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健康養生 - 有沒有關於當代中國人心理現狀的書?

有沒有關於當代中國人心理現狀的書?

當代中國人的心理困擾:壹個社會心理學家的觀察與思考——心理調適系列

作者:李強。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ISBN:703014340X

印象:1

紙張:膠版紙出版日期:2004-11-1

字數:189000

定價:13.8元當當價:9.8元。

摘要:

本書在詳細描述當代中國人心理困擾的基礎上,從宏觀社會層面和微觀個體層面分析了社會轉型期中國人心理困擾加劇的基本原因,提出了壹些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社會心理幹預方法和個體自我調節策略。反映了我國社會心理學家積極參與社會變革,研究社會快速發展過程中各種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從專業立場尋求解決方案的努力和嘗試。

本書適合所有關心當代中國人心理健康的讀者,尤其是知識分子。此外,對精神衛生工作者、社會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大眾傳媒工作者以及黨政部門的政策研究者和決策者也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中國人的民族文化和心理特征

作者:楊德森來源:昆明國際心理治療會議文獻類別:民族研究日期:2004年3月65438+6月今日/綜合查看:3月6456

壹個歷史悠久的民族,離不開自己的民族精神。壹個國家和民族要振興,必須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每個民族都有自己不同於其他民族並代代相傳的民族。是長期* * *和社會生活,* * *和需求和利益,* * *和命運和理想形成的。那麽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是什麽呢?大多數中國人在這種* * *文化傳統中形成的心理特征或民族性格是什麽?面對21世紀經濟全球化、科技信息化、文化壹體化的新時代,當國家初步走上富強之路時,中國人的民族文化和心理特征將如何發展變化?

1.中國傳統文化與民族性格特征

儒家文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占主導地位長達2500年。儒家文化是小農經濟生產方式和封建宗法社會制度的產物,強調倫理道德、社會責任、人際關系和群體意識。對維護家庭和社會的穩定,規範行為,培養人才起到了有益的作用。但它壓抑個體自由,缺乏平等意識,缺乏科學民主的人文精神和尚武創新意識。

儒家文化強調倫理道德,關於條目和解釋眾說紛紜。以仁為例,至少有幾十種解釋,即使在《論語》中也有,在很多地方也有,含義不壹。民國成立前,儒生還有“仁義禮智信”五常;“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八大美德和“禮、義、誠、恥”四個維度

儒家文化通過教育對國民性格和價值取向產生廣泛影響。儒家思想立足於世界,接受並奉行以下原則:入世濟世,積極進取,註重倫理道德:

修齊治平,仁,忠,孝;

胸懷大誌,以祖宗為榮。

內聖外王,立德立功;

強大有前途,人定勝天。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另壹朵奇葩是道家文化,以老子、莊子為代表,與孔孟之道的儒家文化共存了兩千多年。雖然歷代統治者大多支持和利用儒家文化來達到維護宗法等級和王侯統治的目的,甚至主張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但道家以其辯證思維、尊重個性、超脫(否定權威崇拜和等級依附)和道法自然的哲學思想,在百家爭鳴中獨樹壹幟,如鶴立雞群,與儒家正統思想相得益彰。

孔子曾向老子求教。他們是怎麽討論的?歷史文獻中沒有記載。但老甘《道德經》第十八章提出:“大道廢而有仁義;智慧帶著極大的謬誤出來;六親不睦,有孝子;國之大澤,有忠臣。是“直接反對儒家的忠孝仁義思想;"第十九章繼續提出:"棄智棄慧,利民百倍;“奮不顧身棄義,百姓盡孝;巧棄利,賊無所有,是老子對聖人、仁者、聰明的否定。而老子所提倡的“簡簡單單,少點私心,少點欲望”等倒退思維和蒙昧政策,與儒家的前法家王道,推崇古風相得益彰。

老子在《道德經》中提出:“天道有益而無害;聖人之道,為之而戰”(第81章)。“所以,知足不辱,知其不危才能長久。”(第44章)“災難大於不滿,責備大於敵人。”(第四十六章);“如果看見妳的人是未知的,那就不明顯;自割者無用,自得意者不長。”(第24章),“如果妳直截了當,如果妳笨拙,如果妳爭論。淡定勝躁,冷勝熱,靜為天下好”(第四十五章);“知和為共,知共為明”(第五十五章),“和其光塵”(第五十六章);“善用人,為下。”(第68章)“強處強,弱處強”(第76章)“弱勝於強”(第36章)“知男守女是世界流。知其白,守其恥,是天蓋”(第二十八章)“道常無為”(第三十七章)。這些充滿哲學和辯證思維的觀點,可以概括為中國道家養生的以下原則。

