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健康養生 - 新聞攝影對社會的影響

新聞攝影對社會的影響

新聞無處不在,充斥著這個社會,對社會的影響不可估量。我來說說新聞攝影對社會的影響。

我們來看壹個歷史真實故事。

1950年代新聞攝影造假史

在壹片畝產三萬斤的稻田裏,四個小孩子正站在稻穗上,在陽光下蹦蹦跳跳,談笑風生。腳下厚厚的稻穗似乎有沙發般的彈性。新華社記者余在1958拍攝的這張新聞圖片,最早發表在當年8月的《人民日報》第壹版。照片說明中提到的比正常產量高出幾十倍的數字,壹度讓大陸人對新中國的生產力產生了狂熱而盲目的信心。

在中國的新聞史上,這張假新聞照片只是壹個龐大的新聞造假體系中的壹個片段。但在新聞史的研究中,這段歷史總是隱現在角落裏。以及最近出版的紅旗照相館&;mdash& ampmdash1956。mdash1959中國攝影大辯論揭秘了60年前中國大陸關於新聞真實性的三年大辯論,講述了壹段新聞照片如何在服務政治的官方語境下為制作假新聞照片尋找合法性的歷史。

60年後的今天,這本書的作者金永權采訪過的中國第壹代攝影家,不僅惋惜,還感嘆:“歷史文物遍布中國。”

虛構與組織處理

20世紀50年代初,中國官方新聞管理機構&;mdash& ampmdash新聞出版總署下屬的新聞攝影局對新聞的真實性要求嚴格。

從65438到0952加入新華社攝影部的許,至今還記得參加培訓時老師提到的兩個假新聞案例。壹位記者去北京郊區拍攝鄉村文化博物館。也許是文化博物館已經解散了,於是他收集雜誌和書籍,找了壹些農民假裝看了看,拍了照。另壹個南京大學的高材生,拍港灣的時候,只有三條船。他覺得很枯萎,就拍了兩張,用六條船合成壹張。兩位記者都受到了懲罰,拍攝文化中心的那個因為無中生有被開除了。

當時官方強調要“大力打擊虛構”。金永權說,但是,由於現實中造假的存在,業界已經開始討論記者在采訪中是否可以幹涉被拍攝的人或事。新華社攝影部成立後,官方觀點逐漸轉變,提出可以在采訪中進行壹定的“組織處理”。原因是為了不斷提高新聞圖片的質量,充分表達圖片的主題和現實生活的美,在鼓舞人民方面發揮更大和更好的作用。

1956年3月,新華社攝影部主任石做了進壹步解讀。當時攝影界的最高官員建議,新聞照片必須完全真實,反對虛構和操縱。但在某些情況下,需要對拍攝場景進行壹些技術上的調整,例如,保溫瓶,會議桌上的茶杯,在畫面中過於淩亂或過於突出,在不影響會議的情況下,允許稍微安排壹下。

但是虛構、操縱和組織處理、技術調整的界限在哪裏?這些概念從未被描述清楚,造成了當年新聞攝影界的混亂。今年7月,新華社攝影記者杜修賢的壹張照片成為這些問題的討論來源。

這張照片是杜修賢和他朋友的孩子坐在北京北海公園租來的兒童車裏。杜修賢拍攝了這壹幕後,它被作為在公園裏租兒童車的新聞發布了。但北京分公司認為這張照片純屬“操縱”,是假的,所以被封殺了。當壹些同事批評杜修賢的行為時,攝影組的張慧嫻認為:不能因為記者的孩子在車裏,就說這張照片是虛構的或不真實的。杜修賢還解釋說,與熟悉的孩子合影是最理想的,但這不會影響新聞和真實性。

年底,在新華社的官方刊物上,刊登了新華社總社的意見,提出“把妳的家庭當作&看待;lsquo理想& amp;rsquo;主體不合適,這種理想只能導致任意擺布。”然而,壹場關於新聞真實性的討論並沒有在這個意見之後停止。

為政治服務

杜修賢事件前三個月,毛澤東提出“百家爭鳴”,鼓勵知識分子公開發表意見,甚至指出“批判政府不犯罪”,為這場討論提供了較為寬松的輿論氛圍。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裏,編輯、記者、行業出版物負責人和攝影協會成員加入了討論。各類人員提供的真實案例表明,虛構新聞雖然不被業界認可,但以“組織處理”為名,記者對被采訪對象進行幹擾的情況屢見不鮮。

