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以上資料和物證,在中國,鹽的起源早在五千年前的炎黃時代就已發生,發明者蘇莎是用火烹煮海水鹽的鼻祖,後人尊稱他為“鹽宗”。宋代以前,在河東解州安義縣東南十裏處建有壹座供奉“延宗”的廟。清同治年間,運鹽使者喬松年在臺州建“鹽廟”。殿內供奉著煮海取鹽的蘇莎,商周時期運鹵的管仲,春秋時期在齊國實行“鹽政官營”的管仲,被放在陪祭的位置上。
中國也是鹽井的發源地。早在戰國時期,巴蜀地區(今四川省)就有。秦年間,李冰駐紮在蜀郡。他壹邊治水,壹邊勘測地下鹵水分布,開始挖鹽井。《華陽國誌·蜀誌》記載:李冰“知廣都鹽井所有水脈,通廣都鹽井所有塘,故蜀滿養生。”這是中國古代開鑿鹽井的最早記錄。《蜀王傳》:“宣帝節時(公元前69年-公元前66年),打鹽井數十口。”自漢代以來,鹽池也被用來提取鹽。王迅《羅杜甫》:“東有鹽池,清凈清新,自然而不硬煮。”劉真《陸杜賦》:“又有鹽池,炸於陽春,火噴沫。鹽自給,不損,不勤。”