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健康養生 - 馮友蘭先生把人生分為四種境界,其中最高的境界是什麽?

馮友蘭先生把人生分為四種境界,其中最高的境界是什麽?

超越世俗,與大全的“天地境界”相同。

馮友蘭先生根據他對中國哲學的理解,曾把人生境界分為四類,即壹種自然境界,壹種註重實際利益的功利境界,壹種只為其友而不為其利的道德境界,壹種超越世俗而自成百科的天地境界。

馮友蘭(1895.12.04 ~ 1990.11.26),河南省南陽市唐河縣齊壹鎮人。中國當代著名的哲學家和教育家。

1918,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1924,獲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回國後歷任清華大學教授、哲學系系主任、文學院院長、西南聯大教授、文學院院長。第四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二至第四屆CPPCC委員,第六至第七屆全國政協常委,並獲得普林斯頓大學、德裏大學、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榮譽文學博士。著有《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簡史》、《中國哲學史新編》、《貞元六書》等。,成為20世紀中國重要的學術經典,對中國近現代學術界乃至國外學術界影響深遠,被稱為“現代新儒家”。

擴展數據:

自然界的人,無論做什麽事,都不遵循社會習慣,侄子們卻按照他們的本性去做。他們永遠不明白做某事的意義。往好裏說,這是“幼稚”,往壞裏說,是“稀裏糊塗”。他們不知道為什麽要做,也不明白做壹件事的意義,可以說是無意識的。

有時他們整天都在微笑,但他們並不自覺地快樂。這就像壹個天真的嬰兒。雖然他笑了,但他壹點也不開心。兩種情況完全壹樣。這種人對“生”和“死”壹無所知,沒有“我”的概念。

功利境界的人對人生有更好的理解,他們有“我”的概念。他們無論做什麽,都是為了功利,為了自己的利益而計劃。這群人普遍貪得無厭,怕死。有時候他們會服務社會,為國家做點事,但他們的動機是為了得到更高的價格。表面上看,他們雖然是服務的,但他們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個人。

道德境界的人,無論做什麽,都以服務社會為目的。這種人既不貪生,也不怕死;他們知道,除了“我”,還有壹個社會,還有壹個整體。他們明白個人是社會的壹部分,個人和社會是部分和整體的關系。

就常識而言,部分的存在似乎先於整體,但從哲學的角度看,應該先有整體,後有開端;個人。比如房子裏的“柱”,只有在房子建好之後,才是所謂的“柱”。如果沒有房子,柱子就不是柱子,只是壹大塊木頭。

同樣,人類有了人倫之後,就有了所謂的“人”。沒有人倫,人就不是人,而只是壹團血肉。誠然,在沒有社會組織之前,每個人確實都有壹團肉,但我們之所以成為人類,是因為有社會組織。道德領域的人對此心知肚明。

天地境界的人都是以服務宇宙為目的的。他們的生死觀,既不是生,也不是死;他們相信在社會之上有壹個更高的整體——宇宙。

科學家所謂的宇宙是指天體、太陽系、天河,而哲學家所謂的宇宙是什麽都有了,所以宇宙之外就不會有別的東西了,沒有它我永遠不可能存在。天地境界的人能透徹地理解這些道理,所以他們所做的就是為宇宙服務。

從刻在特爾斐神廟上的“認識妳自己”這句話來看,“哲學”在某種意義上是關於人的“自我意識”的理論。在馮友蘭看來,壹個人“自我意識”的存在和強弱,恰恰是反映或決定其生命境界高低的關鍵——“自然境界中的生命,不需要任何對生命的理解和自我意識;

功利境界和道德境界,需要壹點對人生的理解和自覺;天地境界,需要對生命的最高理解和自我認知。"

中國生產黨新聞網——從馮友蘭的“人生四境界”談起

  • 上一篇:顏有韻的養生之道。
  • 下一篇:穩定土拌和機空氣濾清器如何保養?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