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健康養生 - 古代山東蓬萊縣夏家灘在哪裏?

古代山東蓬萊縣夏家灘在哪裏?

中國風景園林網訊:蓬萊素有“仙境”之稱。這裏依山傍海,風景秀麗,有獨特的虛幻海市蜃樓。被認為是傳說中的蓬萊、瀛洲、方丈三仙山之壹。“八仙過海”的美麗傳說源於此,所以自古以來就是歷代帝王尋仙訪醫、文人寫歌的地方。書法的流傳為山海增色,從而使蓬萊仙境名揚天下。蓬萊位於中國山東半島最北端,瀕臨渤海、黃海,東與日本、韓國隔海相望。全市總面積1201.8平方公裏,海岸線86公裏,是壹座新興的現代化港口城市。

蓬萊因此得名。

歷史上傑出人物、文官武將、名人輩出。“蓬萊”因漢武帝來此觀海中仙山而得名。古為鄧州,蓬萊港舊稱鄧州港。在唐代,它與泉州、揚州、焦波(即寧波)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港口,是近代中國四大對外貿易港口之壹。唐神龍3年(公元707年)建縣,1991年經國務院批準撤縣設市。

歷史的發展

蓬萊歷史悠久,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聚居。漢元光二年(133),漢武帝東巡,“此處觀滄海蓬萊山,以築城而名”。唐貞觀八年(634),建立蓬萊鎮。唐神龍三年(707),登州遷至蓬萊,蓬萊升為郡。明洪武九年(1376),登州升為府。在清朝受到攻擊。從唐代到清代的1100多年間,蓬萊壹直是膠東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1991年165438+10月30日,撤銷蓬萊縣,設立蓬萊市。

唐代,鄧州古港與泉州、揚州、明州(寧波)並稱為中國四大古港。蓬萊閣,建於宋嘉佑六年(1061),與嶽陽樓、黃鶴樓、王騰亭並稱中國古代四大名樓。水城,建於明洪武九年(1376),是中國保存最完好的古代海軍基地之壹。清鹹豐十壹年(1861),南浸信會傳教士海亞希到鄧州,在北街觀音寺創辦了壹座教堂,是華北第壹座浸信會教堂。清同治三年(1864),作為全省最早的高等學府,登州文慧堂(後更名為齊魯大學)在蓬萊創辦。開音學校於光緒十三年(1887)創建於蓬萊,是中國第壹所聾啞學校。全市被文物管理部門列為文物古跡的有100多處,其中蓬萊水城及蓬萊閣、戚繼光表公廟、齊家牌樓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劉家溝遺址、村落古城遺址、村落墓葬被列為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蓬萊是中國的“東方神話之都”。從秦煌的東遊采藥到漢武皇帝的遊仙,從白居易的《且聽海上仙島記》到蘇東坡的《東海雲海空,神仙無暇照》,再加上“八仙過海”的傳說和“海市蜃樓”的奇觀,都生動地描繪了壹個令人向往的神仙世界。

蓬萊人傑地靈,名人輩出。明代的禦史大夫普京、刑部尚書陳其學、民族英雄戚繼光、清代禮部尚書沙成、武將宋慶等,都是國史上有名的人物。

蓬萊被稱為“人間仙境”的兩個原因

相傳八仙在蓬萊閣聚會,越喝越高興,不知不覺就醉了。鐵拐李壹時沖動提出去海上旅行,並發誓要帶著自己的財寶渡海,而不是坐船。正所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用的是寶葫蘆,用的是芭蕉扇,用的是劍,用的是荷花,用的是花籃,韓湘子用的是蕭,曹國九用的是手裏的衛士,和他的驢用的是笙。誰都知道張有個怪癖。平日裏,他倒騎著毛驢,每天都能到萬裏之外。當然,這驢也是“神驢”。據說他不騎的時候可以折疊起來放在皮包裏。還有壹句詩可以說明這壹舉動:“天下有幾個人像這位老人,不是倒著騎驢,萬事回頭。”教導世人要經常回顧過去,總結經驗。俗話說,山不高必有仙,水不深必有龍。蓬萊小城,註定不是八仙。

