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健康養生 - 甜蜜的煩惱:全球糖業研究報告。

甜蜜的煩惱:全球糖業研究報告。

愛吃零食的人可能會發現,最近壹些零食也在悄悄漲價:繼百事食品(中國)有限公司5月1日上調其膨化產品價格後,零食巨頭子怡也上調了在華部分產品的價格。

不同零食品牌在調價上“不約而同”的壹個重要原因是上遊材料全線飆升。糖的價格漲幅雖然不大,但是特別顯眼:從今年10月初的65438+到4月底,糖主力合約已經從4660漲到5439。之後雖有所回落,但仍在5100點上方。

糖業壹直有“二牛三熊”的說法,壹顆糖的價格周期壹般長達5-6年。自2016下半年達到高點以來,糖價已經連續下跌了近三年,而這次短期的上漲,雖然只是長周期的小幅波動,但無疑給疲憊的市場帶來了壹絲曙光:

圖糖價周期長達5~6年,漲多跌少(來源:廣西糖業網、廣發證券)

本輪高價是走出了前期低迷的陰影,還是只是“死貓跳”?今天我們就從糖的起源入手,深挖“甜的煩惱”。

1

從貴族到平民:糖的簡史

糖對我們所有人來說都很熟悉,被視為甜蜜的象征。根據形態不同,糖可分為紅糖、白糖和冰糖:

雖然三種糖的形態差別很大,但主要成分並無不同——都是蔗糖,只是雜質不同。無論是白糖還是冰糖,生產的原料都是紅糖。

紅糖、白糖、冰糖同源。

紅糖的制作非常簡單。甘蔗或甜菜經壓榨、過濾、煮沸後,可濃縮成紅糖。在紅糖處理的基礎上,增加了提純脫色的工序,最後去除雜質,就成了白糖。通過白糖晶體的繁殖,形成冰狀冰糖。

在這裏,不得不提壹下傳說中的“冰糖降火,糖上火”的謠言:現在我們很清楚,同樣的東西,只是長得帥和長得醜不同,哪裏能有不同的效果呢?同時,很多“紅糖補血”的傳言也沒有科學依據。

至於女生中流行的“我大姨媽來了要喝紅糖水”的說法,真正管用的是熱水,而紅糖唯壹的作用就是提供更多的熱量,加速身體發胖。

不過,雖然“保健功能”不靠譜,但糖的甜味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不可抗拒的。正因為如此,從東方到西方,糖自古以來就是人類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

現在的糖才幾塊錢壹斤,大家都不以為然,但是歷史上的糖是非常珍貴的食物。

糖的進化史

中國的制糖業歷史悠久。早在商代就有糖的記載,但此時糖變成了“焦糖”,接近於今天的麥芽糖,是從澱粉質的谷物中提取出來的。當時糧食畝產量很低,不可能把大量的糧食當糖。因此,焦糖只是上層貴族才能享用的奢侈品。

到了唐代,制糖業進壹步發展。據《新唐書》記載,唐高宗李治上元元年(674年),國內制糖者已能采用接近現代化學脫色的生產方法。南宋時期,福建、浙江、四川都大量產糖,南宋甚至設立專門機構管理制糖。忽必烈兄弟蒙哥生前從未攻占的釣魚城,是南宋蔗糖的重要產地。

明代宋著《開工開物》,其中“甘癮”壹章也詳細描述了種植甘蔗、制糖的各種方法。

當時白糖是這樣做的:

“福建、廣西冬天會把甘蔗成熟,榨甘蔗汁,放進壇子裏,然後用火煮,等到變成黃黑色的糖漿,倒進桶裏凝結成黑糖。然後在壹個壇子頂上放壹個瓷磚漏鬥,用吸管堵住漏洞,把黑糖倒入漏鬥,等黑糖結成塊狀,再把吸管去掉,然後把漏鬥裏的黑糖用黃泥水倒進去,黑渣從漏鬥流到下面的壇子裏,漏鬥裏的黑糖就變成了白霜。最上面壹層大概五寸,很白,就像我們今天吃的白糖。”

圖古代制糖技術(來源:天工吳凱)

明朝中葉前後,從中國移民過來的僑民將制糖技術傳播到東南亞的菲律賓,再漂洋過海傳到夏威夷等地。至於西歐國家的蔗糖生產技術,是在七世紀時通過阿拉伯人從印度傳入西班牙、意大利等國的。

但在很長的歷史時期,由於制糖技術的落後,糖的產量很低,所以只有相對富裕的人和地區才能把“甜”當成壹種普通的消費。重糖不僅是壹種飲食習慣,也是富有地位的標誌。比如在經濟發達的吳越,很多名菜都是“甜到發絲”。

