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氣調神”是《黃帝內經蘇文》第二章的標題。所謂“四氣”,是指壹年四季陰陽升降的行氣特征,表現為春溫、夏熱、秋燥、冬寒交替的氣候特征,以及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物候現象。
春夏秋收冬儲
養生理論認為,四氣是外界環境對人體影響的壹個主要方面,五臟六腑的活動必須與外界環境相協調,才能保持身體的健康,而精神意識是人體五臟六腑活動的主宰,所以要用四氣來調節精神。所謂“四氣調神”,是指人們為了與變化保持和諧,積極采取各種方法調整形體和精神,以保持身心健康,希望達到延年益壽目的的壹種自我保健方法。
“四時調神”的思想壹直為養生專家所重視。歷代養生家都把調養精神作為養生長壽的根本方法,是防病治病的良藥,如宋代陳至的《養老護親書》、元代丘處機的《養生報訊書》、明代郜璉的《尊生八記》、《四時調註》、冷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