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健康養生 - 我們為什麽要在晚飯後散步?

我們為什麽要在晚飯後散步?

活了65,438+0,065,438+0歲的唐代著名醫學家孫思邈在他的醫學著作《千女翼》中指出:“平日裏,吃了壹頓點心飯,出門走五六十步,壹頓中餐後,走壹二百步,慢慢來,不要氣急...吃完就長生不老了。”因此,壹千年後,“飯後百步走”成為壹種被廣泛接受的養生理念,很多人養成了飯後散步的習慣。但隨著醫學知識的普及,人們開始懷疑這句話,甚至出現了“活九十九,飯後不走”的相反說法。是因為古人知識有限,說錯了話嗎?如果這個觀念是錯誤的,那為什麽千百年來壹直被奉為養生的經典格言?如果這種觀念是正確的,為什麽在現代卻遭到了猛烈的抨擊?

壹個是要求“去”,壹個是不要求“去”。似乎“去”還是“不去”成了壹個生死攸關的大問題,激起了人們的好奇心,渴望把這兩種對立的觀點說清楚、說清楚。

其實,要搞清楚飯後“去”還是“不去”,人們只要細分成幾個相關的小問題,就可以從中得到相應的參考價值,然後根據自己的個人情況決定“去”還是“不去”。

問題1:“飯後”是指什麽樣的飯?

孫思邈提倡壹種“每日飯後小吃”的散步方式,不管是哪壹餐,但現代人的生活節奏比古人快很多倍。早飯後,他們要匆忙去上班,午飯後,他們要參加必要的活動。只有在晚飯後,他們有時才能停下來。所以這個“飯後”在今天理解,自然是指飯後。忙碌了壹天後,晚飯後散步對妳的健康很有好處。如果飯後躺不起,久而久之就會造成消化緩慢,失衡,導致體內的雜物和廢氣堆積,堆積後就會生病。飯後散步放松緊張的心情,確實有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健身效果。問題二:飯後該“去”誰?中醫和西醫都認為飯後散步是身體健康的秘訣。飯後百步走非常適合平時活動少的人,尤其是長時間伏案工作的人,也適合比較胖或者胃酸過多的人。如果他們能堅持飯後在空氣新鮮的地方散步,不僅能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消化過程,還能減少自己“種”在沙發上的時間。所以對他們來說,飯後百步走確實是壹種有益於養生的好習慣,就像清代著名養生家曹廷棟說的“我要抖擻身體,幫助消化”。

問題三:飯後誰不該“走”?

對應問題的第二期,有些人是飯後“離不開”的。比如體質差的人,胃下垂的人或者心腦血管疾病的人。這些人不僅不應該飯後散步,還應該減少壹般的散步。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尤其避免飯後運動,因為飯後胃腸活動增加,胃腸部血流量增加,心腦器官血流量相應減少。如果壹放下工作就馬上運動,可能誘發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而高血壓患者則會加重頭暈、目眩、頭痛等癥狀,或引發胃腸道疾病。如果飯後不能行走,可以選擇飯後仰臥10分鐘,或者適當靜坐,閉眼30分鐘,然後做壹些輕活動。

問題4:晚飯後應該什麽時候“走”?

有些人習慣放下筷子開始。其實這種習慣並不可取。因為飯後肚子很飽,需要保證胃腸道有足夠的血液供應來初步消化食物。妳吃的食物需要在胃裏停留壹段時間,與幫助消化吸收的胃液混合,然後從胃裏慢慢排出,進入十二指腸。如果飯後馬上出去散步,血液會分散到身體的各個部位,使胃部供血不足,從而影響食物的消化;同時,飯後立即散步會加速胃腸蠕動,將未消化的食物過早推入小腸,不僅增加小腸負擔,也不利於食物中營養物質的吸收。專家建議,飯後原地休息10-15分鐘,再開始散步,這樣才能起到保健的作用。

問題五:飯後如何“散步”?

雖然走路的知識並不深刻,但是如果不註意,可能會偏離健身的初衷。因為人吃東西後胃內容物增加,負擔太重。這時如果走得太快,上下坡,或者做壹些行走範圍以外的活動,都會增加胃腸道的負擔,對健康非常不利。另外,胃腸道的消化吸收過程需要充足的血液供應。運動量過大,壹來會增加肌肉組織的血液循環,二來血液會分流到身體其他部位,影響身體對食物中營養物質的吸收。

“吃飽了不能沖”。飯後散步不同於體育鍛煉。不需要強度。正確的走路方式應該是“慢悠悠地走”,隨性地走,走神地走。如果妳必須上下樓梯或在壹百步之內跑過馬路,妳不妨先在原地走走。放下工作後最好等壹個半小時再進行更激烈的活動。

問題6:晚飯後應該“走”多遠?

前人所說的“百步走”,並不是說壹定要準確地走壹百步。身體虛弱的人和老年人可以少走路,以避免感到疲勞和增加心臟負擔。而那些平時缺乏運動、超重、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的人,只有多走路才能獲得更好的健身效果。現代醫學家通常建議以時間作為適度散步的衡量標準,即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飯後散步10-30分鐘。

走路不僅是人體的基本活動形式,也是鍛煉身體、延年益壽的有效途徑。但是壹定要科學的走路,可以給人帶來輕松愉快的心情和適當的腸胃保健。所以也應該成為健康生活的好習慣。

健康習慣小貼士:

1.散步是增強心臟功能的有效手段之壹;

2.走路可以減肥;

3.走路有助於碳水化合物代謝正常化;

4.延緩和預防骨質疏松。

  • 上一篇:黃帝內經——夏季熱浪如何進補養生?
  • 下一篇:?通過扶正固本,補充人體陰陽楊琪和氣血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