利而不害,不爭;

不那麽自私,滿足於知止;

知和,以柔取勝;

清靜主義,順其自然。

這種養生原則的特點是柔美柔順。它繼承了母系社會的母性或女性品質崇拜,融合了太極傳、導、靜功、坐道、註意飲食起居,形成了壹種特殊的養生方式。

從逆向思維的角度來看,與上述道家保命原則相對立的原則是:“害人害己,不可為之;極度自私和欲望,得寸進尺;好鬥任性;這是違背自然的。“這樣做的結果必然會帶來很多人性的矛盾和沖突,精神上的困擾和痛苦,這是不言而喻的,不言而喻的,但當權者往往固執己見,以至於身心俱疲。

中國人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綜合教育的影響。年輕人在學習、求職,在社會上尋求立足之地,實現個人理想時,都是接受儒家文化,采取入世、有為、貢獻社會的價值取向。但是,當妳年老退休,事業失敗,妻兒分離,身患絕癥,精神受挫,急於緩解或擺脫精神痛苦,尋求幫助時,妳就傾向於接受道家的養生之道,或者皈依佛教等宗教。所謂“下次吧,這次。”

中國人的國民性在過去的壹個世紀裏被壹些中外作家描寫過,在中外之間或中西之間做壹個比較特別有意義。有些人格表現是相同的,即人性的普遍表現;還有的是民族差異的表現。在不同的社會文化和價值取向、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政治經濟環境中形成的民族差異是我們比較關註的研究對象。近代以來,關註這壹問題的外國學者有李約瑟、羅素、湯姆·恩比、費正清、斯密、何天覺、魏禮賢等。,而且很多都有書和中文翻譯。他們有明確的局外人的觀點,他們對中國人的傳統文化和民族性格有不同的看法。中國人以勤勞、節儉、謙虛、溫和、尊老愛幼、家庭至上而著稱。還指出中國人不愛衛生(隨地吐痰),不守時,缺乏公德,支離破碎,墨守成規,唯命是從。中國學者嚴復、陳獨秀等較早提出中西文化與民族心理特征的比較,使特征的差異清晰化。這種完全劃分對比特征的方法雖然不完全符合客觀實際,但也足夠發人深省(見文)。還有魯迅(《阿q正傳》)。學者如林語堂(《吾國吾民》)、胡適、潘光旦、白陽(《醜化中國人》)也有不少描寫。胡適提出了國民性的四大弊端,即貧窮、疾病(東亞病夫)、無知(多文盲)、自私,簡稱“貧病愚”。近百年來,隨著國家的繁榮和人民經濟生活、教育、衛生、體育的發展,舊貌換新顏。

中國近代啟蒙思想家嚴復在1895《論世界變化的極端》壹文中,對中西文化和心態的差異做了如下比較:“中國重三綱,西方重平等第壹;中國親吻,而西方人尚賢;中國以孝治天下,西方以公治天下:中國尊主,西方富民;中國貴而同風,西方人喜黨居邦;中國忌諱,西方人嘲諷他。.....其聯系也,中國是謙虛的,而西方人是舒服的;中國是文學家,西方人享受簡單。……"

陳獨秀於1915年在《新青年》雜誌上發表文章《論東西方根本思想的差異》,明確指出“西方民族以個人為本位,東方民族以家庭為本位。.....宗法制度的後果包括四個方面:壹方面,它損害了個體獨立自尊的人格;另壹方面,它扼殺了個人意誌的自由;另壹方面,它剝奪了個人的法律平等權利;另壹方面發展依賴,竊取個人生產力。.....西方民族是基於法治,基於實力,東方民族是基於感情,基於空洞的文字。”

綜上所述,在中國文化的影響下,中國人的傳統心理有以下特點:

1.勤儉自強。

無論是在歐美發達國家,還是在非洲和東南亞的發展中國家,中國人的勤勞和節儉都是眾所周知的。在世界上幾個古老的民族中,中華民族是唯壹能夠屹立在亞洲東方並走向繁榮的民族。

2.求同存異,務實謙虛中立

自秦始皇統壹中國,同車同書,統壹度量衡制,以及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中國人的心態和行為仍然是獨特的,求同務實,封閉保守,中庸之道,不走極端,不求新,不敢出頭,受益於謙讓,重和。