到了近代,由於大規模工業技術的應用,糖的生產成本大幅下降,不僅讓勞動人民有機會嘗到了甜頭,也成就了壹批著名的工業巨頭。比如香港的太古集團、馬來西亞的益海嘉裏,早年都是依靠食糖生產和貿易獲得巨額財富的。

但因為糖的普及,甜食、含糖飲料大行其道,導致肥胖、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層出不窮,成為“甜蜜的煩惱”。

正是因為糖的泛濫帶來的壹系列問題,壹些人把糖當成咖啡、煙酒等“成癮物質”,恨不得壹勞永逸。更有甚者,壹些外國政客打著“健康”的幌子,揚言要對所有含糖量超標的食品加稅,以此來限制消費,但效果如何?可以參考之前“限塑令”帶來的效果。

無論糖是帶來“甜蜜”的天使,還是帶來“肥胖”的魔鬼,人類都註定要與糖“相愛相殺”。糖的生產和消費已經成為壹個龐大的產業,上億人依靠這個產業鏈生活。現在,讓我們走進制糖產業鏈,了解產業鏈中的每壹個環節,也了解產業鏈中的頭部國家。

2

全球生產的糖能滿足消費者需求嗎?

雖然含糖的東西數不勝數,但就有經濟價值的大規模生產而言,世界上的糖原料主要有兩種來源:甜菜和甘蔗。雖然這兩種作物壹個像樹幹,壹個像蘿蔔,但產生的糖分是蔗糖。除非另有說明,以下的糖是指蔗糖。

圖甘蔗和甜菜的區別(來源:悟空問答)

其中,甘蔗產糖量占目前糖產量的80%。甘蔗種植區域集中,主要集中在中南美洲的巴西(世界最大的產糖國),亞洲的中國、印度和泰國。甜菜種植區主要集中在北半球的歐洲、俄羅斯等高緯度地區,我國北方部分地區也有種植。總之,甘蔗喜熱,甜菜喜冷。

在中國,這種“南甜北甜”尤為明顯:甘蔗糖業主要分布在廣東、廣西、雲南、福建、海南、四川等地。甜菜產業集中在黑龍江、內蒙古、吉林、新疆等地。在我國,甘蔗糖與甜菜糖的產量比約為15:1。

圖中國“南甘北甜”布局(來源:郭俊農業)

早在2014年,全球就經歷了10年來最強的厄爾尼諾現象,當時印度遭遇了長達數月的幹旱。受此影響,全球糖產量從2015大幅下降至2016。2017厄爾尼諾影響逐漸消退,世界主要產糖國食糖產量逐漸回升。

圖2013—2017全球食糖產量(來源:智研咨詢)

表2013-2018全球各國食糖產量統計(千噸)(圖片來源:中國工業信息網)

就需求而言,世界上食糖消費量最大的國家是印度,與中國同屬亞洲。印度人,男女老幼,對糖果幾乎沒有“免疫力”,可以說“看糖眼”壹點也不為過。即使每天喝紅茶,也要把多糖收起來;印度有很多種甜點。

如下表所示,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糖消費國和第二大糖生產國,印度的人口幾乎與中國持平。2017年糖的消費量相當於1.7個中國,真是“產銷兩旺”。

印度國內的產銷情況直接決定了它在國際市場上是進口國還是出口國,會對國際市場的供求格局產生較大影響。

圖2013-2018全球各國食糖需求統計(千噸)(圖片來源:中國工業信息網)

說完了世界,我們再回頭看中國:中國是世界上主要的糖凈進口國,因為國內的糖產量滿足不了消費需求。為什麽不能滿足需求?可以從生產和消費兩個方面來分析:

從產量來看,我國甘蔗主產區地形崎嶇,生產自然條件相對較差,成本相對較高:2016年,我國甘蔗生產成本為360-400元/噸,與巴西(134-158元/噸)、印度(140-6544)相比,

與國際相比,中國的甘蔗生產成本更高(來源:郭俊證券)。

甘蔗宿根三年的特點,使得國內甘蔗種植面積呈現三年增產後減產的周期性特征。2007/2008年度,中國食糖產量達到歷史最高水平,達到1482萬噸,約占全球產量的654.38+00%。預計19/20榨季國內食糖產量為10.6萬噸。

圖中國食糖總產量周期性波動(來源:郭俊證券)

從消費量來看,中國是壹個糖大國。2003年以來,我國食糖消費總量從965438+萬噸增加到15萬噸,增長近65%。壹方面源於中國人口的增長,另壹方面也源於經濟的增長和糖業的發展。

然而,由於對健康的日益關註,近年來糖消費量的增長速度有所放緩。2017/18榨季,全國食糖消費總量為15萬噸,與上壹榨季持平。

圖中國食糖消費量穩步上升(來源:郭俊證券)