另壹個原因與“海市蜃樓”有關。相傳,很久以前,渤海經常出現壹些奇怪的影像。當時人們無法用科學的方法解釋這種現象。起初,他們認為這是壹個怪物。他們把他描述為海蛤的呼吸,並把這種蛤叫做“蛤”。他們非常害怕,燒香磕頭,祈禱“文蛤”不要禍害人間。秦始皇統壹六國後,為了長治久安和個人長生不老,來到這裏尋找聖山,尋求長生不老藥。站在海邊,望著大海,他看到海的盡頭有三座非凡的山,它們在不停地變化。其實他當時只是趕上了壹個海市蜃樓。他驚訝地問和他壹起開車的煉金術士那是什麽,煉金術士回答說:“那是仙女山。”秦始皇大喜,問仙山叫什麽名字。方士說壹個叫瀛洲,因為秦始皇也叫鄭,壹個叫方丈,另壹個壹時答不上來。突然看到海中漂浮著水草,靈機壹動,用草名蓬萊回答。“蓬萊”也是“曹鵬蒿”。就這樣,蓬萊、方丈、瀛洲三座神山流傳開來。

漢武帝時期,他和秦始皇壹樣,聽說海中有三座仙山,也來這裏尋找長生不老之藥。為了找到仙山,他特意在這裏建了壹個小鎮,並在這裏生活了很長壹段時間。每天,他都爬上丫蛋山,眺望大海。但是,他沒有秦始皇那麽幸運,沒有看到海市蜃樓,沒有找到長生不老的藥。他下令把自己建造的這座依山傍海的小城命名為蓬萊,以此自慰。從此,這座小城就被稱為蓬萊。

其實秦皇漢武或者普通百姓來到離萬裏不遠的蓬萊訪仙求醫,都是希望能像神仙壹樣自由不朽。稱蓬萊為“仙境”,其實是海市蜃樓。海市蜃樓其實是壹種大氣光學現象,是光線通過不同密度的介質時發生折射或反射的現象。作為介質大氣,其密度並不完全相同,通常隨著氣溫的變化而變化。溫度越高,密度越小,溫度越低,密度越大。海市壹般出現在春夏兩季。它需要海上有霧和壹到二級的東南風。只有滿足這些條件,妳才能從最佳視角看到它。蓬萊這裏為什麽經常出現海市現象?這和它的地理位置有關。蓬萊位於渤海和黃海的交界處,渤海氣溫較低,尤其是春夏秋之交,海面溫度容易低於上層氣溫,形成下層空氣密度高於上層的逆溫現象。

空中樓閣

它是蓬萊最神秘的景觀,壹直吸引著無數人前來觀賞。長久以來,人們都願意相信,在蔚藍的大海上,漂浮著幾座迷人的島嶼,那裏有美麗的建築,優美的音樂。如今,仙女山的傳說已被科學證明是海市蜃樓,在明日四年(1624)登萊總督袁可立的《觀海詩》序中已有所言。“仙女島代代相傳,真是奇跡。”結論性的推測是非常有價值的。但人們對仙境的向往卻被永遠保留了下來,凝聚在山東蓬萊和長島,成為最美的牽掛。

蓬萊北海常有海市蜃樓,古稱“登州海城”,歷史上多有記載。沈括在《孟茜談》中寫道:“當妳在登州之海,有雲,如宮、臺、城墻、人物、車馬、冠,歷歷在目,謂之海城。”其實海市是壹種大氣光學現象,它的形成需要獨特條件的相互支撐。由於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氣象條件,蓬萊市已成為中國乃至世界上地震發生最頻繁的地區之壹。