《中國青年報》攝影記者紅柯“整理”了壹張毛澤東的照片,得到了官方的好評:休息室裏,年輕的女勞模徐建春點燃了毛主席的香煙,身邊圍著7個年輕女子,個個笑容燦爛。

據紅柯的同事鐵帽回憶,紅柯說他在拍攝前曾與年輕女性溝通過,希望她們合作拍出好照片。當毛澤東走進休息室,習慣性地掏出壹支煙時,紅柯立即向徐建春使眼色,徐建春心領神會,拿起桌上的火柴。新華社對這張照片的評價是:它體現了毛主席與青年的和諧親密關系,也體現了青年對毛主席的尊敬和愛戴。

因為“有組織”的照片通常主題鮮明,構圖和光線更完美,比捕捉到的新聞照片更容易發布。金永權說,到1957,即使是最激烈的反對者,也普遍同意應該允許“正確的組織處理”。

當這些爭論還在商業領域進行的時候,在1957年6月,毛澤東突然改變了他支持爭論的態度。

石的秘書兼新華社新聞攝影編輯戴格誌被派到農場。他曾批評新聞攝影因為片面強調“政治第壹”而公式化、概念化。《暗室技術》作者魏南昌,新華社老攝影師,《人民畫報》副總編輯,人民日報攝影組組長倉石,《國家畫報》編輯部主任黃等,還有壹批新聞攝影有話語權的人被打成了右派,都是追求攝影的藝術性。

在突然緊張的政治氣氛中,5438+0958+10月,新聞攝影突然提出“新聞攝影是黨的宣傳工具”。根據復旦大學新聞學教授童兵的說法,在反右運動之後,媒體的功能被定義為“階級鬥爭的工具”。直到大躍進,政府進壹步提出,記者必須成為黨的“馴服工具”。

從“操縱與組織處理”的業務討論,此時的話題逐漸轉向新聞與政治的關系。起初,編輯記者的自發討論始於1958年8月,也成為官方的組織活動:在全國各地召開了壹系列座談會,與會者來自新華社總社和全國21個分社、27家報社和12家公司。

1959 12,新華社以壹篇《結論性意見》結束了這場持續三年的討論。《意見》沒有說明擺拍、組織、處理的問題,而是確立了新聞攝影的“正確采訪路線”:在黨的領導下,政治上鼓勵群眾,對敵作戰。

蘇聯的影響

政治工具論為制造假新聞照片提供了正當性。很多老攝影師提醒,這是因為蘇聯的影響。

1954新華社派出龐大代表團赴蘇聯塔斯社學習。新華社攝影記者袁玲整理了壹本名為《蘇聯攝影實習心得》的小冊子,發表在1957。同年,他寫了《向蘇聯攝影師學習》等文章,提出新聞報道必須服從政治鬥爭的要求,對人民有啟發性;為了追求新聞的本質真實,允許攝影師合理介入,完成照片的拍攝。

塔斯社最重要的是“照片要完美”。許說:“我可以說,塔斯社這壹時期的照片90%都是擺拍的。”

北京電影學院教授楊恩普在20世紀60年代末學習攝影時也有同感。當時他們研究的模式是蘇聯和中國合拍的兩部紀錄片&;mdash& ampmdash中國人民的勝利,解放了的中國。這兩部紀錄片,今天還在播,有很多是事後拍的鏡頭。《中國人民的勝利》中白天渡河的戰鬥,實際上發生在晚上,紀錄片中的國民黨軍隊全部由解放軍扮演。楊恩普說:“那時候學蘇聯把我們都搞糊塗了。”

但金永權認為,不能把所有不好的結果都歸咎於蘇聯,有擴大蘇聯影響之嫌。1968+0950年代末中蘇關系破裂,對蘇聯的全面研究中斷。1968+0957年,大陸還翻譯介紹了大量關於蘇聯新聞攝影對新聞圖片造假的反思文章。

當時的記者不懂新聞,這可能是假新聞出現的個人因素。許說,當他開始做攝影記者時,很長壹段時間,他不知道攝影分為藝術攝影和新聞攝影。他甚至認為照片不屬於新聞文章,文章只能由文字組成。

建國初期,新聞攝影記者基本由三種類型組成:來自解放區的戰地攝影記者、主要聚集在上海的老年攝影記者和剛畢業的大學生。這些人對什麽是新聞攝影意見不壹。但是,來自解放區的攝影家對新中國有壹種發自內心的喜悅,壹個老攝影家的後代認為,這種情感使他們傾向於表現社會光明美好的壹面。

“影子敵人”

在蘇聯施加影響的同時,歐美的新聞攝影理念,伴隨著少數外國攝影師和在歐美接受過教育的攝影師,也不斷沖擊著大陸記者的心智。

從65438到0956,謝從美國回來,進入新華社從事攝影研究。他堅持記者在采訪中不能被操縱或組織,因為這對政治有利;從8月1958到8月1959,在官方關於新聞攝影真實性的討論中,他也強調記者不是事件的制造者,必須根據發生的事情進行報道。