中國是世界上主要的糖凈進口國。長期以來,國內生產的白糖壹般是低品質白糖,而國際貿易主要是原糖和優質白糖;另壹方面,由於成本較高,中國糖價相對國際價格偏高。因此,我國食糖沒有出口優勢,國內食糖生產主要滿足國內消費需求。

圖國內糖價明顯高於國際糖價(來源:郭俊證券)

2017之前,巴西、古巴和泰國是我國食糖進口的主要來源國,約占我國食糖進口總量的90%。但是,2017,發生了壹些變化。第壹,巴西仍然是食糖進口第壹大國,但巴西的食糖進口量大幅減少,從2017年的1989萬噸減少到2017年的79萬噸,減少幅度高達60.3%。

圖2017中國食糖進口國(來源:中國工業信息網)

那麽為什麽2017年中國從巴西的食糖進口量會大幅下降呢?歸根結底還是和稅收有關:

2017年5月,中國對超出關稅配額的進口糖征收保障措施關稅,大幅提高進口糖關稅,實施期限為三年:自2017年5月22日至21年5月,保障措施關稅稅率為45%;2018年5月22日至2019年5月22日,保障措施關稅稅率為40%;2019年5月22日至2020年5月21日,保障措施關稅稅率為35%。

這壹措施限制了中國從巴西等供應國的進口。那麽巴西的糖業到底有多強?讓我們來了解壹下“世界獨壹無二”的巴西糖業。

全球獨立:巴西的糖帝國有多強大?

巴西位於南美洲的東南部,是世界上第五大國家。大西洋以東,陸地面積854.7萬平方公裏,約占南美洲總面積的46%,我國可耕地面積約4億公頃。巴西大部分地區為熱帶氣候,南部部分地區為亞熱帶氣候,是甘蔗的優良產區。在過去的兩個種植季中,巴西中南部的種植面積可以達到巴西北部的10倍。

圖巴西食糖種植面積(來源:中信建投)

圖巴西中南部是該國甘蔗主產區(來源:郭俊證券)

糖業巨頭,建立霸權

不僅該地區高度集中,而且巴西的制糖業也集中在壹些大公司手中:Raizenergias。a是巴西大型甘蔗加工廠,2065,438+07/18榨季甘蔗壓榨量約為665,438+0.2萬噸。約占巴西甘蔗產量的65,438+00%。收購另外兩家糖廠後,生產能力達到每個榨季7300萬噸。

另壹糖業巨頭Copersucar在巴西擁有35家成員糖醇廠,2017/18榨季收獲甘蔗約8500萬噸,占巴西中南部的14.25%,產糖460萬噸,占巴西中南部的12.75%。

然而,2013上市,法國農業巨頭路易達孚(Louis Dreyfus)持有73%股份的Biosev在巴西擁有11糖廠,榨季為2018/19。到6月底,甘蔗壓榨量增加了17.1。

圖巴西各地的必賽夫糖廠(來源:邢正期貨)

正是這麽多的糖業巨頭,奠定了巴西糖業的霸主地位。相比巴西糖業巨頭的年產能,中國糖企還有很大的追趕空間:以中糧糖業為例,公司目前國內年產能654.38+0.5萬噸,海外澳大利亞年產能30萬噸。

近年來,巴西甘蔗產量壹直位居世界前兩位,巴西糖產量占全球比重16%;而巴西的糖出口量壹直是世界第壹(占比近40%),對全球糖業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目前巴西甘蔗種植面積占巴西耕地面積的2.5%,近10萬公頃。

圖巴西的糖產量在世界上舉足輕重(來源:郭俊證券)

但在18/19榨季期間,情況發生了變化,巴西產糖量大幅下降,整個榨季產糖量不足3000萬噸。印度已經超過巴西成為產糖量最大的國家。這主要是因為乙醇的替代和政策的影響,導致巴西的糖產量大幅下降,甚至讓印度坐上了頭把交椅。

圖18/19巴西糖產量大幅下降(來源:郭俊證券)

乙醇是如何“蠶食”巴西甘蔗的?

說到乙醇的替代,不能不說巴西甘蔗主要有兩個用途,壹是做糖,二是做乙醇,作為汽油的添加劑。使用乙醇作為添加劑,不僅可以節約汽油,還可以增加汽油中的含氧量,提高燃燒效率。

第壹次石油危機後,巴西發展了燃料乙醇技術,成為世界上最早的國家之壹。目前巴西汽油中添加乙醇的比例高達27%。同時,政府還鼓勵人們使用車用乙醇燃料,這大大促進了乙醇燃料在巴西的應用。

目前,巴西有300多家乙醇燃料生產企業,乙醇產能達到2000多萬噸,其中95%以上的乙醇用作燃料,乙醇已占巴西汽車燃料消耗量的壹半。很多企業用甘蔗同時生產糖和乙醇。

