觀察,就會發現原來的“或”的東西。

  • 上一篇:秋季養生,如何凍住“春秋凍”?“吃白潤肺”怎麽吃?中醫教妳
  • 下一篇:老祖宗的忠告:沈默是金,話多反而惹禍。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