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健康養生 - 口腔保健用於特定部位的保健

口腔保健用於特定部位的保健

口腔是人體進食、發音和呼吸的器官,也是健康的重要防線。古語有雲:“先別咿呀學語,百病皆健康。”註意口腔衛生,75%的口腔牙病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牙科聯合會提出:“到2000年,每個人都將享受醫療保健以及口腔保健。”中醫在口腔保健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值得繼承和發展。

中醫認為,口腔與臟腑關系密切,主要生理功能是入谷、辨五味、泌津液、磨谷進食、發聲。如《魂樞·哀寂》雲:“說話者,聲迷;舌頭是聲音的機器。”再如《良醫方子》中說:“口為身之門,舌為心之官。主嘗五味,五臟皆蓋。”臟腑的生理和病理變化往往反映在口腔的不同部位。相反,口腔保健還可以作用於臟腑,促進臟腑功能的發揮。

首先,固定牙齒

腎主骨,齒為骨。腎氣衰竭,蛀牙;腎氣旺盛,骨髓旺盛,牙齒潔白光亮。牙齒松動、掉牙、蛀牙、蛀牙、牙齦退縮等癥狀多由腎氣不足引起。因此,保護牙齒不僅可以防治牙病,也是強腎補腎的措施之壹。

(1)敲妳的牙

敲牙法最早見於晉代葛洪的《抱樸子》。俗話說“保持牙齒緊實的方法是早上敲300次牙。”北齊顏之推在《顏氏養生家訓》中說:“嘗得牙抖,飲食忽冷忽熱。我看到了咬緊牙關的方法。淩晨敲三百次牙就好了,就算恢復了幾天,今天也要堅持下去。”《保健慎用四要》也說:“有牙者也是監督之標,牙要敲幾下,但敲不算齲齒。”

敲擊牙齒可以促進牙齒、牙齦、牙周組織的血液循環和組織代謝,鍛煉肌肉,促進唾液腺分泌,清潔口腔,從而增強牙齒的穩定性和牙周功能。

敲牙法:嘴巴微閉,然後上下牙齒有節奏地互相敲擊,用力不要太大。所有牙齒都要敲,每天早上敲1次或早晚各敲兩次。每次敲36下,或者每天敲5分鐘。

敲舌法:先敲上下門牙和犬齒,再敲上下牙齒(犬齒和臼齒)。敲側牙時,可先敲壹側再敲另壹側,每側敲20次左右。最後,上下左右攪動舌頭,舔牙齒。這種方法有堅固牙齒、防止齲齒、幫助消化、防止牙齒松動的作用。

(2)咀嚼

咀嚼是敲門的另壹種形式。咀嚼具有促進唾液分泌、健脾和胃、促進消化、強腎健齒、清潔口腔、防齲的作用,還具有益智健腦、抗衰老、減肥、美容、潤膚、明目的作用。

咀嚼有兩種:有物質的咀嚼和無物質的咀嚼,兩者都能對牙齒和口腔起到保健作用。

用東西咀嚼:指日常進食和咀嚼。細嚼慢咽,讓食物在口中咀嚼,充分刺激唾液分泌,與唾液充分混合後再吞咽。除了吃三餐時咀嚼,平時也可以適當咀嚼壹些幹果,促進牙齒運動和唾液分泌。

無咀嚼:是壹種模擬咀嚼,是壹種類似於口腔內無食物時咀嚼過程的運動。是古代特有的傳統保健方法,在中國流傳已久。什麽都不嚼的時候要註意所有牙齒的參與。

口香糖法:包括嚼泡泡糖和口香糖。這種方法不僅可以咀嚼和敲擊牙齒,刺激唾液分泌,增強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牙齒的正常發育和延緩面部衰老,還可以清潔口腔,強筋健腦,增強記憶力。

(3)按摩

每天早上用食指按摩牙齦10分鐘,早晚各按摩頰部、手三裏、合谷穴1分鐘,防止牙齒松動。或者早上坐起來,用食指、中指、無名指依次敲擊三次,循環三次。睡覺前,坐起來,用同樣的方法敲牙齒。

