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堿性食物中和酸性體質?目前,沒有實證支持
隨著養生的盛行,有人開始提出經常熬夜、多吃肉少吃蔬果會使體質酸化,容易導致各種疾病,並鼓勵人們多吃蔬果或吃堿性食物,以幫助清除體內自由基,調整體質,由酸變堿。但臺北聯合醫院蕭中院區營養師洪若普表示,並沒有確切的實證支持“酸堿體質”的說法!
營養學家洪若普說,正常人的飲食,無論是吃堿性食物還是酸性食物,都不會改變血液和體質的酸堿性。即使是比普通飲用水更貴的堿性離子水或負離子水(H3O2),也無助於提高身體素質,因為喝下去的水最終會被血液、消化系統、腎臟等身體的現有機制中和,維持壹個合適的pH值。
無論是堿性離子水、負離子水還是其他功能水,都不會對改善物理pH值有幫助。喝水呵護健康!多喝水越好?
值得註意的是,水是維持生命必不可少的元素之壹,每天都需要補充。許多人認為“多喝水”和“喝好水”可以讓他們更健康。這是真的嗎?營養學家洪若普說,喝水可以促進全身新陳代謝和循環,避免血液和體液過稠;排除血液中尿素氮等毒素,促進“排毒”;預防尿路感染和尿路結石。與少喝水相比,多喝水相對更有利於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