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健康養生 - ?18烏梅藥理處方

?18烏梅藥理處方

養生指南:是壹味中藥材,加工方法是用未成熟的梅子熏制。性溫酸,歸肝、脾、肺、大腸經,有斂肺開胃、生津止咳、清熱之功。下面推薦壹些中藥的藥理,供大家參考。

藥理學

1,用於肺虛久咳。烏梅味澀澀,能斂肺止咳。適用於肺虛久咳少痰或幹咳無痰者。常與貝肉、杏仁同用,如《十壹德小方》中的傅毅散。

2、用於幹咳無痰,急慢性咽炎。烏梅壹根,早晚各洗壹次服用。

3.用於慢性腹瀉和痢疾。烏梅可以澀腸止瀉。治慢性腹瀉、痢疾,常與木瓜、訶子同用,如《治未病規範》固腸丸。或烏梅炭15g,搗碎水煎,每日三次。

4.用於暈厥、腹痛、嘔吐。蛔蟲變酸,烏梅極酸,有寧胃止嘔的作用。適用於蛔蟲引起的腹痛、嘔吐、肢體暈厥。常與細辛、花椒、黃連、附子等吳梅丸同用。或烏梅7枚,印楝皮(白薄軟層)6克,甘草6克,水煎,睡前服用,小兒減量。

5、用於虛熱止渴。烏梅味酸生津,故有生津止渴之功效。虛熱消渴,可單煎,或與天花粉、麥冬、仁三配伍,如玉泉散。

6.用於膽囊炎和膽結石。烏梅7片,五味子30克,金錢草30克,水煎。

7.用於雞眼和疣(魚鱗)。將烏梅250克加水煮沸,去核,然後煎成糊狀,加適量鹽、醋調成稀糊狀,敷於患處,每日壹次。

8、用於牛皮癬:烏梅500克,糖少許。烏梅去核,水煮成糊狀,每次9克,每日3次。

9治療。將烏梅18g粉碎,與香附12g混合,加水150ml,文火煎制,藥液濃縮至50ml時過濾,早晚各服壹次。治療50人,治愈48人。服藥後大便恢復正常最短1天,最長5天。發熱、腹痛、裏急後重等癥狀在1 ~ 3天內消失;最短用藥2天,最長6天。治療過程中未發現毒性反應,早期治療效果較好。增加個體劑量可縮短療程(烏梅、香附各65438±0兩)。

10、1000烏梅能潤膚止癢抗過敏,對血虛風燥引起的濕疹、頑癬有很好的止癢效果。藥方為烏梅6克、生地30克、當歸12克、赤芍10克、蟬蛻6克、益母草15克、川芎5克、白鮮皮15克、徐長卿15克,水煎,每日1劑。

11,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單用烏梅或在辨證論治方中加入烏梅治療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往往取得良好的療效。炒烏梅30克,人參6克,茯苓15克,木瓜10克,赤石脂10克,玉10克,水煎,每日1劑。壹般2 ~ 3劑即可見效。

12,糖尿病和血糖下降。烏梅、五味子、僵蠶均研成丸,每次4克,每日3次。服用1 ~ 3周後可改善“三超”癥狀,血糖、尿糖明顯下降。

13,胃酸缺乏。吳梅方對慢性萎縮性胃炎引起的胃酸缺乏、食欲不振有較好療效。藥方為烏梅6g、木瓜10g、白芍15g、沙參15g、黃芪20g、太子參12g、莪術6g、烏梅8g、生麥芽15g、丹參15g、甘草6g,每日水煎。

14、烏梅有除煩清熱的功效,用於疾病的治療。烏梅20克、制川烏10克、細辛3克、肉桂6克、黃連6克、琥珀6克、黨參15克、幹姜15克、茯苓18克、當歸12克、酸棗仁30克、龍骨20克、牡蠣30克、大棗18克。

15,慢性腎炎。烏梅幫助腎小管上皮再生,增強腎小管重吸收功能,改善腎血液循環,促進腎功能恢復,對慢性腎炎引起的血尿、蛋白尿有效。藥方為烏梅炭6 g,蟬蛻6g,並辨證加用玉屏風散、六味地黃湯等其他中藥,每日1劑,水煎服。

16,烏梅洗劑治療效果明顯。藥方為烏梅15g,馬齒莧60g,蜂房15g,生薏苡仁30g,紫草20g,生黃芪15g,枯礬10g,水煎外洗後1 ~ 2周見效。

17,腳後跟疼。烏梅湯加醋和生鐵熱鍛治療足跟痛取得了良好的止痛效果。將烏梅200克放入2000毫升水中煎煮40分鐘,過濾去渣,加入醋200毫升,將生鐵塊(約克)放入藥液中,2分鐘後取出藥液。藥液溫度適中時,浸泡足跟,壹夜1次,每次1小時。壹般需要7天才能生效。

18,真菌性炎癥。烏梅外洗對治療黴菌性炎癥有效。藥方是烏梅50克,白鮮皮15克,貫眾30克。根據臨床辨證,上半部還可加龍膽瀉肝湯。每劑藥煎兩次,每次取汁200mk,每天洗兩次,先抽後洗,然後用帶尾的棉球浸泡(煎好後可以取出壹點留著棉球塞),然後插入* * *,6小時後取出棉球,每天1次。如果能配合口服藥,效果會更好。烏梅口服劑量為10g ~ 15g。

除了中藥,烏梅也是蜜餞的壹種,烏梅茶、烏梅酒也是用烏梅制成的。另外,以上藥理偏方僅供參考,請慎用!

  • 上一篇:有壹個人愛健身。
  • 下一篇:同仁堂足道泡腳藥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