第二,漱口,清潔牙齒

漱口可以清除口腔中的汙濁空氣,清潔牙齒。我國在公元前1100年的《西周禮記》中記載:“雞初啼,洗之鹹。”說明當時有早起漱口的衛生習慣。唐代孫思邈在《千女方·道林養性》中指出:“飯後要漱幾次口,使牙齒無敵。”“然後全書”說:“今天,人們每天早上洗牙的時候,都是顛倒的。壹天的飲食之毒積在牙縫裏的地方,晚上壹洗,汙垢就沒了,牙齒就白了。所以早上洗比晚上洗好,有利於養牙。如果妳今天看妳的牙齒,妳每次飯後都會漱口,那麽妳的牙齒就會又老又白,妳生活的美好就可見壹斑。“我意識到早晚兩次刷牙更重要,尤其是晚上,並強調飯後壹定要漱口。”《瑣碎錄》說:“不能用熱湯漱口,會損傷牙齒。“建議漱口液的溫度要合適,避免損傷牙齒。蘇東坡主張用茶漱口。”只有在吃飽喝足後,用濃茶漱口,既能消食解悶,又能清脾胃,還能堅固牙齒,消除煙癮。”“雷勇·鐘芳”說:“用鹽湯洗滌和清潔,敲門和啄,永遠是衛生之道。”提出用鹽清潔口腔。

刷牙也是保持口腔衛生的重要措施。成年人壹般每天刷牙兩次,早晚各壹次,有條件的午飯後刷牙,沒有條件的飯後漱口。寶寶可以用棉簽蘸涼開水清潔口腔,孩子刷牙要選擇兒童牙刷。牙膏的選擇,壹般用日常牙膏,生病了可以選擇醫用牙膏,兒童要用兒童牙膏。

第三,咽和體液

吞口水就是吞口水。中醫也稱唾液為金金玉泉、瓊漿甘露、華池神水等。孫思邈在《千金要定》中寫道:“玉泉者,居心叵測。在單超起床之前,他必須漱壹下口,咽下去。”他補充道,“人們在法庭上吃玉泉。”並告誡:“不要吐得太多”,要“數牙喝玉髓”,保護身體健康。陶弘景在《養生延壽錄》中指出:“不可咳吐,失脂液。”脂肪液,也就是唾液,因為有滋養身體的作用,所以叫脂肪斑。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故稱耕者吞津液之作用為清水體。所以,三腳架不吐槽,精華永留,不掉色;長時間吐,會損傷精氣,變成肺病,皮膚幹燥。所以遠吐不如近吐,近吐不如不吐。”可見古代醫家早就認識到唾液對人體健康的重要性。

唾液中含有許多存在於血漿中的物質,如粘蛋白、球蛋白、氨基酸、尿素、尿酸等。唾液中的無機物包括鈉、鉀、鈣、硫氰酸鹽、鹽、氯、氨等。它還含有多種酶,主要是唾液澱粉酶,少量的麥芽糖酶和磷酸酶,還含有parotin和微量元素來延緩衰老。此外,還有水和壹定量的氧氣、氮氣和二氧化碳氣體。消化是唾液的主要功能,還具有溶解、潤滑、幫助食物吞咽、清潔殺菌、中和緩沖、免疫、解毒斂瘡、修復損傷、保健抗衰老等功能,不能隨意吐痰。人們可以用咀嚼和鼓洗來刺激耳下腺,增加唾液分泌。咽液包括適當增加唾液分泌和如何吞咽兩個環節。常用的方法有:

梁代陶弘景吞服津液法:“清前先啄齒,閉目固持,漱口吞三次...百病皆除。”明代寒謙吞津液法:“起床時,坐起,密切註意呼吸,舌頭放在上顎,閉口,調整氣息。津液自生,漸滿口,分三次,隨心而下。”

明代仙人吞津液法:“每天雞叫時,可起身坐於床上,屏住呼吸,敲敲牙齒,長時間集中精神...華池為水生,傲氣十足,易吞,入丹田以補鴛鴦。”

攪水津液:即以舌攪口,閉唇,鼓腮漱口36次,三口吞下,送田單。經常使用,可生津止渴,補腎強身,防治口咽、胃腸疾病。

攪海吞津液:把舌頭放在嘴裏,牙齒內外輕輕攪動,增加唾液,稱為“紅龍攪海”或“翻江倒海”。然後咽下口水。

第四,預防口腔外傷和中毒性損傷

預防口腔外傷和中毒性傷害,如口腔、牙齒、嘴唇、舌頭被碰撞和撞擊、魚咬莖傷、墜落傷、沙子和硬物傷等。接觸化學有毒物質,如堿、酸、苯、鉛等。,可通過呼吸或誤操作造成傷害。防止藥物中毒也是必要的。比如長期服用壹些中西藥,會導致牙齒和牙齦變色。比如年紀輕輕長期服用四環素,會導致牙齒發黃,發育不良;長期服用中藥黑希坦會導致牙齦發黑。

五、口腔病變的預防和治療

口腔疾病也會對口腔造成損害。常見的口腔疾病有牙周炎、齲齒、口腔潰瘍、口腔黴菌感染等。首先要預防這些病變的發生,發生時要及時治療,以免造成進壹步的損害。

  • 上一篇:110復式樓裝修費用復式樓裝修註意事項
  • 下一篇:東莞魯能公館的開發商是哪家公司?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