蓬萊位於渤海海峽南岬,洶湧的海流將底層海水帶出水面,溫度較低。海面的低溫和兩岸的高溫為海城的出現創造了條件。山東半島、遼東半島、朝鮮半島三足鼎立,長山群島橫亙其間,為海上城市的出現提供了客觀的風景來體現。在陽光充足的季節(4-9月),海面附近的空氣處於高密度和低溫狀態,空氣密度自下而上突然降低。當光線穿過這些密度不同的空氣層時,會發生折射或全反射,從而將遠處的景物展現在空中或海面上,這就是神秘的海城。由於空氣層的湍流,浮現的景物忽大忽小,時斷時續,忽明忽暗,變幻莫測,更增添了這座海城的神秘色彩。

“神山現市”是“蓬萊十景”之壹,前輩詩中說:“渡海駕五城空,隱隱約約迎壹冠。如果當時秦煌看到了,就不會派徐聖海了。”海洋市場可分為兩類:上層海洋市場和下層海洋市場。蓬萊大部分是上海城市。上海色彩豐富,圖像清晰多變,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

蓬萊海市發生頻繁,僅在20世紀80年代,就發生了7次。持續時間短的20分鐘左右,老人持續5小時以上。島、樹、花、路、亭、車、行人、鳥等。都隱約可見,場面眾多,精彩紛呈。

歷史和文化

公元前133年,漢武帝在此建城,取名蓬萊,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歷史。悠久的歷史賦予蓬萊燦爛而深厚的文化:八仙渡海、海市蜃樓的美麗傳說,代表了勞動人民對自由、民主、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戚繼光訓練水軍英勇抗日的光輝歷史,體現了愛國愛民、抵禦外侮的中華正氣;海上絲綢之路的開通和鄧州古港的繁榮,體現了蓬萊人對外開放的胸懷和氣度。千年人傑地靈的古城,造就了壹批舉世聞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教育家。宋代曾任登州知府的蘇軾,留下了“五日到州府,千年到蘇公廟”的美譽。戚繼光,明朝傑出的軍事家和民族英雄,出生於蓬萊,壹生為平定倭寇而戰。還有清代的宋慶,當代愛國將領於學忠,科學家葛廷燧、劉光鼎、楊琦,教育家周榮信、楊振聲,著名文學家楊朔,墨家巨匠欒廷黻,都是蓬萊人。

旅遊資源

蓬萊成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蓬萊歷史悠久。這是壹個人類文明起源較早、歷史積澱深厚、傳統文化多樣、地方特色鮮明的地區。神仙文化、海洋文化、吳京文化和國都文化影響深遠。它是中國的神話之都,古港城,州府之城。蓬萊歷史文化價值顯著,文物古跡豐富,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歷史建築集中,傳統格局和歷史風貌延續,名人輩出,文脈豐富。

蓬萊依山傍海,風景秀麗,中國古代四大名樓之壹的蓬萊閣聞名中外。蓬萊水城是中國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海軍基地,至今保存完好。有民族英雄戚繼光表公廟,有齊牌坊。蓬萊因海市蜃樓和八仙渡海的美麗故事而聞名中外。它已被列為國家風景旅遊區,擁有“飛上仙閣”、“漁舟垂釣”、“日出芙蓉”等十大迷人景觀,以及獨特的海市蜃樓和八仙渡海的美麗故事。在山東省,儒、戴、鹹、海四大旅遊資源體系中,蓬萊具有鹹、海結合的優勢。

蓬萊保存的文物尤為豐富:1群(蓬萊水城、蓬萊閣、戚繼光牌坊)有3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戚繼光祖廟、劉家溝遺址、村墓群、謝松營古城遺址、戚繼光墓、南王墟遺址),5處煙臺級文物保護單位(大柴家漢群、河東蔣家古化石區、上水門遺址)。