3.家庭是第壹位的,但是親密關系就不壹樣了。

中國人的家庭觀念最重,從小就被教育要孝敬父母,愛兄弟,愛夫妻,對親友坦誠相待。家族成員同甘共苦,榮辱與共,個人理想是孝敬祖先,保佑子孫。壹家之主必須服從命令,婦孺之輩必須服從命令;甚至為了家族成員的群體利益,犧牲很多個人利益。這種“親親”的觀念形成了相互依存的血緣關系、民族感情和鄉愁,也形成了社會網絡和裙帶關系,以及人情大於國法、人治大於法治的宗法制度和家庭與世界的傳統格局。

4.倫理為綱,尊卑有序。

孔孟儒家倫理教育早就規範了中國人的思想和行為:修身、治國、平天下的人生發展過程;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的心理健康標準;忠孝仁義之法;被歷代統治者所利用和推崇,使老百姓不易犯罪鬧事,尊君愛國,尊父愛家,尊師重道,尊老愛幼。這種“敬而遠之”的傳統文化和民族心理延續了幾千年。

二,中國文化和民族心理的現在和未來

經過近半個世紀中國* * *生產黨領導的反對帝國主義侵略和封建統治的革命鬥爭,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反法西斯戰爭和歷次民族解放戰爭,中國人民有了幾百萬軍隊和幾千萬民兵,有了* * *生產黨的正確領導和英明領袖毛澤東及其戰友,有了工人、農民和革命知識分子的組織起來,團結壹致,英勇犧牲。最後,我們贏得了最後的勝利。從此,遭受百年屈辱和災難的中國人民站起來了。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不久,面臨外交孤立、經濟封鎖、臺灣省海峽武裝幹涉和朝鮮戰爭。片面:學習斯大林為首的蘇聯無產階級專政的經驗,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自覺不自覺地吸收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儒家、法家思想,形成了中國的新民主主義和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建國初期就提出全國公民都應遵守社會公德,即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勞動、熱愛科學、愛護社會財產。從此,學校對受教育的青年提出了德、智、體全面發展,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的標準。始終堅持德育為先、思想政治教育為主導的方針。

文化大革命是從“破四化”開始的,提出要破除剝削階級的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習慣(即四化)。要“用無產階級的新思想、新文化、新風俗、新習慣改變全社會的精神面貌”,直到文革結束前夕的“批林批孔”運動,孔老二被點名批判。毛澤東認為林彪是“尊禮反法”,林彪的思想根源來自儒家,從林彪家中搜出儒家人物語錄,於是編輯印刷了《林彪與孔孟》批判材料。就這樣,從五四運動到文革運動,對中華民族的舊文化舊思想發起了大規模的全方位的攻擊,但文革運動是危害最大、影響最深遠的壹次。在極左思潮的指導下,當時提出了“鬥私修”的口號。要“與私利鬥壹時”,要“在靈魂深處爆發壹場革命”,要批判“人性論”。要達到的理想精神境界是公正無私,有我有他;義無利(只重革命,不重生產),理無欲(樣板戲裏只有革命理想沒有愛情)。采用的方法有:破而不立,鬥而不和,評而不辯,落而不息。直到粉碎“四人幫”,這場鬧劇才告壹段落。撥亂反正,20世紀80年代,學術界再次掀起了壹場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熱烈討論。壹致公認中華文化傳統有其精華,經得起時代和階段鬥爭的洗禮,有其跨時代、跨民族的普遍性和頑強生命力。

從二戰結束到20世紀70年代末,中國大陸不遺余力地清理舊文化、舊思想、舊風俗、舊習慣,批判資產階級和壹切剝削階級的意識形態,改革教育、文學、藝術,改革壹切不適應社會主義經濟基礎的上層建築,批判資產階級反動的學術權威,批判哲學、歷史、政治經濟、教育、文學作品、文學理論、自然科學理論等戰線上的各種反動觀點,,造成了十年浩劫,在經濟生產瀕臨崩潰的時候,日本和亞洲“四小龍”(韓國、新加坡、臺灣省和香港)出現了經濟騰飛。這五個國家和地區都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其中有三個是中國社會。那麽,這些地區的經濟騰飛,是主要得益於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技制度的西化和現代化,還是像新儒家所認為的,主要得益於東方儒家傳統文化的發展或復興?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發展有什麽內在聯系?

