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時期,軍事藝術出現了“百家爭鳴”,各派思想家、政治家在戰爭問題上各抒己見:儒家的仁義思想,吃飽飯,養足兵,重視訓練;墨家的休養生息思想和重視武器軍事工程;法家重修養、重實力、重政治、重刑罰的觀點;道家的善良是勇敢,軟弱是強於力量,如果退縮。
戰國時期,《孫子兵法》所建立的軍事理論體系得到了進壹步的豐富和完善。如伍茲對壹個將軍應具備的素養的分析,劉韜對軍隊的組織、將領的選拔以及步兵與騎兵的配合的論述,孫臏對城墻上攻防戰方法的闡述,進壹步填補了以往軍事理論的空白。
這些軍事著作標誌著封建地主階級軍事思想的成熟,闡述的許多觀點揭示了戰爭的基本規律,對當代軍事活動仍有重要的啟示和指導意義。
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的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處於由奴隸制向封建制的動蕩和變革之中,爭霸戰爭、兼並統壹頻繁發生,古代軍事思想趨於成熟。
這壹時期,鐵制武器逐漸成為主戰武器,軍隊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步兵取代戰車成為主要兵種,騎兵也成為中原地區重要的作戰力量。戰爭規模擴大了,作戰方法增多了,戰略戰術發展了。戰爭指導更註重軍事、政治、外交相結合的戰略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