蓬萊作為山東省首批省級歷史文化名城,擁有三大歷史文化街區(戚繼光故裏、西關、萬壽)和1歷史文化景區(張裕)。三大歷史文化街區各具特色,風貌完好,保持了街道、院落、建築的原始肌理。其中,戚繼光故裏歷史文化街區是文物相對集中的商業文化街區。西關和萬壽歷史文化街區是生活氣息濃厚的居住街區。三大歷史文化街區雖然類型不同,但都有不少反映城市古今建設成就的文物古跡和歷史建築。

山、海、城、亭

蓬萊南有山,北有海。其獨特的地理背景巧妙地將山、海、城三大元素連接起來,構成了蓬萊古城的原始格局。宋嘉佑六年(1061),蓬萊閣建在丫蛋上。丫蛋山布滿紅色,從海上升起,形成“仙閣淩空”的景象。城與亭相呼應,亭靠海。“亭”的元素融入蓬萊的城市格局,在蓬萊的城市景觀格局中形成了堅不可摧的骨架,形成了蓬萊獨特的“山、海、城、亭”的城市空間結構。為保護和延續蓬萊整體城市特色,根據相關規劃,蓬萊市對市南區和蓬萊閣周邊山體進行了綠化,建設了睡虎山、廟山等8.5萬畝環城生態綠化帶,構築了蓬萊歷史文化名城周邊重要的綠色背景。同時加強了對山海走廊、城市遠景體系、建築高度和體量的控制。如今,蓬萊的“山、海、城、亭”保存完好。

蓬萊旅遊景點

蓬萊閣

蓬萊縣北部丫蛋山頂,面朝大海,寺閣高聳,八角重檐,回廊環繞。建於北宋嘉佑間,明代擴建,清代重修。歷代文學士多雅,雲集於此。“仙閣淩空”是蓬萊十大勝景之壹,因為蓬萊閣叫“仙閣”。宋謝周《陽臺上半邊天蒼蠅》:“夜燈空空,給漁家海家帶來許多福音,也給孔令仙閣增添了許多魅力。”宋解州《半邊天風雨作》:“詩人從身在仙閣中想到仙家,以豐富多彩、妙趣橫生的方式描繪神話傳說中太陽升起的地方。它與黃鶴樓、嶽陽樓、王騰亭並稱為中國四大名樓。

整個古建築群樓閣錯落有致,寺廟園林相得益彰,景色和諧壯觀。蓬萊閣下有壹座結構精巧、造型奇特的仙橋,是神話中八仙渡海的地方。東側有上清宮、呂祖堂、趙普樓、觀瀾閣。西翼是避風亭、天後宮(俗稱娘娘殿)、戲樓、龍宮。這些亭臺錯落有致,與蓬萊閣融為壹體,統稱為蓬萊閣。

蓬萊閣古建築群占地32800平方米,由彌陀寺、龍宮、天後宮、蓬萊閣、三清殿、呂祖殿六部分組成。

秦始皇和漢武帝都曾先後來這裏求長生不老藥。據說秦朝的煉丹師徐福被秦始皇派遣乘船去東海尋找長生不老藥。著名的“八仙過海”的童話也在這裏。自古以來就是文人雅士雲集之地,也壹直是道家儒者修煉真經之地。亭子附近有200多處歷代文人題寫的題海文字。登上亭廊,遠遠望去,島嶼時隱時現,東北海面碧波萬頃。春夏時節,登州海上總會來壹場海市蜃樓,讓人心曠神怡。亭南有三清殿、呂祖殿、天後宮、龍宮等道觀,均依丫蛋而建。它們層層交錯,與展館融為壹體,總建築面積1.89萬平方米。觀瀾閣建於東南,為觀東海日出而建,亭西側因觀海市蜃樓而得名,又因三面無窗,亭北靠海有短墻遮擋,亭外海風呼嘯,但亭內蠟燭未滅,故又稱避風閣。展館的墻上嵌有袁可立的詩《管亥城》的九塊石刻。整個建築陡峭險峻,氣勢雄偉,朱倒映,景色壯麗。它是山東著名的旅遊景點。