海外新儒家學者提出,儒家文化傳統在保持社會穩定和經濟快速增長方面有以下功能。即:

1.家庭單位內的社會化,即建立家庭和親屬關系的行業或企業,可以培養廉潔、有文化、有技能的成員;使他們對自己的事業和家族事業有責任感和認真的態度,為家庭、企業、民族做出貢獻。

2.發揚群體意識。發揚以人為本、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重視和諧的人際關系。

3.等級觀念在政治、軍事和經濟結構中有其自然性和合理性。

4.和諧關系與等級觀念的結合可以增強組織內部的合理性和公平性。

儒家傳統文化是封閉的、保守的、排外的、超穩定的、有尊卑之分的,強調個人的社會義務、貢獻和人際和諧;反封建反神權的新興資產階級,發展市場經濟,主張個性解放,尊重人權,自由平等博愛;所以,推動社會進步和經濟騰飛的主體是誰,恐怕是後者而不是前者。

我們可以借鑒新加坡政府近年來的倡導,通過大眾媒體的討論和國會的批準,我們建立了社會價值觀,即:

1.國家至上,社會第壹。

2.以家庭為基礎和以社區為基礎;

3.關心和支持,尊重個人;

4.求同存異,協商* * *知識;

5.種族和諧和宗教寬容。

從20世紀70年代末到20世紀末。改革開放20多年來,中國大陸在經濟建設、工業、農業、交通通信、電力建設等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科技、教育、文化、衛生事業發展日新月異。同時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與民休養生息,讓壹部分人先富起來,商品豐富,物價穩定。是百年不遇的太平盛世。到20世紀末,2000多萬家庭還沒有擺脫貧困,而絕大多數人口已經隨著物質文明的顯著進步,在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下,精神文明建設卻相對落後。與50年代人民公社時代相比,隨著人民生活的改善,社會醜惡現象死灰復燃,主要是迷信活動、賭博活動、酗酒、吸毒、賣淫嫖娼、公款吃喝、貪汙盜竊搶劫活動、拐賣婦女兒童、假冒偽劣商品和商業欺詐猖獗。直到學校、行政機關、公安、檢察機關、審判機關都做了生意,軍隊中的武裝走私才達到頂峰。於是,國家領導人紛紛提出反對拜金主義、極端個人主義、享樂主義、無政府主義和資產階級自由化,提倡學習雷鋒的無私貢獻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 * *資本主義戰士精神。

在今後壹個時期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在堅持市場經濟為主、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方針下,對黨員、國家公務員和普通公民應該提出什麽樣的理想、道德標準和行為準則?是要求人人都是聖人,人人都是堯舜,還是區別對待,提出不同的行為準則要求?如何引導和塑造21世紀中國人的新文化和新國民性?

人格和道德的形成和發展,壹端是極端利己,達到損人利己的程度;通過利己利人、利己利人、舍己為人(自我犧牲)的最高理想人格境界,達到軸心的另壹個極端。每個人都可以對自己做過的事情做壹個整體評價,在這個橫軸上找到自己的定點坐標(自我評價)。社會和其他人可以給他壹個定點坐標(其他評價)。這個坐標點是隨著個人的成長歷史和社會階級地位以及經濟階層而移動的。商人中,有唯利是圖,視金錢為生命的;也有樂善好施,熱心社會公益事業的人,而人民公仆、黨員生產者大多克己墮落。但是商人作為壹個階層的集體平均定點坐標肯定是和所有* * *制作人不壹樣的。但是,貧窮不是社會主義,政治覺悟、人格水平、經濟地位之間不是簡單的線性相關關系。

對待利與義、理與欲(名、權、利、色等)也是對立統壹的關系。)或利與義,個體的生理需求、精神需求以及社會對行為的規範和要求。利潤驅使人們終日奔波,謀求生存和發展,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其中肯定有壹些人,貪得無厭,貪得無厭,爭權奪利,自得其樂,燈紅酒綠,夢寐以求,追求感官刺激。而中國的傳統文化則以正義和原則來規範社會行為,倡導高尚的道德、理想的情操、高尚的道德操守、淡泊名利、濟世濟民、為人人而作我、濟貧樂道、天下公。在五彩繽紛的市場經濟世界裏,人們聽到的、說的、做的、想的,有時是截然相反的。很多人都有信仰危機,迷失方向,走自己的路。因為上帝死了,不需要懺悔;孔家店倒閉不用反思:毛主席死了,不用檢討。