圖巴西乙醇生產工業流程(來源:郭俊證券)

圖18/19巴西乙醇/汽油比在榨季處於低位(來源:郭俊證券)

高油價下,巴西乙醇產量難以減少。

由於汽油價格上漲,2065438+2007年7月底,巴西調整了汽油、柴油和乙醇的稅率。調整後,使用乙醇燃料的成本僅為使用汽油成本的70%左右,極大地刺激了乙醇需求,導致巴西乙醇產量增加,進而導致甘蔗比例下降(糖醇比例降至35%的歷史低點)。

國際原油價格與巴西以美元計價的乙醇價格高度正相關,但近年來,受巴西匯率和國內通脹的影響,巴西汽油價格壹直呈上升趨勢。未來不排除巴西乙醇價格不會因為巴西汽油價格上漲而下跌,導致甘蔗比例難以大幅提升(乙醇生產利潤更高)。

圖高油價推動巴西乙醇產業發展(來源:郭俊證券)

除了受油價影響,巴西乙醇價格季節性明顯。根據郭俊期貨的研究,巴西絕對乙醇的價格往往隨著中國中南部收獲季節的開啟而大幅下跌,隨著收獲季節的結束又會快速上漲。乙醇價格通常在7月初觸底反彈。同時,在收獲季節中後期(8月-65438+2月),巴西乙醇價格會出現季節性上漲。

目前,根據遠期交割的巴西乙醇期貨價格,5-6月乙醇價格的季節性低點達到13.5美分/磅,而後期由於季節性上漲,乙醇轉化為糖的價格將超過13.5美分/磅。但在乙醇比糖更賺錢的情況下,糖醇快速上漲的概率還是很小的。

圖巴西乙醇價格的季節性波動(來源:郭俊證券)

同時,目前國際糖價持續低迷,榨糖利潤明顯低於制乙醇。因此,對利潤的追求導致甘蔗比重急劇下降,尤其是18/19榨季,下降了近10%。與此同時,巴西2018年度食糖出口同比下降26%。

圖乙醇抑制巴西的糖出口(來源:郭俊證券)

綜上,我們可以得出壹個結論,不僅人可以吃糖,酒也可以吃糖!這似乎和中國歷史上某個特殊時期不惜壹切代價保證茅臺的糧食供應有異曲同工之妙。那麽問題來了。產糖“壹哥”產量下降這麽多。糖價未來會怎麽走?

減產消息頻出,糖價會不會極為有利?

如果全球食用糖市場只有巴西陷入困境,其他主產國的“四面楚歌”肯定不會讓國際糖價波動太大。不幸的是,幸福總是相似的,有時不幸也是如此。

輸出:聽“減產”

在印度,產業政策使得出口食用糖變得困難。目前印度正處於政府過渡階段,現任印度總理莫迪可以給他最大票倉——農民足夠的選票,實行高甘蔗收購價和最低甘蔗收購價的政策。這導致印度甘蔗收購價很高,農民種植甘蔗的積極性很高。

但如前所述,甘蔗生長需要3年左右的時間,而且由於印度實行的采購政策,甘蔗國內收購價居高不下,國際糖價與國內收購價差距較大,導致印度糖難以出口,這對糖價無疑是壹個利好。

圖產糖大國印度連續四年食糖出口下滑(來源:郭俊證券)。

其他產糖國的情況似乎也不樂觀:過去,全球糖庫存高企和天氣對糖價的壓制也影響了泰國和歐盟的糖產量。預計2019/20榨季泰國和歐盟的糖產量將減少約10%。

產量減少了。需求呢?

隨著全球對健康問題的日益關註和糖替代品的開發,人們主動減少糖的使用,因此全球糖消費量的增長速度緩慢。下圖清晰的顯示了2012年以來全球食糖消費動力不足,2013年至2016年全球食糖消費處於緩慢上升趨勢。

圖全球食糖消費量增長緩慢,2017年甚至出現下降(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雖然漲幅緩慢,但與供應量的下降相比顯得微不足道:2018/2019全球食糖供應過剩減少,國內外糖價處於低位,糖廠虧損並拖欠蔗農貨款,各國采取不同措施保護蔗農利益和糖廠正常運營,支撐糖價。因此,多家機構預測,2019/2020年全球食糖供應缺口為100-2億噸,2019年將是國內外食糖由供過於求到供不應求的轉折點。而且從下圖可以看出,糖價目前處於比較低的水平,所以未來很有可能不會很好。

圖2010—2019全球食糖供需平衡(來源:信達期貨)

圖當前糖處於相對底部(來源:廣發證券)

  • 上一篇:北京成人按摩職業技能培訓學校辦學榮譽及成果
  • 下一篇:高血糖可以吃什麽來控制低血糖?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