65438年6月至0958年6月,“大躍進”期間,提出“決定性時刻”的布列松訪華,給大陸新聞攝影界以更強烈的沖擊。6月20日,中國攝影學會的陳波陪同布列松來到十三陵水庫。他發現布列松幾乎拍下了他看到的所有東西。當他看到壹名士兵從帳篷下伸手拿黃瓜時,他就像貓抓老鼠壹樣跑了。但當士兵發現他在拍照,對著鏡頭微笑時,他立刻收起相機,搖搖頭,離開了。同行的攝影社攝影師很少捕捉到人物的動作,照片也不夠生動。相比之下,陳波覺得我們在某些方面對布列松不夠重視,這是值得改進的。

壹個月後,布列松受邀與北京攝影界人士座談,回答了照片真實性、如何表現這種真實性、相機選擇等問題。他批評了壹張展示豐收的照片。壹個女人拿著壹捆小麥,笑得很開心。當然,豐收意味著歡笑,但不要笑得太厲害。在田裏,當然,她是壹個灰塵仆,但這個女人很幹凈。

攝影界還是把他作為“友好的人”送走了。1959年5月,中國攝影學會的領導和各攝影理論研究刊物的工作人員看到他在美國雜誌《生活》和《女王》上發表的照片,認為他否定了1958年中國“大躍進”的成就,為美帝國主義的反華宣傳服務。

對新聞攝影中五個流行概念的辯證思考

第壹,“走向世界”不等於“走向西方”

10多年來,中國的新聞界和攝影界壹直在聽到“走出去”的呼聲。但是,中國的新聞攝影以怎樣的精神面貌和價值觀“走向世界”,值得研究。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發展的加快,世界更多了解中國的願望更加迫切,中國新聞攝影與世界接觸的渠道也更多了。中國新聞攝影作品的傳播力度越來越大,壹批受聘於國內主流媒體並具備壹定與世界對話能力的現代新聞攝影人也在與世界的對話中展現自己。他們不僅對自己的祖國有深刻的了解,而且有能力參與國際交流,所以在交流中有所建樹。但同時也要看到,目前世界上90%以上的傳播渠道都被西方發達國家控制,世界對中國的關註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賴於西方媒體,而西方媒體使用的大多是自己的稿件。由於意識形態的差異以及自己來中國采寫稿件的路途遙遠、費用高昂,壹些西方記者無法在中國進行全面深入的采訪,導致他們傳播的內容缺乏公正性和準確性。然而,由於攝影傳播渠道不暢,攝影語言缺乏國際化,以及對新聞事件的看法往往與“西方”不同,中國的攝影記者很難讓他們的新聞攝影“走向世界”。即使是少數在參與國際交流中有所建樹的攝影師,也大多是借助西方媒體及其評價方式來提升自己的。因此,目前中國新聞攝影以什麽方式與世界溝通,如何表達中國,什麽樣的新聞攝影作品才能“代表中國”,客觀上成為中國新聞攝影參與國際新聞攝影競爭的研究課題。

從國家層面來看,整合資源參與世界交流是大勢所趨。首先要有相關的組織形式來統籌規劃,制定相關的制度和規定。比如網絡傳播的範圍,市場交易的規定,非法作品的處理,都要受到壹定的制度約束。二是建立市場框架,搭建與世界對話的交流平臺。對此,可以發揮中國新聞攝影學會的群眾色彩,與國內外相關經濟實體共同建立新聞攝影網上交流平臺,進壹步打通國內外新聞攝影及時交流的渠道。比如舉辦與世界新聞攝影作品觀察、國際新聞攝影評價相關的學術論壇。今年,經文化部批準,8月在山東省東營市舉辦“壹品攝影節”,9月在山西省平遙縣舉辦“平遙國際攝影節”,6月5438+10月在福建省莆田市舉辦“中國攝影節”,其中相當壹部分是新聞攝影作品的交易與交流。這種傳播必須用傳播規則、共同語言、標準手段參與世界傳播,也就是說,以與世界接軌的方式參與傳播,以國際通用的方式介紹中國。

從攝影記者的角度來說,需要迅速轉變觀念,從“我投稿,妳使用”的思維定式,到“生產銷售交易”,完成市場模式。例如,在過去,攝影記者或通訊員拍攝新聞照片後,往往會將其發送到報紙的圖片部門或版面編輯,由他們決定是否使用它們。新聞照片的命運掌握在壹方手中。有了交易平臺,作者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網站或者設立自己的公共郵箱,展示自己的照片,供報紙甚至國內外媒體隨意選擇,大大增加了作品落地的概率。