21世紀,在現代經濟建設的基礎上,即客觀物質生產和生活實踐的基礎上,中國人的社會文化和心態的發展趨勢應該是可以預見的。壹方面將包括中華民族的生活和歷史上形成的社會理想、價值觀念、倫理規範、思維方式、審美趣味和心理狀態,另壹方面吸收馬克思列寧以獨立人格為前提的自由、平等、民主、法制、科學精神和社會公平、正義、開放等新的價值體系。21世紀人類文化發展的總趨勢將是東西方文化、不同民族心理和社會心理日益走向交流、互補互動、不斷融合、重構和創新的過程。

面向21世紀,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將加速。是應該加快引進西方文化,還是應該堅持保留東方文化中的壹些優良傳統,敢於否定西方文化中的壹些糟粕?東方文化的壹些精華可能被西方文化借鑒,所以我們為世界文化的發展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在商品交換和市場經濟基礎上形成的西方文化的特征,要求在這個以個人主義為基礎的商業社會中,人人平等,個性自由,個性解放,廣泛民主。秉承“人人為己,上帝為眾人”的信條,為了最大限度地追求個人自由,婚姻家庭會逐漸淡化和解體,獨身和未婚同居會逐漸增多;為了最大限度地追求個人自由和廣泛的政治民主,我們主張反對黨和廣大人民群眾(納稅人)對政府進行經常性的公開監督,要求政府行為盡可能公正、公平和公開,盡量制約行政官員的權力,有效防止他們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為了追求人格的最大解放,他們傾向於盡可能減輕法律的懲罰,擺脫道德、宗教、紀律的束縛,不接受習俗或禮儀的限制,追求生活的質量和生活的享受。他們也能尊重他人的自由和社會公德,但社會義務意識和社會責任感相對較弱。

中國的文化是建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長期的小農經濟和市場經濟基礎上的,加上帝國主義侵略的百年,社會主義建設的五十年,人民公社運動和文革運動的失敗,改革開放,經濟建設的成功。在精神文明建設中,傾向於強化群體意識或集體主義,提倡愛國主義,熱愛家庭和社會利益,主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限制經濟收入的過大差異和貧富懸殊,不追求絕對的平等。或許適當保留尊親的等級觀念傳統更為自然合理。不主張絕對自由,反對無政府主義和資產階級自由化,強調政府權威和黨的領導,缺乏對權力的有效監督正在改革;在政權選舉和政務公開中,民主將從基層逐步擴大到高層;不提倡個性的徹底解放,反對放縱和享樂主義,倡導公民遵守紀律,顧全大局,具有良好的社會公德,繼續發揚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精神;提倡* * *唯物主義理想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反對極端個人主義和拜金主義。

為了塑造21世紀中國人的社會、文化和心理特征,我個人的預測將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愛妳的國家,愛妳的家庭,關心社會;

兼顧義利,禮貌文明;

勤勞樸實,勇敢謙虛;

標新立異,尊重事業,自得其樂。

其中“愛國愛家,關心社會”繼承了儒家傳統,以群體意識為主流。“義利兼顧、禮貌文明”是適用於現代中西社會的行為準則;勤儉、樸素、勇敢、謙遜仍然是中華民族性格的傳承和發展,但勤儉比勤儉更有勞動意識,樸素比節儉更代表進入小康社會生活水平的人格品質。在適度的人際關系和國際關系(和平外交,永不稱霸)的基礎上,要保持戰爭年代全民皆兵、同仇敵愾的救亡圖存的勇敢精神,防止青少年教育中的女性化傾向,即標新立異是中國文化傳統中最缺乏的品質,包括倡導科技創新和學術民主,增強政治民主和公民自由,克服專制和保守主義的頑疾,加強法制建設和紀律教育;敬業樂群“壹方面積極提高專業技能和職業道德,另壹方面反對極端個人主義、拜金主義和無政府主義,維護社會穩定,堅持社會主義方向。”

每個公民從青年時代起就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觀和人生理想、價值取向、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審美情趣。壹方面是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倫理教育,即精神文明建設的關註;另壹方面,它也是社會學、文化人類學、心理學、心理健康教育和學者們的關註點,並將其應用於保健和心理治療,以揭示中國文化傳統的精髓。我們從後壹個角度來探討這個問題。愚者多慮,或有所收獲,錯誤和不足之處,歡迎國內外專家指正。

  • 上一篇:豆花的五個美味、營養和健康做法的步驟
  • 下一篇:皮酒鴨怎麽做?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