碧峰閣

山東蓬萊縣丫蛋山頂上有壹座蓬萊閣,西側有壹座涼亭,建於明鄭德八年(公元1513)。當初建這個亭子主要是為了看海市蜃樓,所以也叫“海上亭”。避難所是壹個非常奇怪的建築。它坐北朝南,面朝茫茫大海,立在陡峭的懸崖上,三面無窗,但北面面朝大海的門窗都是開著的。但無論外面刮什麽風,有多強,亭子裏只有“滿樓風”,根本沒有風。很多好奇的遊客來到這裏,應該會很有興趣的去嘗試壹下。燒紙的煙直沖屋頂,紙壹點都不抖。人們對此贊不絕口,卻不知道為什麽。原來北面有壹堵高墻,高了亭子的壹半,墻是弧形的。北風吹到弧形壁上,壹股強勁的氣流急劇上升,飛過亭脊,向南,所以亭內無風。另外,亭的東、西、南三面都有墻,北面只留有門窗,空氣無法對流。所以即使門窗大開,海風呼嘯,亭子依舊,燭光不驚。館內有明恩來總督袁可立題寫的《觀海詩》石刻,是記錄大海、為大海增色的重要文獻。

海濱公園

蓬萊市北臨渤海、黃二海,海岸線長86.27公裏。基巖海岸和沙質海岸都是獨壹無二的,山海風光也是獨壹無二的。沙潔海灘是蓬萊閣東部的壹個8公裏長的海灣海灘,地勢平緩,清澈的海水很少,近岸能見度為5.7米。是開辟海水浴場和水上運動場的理想場所。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市區北海海濱得到了迅速發展,建成了海濱公園、海水浴場、三山門、八仙幻宮、任賢望海樓、八仙渡海口等旅遊景點,供人們遊覽、休息、療養。?

站在蓬萊海濱,掩映在綠樹鮮花中的蓬萊閣映入眼簾:遠山繁花似錦,四面環水,海浪拍打著赭石色的紅崖,海鷗在藍天碧水間翺翔,漁船在出海航行,鳥兒在林中歌唱...漸漸地,壹輪紅日緩緩從海面浮現,絢爛的霞光映照著仙閣四周的山水,沈寂了壹夜的景區漸漸熱鬧起來。多美的山水畫啊!

三仙山

位於蓬萊市海濱路9號,坐落於著名的全國漁家樂示範村——磨之口村的海邊,毗鄰八仙跨海風景區,與四大名樓之壹的蓬萊閣相望。三仙山的起源其實始於戰國時期。《漢書》有記載:“傳於渤海,離人不遠...味道最好的,神仙,神仙藥都有。它的動物和動物都是白色的,而金銀是宮殿宮殿。不到則已,狀如浮雲;到了三仙山,它就生活在水下,到了那裏,風會把它引走,卻永遠到不了雲端。”

三仙山整個景區由三和殿、蓬萊仙境、枋湖景區、瀛洲仙境、瀛洲書院、珍寶館、玉佛寺、十壹觀音閣、萬方安和等景觀組成,亭臺樓閣、飛檐走角,氣勢雄偉,金碧輝煌;園內古木參天,奇石各異,碧水蕩漾,珍禽嬉戲,既是北方皇家園林的功臣,也是南方私宅林的美景。它是中國古典園林的傑作,展現了壹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天人合壹的美妙畫卷。其中,重達108噸的世界最大玉石臥佛、重達72噸的玉石立觀音、重達260噸的十壹尊觀世音菩薩,堪稱景區鎮館之寶。珍寶館內有大量國家級藝術品,極具收藏價值和觀賞價值,令參觀者嘆為觀止,流連忘返。三仙山風景區是繼圓明園、頤和園之後中國古典園林的又壹典範,被譽為“仙境,蓬萊再現”。