從文化的角度來看,中國傳統文化在價值觀上強調集體性,在思維方式上強調總體性,這與以個體性為特征的西方文化有著明顯的區別。東西方文化背景的差異,各國政治經濟利益的差異,生活習慣的差異,必然導致對同壹新聞事件的不同價值觀,不同的評價方式,必然導致對同壹新聞圖片的不同評價結果。

探討這壹命題的現實意義在於:中國攝影記者應該頭腦清醒,無論是在當前經濟全球化的新形勢下,還是在未來世界經濟高度發達之後,具有鮮明政治理念、鮮明意識形態特征和鮮明文化色彩的新聞攝影,總體上都將是“國家意誌”和“民族文化”的代言人和守護者;同時,只有它是全國性的,它才更是世界性的。因此,中國新聞攝影的“走出去”不應該是“走出去”或“與西方價值觀接軌”,而應該是基於中國國情、中國品味,運用國際通行的視覺語言和表達方式的“走出去”。

第二,“新技術”不等於“好照片”

目前中國新聞攝影圈通常所說的新技術壹般指:以數碼相機為拍攝工具的采訪記錄功能;以超級終端和互聯網為傳遞手段的圖片信息傳輸功能;計算機數字化圖像處理的編輯功能&;hellip& amphellip它從新聞攝影誕生之日起就解決了照片傳播和照片制作的問題。如今,攝影記者再也不用在事發現場拍照了,他們苦惱於發展條件的缺乏和傳遞速度的緩慢。

2006年7月3日,5438+0,1,北京獲得2008年奧運會主辦權後,在北京中華世紀壇和天安門廣場長安街采訪的攝影記者,用數碼技術在現場拍攝,將文章送到編輯部。統計數據顯示,目前,中國60%以上的地市級以上報紙已經配備了壹臺或多臺數碼相機。日報刊登昨天的照片,晚報刊登今天的照片,這個壹直被新聞界視為理想的目標,變成了現實。新聞圖片更快的傳播速度和報紙因為“快”而發生的變化,既滿足了讀者的新鮮感和快捷感,又培養了讀者看最新最快新聞圖片的閱讀習慣,成為他們評價壹份報紙新聞攝影水平的重要標準。於是,以前因為見報快而被評價為好照片的標準也相應改變了。換句話說,今天的觀眾不僅需要快,還需要看到信息量大、形象生動、思想內涵深刻、服務內容新穎、在同壹新聞現場拍攝的真情實感的新聞照片。因此,作為新技術受益者的中國攝影記者在掌握了新技術之後,只能算是掌握了成為現代攝影記者的基本條件之壹,“武器”是重要因素而非決定性因素。用新技術拍出優秀的新聞照片是攝影師的目標。因為讀者的最終需求就是好照片,沒有別的。

第三,“高學歷”不等於“高學歷”

“學歷”和“學歷”雖有壹字之差,但內涵和外延卻相差甚遠。學歷,指的是壹個人在校學習的經歷和獲得的畢業證書。學問和修養指的是壹個人所具有的知識和修養。顯然,這兩個詞並不難區分。但在日常生活中,卻常常被人們忽視或混淆。

今年“兩會”期間,在全國人大河北代表團的討論中,河北省委書記王旭東回答了壹位代表關於部分單位用人“唯學歷”現象的提問,頗有啟發。他說:“在動蕩的歲月裏,我們吃了很多虧,比如不重視學歷,知識越少越革命。現在,我們不能不看到壹些單位在用人問題上確實存在& lsquo只有學歷&;rsquo。歷史和現實中,高學歷但能力差、低學歷但知識高的例子數不勝數。”目前我們正處於知識快速更新的時期,在校期間所學的知識很快就需要補充。所以壹個人的文憑並不能完全代表他的實際知識、工作能力和綜合素質,更多的知識必須在工作實踐中學習和積累。要跟上時代的發展,不被淘汰,就要不斷學習,終身學習。

總的來說,我國的新聞攝影隊伍與兄弟行業相比,整體學歷較低,文化素養有差距。這就需要大力倡導讀書學習之風,倡導跟風學習、終身學習之風,做大學問,積累大情懷。在過去的10年中,雖然攝影隊伍中加入了壹批新聞系學生和研究生,但整體的低學歷支持依然存在。而且,即使是這些學歷較高的新生力量,也需要繼續學習,更新知識,豐富學歷,才能真正適應時代的需要。《人民日報》原總編輯、中國新聞攝影學會會長範景毅為此多次主張攝影記者要“提高學歷”。

