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健康養生 - 文淑經絡保健操

文淑經絡保健操

平時身體很重要,堅持很重要。如果在日常生活中註意壹些小細節,比如坐、躺、走、站,就能達到養生的效果!讓我們壹起學習。

閉眼睡覺可以養肝。

中醫認為“肝始明目”,即眼睛的生理功能主要依靠肝血的滋養,而《黃帝內經》早就有“肝受血能見”的說法。同時強調肝臟的儲血功能,認為“人躺下時,血屬肝”,也就是說,只要人閉上眼睛或睡著了,肝臟就能發揮其儲血的作用。所以在傳統養生中,強調閉目養肝。眼皮相當於肝臟作息的開關。壹旦閉上眼睛,肝血就儲存起來,肝臟開始休息。白天閉眼小睡,是養肝補血的重要方法。

工作學習之間閉目養肝,或者壹個人坐在安靜的地方,排除壹切外界幹擾。安心,讓全身經絡疏通,氣血通暢。閉眼時可配合眼保健操改善頭暈、視物模糊、眼睛幹澀、眼肌疲勞等癥狀。具體方法是:輕閉雙眼,用大拇指從內眼角往外擦24次;或者雙手四指並攏,在雙眼上輕輕向外搓指面24次,再向內搓24次。

白天,午飯後可以小睡壹會。飯後閉眼,不僅可以為肝臟供應更多的血液,還可以為肝細胞提供充足的氧氣和營養,對肝臟大有裨益。對於已經患有肝病的人來說,這也是壹種簡單有效的保護肝臟的方法。結果表明,閉眼時流經肝臟的血流量增加40%左右,流經肝臟的血流量越大,肝臟獲得的營養越多,可以加速肝細胞的恢復。

夾膝而坐,保持腿部健康。

俗話說“人老了腿先老”,而“腿老了膝蓋先老”。膝蓋是人體最復雜的結構,也是最脆弱的部位。再加上膝蓋多是韌帶組織和骨骼,肌肉少,也就是“筋多肉少”,所以這裏的血液循環比較差,摸膝蓋總覺得涼涼的。所以保養膝關節的壹個重點就是給它加熱和按摩。建議中老年人坐在椅子、沙發上時,要養成用手捂膝蓋的習慣,並給予適當的按摩。

具體方法是:雙手手掌分別放在左右膝蓋的髕骨上,利用手掌的溫熱來溫暖膝蓋。自然張開的五指起到按摩作用,相當於針灸。按摩時,先用五指在髕骨周圍徑向向外按壓,大約八九次。然後五指並攏輕輕摩擦膝蓋,最後再摩擦膝蓋。溫熱和揉捏按摩壹起,可以促進膝關節的血液循環,從而滋養關節,有助於緩解關節疼痛等癥狀。

用拳頭走路,健腦

從古至今,握力都是健康的晴雨表,握力越大,越健康,壽命越長。現代研究還表明,妳的手指越靈活,妳的大腦就越不容易“生銹”。握力是長壽的有效特征,握拳是最容易提高握力的方法。

具體做法是手腕傾斜,手指向前,掌心向下,然後手腕前後旋轉,握拳。握拳有兩個要點:壹是旋轉手腕,二是用中指按壓勞宮穴。這是因為手腕有很多經絡的原穴,比如太陰肺經。通過轉動手腕,可以刺激所有的原始穴位,起到加強相關臟腑功能的作用。其次,握拳時,中指正好落在手掌中的勞宮穴上。中醫認為,勞宮穴屬於心包經。按壓勞宮穴有清心降火、寧心降火的作用。平時可以邊走邊練握拳,先註意手腕,再按勞宮穴3 4秒,重復動作。

躺著練習提肛有助長壽。

提肛是傳統的養生方式。中醫認為肛門附近有三條經絡:任、督、沖。任脈總是充滿陰,督脈充滿陽,沖脈是血海,分別掌管人體的陰精、楊琪和性功能。提肛運動可以促進陰陽循環。其中銀輝穴是非常重要的長壽穴位,經常練習提肛的動作可以對銀輝穴起到很好的按摩作用,對生殖功能的維護有很好的作用。

提肛時,肛門稍微向內收縮,類似於忍受排便的感覺。保持3 4秒後,放松,然後提起肛門,反復做幾分鐘。長期堅持有助於減少痔瘡的發生,改善女性尿失禁癥狀。

站立,擡起腳跟,防止摔倒。

腳素有“精根”之稱,人體生殖系統在足部對應的反射區是足跟,所以提足跟運動有利於生殖保健。

練習的時候要完全擡起腳跟,然後慢慢降到壹半距離快速放下腳跟,也就是撞腳抖腳跟。這樣可以加強腳的感覺,鍛煉人的平衡能力。中老年人經常練習可以防止摔倒。腳顛簸產生的震動也對腳跟脂肪墊起到了良性的按摩作用,可以緩解腳跟疼痛。

經常捶背都是陽氣十足。

捶背更適合中老年人。人體背部有豐富的脊神經和內臟穴位。捶背可以刺激背部皮膚和皮下組織的穴位,通過神經系統和經絡的傳導,增強內分泌和經絡系統的功能、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可以放松肌肉,預防慢性腰痛和腰肌勞損。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皮膚營養,加速背部皮膚的新陳代謝。能安神定誌,對中老年人所患的各種慢性病有治療作用。捶背的手法要均勻,用力要有彈性。拍打拍打,每分鐘60-100次,每天1-2次。每次拍打背部30-50分鐘,上下輕輕拍打為宜。患有嚴重心臟病的人捶背時要小心。