珍寶館

珍寶館內有大量國家級藝術品,極具藝術、收藏和觀賞價值。收藏了全國各地世代相傳的石雕、木雕、漆雕、玉雕等藝術品。

在珍寶館的三樓,陳列著珍品中的珍品。其中,放置在三樓顯眼處的精美木雕名為“百鳥朝鳳”,材質為黃華麗。據說這件木雕花了十位大師三年的心血。

蓬萊水族館

位於古城壹條街南段東側,正門面對小海。建築群采用仿古風格,設有水族館、水生動物標本陳列室和附屬景點聚賢宮,是普及水生生物和海洋科學知識的好去處。正門北側,水族館有兩棟單體建築。壹種是觀賞型回廊,設計為水平水框回廊,強調立體的觀賞效果。配有照明、增氧、空調、恒溫、換水系統,展出60多種海洋動物和近千條淡水魚。在觀景廊的北端,有壹個大型全景水架,用於人工潮汐和潮流,並專門展示海洋洄遊魚類。水生動物標本室展覽面積56平方米,分6個專題,共241個標本,80多張照片,系統展示了中國乃至世界江河湖海的珍稀水生動物,趣味性強,知識性強。

蓬萊水城

位於城市西北部丫蛋山的東側。蓬萊水城又名“日本城”,自古以來就是海防要塞和航運樞紐。水城背山面海,懸崖峭壁,自然災害,漢唐時期成為重要的軍事要地。宋二年,在這裏建了壹個旗魚村,用來停泊船只。明洪武九年,在原魚道村的基礎上建水城,總面積27萬平方米。那是壹個不規則的長方形,南寬北窄。控制了山海,形勢險峻。自宋明以來,水城壹直是軍艦停泊、水兵駐紮、士兵駐紮練武的地方。水城內外主要建築有:水閘、防波堤、波浪臺、碼頭、炮塔、燈塔、護城河、水師營。水城雖然經歷了900多年的風雨侵蝕和海水侵蝕,但依然十分堅固,雄偉氣勢不減。是中國最完整的古代水軍基地。1982年,水城、蓬萊閣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毗鄰蓬萊閣的蓬萊水城,是我國古代海防建築科學的傑出代表。水城由水下城墻環繞,周長約3公裏,面積25萬平方米。是古代海防要塞,依山傍海。在海中進出,修建了水閘蓄水。平時大門高掛,船只可以隨意進出;壹旦發現敵情,就降下閘門,切斷海上交通。水門兩側設置炮臺守衛部隊,形成可攻可守的防禦體系。它是中國獨特的海防要塞和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海軍基地。

太平樓,位於水城東北角,重建於1987,有太平樓、戚繼光像、點將臺、永樂閣、郎平宮等多個景點。太平樓位於郎平臺中部,坐北朝南。這是壹座兩層樓的建築,有壹個山形屋頂,四個飛檐,屋脊上有六只動物。周圍有明亮的走廊。門上方有“太平樓”的牌匾,是書法家寫的。門兩邊的明柱上,鐫刻著“潮隱岸邊,春意滿周放”的對聯。戚繼光雕像位於太平樓南側。建於1987年,紀念戚繼光逝世400周年。它由水泥制成,高4米,展現了戚繼光挺胸站立,揮劍遠眺水城的雄姿。

城墻

城墻圍繞小海印而建,頂寬8米。高低不壹,周長2000米左右。附有城垛、敵臺、堡壘、護城河等。城內只有兩個城門,即北面的水門,又稱天橋口,位於城東的北角,與大海相通。為船舶出入口,用石塊砌成,能見度高9.4米,堆距約10米,深度11.4米。同治間(1862 ~ 1874)出水口之間設置了密密麻麻的鐵門,現在只剩下門槽。城南門叫鎮陽門,俗稱土門,位於城東南角,與陸地相通。拱門為磚石結構,門洞寬3米,進深13.75米,余高5.3米。這是明朝的遺物。最初的塔在20世紀80年代末被摧毀並重建。

  • 上一篇:保健:吃什麽對心腦血管有好處。
  • 下一篇:紹興越城區有哪些好玩的地方?紹興越城區有哪些好玩的地方推薦?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