第四,照片在版面上的“尺度”不等於社交上的“效果”。從去年開始,中國新聞界頻繁使用兩個詞,壹個叫“讀圖時代”,壹個叫“厚報時代”。“讀圖”是指閱讀信息的圖片,“厚報”是指擴版後版面增加到壹定數量的報紙。讀者青睞“看圖”,是因為看圖可以“壹圖說千言”,“看圖值得壹看”。“讀圖”可以突破不同文化的限制,節省時間和可信度。報紙爭相擴大版面,進入“厚報”行列,主要目的是“厚報”可以容納更多的文字信息和圖像信息。“厚報”因“讀圖”而厚到壹定程度,使新聞照片在版面上的效果優化和最大化成為可能,也使中國攝影家多年來壹直呼籲的“讓新聞照片在版面上更大更全”的目標壹步步實現。因此,“讀圖時代”和“厚報時代”的發展離不開新聞攝影,這也為其發展提供了機遇。

但是,越來越大,越來越多,不代表越來越好。讀者對新聞攝影的需求大,並不意味著忽視新聞攝影的質量。在看報紙的過程中,經常會看到壹張照片就足以表達事件主題的新聞,但也有報紙用壹組照片或者壹整版甚至更多的篇幅來刊登。在編輯圖片的過程中,有些圖片編輯會把組照“撕碎”,然後壹起拼成壹個“大拼盤”,刊登在報紙上&;hellip& amphellip這不僅失去了新聞照片的嚴肅性,也影響了新聞傳播的社會效果,大大削弱了攝影師在新聞現場挖掘好照片的積極性。事實也是如此。從最近在業內的了解來看,很多同事在交流時也有同樣的感受。他們認為現在在報紙上看到照片很容易,但發表作品後就少了歡樂。發布的照片多了,空間也大了,但是之前發布壹組或者壹張照片後社會反響就少了;對圖片的需求很大,但在新聞攝影行業感覺很“冷”& amp;hellip& amphellip這些對比表明,攝影報道的質量和數量在拍攝和發布過程中並沒有同步提升,編輯也未能在新聞圖片更多後,從挖掘其新聞價值和方便讀者閱讀的角度對照片進行更準確的處理。所以,當我們以飽滿的熱情進入“讀圖時代”和“厚報時代”的時候,攝影師要清醒。無論時代發生怎樣的變化,無論編輯部為記者提供多少版面,無論計算機為照片編輯加工提供多少便利,讀者對裝載著“準確新聞”的“好照片”的需求都不會改變。良好的社會效果也需要編輯部合理安排圖片。

5.“新聞圖片策劃”不等於“新聞圖片炒作”。就像做任何事情壹樣,事先壹定要有計劃。新聞圖片報道的策劃現在沒有。只要翻翻過去的報紙,尤其是新聞商業雜誌,就不難發現,各種報紙都有過不少成功的策劃案例。在報業走向市場競爭的今天,策劃正如魚得水地發揮著它的威力。客觀地說,人們對規劃的自覺運用是歷史的進步,是時代發展的必然。但是,規劃也有自己的規律和原則。就攝影報道的策劃而言,建立在尊重新聞事實和新聞攝影規律基礎上的策劃,壹般會產生良好的社會效果。另壹方面,不顧新聞事實,對壹個很少或沒有新聞價值的題材小題大做的所謂“策劃”,社會效果很差。

在1998的抗洪救災報道中,工人日報及時出動抗洪救災前後的編輯記者,以“洪水洶湧”、“中流砥柱屹立”、“鐵骨築起長堤”、“黨旗飄揚”、“親情在災區”為題,連續5天進行整版新聞攝影大策劃,充分發揮新聞攝影優勢。

這個策劃成功的原因有兩個:壹是策劃中報告的整體規模設計壹定要適中;第二,版面(形式)和所選照片(內容)的組合要適中。同時,在采編過程中,新聞圖片的選剪要建立在尊重新聞攝影報道規律和刊登優秀作品的基礎上。相反,如果在版面策劃上過於鋪張,或者小題大做,那麽在照片的選取上就違反了新聞攝影報道的規則。照片報道雖然規模巨大,話題也很吸引眼球,但難免會給人炒作的嫌疑。所以,當我們把策劃運用到新聞攝影的競爭中時,不要把炒作當成策劃。否則效果會適得其反。

  • 上一篇:加多寶獲得博鰲全球飲料高峰論壇&;quot消費者青睞年度飲料品牌&;quot
  • 下一篇:氣功養生大全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