經常梳頭。

所有的疾病都會消失。“梳頭傳統上叫梳頭,是指用手指按摩頭部。用二手五指分開,將手指伸入頭發中,從前額沿頭頂向後腦勺按壓摩擦頭部,每次梳理頭發十至壹百次。動作要輕柔,或者每天用木梳梳頭3-5次,每次60-100次,可以疏通頭部經絡,防止脫發和過早花白。頭部是人體歸屬於陽經的地方。經常梳理能刺激頭部經絡,使血液下降,防治高血壓、腦動脈硬化,調理太陽和少陽之氣。還能使氣血上升,治療腦供血不足。可以讓頭發烏黑有光澤,還可以消除疲勞,清醒頭腦。

用氣血搓臉。

臉上要擦氣血。按摩面部,又稱浴面,可以刺激陽氣。方法是搓雙手,用手掌搓臉十次以上。或者用手輕輕揉或拍臉65438+每次0-2分鐘,每天2-3次。因為經絡系統中的足三陽經都是從頭面部開始的,搓臉可以疏通經絡,有美容面部的作用。每天早上搓熱雙手,用中指沿鼻翼兩側自下而上,帶動其他手指,在額頭搓到兩邊分開,再往臉頰上往下搓,像洗臉壹樣,10次以上。能使面色紅潤,減少皺紋,防止面部神經麻痹。同時具有消除疲勞、振奮精神的作用。這種方法有助於改善面部尤其是耳朵的末梢血液循環。

眼睛總是在動,卻不消費。

中醫叫眼動,也就是眼球運動。閉上眼睛,從左向右轉動眼睛6-10次,再從右向左轉動6-10次。慢慢轉動眼睛,然後閉上眼睛壹會兒,然後突然睜開眼睛。速度要均勻,每個旋轉方向可以做2-4拍。這種方法非常適合患有眩暈癥和眼疾的中老年人,經常用它來保持眼睛的清澈和事物的清晰。

永遠溫暖妳的背,而不感到疼痛。

背部主陽,是中醫督脈、膀胱經的所在。不斷的溫熱可以使陽氣運行,順利到達全身經絡,防治疾病。按摩和日光浴可以日常使用。古人認為背部是督脈之家,太陽膀胱經之家。人感覺冷,大部分是從背部,所以背部要經常保暖。既能防治感冒,又能強腎壯腰。中老年人要加強背部鍛煉和調養,晚上起床要把衣服穿在背上,日常生活中盡量做好背部保暖,防止感冒。

經常揉腹部容易消化。

腹部是腸胃器官所在的地方,經常進行腹部按摩有利於消化。古人稱之為揉肚臍腹,揉門。也就是在肚臍周圍摩擦腹部。平時用手揉腹部可以消除腹脹,幫助食物消化。仰臥在床上,雙腿伸直,腳尖朝上,雙手搓熱,雙手交疊。用手掌在以肚臍為中心的腹部,小圈、中圈、大圈順時針旋轉12次。能強腎壯腰,滋陰壯陽,益氣固精,健脾胃,助消化。長期練習對腎虛便秘有療效。

四肢經常抖動肌肉和骨骼。

經常活動四肢,不僅可以鍛煉四肢的肌肉和骨骼,還可以通過肢體運動促進臟腑氣血運行,增強體質。雙手握拳,兩肩並起,向前轉,先由內向外再由外向內上方,再反方向轉,各20次。也可以先左轉再右轉。坐平,左腳向前擡起,慢慢伸直,腳尖向上。想伸直的時候,腳後跟用力向前下推,然後右腳做五次。可以拉伸四肢關節。這種方法有利於中老年人預防肩部疾病,改善身體機能。

皮膚幹燥使人年輕。

用手掌和幹毛巾沐浴全身皮膚,按摩全身,可以疏通經絡,激活氣血,抗衰老,預防疾病。古人稱之為幹浴。我要搓我的第二只手了。經常像洗澡壹樣搓全身皮膚。壹般從頭頂百會處開始,然後依次擦拭臉部、肩膀、手臂兩側,從上至下、胸部、腹部、背部到左右腿。能使全身氣血通暢,舒筋活血,使皮膚潤澤有彈性。

腳總是幹凈的。

古人稱之為擦湧泉,是前腳掌的穴位。能強腎暖腳,有滋腎水、降虛火、安神等作用。可用於預防和治療頭暈、耳鳴、腳痛、麻木、水腫、下肢攣縮。先泡腳,然後右手捏住右腳趾,左手揉右腳湧泉穴及附近的足心,直到足心發熱。稍微轉動腳趾,然後放開雙腳,盡可能向上向後傾斜腳趾,然後收縮腳趾。重復十次。右腳著地後,像以前壹樣換左腳。經常按摩湧泉穴,可以減少虛火,治療頭暈、頭痛、頭暈、咽喉痛。還能治療失眠、腳萎縮、麻木,延年益壽效果明顯。

  • 上一篇:功夫茶幾的分類及如何選擇功夫茶幾?
  • 下一篇:道教經典語錄全集(79句精選)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